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1 毫秒
1.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具有组织损伤小,切口愈合快,住院时间短,术后激光小及视力恢复快而稳定等优点[1]。我院1995年10月至1996年10月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26例,手术配合如下。1一般资料26例中男18例,女8例,年龄44~85岁,平均67.5岁。老年性白内障25例,并发性白内障1例。核硬度2级9眼,3级12限,4级以上5眼。术前视力光感至0.15。超声乳化仪采用美国Allergan公司生产,人工晶体为眼力健公司提供。2手术方法常规行球后麻醉和眼轮匝肌麻醉,压迫眼球,作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巡回护士连接各系统电源和蠕动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应用联合手术(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体会。方法对50例(50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老年患者,实施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26眼术后视力≥0.5(52.00%),44眼眼压20 mm Hg(88.00%),41眼(82.00%)呈扁平状型滤过泡,16眼出现角膜水肿,2例浅前房,4例一过性高眼压。结论应用联合手术治疗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视力恢复及降低眼压效果确切,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改良小切口白内障手术1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150例(213眼)老年白内障患者,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其术后视力及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术中发生后囊破裂致玻璃体脱出6眼(2.8%);虹膜根部断离8眼(3.8%)。术后发生虹膜炎症反应19眼(8.9%);一次性高眼压9眼(4.2%);角膜内皮水肿10眼(4.7%)。术后3~12个月视力0.5以上者104眼,0.3~0.5者89眼,0.1~0.3者10眼,低于0.1者10眼。患者脱残率为95.31%。结论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显著且适应证广,特别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68例(96眼)糖尿病合并白内障的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术后1、30d的视力,术后视力与糖尿病病程的关系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0.5者69眼(71.88%),0.3~0.5者18眼(18.75%),0.1~0.25者6眼(6.25%),〈0.1者3眼(3.13%);术后第30天裸眼视力〉0.5者74眼(77.08),0.3~0.5者16眼(16.67%),0.1~0.25者4眼(4.17%),〈0.1者2眼(2.08%)。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角膜水肿、前房纤维素性渗出、虹膜粘连、继发青光眼。结论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术后视力的恢复与糖尿病病程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大规模开展防治白内障盲的模式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116例(138只眼)白内障盲患者采用在三级医院眼科专家培训下,二级医院眼科医师动手的模式,开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式进行复明手术。结果术后3天矫正视力:〈0.054眼,≥0.05~〈0.368眼,≥0.366眼。术后1mo复查时矫正视力:〈0.052眼,≥0.05~〈0.342眼,≥0.394眼。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前房炎症反应、虹膜脱出、后囊膜破裂等。结论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式适用于我国基层医院开展白内障防盲治盲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硬核白内障患者130例(178眼)行回顾性对照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8例(76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72例(102眼),行超声乳化吸出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两组治疗后的视力、散光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视力恢复较对照组快,矫正视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角膜散光度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角膜水肿、纤维素样渗出、人工晶体表面色素沉着、巩膜粘连和黄斑囊样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硬核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好,角膜散光程度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糖尿病并发白内障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46例(47眼)糖尿病并发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视力:~0.3者10眼,占21.3%;~0.6者7眼,占14.9%;~1.0者27眼,占57.4%;≥1.0者3眼,占6.4%。术后角膜内皮水肿3眼(6.4%),后囊浑浊1眼(2.1%),前房炎性渗出1眼(2.1%)。结论对糖尿病并发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安全有效,可明显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8.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2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对 2 89例 3 3 4只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矫正视力≥ 0 .5者 2 85只眼 ,占 85 .3 % ,≥ 0 .8者 10 8只眼 ,占 3 2 .3 % ;晶体后囊混浊 3 0只眼(8.98% ) ,晶体后囊膜破裂 16只眼 (4 .79% ) ,角膜内皮水肿 13只眼 (3 .89% ) ,晶体核坠入玻璃体腔 1只眼 (0 .3 % )。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的术中术后并发症较少 ,视力恢复快 ,是目前白内障患者复明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人工晶体置入已成为治疗白内障的首选方法,但由于多种原因所致的术后人工晶体前膜(简称前膜)形成,又往往严重影响病人术后视力,现将62例术后病人进行了观察和随访,14例患者在术后不同时期发生前膜,经药物治疗前膜消失,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2例67眼。老年性白内障44例48眼;外伤性白内障12例12眼;并发性白内障4例5眼;先天性白内障2例2眼。手术方式均为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置入。本组病例由同一术者完成。术中所用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人工晶体的管理办法,为白内障手术患者及时准确的提供必须的耗材.方法:采取把每一枚人工晶体都纳入高值耗材统一管理、专人管理的办法,并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严格执行二人核对,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结果:从2009年4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白内障患者596人,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784眼,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范围从-4D至+38D,其中,丙稀酸酯多聚物折叠式人工晶体(Alcon非球面和防蓝光折叠晶体)187枚,亲水性丙稀酸酯折叠式人工晶体(OII折叠晶体)429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体(Alcon和OII硬晶体)157枚,悬吊晶体9枚,无虹膜人工晶状体2枚.通过对少量库存晶体的科学管理,所有白内障手术未出现人工晶体错误植入的现象,未出现人工晶体遗失现象,未发生与人工晶体有关的任何医疗纠纷和差错事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显微镜下行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配合.