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每次上公开课前,我都会精心准备,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有设计不到的事件和问题发生,如何处理这些事件和问题与老师的教学理念、自身素质、教学经验和教学机智有着很大的关系。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是老师大显身手的时候,如何解决能反映出老师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处理得当,能变被动为主动,可转化教学的材料,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处理不当,会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可能会影响老师的威信和师幼之间的关系。但事件和问题的出现是我们不可预测的。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请孩子们玩接力  相似文献   

2.
王传利 《高教论坛》2015,(1):37-41,83
通过分析试教、说课和实习总结,发现职前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感到困惑和困难的事件主要有:如何挖掘数学思想方法并用于数学教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融入数学史、如何设计问题串和问题情境、如何确定教学重难点和解决的关键、怎样设计教学目标等,这些均与职前教师缺乏MPCK有关。基于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职前教师的MPCK:一是培养职前教师的数学阅读能力,二是培养职前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三是通过数学试教、说课、说题、教育实习加强职前教师的二次转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第三讲 信息加工学与教模式——九大教学事件及其扩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有着关键的促进作用,而如何合理安排好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教师所应关注的事项。当代著名教学设计大师加涅(Robert M.Gagne)基于“为学习设计教学”为核心提出的“九大教学事件”,以及之后当代教学设计理论家史密斯和拉甘(Patricia.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研究就是教学观察、诊断的过程。教师只有不断的观察自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提高自我,超越自我。教学设计一直是我的强项,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对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设计、教学过程中的预设与生成、教学效果的检测与评价等方面时刻处于研究和反思的状态。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拼命做模拟题和高考题,目的是为了不让学生在问我问题时答不上来,此时的教学设计也就停留在如何将问题讲清楚。虽然教学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组教学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演讲后指导学生各自实践。大组教学有着明显的对教学事件效果控制较弱的缺点。笔者以高职现金流量表分析课堂的大组教学设计为例探索如何优化大组教学,以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正>课堂教学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的双向活动,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不仅要考虑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如何使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心理特征,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就历史课课堂提问的技巧  相似文献   

7.
数列作为典型的离散型函数,在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教师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讲解数列的知识来培养学生分析、思考和归纳数学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数列问题的时候能够触类旁通地解决其他类似的数学问题。因此,教师要足够重视数列的教学,优化数列的教学设计,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重视数列基本概念与公式的理解,形成良好的教学习惯,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设计,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教师的职责和应遵守的规则。优化教学设计是上好课的前提。如何优化教学设计,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如何在现在的教育背景下,实现教学设计的优化,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笔者试从教学设计前、教学设计中和教学实施后三个维度,对于如何精心准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兰溪县厚仁中学潘建教师回答: 每一学年,教师都要向学校、教研组汇报教学方面情况,或参加一些教学技能比赛.这个时候往往以教学公开课的形式展示教学的艺术水平.如何上好一堂公开课,成为很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探索的问题.笔者多次观摩和开设公开课,积累了一点心得.下面就公开课的目标定位、内容设计、注意问题等方面和广大同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一直以来,历史课似乎就是死记硬背历史时间、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仿佛枯燥无味是历史课的常态,学生不感兴趣,课堂了无生气。如何让历史课不再枯燥?如何充分展示历史学科的魅力呢?一、巧妙导入增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课堂开始的两三分钟是学生思想最集中的时候,课堂的起始语对稳定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教学吸引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有人说最高级的历史课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教师"导"出来的。我在教学导入时  相似文献   

11.
课堂中的教学事件每天都在发生着,但如何审视、运用这些教学事件,则会对教师本人、所教学生带来不同的结果。如果能充分关注教学事件中的正能量,将会提高本人及其他教师的知识理解与教学设计能力。此次教学事件至少带给我们三种思考。首先,困惑激励进取。案例中,张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所引发的课堂结果进行了思考,并产生了一系列困惑,困惑不是终点,而是推动进取的力量。教师通过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寻求解决对策,这就会引导教师专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堂问题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若干问题,利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其语文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围绕课堂问题生成语文教学,本文试就问题的提出及问题的组织和确立方面作具体阐述,并指出在研究和确立问题的时候所应运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视频课与以往的常规教学课有着较大的区别,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新的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是教师授课时间的缩短和没有学生的课堂。因此,在教学设计时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合理设计整节课的教学环节来实现教学目标,如何通过问题链的设置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另外,教学内容既要通俗易懂又能体现数学学科本质。  相似文献   

14.
邹杏芳 《小学生》2013,(6):64-64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问题的沟通理解和问题转移的过程中,有着阅读生成的问题。问题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创新性的设计,生成的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内在无穷的创新价值,有着新的创造的意义。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答出问题更有价值。在课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要提出零碎的、肤浅的、无价值的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是要设计出能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问题,促进学生进行对话,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落实知识生成。那么如何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相似文献   

15.
讲解历史事件的三要素即背景、经过、影响是历史事件教学的通常做法,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运用好这个教学"公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例子来谈如何在导向性问题的设计和对话教学中来优化历史事件的教学"公式"。  相似文献   

16.
张伯阳 《上海教育》2000,(6):47-47,64
作为课堂教学设计,除应当遵循阅读教学美育的目标、任务之外,还有着设计过程中的美育问题。因为教学设计的美,从某种角度说,是教师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我们欣赏美的阅读教学,也就是在欣赏教师的美的阅读教学设计,欣赏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显示的本质力量。那么教师在阅读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当如何体现美的要求、美的力量呢?  相似文献   

17.
黄诗婷 《小学生》2023,(9):19-21
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基于活动理论设计教学实践,在设计原则上注意体现系统性、主体性、社会性;在安排教学的时候要注意体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确立活动主题,调整活动方案,深化活动素养;在优化活动策略的时候要注意充分运用组织策略、交互策略、管理策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与教师的精心引导、行为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就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现状而言,应该说在如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教会学生学习的问题上,由于传统教学定式的影响还存在着诸多不足。我们很多时候依然还停留在“教教科书”的状态,习惯于  相似文献   

19.
通常情况下,每位语文教师都会在上课前对课文和教参进行充分的学习、研究和思考。教学内容早已确定,教学过程也设计完成,因此,教师总是期望自己的教学能按照设计顺利完成。但是,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机械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还应是课堂教学资源创造与开发的过程。如何把这些课堂中生成的资源纳入预设的教学当中,如何在混乱的时候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20.
向 40 分钟要成绩,提高课堂效率,是每个语文教师在研究教学设计的时候首先要想到的问题。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考虑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让语文成为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