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在处理一例纸张褶皱故障时,检查滚筒压力与叼牙交接时间,没发现异常情况,且纸张在输纸板上也很平整,没有"荷叶边"和"紧边"现象.更换滚筒牙垫,校平整,调匀牙齿叼力,试机印刷,褶皱故障还是时隐时现.经过多次开机、停机,反复调试叼牙的叼力,发现滚筒叼牙大都处于全部叼紧状态,但有的处于虚叼状态,即出现单边叼不紧现象.看来故障原因在这里.果然,受磨损的牙轴、牙套之间稍微有点儿间隙(须用力才能试出来).于是更换了牙轴铜套和托脚衬套,且调匀叼牙再试机,故障彻底排除了.受此启发,我公司对多台有此故障的设备全部进行了检修,有效排除了褶皱故障,保证了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2.
一、改革前滚筒牙齿使用情况 我们厂在1971年前,龙头上下滚筒牙都使用原中机厂出厂规格,使用中存在不少问题。 1.滚筒牙轴6202或6215同前法兰6206、后法兰6209之间销子经常松动。 2.长告牙(6207)、中齿牙(6208)4短齿牙(6205)经常损坏,磨损情况十分严重。在 未改革前,因滚筒牙磨损而影响运转,平均每天最少要调换1~2只,每调换一次最少化费2 小时左右,停台关车长,装拆劳动强度高,需要排专门人进行滚筒牙的维修,造成生产忙乱, 严重影响了产质量。 二、改革后滚筒牙使用情况: 1.改革范围: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推动下我厂织部H212 工段的老…  相似文献   

3.
一、改装原因 DT402四开自动平台印刷机,叼纸牙是钢薄板经冲压成型制成。由于热处理及印刷机操作人员使用调整等原因,钢片叼纸牙在咬纸端部易断裂,重新更换叼纸牙往往需要一天时间。因为,要拆下叼纸牙,必须从压印滚筒中轴向拆出叼纸牙轴,又由于压印滚简和印刷机墙板之间位置的限制,所以要拆出叼纸牙轴就必须从印刷机中吊出大压印滚筒,叼纸牙才能拆换。  相似文献   

4.
在单张纸胶印机中,压印滚筒叼纸牙是十分重要的部件之一。其中.叼纸牙的叼力非常关键,如果叼纸牙维护、保养不当,或长期使用后发生磨损,都有可能会造成叼纸牙的叼力减小或整排叼纸牙的叼力不一致,并引起套印不准、重影等印刷故障。 压印滚筒的叼纸牙轴上装有15个叼纸牙,叼纸牙的叼力大小主要靠调节牙杆两端弹簧的压力,弹簧的压力越大.叼纸牙的叼力也就越大。造成叼纸牙叼力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5.
本厂有一台J2108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该机印刷时有套印不准的现象。其故障表现为叼口时大时小,误差在0.01~0.04mm之间,左右一致。并且情况一天比一天严重。 我们检查了与套准有关的各个部件,都没有发现故障。后认为压印滚筒叼牙轴与轴套间有磨损,导致套印不准。经仔细检查压印滚筒叼牙轴与轴套,认为此处虽有一些磨损,但尚不至于对产品产生这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公司一台PZ4880—01B型四色胶印机,使用一段时间后,收纸传递滚筒牙排先后断了4根扭簧,收纸传纸无法正常进行。造成扭簧容易断的主要原因是扭簧工作频率高,但要更换扭簧难度较大,这里可用应急方法(改用拉簧)解决。首先加工3个抱圈,紧固在收纸传递滚筒的轴上(挂拉簧用)。牙轴用从08机报废的收纸牙排上拆下的3  相似文献   

7.
我厂一台北人产2108B型胶印机,印刷出的印品的叼口靠近传动侧的一头经常出现一些小破口,快则有,慢则无。破口的出现比较有规律,每隔 11张纸就有一处位置比较固定的破口,而08机的收纸牙排正好是 11根。我们立即检查压印滚筒跟收纸牙排交接的情况,发现收纸牙垫在交接时与压印滚筒相碰,打开墙板,把收纸滚筒超前一点,试车,仍破。问题出在哪儿呢?我们慢点车反复查看,发现每根牙排在与压印滚筒交接瞬间都有不同程度的振动,不过凡是出现破口的牙排,其振动幅度要大一些,估计不是轴架磨损就是滑块磨损,我们立即将出现破口…  相似文献   

8.
<正> 江西上饶赣东北印刷厂J2205型对开自动双色胶印机在正常的印刷过程中,由于递纸咬牙弹簧杆销轴因失油磨损突然断裂,使弹簧杆和弹簧一起从递纸牙轴座上脱下,而随纸张进入了正在运转中的压印滚筒和第一色橡皮滚筒之间,致使正在运转的机器在瞬间被突然卡死停止运  相似文献   

9.
我厂一台JS2102型对开双面胶印机,进纸滚筒叼纸牙牙轴滚针轴承破裂,滚针散落在叼纸牙轴定位孔内,当印刷机高速运转时,在开牙球机械性反作用力的作用下,造成不规则轴承座内壁的偏心磨损达5~6mm,呈锥形喇叭状。几经修理校正,效果均不佳。为了降低高额维修成  相似文献   

10.
张恒泉 《印刷技术》2009,(24):50-51
当前,许多多色胶印机都已采用了倍径压印滚筒和传纸滚筒,并在每个滚筒上设有两套牙排装置,这样能避免纸张弯曲变形过大,减少了传纸的次数。现将一套牙排装置称为A套,另一套牙排装置称为B套。正常情况下,纸张在前一色组印刷的网点留在后一色组橡皮布上的印迹,在纸张的同一部位应完全重合。如果压印滚筒或传纸滚筒上两套牙排的制造和安装精度不够,或者倍径滚筒齿轮磨损、牙排装置磨损,  相似文献   