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外伤性白内障患者32例,其中合并角膜瘢痕27例,虹膜粘连21例,前房积血15例,晶体脱位或半脱位11例,眼内异物11例,玻璃体脱出7例.根据其病情特点进行有效的手术治疗和护理.结果:32例手术患者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有效心理护理和充足的术前准备,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和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选择合适的人工晶体,良好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77眼)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手术病例。其中眼轴<30mm者46例,眼轴≥30mm者31眼。行表面麻醉下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诊时间5~12个月,平均8.3个月。结果本组病例眼轴26.67~35.57mm,术后75眼视力明显提高,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3者65眼,占84.42%,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5者47眼,占61.04%,不同眼轴长度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有明显差异。术后视力无提高者2眼,主要影响因素为高度近视黄斑病变。术中3眼发生后囊膜破裂,其中2例仍植入晶体于囊袋内,1例行人工晶体睫状沟植入。随访其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后囊膜混浊。结论表面麻醉下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效果理想,最终视力决定于眼底情况,眼轴越长,视力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干预。方法对50例(眼)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患者,围术期给予精心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术前视力为光感~0.25,出院视力为0.25~1.0。术后随访3个月,其间出现5例(10.00%)并发症,其中前房轻度渗血2例、角膜水肿3例。均经保守治疗2~4周吸收或消退。未发生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人工晶体移位等并发症。结论对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围术期规范做好常规护理并加强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赵蕴南 《中国科学美容》2011,(11):109-109,119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白内障合并全身或局部其他疾病时行小切口白内障切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岁以上高龄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切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78例(86眼),分析手术方法、术后视力、并发症及全身情况。结果后囊破裂3眼,角膜水肿15眼,悬韧带部分断裂2眼,一过性高眼压5眼,术后发现视神经萎缩3眼,黄斑病变3眼,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手术,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高龄患者因年龄大,常有全身或局部其他疾病,只要术前积极治疗、控制相关并发症、术中及术后处理得当,亦可获得较好的视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老年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32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老年患者实施围术期精心护理并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有0.3~0.5的提高,未发生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对护理工作满意率100.00%。结论对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积极开展围手术期精心护理措施,可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肖堉梅  颜新萍 《中国科学美容》2011,(23):139-139,146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效果。方法埘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370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给予围术期的护理配合。结果370例患肯经过治疗和围术期的护理配合,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术后1周内每日换药1次,常规裂隙灯、前房、眼底、视力等检查;1个月内每周复查1次,3个月后验光配镜。裸眼或矫正视力(仅5例配镜)均达到0.6或以上370例患者术前平均散光度数(0.85±0.42),术后4周(0.92±0.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70例患者术后的满意度为100%(370/370)。结论对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同术蝴护理配合,提高了手术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回顾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明显白内障21例(21眼)的临床资料,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及C值的变化.结果 随访1~2年,21眼眼压控制正常,其中4眼需滴降眼压药物.全部病例手术后前房加深.最佳矫正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张燕 《护理学杂志》1998,13(6):362-363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是利用超声推动的原理,将大而硬的混浊晶体核分割成若干碎块,乳化成糜状后,通过灌注抽吸系统抽吸干净,以达到白内障摘除目的。这种手术不仅安全、切口小,而且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l]。我院1996年10月至1998年6月为500例白内障患者施行了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人术,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IIB床资料500例中男212例,女288例,年龄6~80岁,共678眼。临床诊断:老年性白内障522眼,外伤性白内障26眼,先天性白内障32眼,混合性白内障98眼。核硬化程度:Ⅰ级52眼,Ⅱ级238眼,Ⅲ级296眼,Ⅳ级92眼。手术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2年7月至2005年9月于中山眼科中心青光眼病区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31例(31眼),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患者术后3个月眼压平均为(15·3±3·2)mmHg,较术前用药前后眼压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发现术后前房深度较术前均显著增加,平均为(3·01±0·47)mm(P<0·05);术后患者房角均较术前增宽,房角粘连关闭象限不同程度开放。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有效降低眼压、提高视力,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同时合并白内障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慈善救助贫困白内障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对200例"复明工程"白内障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结果 术后发生前房渗出2眼,角膜内皮不同程度水肿24眼.前房少量积血3眼,经对症处理均好转;无视网膜脱离病例.术后脱盲率99.5%,脱残率95.5%,住院4~8 d,平均5.2 d出院.结论 分析导致并发症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全方位预见性护理指导,可有效地预防和避免"复明工程"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