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北京农业》2001,(3):14
冬暖大棚栽培的草莓一般在元旦前后开始上市,经济价值较高.但大棚栽培的草莓畸形果的产生比露地严重,有的可达30%以上,影响了大棚草莓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其经济效益.怎样减少大棚草莓的畸形果呢?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县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大棚草莓栽培面积越来越大,而白粉病是大棚草莓生产中的一种主要病害,一般造成减产10-20%,重的达到50%以上,直接影响草莓的质量和效益,为此笔者对我县大棚草莓的白粉病的发生和防治做了一些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棚草莓栽培生产中,时常出现畸形果和挂果间断脱节现象.据调查统计,一些轻发田块减产20%~30%,重发田块可减产40%以上,严重影响了草莓的产量和质量.因此,解决大棚草莓畸形果和挂果期间断脱节问题对促进草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2010年以来,草莓作为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又一主导产业得以长足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目前,全区各类设施草莓栽培面积1 333.34hm~2,其中钢架大棚模式85%以上。大棚草莓生育周期多为8月下旬移栽,翌年5月中下旬拉秧,但在实际生产中,多数农户草莓生产采取纯作方式,特别是草莓收获后距离下一轮栽培近3个月时间,多数棚体杂草丛生、闲置,形成棚体、土地等资源浪费现象。围绕提高大棚的利用率和种植效益,贾汪区经过反复实验、示范,成功探索出大棚草莓-辣椒-玉米周年高效间套种植技术,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5.
随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市场消费对高品质果的需求,我国草莓生产发展较快的省(市)已进入转型期:由露地栽培为主转入大棚栽培为主,由数量型增长向数量质量型转变.因此重视大棚草莓早熟优质大果栽培,可确保市场竞争力和提高草莓种植效益.近几年来,我们在草莓科研和生产中,探索总结出了江苏等长江中下游地区亩产2000kg,1月底前产量600~700kg、大果率60%以上、鲜果可溶性固形物8~14%、色香味俱佳的大棚草莓高品质果生产十条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大棚草莓上的应用效果,促进该项技术在聪草莓生产上的迅速推广应用,针对大棚草莓需肥规律,制定施肥标准,依据配方施肥指导原则,提出重施巧施有机肥、妙用竹醋液、适时适量追施化肥、巧施中微量元素肥料、合理喷施硅肥的施肥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大棚草莓栽培中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减少化肥投入20%以上,增产超过5.5%,增收超过1.8万元·hm^-2。  相似文献   

7.
甜查理草莓     
草莓是一种健康水果,目前全世界草莓总产量突破了380万t,几乎所有国家均有草莓生产。但是反季节栽培面积的逐年增加使得草莓的口感越来越不尽人意。甜查理草莓是在大棚里面栽培的,大棚栽培的草莓含糖量能达到10%以上。甜查理不仅含糖量高,它的外形也十分讨人喜欢。它的果形大,平均单果重达到50~83g。另外颜色非常漂亮、鲜艳。甜查理的果实呈扁圆锥形,颜色鲜红,果型美观、果个匀称。甜查理这个品种之所以市场价值这么高,主要是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它的含糖量高,口感好;二是它的商品特性适合生产高档果;三是它的上市时间早。甜查理草莓叶…  相似文献   

8.
大棚冬草莓高品质果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句容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发展草莓种植以来,当地的草莓生产发展已明显地进入转型期,即由露地栽培为主转入大棚栽培为主,由数量型增长向数量质量型转变。因此重视大棚草莓早熟优质大果栽培,可以确保市场竞争力和提高草莓种植效益。近几年来,我们在草莓科研和生产中,探索总结出了适合长江中下游等地区产量2000公斤/亩(1亩=1/15公顷)、1月底前产量600~700公斤/亩、大果率60%以上、鲜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14%、色香味俱佳的大棚草莓高品质果生产的10条配套技术。⒈优质大果新品种和提纯复壮种苗的利用技术近年来我们从国内外引进筛选了…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成安县是草莓种植大县,温室(大棚)草莓的栽培面积已占到草莓栽植总面积的90%以上。但是,由于温室的环境特殊,至使草莓的畸形果大量发生。据1998年春天的调查发现,越冬茬草莓的畸形果为53%,早春茬草莓的畸形果率达到41%。为此,作者与成安县农办逮学义于2001~2003年进行了  相似文献   