11.
我厂有一台J2204A型对开双色胶印机(北人集团产)已使用了数年时间,后来逐渐出现了递纸不正常的故障,使得套印产生误差。起初,通过检查发现牙轴两端的滚针轴承(编号为942/30)已经严重磨损,有的滚针也已损坏了。同时,牙轴与零件转动的配合面也有磨损,这些部位零部件的磨损和配合松动,导致牙轴动作的不正常,影响递纸的正常动作,从而产生套印不准。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我们在处理时更换了942/30滚针轴承和牙轴总成后开机试印,故障仍然不能完全排除。为了深入分析故障原因,我们又将和牙轴总成有关联的部件进行拆卸检查,结果发现在传动面这一头,与…  相似文献   

12.
作为胶印机(以北人产单张纸胶印机为例)来讲,使用中容易出现产品质量低的问题大多是:纸张不能正常交接,产品墨色不均匀,文字、网点再现效果不好等等。这些大多与不能正确的维护与保养机器有关。下面将我们在修理中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介绍给大家,仅供参考:1.造成纸张不能正确交接的主要原因:①输纸机的吹、吸风嘴,分配阎长期不保养清理,以及各活动铰接处的小销轴与孔的磨损严重,造成输纸不稳定;②摆动器、压印滚筒、传纸滚筒等各传纸牙轴的牙片,牙垫磨损严重,造成咬力不均,(注:叼牙咬力不均,易引起纸张起语、裂口…  相似文献   

13.
影响因素之一 牙片与牙垫 1.牙片与牙垫的精度是影响多色胶印机套印精度的主要原因 一排牙垫上表面形成的平面是印刷品交接过程中的基准平面.牙垫磨损后,一排滚筒牙垫就不会在同一个平面内.  相似文献   

14.
上期重点讲了对胶印机操作者的行为规范要求"三平、两小、五勤".它的前提是胶印机本身要完好,而机器的本身如滚筒本身的压伤、两端腐蚀,滚筒的铜套或轴承磨损造成离让值超标,墨胶及有关零件磨损,水胶及相关零件磨损,叼纸牙"死牙"等纸路故障,无论哪个环节有问题均会造成印品质量波动,使操作者无法将胶印机调到标准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我厂1999年购置JJ204双面双色卷筒纸胶印机,其折页部分裁切滚筒上的针轴及轴座铜套运行时磨损十分严重,运转噪声大,特别是靠针轴拐臂端,不到一个月就将铜套、针轴撞磨成椭圆,还发生两次打弯针轴、轴座破裂的事故。针轴、轴座、针连杆、保险销等零件更换频繁,维修费用增加,生产效率和机器精度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五、咬牙的基本结构在对咬牙故障进行排除前,需掌握咬纸牙排(图7)、开牙轴承(俗称开牙球,见图8)、咬牙件的基本结构。按照印刷机幅面大小,各色组压印滚筒咬牙、传纸滚筒咬牙均安装有若干个数量的单体咬牙件。咬牙轴一端滚筒体外侧,安装有一套控制咬牙轴往复摆动,使咬牙轴上的咬牙张开、闭合的开牙轴承机构。开牙轴承在扭簧的作用力下,紧紧贴附在滚筒凸轮表面,转动时伴随着凸轮的轨迹使咬牙完成周而复始的纸张交接、传递。  相似文献   

17.
胶印机的滚筒叼牙在使用几年后,由于磨损等原因而引起 ①纸张打皱(非压纸轮、叼纸牙和纸张本身的原因),②印刷时纸张常粘橡皮,铜版纸尤为严重(非压力太大或链牙排接纸不好造成);③滚筒叼牙掉簧问题严重;④滚筒开牙太小而叼破纸,⑤叼力不匀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用J2108胶印机印刷一批产品时,发现在印品的拖梢部位出现了一条宽20mm左右的墨杠,且由浅变深,越来越明显。初步判断,该墨杠可能是由机器部件磨损。引起振动造成的。我们把印张放在纸台上,点车到墨杠所在位置,发现此位置正是压印滚筒开闭牙球摆杆刚开牙的位置。在此位置上,如果开闭牙凸轮与压印滚筒开门牙摆杆配合不当,就会造成冲击过大进而产生墨杠。进一步观察。发现压印滚筒开闭牙摆杆上的两个锥销,一个断裂,另一个也有些松动。更换两个锥销后,开机印刷,墨杠消失了。排除J2108胶印机印品墨杠@魏新$江西通达印…  相似文献   

19.
我厂08机已运行10多年,最近发生叼口撕纸现象,刚开始较轻,之后越来越严重。经过分析认为是交接时间的问题,更换了磨损的递纸开牙板,把收纸开牙板向上进行位置调整,但开机试车时纸张叼口处仍有一处小口。反复观察发现,撕纸是由滚筒叼牙和接纸牙排叼牙个别侧向距离太近造成的,在最后的交接中将叼口撕出小口。于是把收纸牙排上的相关叼牙连同牙垫一同向右移动5mm,叼口撕纸现象随即消失。  相似文献   

20.
当压印滚筒叼牙轴轴套出现凹塌变形时,会影响叼牙调节螺钉的调节,容易使压簧掉出扎伤压印滚筒、印版、橡皮布等。对于这种故障,我们是用如下方法解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