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粮集团在长春投资建设的3万吨聚乳酸原料、3万吨聚乳酸下游制品项目近日正式签约。吉林省是我国玉米主产区之一,中粮集团投资聚乳酸项目,有利于吉林省由玉米经济向生物质经济转变,加快把玉米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聚乳酸是从玉米、玉米秸秆等植物中提取淀粉,经微生物发酵乳酸后再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生物基材料。聚乳酸是生物降解材料的重要品种,是产业化最成熟、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生物  相似文献   

2.
聚乳酸降解菌株筛选鉴定及降解过程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能够降解聚乳酸的微生物, 提高聚乳酸的降解速率并鉴定聚乳酸降解酶种类。【方法】以明胶为唯一碳源, 筛选能够降解聚乳酸的微生物; 通过优化明胶添加浓度、聚乳酸添加量以及金属离子种类提高聚乳酸的降解速率; 通过分析降解过程中代谢产物和酶活力变化明确聚乳酸降解酶类别。【结果】筛选获得一株聚乳酸降解菌株, 鉴定为Lentzea waywayandensis; 经优化培养, 聚乳酸在25 d后失重84.8%; 降解过程中, 检测到乳酸的产生, 体外酶活实验仅检测到蛋白酶活力。【结论】明胶作为唯一碳源适用于聚乳酸降解菌株的筛选; 明胶作为碳源的同时可以作为诱导剂诱导菌株L. waywayandensis降解聚乳酸; 此外, 研究表明蛋白酶在聚乳酸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资讯动态     
正全球生物塑料产量2022年预计增至244万吨欧洲生物塑料协会(European Bioplastics)于2017年11月29日表示,全球生物塑料年产能将从2017年约205万吨增加至2022年约244万吨。欧洲生物塑料协会称,一些生物聚合物如聚乳酸(PLA)和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是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该协会主席Francois de Bie表示,预计在未来五年全球生物塑料市场将增长20%。  相似文献   

4.
陈远童   《微生物学通报》2002,29(2):104-104
1 汽车工业是特种尼龙树脂的最大应用领域。1998年以前国内的消费量约为3000吨/年,使用的主要品种是尼龙11和尼龙12。进口价格为14万元/吨(人民币),共4.2亿元; 2 我国每年进口服装用高档尼龙热溶胶1500吨,8万元/吨,共1.2亿元; 3 我国每年进口汽车、纺织、航空工业用的高级尼龙粉末涂料约1000吨,12万  相似文献   

5.
<正>合成塑料的商业化历史经验表明,聚合物应用市场的开拓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开发高附加值的应用市场。从化学结构上看,乳酸分子作为羟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的C_3化合物分子,聚合后形成了聚乳酸,它具有独特性能——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优良的理化性能、乳酸原料的立体异构特征,从而使其在农林环保、纤维产品开发、医疗应用等领域具有较广的市场发展空间。国内聚乳酸企业的发展,需要以细分的市场定位为导向,提升聚乳酸产业链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6.
《生物技术产业》2006,(1):67-67
安徽丰原集团为地方国有独资授权经营的加工制造企业,在职员工约18300人,总资产106.7亿元,控股两家上市公司,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52.3亿元,出口创汇约2亿美元。所属的年产3万吨L-乳酸及日处理3000t工业废水技术应用项目于2001年获得国家发改委支持。[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乳酸的工业化生产、应用和市场   总被引:55,自引:2,他引:53  
乳酸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精细化学品。目前全世界的产量为10万吨。我国占世界产量的10%。由于聚乳酸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乳酸将有可能代替目前扰世界各国的白色热塑污染产品,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环保制品。乳酸可通过生物发酵法和化学合成法生产制造。采用生物发酵法制得的L-乳酸是目前乳酸生产的重点,但要同热塑产品在价格上形成竞争,乳酸发酵生产的成本必须大幅度下降,生产规模要扩大,本文拟就乳酸的规模化生产和经济效益状况做一评估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 五、日本的氨基酸工业1.概要1980年日本主要氨基酸的产量根据资料和调查推测约为15万吨,而市场规模(出售金额)根据各种氨基酸的市场价格推算约为1,800亿日元。但对于世界来说日本在市场的占有率:产量约35%,金额49%(表5—1)。  相似文献   

9.
聚乳酸是以乳酸为原料而合成得到的一种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目前工业规模化生产的聚乳酸主要是以左旋乳酸合成得到的聚乳酸,制得的制品透明性好,但缺点是不能耐热。添加成核剂可以提高聚乳酸的结晶度,从而提高它的耐热性能。本文综述了有机成核剂和无机成核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采用原位熔融共聚法,以淀粉和乳酸为原料,制备改性淀粉聚乳酸接枝共聚物,对共聚反应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淀粉经PEG-400和马来酸酐增塑改性处理反应活性增强,与乳酸反应生成的淀粉聚乳酸接枝共聚物分子量Mw为6.921×10~4,Mn为4.789×10~4,分子量分布Mw/Mn为1.445.共聚物在PBS缓冲溶液中进行降解测试,结果为6天后质量损失一半.  相似文献   

