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以便制定相应预防措施.方法 对医院收治的AMI并发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整理、查阅AMI患者病历1739例,发生医院感染148例,AMI医院感染发病率为8.51%;发生感染部位呼吸道感染59例、尿路感染36例、皮肤软组织感染28例、消化道感染13例,其他12例,其中单一部位感染143例,≥2个部位感染5例;对148例AMI医院感染患者相关因素分析中,年龄、性别、住院天数、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抗菌药物应用、侵入性操作和免疫抑制剂、激素应用与医院感染发病明显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MI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发生率较高,对AMI患者的侵入性操作和抗菌药物应用等危险因素等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老年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预后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子及病情轻重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541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合并肺部感染98例的发生率与基础病、病种、意识障碍、吞咽困难、侵入性的检查和治疗等因素及病情轻重与肺感染的关系。结果老年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多为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与病情轻重及多种因素有关。结论老年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控制医院感染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医院感染对病死率的影响,为其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共纳入40例入住医院心内科的AMI患者,积极给予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措施,详细记录其相关信息,根据其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两组,对两组患者的病死率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计量资料经检验为正态分布且方差齐者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结果 40例AMI患者中有24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60.0%,12例为呼吸道感染、7例为尿路感染、4例为口腔炎症、其他1例;感染组患者出院后3、6、12个月的死亡例数分别为5、4、3例均高于非感染组患者的0、1、2例,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统计发现,感染组患者病死率50.0%明显高于非感染组患者的1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感染组死亡12例中再发心肌梗死死亡9例占75.0%,猝死3例占25.0%,非感染组死亡3例均为再发心肌梗死死亡。结论 AMI合并医院感染能够明显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并增加了患者发生再次心肌梗死的风险,在临床工作中对于该类患者要积极注意其临床特征,病情好转出院需继续积极服用药物治疗,降低再次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以期尽可能的避免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 方法回顾调查792例住院ITP患者,有93例发生医院感染(11.7%);对其年龄、住院天数、激素使用、侵入性治疗、合并其他疾病、贫血、医院感染部位、病原菌进行评估和统计学处理.结果 ITP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感染因素与年龄、住院天数、激素使用、侵入性治疗、合并其他疾病及贫血呈正相关;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病原体多分布于痰液和血液. 结论 ITP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控制易感因素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影响因素,以期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治疗的225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采集患者感染部位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及鉴定。结果 225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6例,感染率为16.00%,其中最易发生感染的部位是呼吸道;36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体液标本经过培养与鉴定,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4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2株占52.38%,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住院时间>4周、侵入性操作、肝功能child分级为C级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率高,危害严重,医护人员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出现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7年1月-2010年6月入住心血管内科的42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内容包括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合并其他疾病、心功能情况、有否入住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CU)、介入手术、心肌梗死部位、抗菌药物应用等。结果共发生医院感染62例,总发生率14.8%;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为常见,占59.7%,其次是泌尿道12.9%,胃肠道11.3%,口腔9.7%,穿刺部位6.4%;单部位感染46例,2个部位感染12例,≥3个部位感染4例;病原学送检查,标本阳性率为68.6%,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4.3%,革兰阳性球菌占20.0%,真菌占5.7%;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包括高龄,住院时间较长,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肺部疾病、脑血管病变、肾功能不全,入住CCU,心功能情况、多壁心肌梗死。结论 AMI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引起高度重视,制定和完善医院感染防止规范、加强基础护理、保护易感染人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是降低AMI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肺结核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在结核菌感染过程中,由于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易合并肺部其他细菌感染.而导致患者病情加重,使病程延长,治疗复杂化,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我们采用蓉生静丙治疗肺结核合并肺部混合感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调查528例住院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有115例发生医院感染(21.8%);对其年龄、住院天数、白细胞计数、抗菌药物的使用、侵入性治疗、合并其他疾病、医院感染部位、病原菌进行评估和统计学处理。结果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感染因素与年龄、住院天数、侵入性治疗、合并其他疾病及抗菌药物的使用呈正相关;与白细胞数呈负相关;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病原体多分布于痰液和血液。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易发生医院感染,控制易感因素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肝硬化合并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了解老年人肝硬化合并感染的状况和对转归的影响。方法 以416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观察两组感染的状况。结果 感染发生率为21.15%,医院内发生率为9.38%;老年组医院感染率为13.17%;肝硬化病死率为15.63%,合并感染者病死率38.64%;多系统感染者病死率50.00%,老年组合并感染的病死率5.99%与非老年组7.23%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易并发各种感染,会使病情加重,甚至并发感染性休克,且不易被纠正,增加合并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门诊抽血室医院感染隐患与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抽血室频繁密切接触患者的血液标本,因此,加强质控管理,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1潜在的医院感染隐患1.1空气污染由于抽血患者多、病情各异、病种复杂,各类急慢性感染性疾病、流行病甚至传染患者均混在其中,易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后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肺部感染高发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降低肺部感染率的方法。方法对2000-2004年医院收治的所有脑卒中患者479例,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肺部感染发生率与患者年龄、病种、病情、基础病变和预后的关系。结果高龄、病情重、合并基础病变者肺部感染率明显升高。结论脑卒中救治成功率与有效控制肺部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2.
