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针对管道泄漏诱发的负压波传播到管道泄漏上下游监测点时会使该点压力信号幅值产生瞬态下降这一现象,提出对管道监测点采集的压力信号进行小波变换,并根据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对应着信号突变点这一理论,计算出负压波传播到管道上下游监测点的时间差。在MAT鄄LAB6.1软件环境下,以某次实验数据为例进行管道泄漏点定位研究。在计算过程中小波基函数选取为Haar小波,尺度水平为6,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计算出管道泄漏点处诱发的负压波传播到管道上下游监测点的时间差,从而为准确定位泄漏点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雷阳  李树荣  刘宁 《石油机械》2014,(9):109-112
针对目前对管道多泄漏点的检测与定位方法很少有人探讨的现状,提出利用小波分析对管道多泄漏点进行故障定位。利用信号的小波模极大值,将压力信号的模极大值与管道故障模型库中所有可能泄漏点的信号模极大值进行比对,通过相似程度确定泄漏点。仿真实例证明提出的方法能准确地对管道多泄漏点故障进行检测与定位,提高了信号的故障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3.
油气输送管道的泄漏是妨碍管道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基于仿真技术和信号奇异性检测的管道泄漏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管道数学模型,利用采集到的管道前后两端的压力、流量等参数,对管道实施仿真,得到管道系统的水力坡降曲线,当管道上某一点发生泄漏后,水力坡降曲线将出现突变拐点,水力坡降曲线的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反映了信号的奇异性,当其值大于给定指标时,判定管道发生了泄漏,并通过奇异点所对应的管道位置确定泄漏位置.该方法具有仿真精度高、求解速度快等优点,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热输油管道泄漏定位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东领  王树青  张敏 《石油学报》2007,28(1):131-133
对压力波在原油管道中的传播特性和传统负压波法泄漏点定位公式进行了分析,基于负压波平均波速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迭代定位算法.利用该算法对管道进行泄漏定位,提高了定位精度.利用小波变换在信号处理方面的优势,对负压波信号进行去噪处理,然后捕捉压力突变点.应用效果较好,得到较精确的时间差.仿真实例证明,新迭代算法的泄漏定位精度比传统方法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利用声波法对输油管道进行泄漏检测,能检测到管道小流量的缓慢泄漏,从而克服了负压波检测法的不足.通过对热油长输管道原油温度沿程变化所造成的声波速变化的研究,改进了热油长输管道中声波波速随距离变化的具体函数表达式.利用多尺度小波变换以及阈值消噪的方法对声波泄漏信号进行分析,小波变换系数极值的奇异性准确地反映了泄漏信号的突变点,提高了泄漏定位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输油管道缓泄漏准确判断与定位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代小波变换和多级假设检验(MHT)的管道泄漏检测方法。首先,采用基于提升框架的二代小波变换对管道首、末端压力信号进行预处理,分析缓泄漏压力信号的小波分解效果,确定压力信号预处理的小波分解层数。其后,利用低频重构信息为原信号概貌并且能突出信号趋势的特点,将小波分解得到压力信号的各层低频重构信息用于泄漏判断与定位。再后,在给出基于MHT的泄漏判断方法和MHT参数的设置方法基础上,对压力信号的每一层低频重构信息分别进行MHT,并对每层结果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压力信号下降沿的准确位置后,利用负压波法实现了管道泄漏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检测和定位管道泄漏,为输油管道缓泄漏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热输原油管道瞬态压力波法泄漏点定位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王立宁 《石油学报》2000,21(4):93-96
快速检侧出管道泄漏的发生并准确确定泄漏点的位置能够减少损失、减轻危害,是一项迫切需求的管道检侧技术。针对我国原油长输管道需加热输送的特点,本文分析了常规瞬态压力波定位方法的缺陷,研究了原油沿程温度对原油物性和压力波在所输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影响,首次提出了一种新的热油管道瞬态压力波法泄漏点定位方法,并采用小波变换技术捕捉压力波的拐点,提高了泄漏点定位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OPC技术的管道泄漏诊断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基于OPC的负压波泄漏诊断技术获取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压力信息,利用小波比例萎缩去噪技术进行分析处理,再利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法捕捉泄漏拐点来对管道泄漏点进行精确定位。利用BorlandC++Builder建立了OPC客户端管道泄漏诊断系统。现场的试验和应用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系统运行可靠,并且定位精度高达99%。  相似文献   