11.
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的应用前景广阔,构建我国L-乳酸、聚乳酸生物基材料产业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课题“L-乳酸与聚乳酸技术”的研发成果表明:以农业经济作物为原料生产低成本L-乳酸、聚乳酸的工艺路线,以工业生物技术为手段可以为制造环境友好的生物降解材料、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西瓜连作障碍及其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邱并生 《微生物学通报》2010,37(6):0943-0943
<正>我国西瓜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2008年约173.34万公顷,总产量约6282.2万吨。西瓜本身忌连作,连作一年就会有病害发生,需要轮作8年后,才可再种植;连作障碍严重影响了西瓜的生产和市场的供应。  相似文献   

13.
<正> 前言氨基酸的市场规模1979年推测约3700亿日元。氨基酸产量1969年25万吨,1979年42万吨,10年中增加约1.7倍,平均增长率5—10%(表1)。其中L-谷氨酸增长减慢,由占整个产量的84%下降至55%,而饲料添加用、医药用氨基酸却在增加。这表明各种氨基酸的生产都有可能了。  相似文献   

14.
地球上每年由于生物固定的氮约为175×10~6吨,其中在农田中固定的氮约为90×10~6吨。种植豆科植物和豆科牧草每年约固定80×10~6吨氮,其中种植豆科植物固定的氮约37×10~6吨。这个数字接近于每年世界工业合成的氮肥量约40×10~6吨氮。虽然现代合成氨工业高度发展,但是近年  相似文献   

15.
乳酸在化工、医药和食品加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随着聚乳酸产业的兴起,对聚合级L-乳酸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开发低成本的非粮生物质乳酸发酵工艺、实现发酵-分离耦合是降低聚合级L-乳酸成本、摆脱原料价格不断上涨压力的技术趋势。文中简要综述了近2~3年使用非粮生物质发酵生产聚合级L-乳酸的技术进展,并对未来乳酸发酵工艺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根据Frost & Sullivan(New York,NY)公司的一份新报告,西欧农业中的微生物用量将在今后四年中增加两倍。这份题为“西欧菌种市场”(#E 1144)的报告指出1989年的市场均为3293万美元,而到1994年将上升至9370万美元。用量最大的是青贮饲料的发酵菌。在许多国家,青贮饲料正在逐步取代干草而作为动物食用的贮备草。报告说,由于乳酸细菌比起化学添加剂来具有高吸收、低风险的优势,因而越来越受到欢迎。在1989年内,用微生物处理的青贮饲料共有1275万吨,占总处  相似文献   

17.
面包酵母作为人类每天生活的要素已有很长的历史,但进行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还是19世纪初的事情。1983年世界面包酵母工业的产量为176.3万吨。其中西欧经济共同体47.3万吨,西欧(包括土耳其)其余的国家15.8万吨,东欧(包括苏联)48.1万吨,北美和中美洲36.3万吨,南美8.3万吨,亚洲约12.7万吨,非洲6.7万吨,澳大利亚和大洋洲1.1万吨。面包酵母的消费水平,各国相差很大,这与每个国家生活水平和生活习惯有关。如瑞典  相似文献   

18.
<正> (一) 国外氨基酸制造工业发展情况(1) 世界氨基酸制造工业当前世界氨基酸生产以及市场规模如表(1)。根据表(1)分析可以看出,从一九六九年~一九七九年的十年间世界氨基酸的产量以及市场规模增长情况,产量从一九六九年的25万吨增加到一九七九年的42万吨,增产率约1.7倍,每年的增产率约5~10%。在这十年中谷氨酸的增产率为1.3倍,而饲料用的L-赖氨酸、D、L-蛋氨酸以及医药用的其它氨基酸的  相似文献   

19.
<正> 前言氨基酸的市场规模1979年推测约3700亿日元。氨基酸产量1969年25万吨,1979年42万吨,10年中增加约1.7倍,平均增长率5—10%(表1)。其中L-谷氨酸增长减慢,由占整个产量的84%下降至55%,而饲料添加用、医药用氨基酸却在增加。这表明各种氨基酸的生产都有可能了。  相似文献   

20.
《生命的化学》2014,(2):312-312
<正>为促进我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专家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全国学术会议将于2014年8月21~23日在厦门市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规模约为1500人。一、大会主办、承办单位:大会主办: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大会承办:厦门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研究所、厦门市科学技术协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