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种基于混沌系统的窄带超低速语音加密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晓晶  李晔  崔慧娟  唐昆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7):128-130,134
为了在极低通信速率信道中实现保密语音通信,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0.6 Kb/s增强型混合激励线性预测声码器算法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混沌映射的保密通信算法。算法利用两个Logistic方程产生混沌序列,对声码器码流进行置换和移位。最后对该加密语音通信系统进行了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证明,系统方案切实可行,产生的密钥空间大,能够实现加密强度较高的语音保密通信。  相似文献   

2.
语音隐藏的研究及实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伪装式信息隐藏安全技术的语音信息隐藏电话(SIHT)系统的研究和实现方法。给出了语音信息隐藏的模型,并进行了模拟仿真。SIHT采用基于DSP的嵌入式技术设计了相应的功能模块。它可以利用普通的模拟电话线路,经过公共电话交换网络(PSTN),在不引起人们注意的普通通话中,通过系统建立的一条隐秘信道将保密信息顺利地传递到接收方。实验证明,SIHT可以在保证语音质量的条件下实现实时语音信息隐藏保密通信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集群通信系统语音加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群通信系统要传输大量机密信息,对通信保密性要求很高。文章重点介绍数字语音信号作为明文送入加密器里,和以IDEA加密算法为基础设计的密码流发生器(KSG)产生的密码序列进行加密运算,得到密文信号,解密过程与加密相似,并研究了此保密过程的密码同步问题,为语音加密技术应用到实际系统中做出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通信的广泛应用,语音通信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移动通信网的现有安全机制仅对无线信道进行了加密,未能提供地面核心网络的安全措施.文中针对移动语音通信安全现状,探讨了实现端到端语音保密通信的方法,分析了加密语音在移动网内传输面l临的主要问题,研究了加密语音基于移动数据业务信道传输和基于话音业务信道传输的两种实现方案,分析了方案的可行性,指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平台上构建了基于混沌的嵌入式语音保密单元。通过分析Logistic混沌映射的特点,给出了基于对Logistic混沌映射变量和参数同步扰动的新的混沌序列的产生方法。提出了使用该混沌序列的流密码加密方案并以DSP为硬件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基本电路和扩展电路并辅以相应的软件设计实现话音保密通信功能,设计了标准串行接口使之可同多种语音通信终端连接,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广泛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一种无线语音混沌保密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对混沌加密语音信号的无线传输和解密回放,在由DSP芯片TMS320VC5509A、无线射频芯片nRF24L01和音频编解码芯片TLV320AIC23构成的系统硬件平台上,采用Euler算法对连续Lorenz混沌系统进行离散化处理,产生出用于加密和解密的混沌数字序列。对加密后的语音信号进行了无线传输的实验,接收端能够将收到的加密语音信号解密回放,实现了语音信号的无线混沌保密通信。  相似文献   

7.
基于压缩编码与混沌加密的语音通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基于压缩编码与混沌加密的语音通信方案,并用软件实现了语音双工实时保密通信。其加密方法通过m序列随机改变混沌映射的参数,并利用选择判据引入m序列扰动。混沌加密之前先进行压缩编码处理,减少了传输的数据量,缩短了加解密数据语音所花费的时间。实验表明,系统具有传输效率高,实时性好,提高了数据语音保密通信的安全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少语音的加密数据量,在此提出一种基于压缩编码和混沌加密的语音加密方案。采用先编码后加密的实现方法,语音编码算法采用AAC低复杂度编码算法,加密算法采用二维猫映射算法,在ARM9硬件平台下的实现结果表明AAC编码压缩比为18∶1,猫映射加解密算法执行效率快,解密后无失真,实验结论证实该方案是可行的。在此将音频压缩算法与混沌加密结合起来,在不影响语音音质和加密效果的前提下减少了加密运算的数据量以及最终加密文件的大小,缩短了加解密语音数据所花费的时间,减少了语音保密通信所需要的带宽。  相似文献   

9.
梁鸿斌 《通信技术》2010,43(5):114-115,118
通过对3G系统的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对3G系统提供的相关业务流程的分析,讨论了通过3G系统进行语音保密通信的三种模式:即TrFO模式(Transcoder Free Operation)、类语音模式和VOIP模式。文中阐述了每种模式下保密语音的传输过程,利用类语音模式和VOIP模式,开发出的TD-SCDMA保密手机成功地实现了保密话音在3G系统(TD-SCDMA)中的传送,保密话音音质良好,而TrFO模式的实现则还有待于TrFO功能的开通。  相似文献   