10.
黄喜明 《北京农业》2001,(11):19-20
冬暖大棚的草莓一般在元旦前即可上市,经济价值较高,很受果农欢迎.但大棚栽培的草莓畸形果率比露地严重得多,有时可高达30%以上.主要表现为果实过肥或过瘦,呈鸡冠、扁平等不规则形状,严重影响了果实的品质和产量,经济效益大大下降.笔者经过试验观察发现,冬暖大棚草莓畸形果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宝应县安宜镇十多年来推广了大棚栽培草莓的反季节种植模式,常年种植面积6.67hm2,200个钢架大棚.从种植情况来看,草莓反季节栽培的效益是显著的,单产草莓37500kg/hm2,纯效益达1.2×105元/hm2.由于连年种植,草莓白粉病逐年加重,已成为常发性病害.草莓发生白粉病后,一般减收20%~30%,重的达50%以上,甚至绝收,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因此,白粉病的防治工作一直是个大难题.笔者从2002年开始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和探讨将其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措施,现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冬暖大棚草莓畸形果形成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暖大棚的草莓一般在元旦前即可上市,经济价值较高,很受果农欢迎.但大棚栽培的草莓畸形果率比露地严重,有时可高达30%以上,主要表现为果实过肥或过瘦,呈鸡冠、扁平等不规则形状,严重影响了果实的品质和产量,经济效益大大下降.……  相似文献   

13.
何春玲 《新农村》2007,(7):13-14
草莓是金华市金东区的特色产业之一,为了更充分利用草莓地的土地和设施资源,提高保护地种植效益,近年来引入和推广小型西瓜品种,开展草莓后茬种植小型西瓜,并探索小型西瓜再生栽培,实现草莓、西瓜两种三收的试验。1·生产效益与栽培模式大棚草莓-再生西瓜栽培模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年产值1·4~1·5万元,其中草莓亩产量1500千克,亩产值8000元左右,头茬西瓜可收2000多千克,亩产值3500~4000多元,再生瓜可采1500千克以上,亩产值3000元左右。大棚草莓-再生西瓜栽培模式的茬口安排:草莓母株于4月初定植,8月初假植匍匐茎,9月中旬定植于大棚…  相似文献   

14.
大棚草莓促成高效栽培是目前草莓生产上一项主要栽培模式,通过大棚建造、良种壮苗、适时定植等栽培技术达到促成高效的目的,最终实现大棚草莓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5.
《油气储运》2008,(5):48
温室大棚里种草莓不是啥新鲜事,但要说到最能赚钱的栽培方式,就不能不提到最近几年刚刚兴起的草莓立体栽培。立体栽培草莓是变平地传统模式栽培为大棚立体模式栽培,有人将其称为草莓栽培技术上的一场革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优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李新如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5):243-244,247
草莓是一种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温室、大棚栽培草莓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该文分析探讨了黄土丘陵区温室与大棚草莓的适宜品种、栽培制度和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大棚草莓营养钵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棚草莓营养钵育苗技术吉沐祥李国平潘耀平刘照亭刘伟忠赵亚夫蔡敏李晓飞(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句容212400)(江苏省句容农校)草莓大棚促成栽培上市期早、供果期长、效益高,近几年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由于大棚草莓定植期比露地栽培早1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8.
大棚草莓白粉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嘉善县大棚草莓栽培已有十余年历史,到2005年种植面积已达2145亩,由于连年种植,草莓白粉病逐年加重,已成为常发性病害。草莓发生白粉病后,一般减收20%~30%,重的达50%以上,甚至绝收,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我们从1999年开始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试  相似文献   

19.
连栋大棚草莓套种葡萄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充分利用连栋大棚的空间资源,开展大棚草莓促成栽培并套种葡萄,错开二者生长茬口,优化布局,形成优良的生长环境与采摘环境,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产值可达75万元/hm2以上。现总结连栋大棚草莓套种葡萄高效栽培技术,包括栽培棚体、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利用大棚促成栽培草莓,可使果实成熟期大大提前,市场销价高,一般亩收入可超万元。但在生产中,栽培者往往只注重高产,忽视品质的提高,因而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大棚草莓的经济效益。根据我们的栽培实践,总结出8条提高大棚草莓品质的技术措施:1.选择适宜品种大棚栽培的草莓,要选用在冬季和早春低温条件下开花多,白花授粉能力强,耐低温,黑心花少,果型大而整齐,畸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