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由于病情危重,且多接受侵入性治疗,机体抵抗力低下,易发生医院感染.研究ICU医院感染的发病特点,为控制和减少医院感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肝病合并医院感染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易感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3年收治的肝病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结果:1130例肝病患者中合并医院感染87例(7.69%),以重型肝炎医院感染率最高18.75%;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最多,其次为肠道及胆道;病原菌以G^-菌为主,其次为白色念珠菌。结论:肝病患者容易合并医院感染,其预防措施主要是做好消毒隔离、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在心肌梗死(AMI)发生医院感染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制定预防医院感染的策略,减少AMI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AMI患者3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83例和对照组171例,对照组按照AMI的常规治疗方法处理,观察组入院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医院感染部位与发生率、病原菌分布,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AMI患者的住院时间、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检出6株肠杆菌科细菌中产ESBLs检出率为83.33%,对照组11株肠杆菌科细菌中产ESBLs检出率为36.36%;观察组产ESBLs菌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无法降低AMI患者医院感染率及缩短住院时间,却导致真菌与产ESBLs菌感染比例的升高、增加AMI治疗的难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肿瘤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探讨防范措施,为更好地预防医院感染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768例住院化疗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74例肿瘤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9.6%;肺部肿瘤最容易引起医院感染,占71.6%;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最常见,占75.7%;病原菌检测有36例为阳性,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最高,占61.1%;老年人、长期住院、晚期肿瘤、化疗疗程多、白细胞抑制程度重以及合并其他并发症是肿瘤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 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住院时间延长、病情进展、化疗疗程增加、白细胞抑制程度加重而增加;积极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保护易感人群,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6.
袁野 《现代保健》2010,(33):34-35
目的 调查肿瘤内科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6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病原菌发布、感染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620例中合并医院感染160例(25.80%),其中呼吸道感染80例,尿路感染36例,肠道感染14例,其他30例;培养病原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菌、真菌;年龄大、住院时间长、合并疾病多、侵袭性操作比例高、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医院感染组死亡率15.63%,高于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死亡率6.52%.结论 肿瘤内科发生医院感染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与多种因素相关,可加重病情,甚至导致死亡,应该针对性地制定预防干预措施计划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12所综合性医院ICU目标性监测分析   总被引:23,自引:8,他引:15  
目的 了解ICU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危险因素、预防措施,防止医院感染发生.方法 采取目标性监测方法,对12所综合性医院ICU的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调查,用ASA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并对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进行分析.结果 2087例ICU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36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1.31%,患者日感染率为2.38%,根据病情的平均严重程度经ASA法调整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57%,患者日感染率为0.67%.结论 ICU患者是医院感染易感人群,目标性监测可以有效地降低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为感染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的202例急性AMI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随机从同期AMI患者中选择非感染患者202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17.0软件对研究中的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AMI患者感染类型为呼吸道感染153例占75.74%、泌尿道感染23例占11.39%、胃肠道感染21例占10.40%、皮肤感染5例占2.48%;两组患者在年龄、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住院时间、心力衰竭、应用抗菌药物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吸烟、意识模糊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较大、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住院时间较长、出现心力衰竭、应用抗菌药物等是急性AMI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在合并感染时一定做好预后的护理工作,提高患者免疫力,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分析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患者659例,其中82例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12.44%,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多,泌尿道次之;病原体以条件致病菌多见;病情控制差、住院时间长、高龄者感染率高。结论糖尿病患者为医院感染易感人群,主要与机体防御机能下降、高血糖状态及并发症有关,应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307例肝硬化合并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肝硬化合并感染的状况和对转归的影响。方法以307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73例合并各种院内外感染,感染发生率为23.78%。医院感染率为10.42%,老年组医院感染发生率(14.51%)明显高于非老年组(7.10%);本组肝硬化患者的总死亡率为16.29%,合并感染者的死亡率(38.36%)明显高于无合并感染者(9.40%);多系统感染者死亡率(53.84%)明显高于单一系统感染者;合并感染的老年患者的死亡率(28.57%)虽然低于非老年组(44.44%),但老年患者易发生感染性休克,且不易纠正而直接导致死亡。结论肝硬化患者易并发各种感染,是造成病情恶化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