10.
一种超混沌混合保密通信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将超混沌系统单变量单向耦合同步方法与两信道保密通信方案相结合,给出了一种双信道超混沌混合保密通信方案。发送端利用超混沌振荡器的一个或多个状态产生混沌密钥和遮掩信号,对信息信号先加密再遮掩,获得加密信号后使用一个信道传输;利用另一信道传输实现超混沌系统同步的单变量同步信号。接收端基于单变量单向耦合同步方法获得解密同步信号,实现信息信号高信噪比恢复。仿真结果表明了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混沌系统进行保密通信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混沌理论研究的重要环节。此研究不仅局限在理论研究与仿真实验上,而构造混沌保密通信系统也已成为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设计混沌保密通信系统,数字微分器是重要环节。本文主要论述了用DSP Builder软件工具设计数字微分器的过程。同时将设计的微分器模块封装为独立的模块,并对这个封装后的模块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用实验结果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混沌系统进行保密通信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混沌理论研究的重要环节。而此研究不仅局限在理论研究与仿真实验上,而且使构造混沌保密通信系统也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设计混沌保密通信系统,数字积分器是重要环节。主要论述了用DSP Builder软件工具设计数字积分的过程,同时将设计的积分器模块封装为独立的模块,并对这个封装后的模块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周丰  关治洪 《现代电子技术》2003,26(17):76-77,83
混沌是在非线性动力系统中出现的类似随机而非随机的过程,其混沌序列在分布上不符合概率统计学原理,Logistic系统虽具有确定性,但其遍历统计特性等同于白噪声,具有形式简单,对初始条件敏感等诸多特性,随机数递归映像图显示谊混沌序列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利用谊特性,可以构建安全的加密系统。混沌加密的实质是用他难以预测的变化趋势来加密,而不是用某个难猜的数。本文介绍了一种以数字信号处理器为核心构建的通用混沌加密平台,该系统具有价格低廉、便于携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无线通信中DSP和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唐鹏  鲁东旭 《通信技术》2010,43(6):224-226
无线通信系统在工业和军事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将成为未来通信的主要方式。DSP是嵌入式系统的核心之一,并且在通信系统和实时信号处理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软件无线电是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芯片,以软件为核心的崭新的无线通信体系结构。介绍了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思想的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采用通用的高性能C6000系列DSP作为硬件平台,具有完全的可编程性。  相似文献   

15.
从混沌序列模型的生成到混沌序列的下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orenz混沌方程为例,提出了利用FPGA技术实现混沌序列模型的一种方法。对数字积分器、量化电路进行设计,采用DSP Builder工具形成Lorenz混沌输出序列,并在FPGA实验开发系统上进行了下载,最后使用Agilent公司的1693A逻辑分析仪对实验箱输出的序列进行了观察,详细地讲述了这一系列的过程。该设计方法根据系统需要和资源利用率可适当提高运算精度,并可应用于其他连续混沌系统中,有助于加快混沌系统在信息安全及保密通信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黄天戍  余智欣 《电子质量》2003,(9):U028-U030
本文基于TI公司的浮点运算DSP芯片TMS320C32,介绍了DSP芯片及其与PC机串行数据通信的特点,分别给出了DSP与PC机数据通信系统的上下位机开发方法,且阐述了采用Windows多线程技术开发的上位机软件的基本结构和以Am85c30通信芯片为核心的下位机通信适配器硬件设计,并以自行开发的基于DSP的电动机智能保护系统中TMS320C32与PC机的串行数据通信部分开发为例,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及几大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电离层探测系统中PC与DSP通信方案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系统中PC与DSP板的通信方法,包括PC向DSP板装载程序、从DSP板读取数据、与DSP参数的传递机制。该方案保证了探测过程的连续性,提高了探测数据处理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量子通信的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前量子密钥分发(QKD)已成为量子通信应用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一些QKD协议具有完全保密性,但是能由此得到量子密码系统甚至量子通信是完全保密的结论吗?量子通信保密还需要量子加解密技术吗?论文重点对量子通信安全性和量子通信保密的解决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