9.
应用负压波法检测长输管道泄漏是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管道实时泄漏检测和泄漏定位的方法,负压波检测定位通过安装在管道两端的压力传感器采集压力信号,根据两端拾取负压波的梯度特征和压力变化率的时间差,利用信号相关处理方法就可确定泄漏程度和泄漏位置,如何检测到并认识泄漏引发的负压波是提高负压波法检测定位准确性和灵敏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自动划分层序单元的测井多尺度数据融合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测井信号应用于地层分层主要是利用信号中突变点或突变区域的信息,小波变换系数模极大值随尺度的变化规律可以精确地描述突变点的位置和形态,因此,基于模极值多尺度重构思想,提出基于小波多尺度边缘检测的测井数据融合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层序地层单元的定量划分中.以胜坨油田A井为例,利用二次样条小波分别对单条测井曲线和多尺度融合曲线进行二进小波变换,在不同尺度上定量划分出不同级别的层序单元界面.结果表明,利用融合曲线的多尺度分析来划分层序单元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效果,其小波变换时频色谱图上的能量聚集和分布能够更清晰地反映准层序组和准层序单元的界面信息及旋回类型.这些探索将为地层层序的定量划分及其内部特征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图5参19  相似文献   

11.
天然气管道漏磁检测中的信号处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漏磁法对天然气管道进行检测时,关键问题是对漏磁信号的处理。为此,介绍了去除奇异值的算法,用相邻两点的平均值代替奇异值,可去除脉冲干扰而对信号没有影响。对于漏磁信号中的高斯噪声,采用小波变换去噪方法,选取二阶样条小波为小波函数,选用软阈值函数和固定阈值的方法处理小波系数。提出了提取缺陷信号特征的梯度算法,用信号幅度和梯度值的变化作为缺陷估计标准。研究结果表明,漏磁信号被处理后,很好地去除了各种信号噪声,有助于提取出缺陷信号的特征,可实现对天然气管道的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12.
热油输送管道泄漏定位方法研究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萍  应启戛 《石油机械》2007,35(4):40-42
原油在管道输送过程中的泄漏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会污染环境,所以长距离原油输送管道的泄漏检测和定位问题尤为重要。鉴于此,考虑我国原油在输送过程中多采用加热输送的特点,以及原油温度变化对负压力波波速的影响,在常规原油管道负压力波泄漏定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MATLAB实现数值积分并进行精确泄漏点定位的计算方法,结合实例验证了该定位方法的实用性。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有着很高的泄漏定位准确度,而且程序编制简捷,为热油输送管道的泄漏定位提供了准确、便捷、快速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两种基于模式识别的枝状燃气管网泄漏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燃气管网的泄漏检测及定位研究一直是关注的焦点,但至今尚无较好的办法来实现管网的泄漏检测和定位。为此,介绍两种基于模式识别的枝状燃气管网泄漏检测与定位方法。利用小波分析对枝状燃气管网各端点获取的压力波信号进行消噪处理和奇异性分析,获取各端点压力突变点;再分别用加权最小距离分类器和神经网络法对泄漏点进行识别和定位。加权最小分类器法是基于标准化欧式距离和各属性权值计算基础上,将待检时间向量判定为与之距离最近的类,从而实现对泄漏点的定位;神经网络法分别选择BP网络和线性网络来判定泄漏点发生的管段及在该管段中的具体位置。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获得的定位结果一致,证明了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14.
周勇  马海骄  贾红卫  周梅  彭涛 《石油仪器》2005,19(1):12-14,i003
文章介绍了负压波理论在深一石长输管线泄漏监测系统的具体应用,分析了采用负压波理论进行泄漏定位过程中时间差的求解问题。根据负压波理论的定位公式以及时间差对泄漏点进行定位,对异常情况及时报警,并对长输管线泄漏地点进行准确的测量。  相似文献   

15.
分布式光纤管道泄漏检测和定位技术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提出了一种基于Mach-Zehnder光纤干涉仪原理的新型分布式光纤管道泄漏测试技术.该检测技术利用在管道沿线附近敷设的一条光缆中的3条单膜光纤构成分布式微振动测试传感器,通过检测管道沿途所发生的泄漏噪声,可以实时地监测管道沿线所发生的泄漏情况.利用广义相关时延估计算法,通过确定2个测试信号的时延可以获得泄漏点的位置.阐述了该检测技术的测试原理和泄漏点定位方法,并对现场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测试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管道泄漏测试的灵敏度和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6.
马钢  白瑞 《焊管》2018,41(5):38-43
为了解决油气管道漏磁内检测信号识别不准确的问题,采用EMD(经验模态分解)理论,对管道漏磁内检测信号做EMD分解和重构,得到信号处理后的信噪比信息,与原始信号和小波分析后信号的信噪比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EMD技术在处理漏磁内检测信号方面比小波分析更为优越。研究表明:采用EMD技术处理管道漏磁信号可以获得更好的信噪比,能更迅速、准确地识别管道中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