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鼓室硬化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鼓室硬化系中耳慢性炎症后遗的黏膜或黏骨膜退行性病变,是引起传导性聋的一种常见原因。早期对鼓室硬化是否采用手术治疗存在争议,但近年来随着鼓室成形术的广泛开展,特别是人工听骨赝复物中部分听骨赝复物(partial os-sicular replacement prosthesis,PORP)和全部听骨赝复物(t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观察传导性耳聋患者采用人工听骨行听骨链重建手术前后的听力学改变,并对影响听力提高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采用人工听骨赝复物重建听骨链行鼓室成形术46例。植入人工听骨材料分别采用美敦力多孔聚乙烯听骨赝复物或德国宾格产钛质人工听骨。赝复体的高度为所测量的镫骨头与锤骨柄之间的距离,应用全听骨赝复物(TORP)时,则为所测得的镫骨底板与锤骨柄之间的距离。鼓膜修补材料取耳屏软骨膜或颞肌筋膜片,分别采用夹层法、外置及内置方法进行修补。对比观察手术前后听力改善情况。结果 对施行该手术的患者进行随访6~67个月,所有患者鼓膜修补愈合良好,听力提高有效率78.7%,没有发生排异反应和病变复发。结论 应用人工听骨赝复物对传导性耳聋患者重建听骨链行鼓室成形术安全有效,术后听力显著提高,并可避免佩带助听器所带来的诸多不便。  相似文献   

3.
应用各种化学合成物制成的听骨链赝复物均可能并发感染、移位或排出。为减少并发症有人采用将软骨放在全听骨链赝复物或部分骨链赝复物之头部的方法,但仍可发生移动或排出等问题,作者报道二例因听骨链赝复物压迫鼓索神经而引起味觉错乱的病例。例1为26岁女性,主诉口内有苦味,以后左侧明显。在2年半前因中耳炎作了鼓室乳突手术,术后4月作了全听骨链赝复手术。在入院前4月听力很好,入院后耳科检查发现有软骨覆盖的全听骨链赝复物穿出鼓膜,鼓索  相似文献   

4.
听骨赝复物临床设计与疗效评价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耳显微外科的发展 ,鼓室成形术逐渐推广 ,对听骨赝复物的研究亦逐步深入 ,以高分子合成材料、生物陶瓷、金属为代表的人工合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听骨赝复物的制作。现就人工合成听骨赝复物的临床设计及疗效评价现状综述如下。1 听骨赝复物的设计1 .1   形态设计从解剖观点看 ,听骨赝复物的设计必须基于鼓室解剖结构 ,听骨赝复物的形态、大小是重建中耳传音功能的基础。人工合成听骨赝复物可分为全听骨赝复物 (TORP)和部分听骨赝复物 (PORP) ,TORP用于镫骨上结构或整个镫骨缺失者 ,PORP用于锤骨和砧骨有缺失而镫骨上结构完整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我们对鼓室硬化症的手术方法,分析不同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的关系。方法136例鼓室硬化症病人按Wielinga等的分类方法分成四型:Ⅰ型4l例,Ⅱ型49例,Ⅲ型36例,Ⅳ型10例。鼓膜完整者56例,鼓膜干性穿孔者54例,鼓膜穿孔伴耳流脓者26例。手术前常规进行纯音测听和中耳分析,得出各型不同情况下的气骨导差均值。硬化灶的手术处理分为:(1)对Ⅰ型病例适度剔除鼓膜上的硬化灶;(2)对Ⅱ型病例多数采用单纯剔除硬化灶+撼动听骨链的方法。少数病人切除砧骨和锤骨头,用人工听骨重建听骨链;(3)Ⅲ型和Ⅳ型病例,一律将砧骨和锤骨头切除,清除上鼓室病灶,采用PORP或TORP重建听骨链。对镫骨底板不活动的病例,采用特氟隆活塞型人工镫骨重建听骨连接;对于镫骨底板不活动而炎症尚未控制者。行二期镫骨小窗手术。结果由于术后流脓以及听骨赝复物脱出等原因,总失败率为10.29%。剔除失败病例后,术后1年的纯音测听结果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Ⅰ型病例气骨导差平均改善13.75dB,Ⅱ型平均改善22.93dB,Ⅲ型和Ⅳ型平均改善29.14dB,所有病例听力均恢复到实用水平。结论手术处理是治疗鼓室硬化症的主要手段,手术方式则根据病变累及的范围和程度决定。根据我们的资料,对Ⅱ型以上的鼓室硬化症均可采用听骨赝复物重建听骨链,且采用人工听骨赝复的远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Wullstein和Zollner首创鼓室成形术使中耳炎手术大为革新,25年来发展很快,已成为慢性中耳炎的有效疗法,其前途是肯定的。按定义鼓室成形术是“根除中耳病变,重建听力机构的手术,可不或伴鼓膜移植,但不包括乳突手术。”移植物:以现代标准来看游离皮片并不理想,有些病例发生医源性胆脂瘤。耳道皮片较易成活,但日后易脱屑是其缺点。静脉片、筋膜、软骨膜、以及近10年来的异体鼓膜移植,它们的特点是都含有结缔组织,各有所长,而自体筋膜已成为衡量其他移植材料的标准。内置或外置法的成活率都是96~97%。  相似文献   

7.
鼓膜完全穿孔的修复,是临床的复杂课题,用各种组织赝复物修补,常因诸多因素而失败。作者从1977年起研究了一种新的鼓膜修补方法,用培养的疤痕膜代替鼓膜,其手术要点是切除鼓环处骨性耳道上皮,在骨嵴表面形成肉芽和疤痕膜,最后由疤痕膜封闭鼓室。本文观察44例患者的手术效果。患者具有咽鼓管通畅、正常鼓室上皮而不伴存感  相似文献   

8.
作者在1500例鼓室成形术的基础上,设计和发展了一种小柱状听骨赝复物,包括头和柄二部。头部由致密羟基磷灰石组成,长4mm、宽3mm、厚2mm,恰与鼓膜紧张部后上缘内测凹面吻合,头部椭圆形表面与鼓膜相贴,以防锐缘造成鼓膜穿孔。赝复物柄由聚四氟乙烯制成,全听骨赝复物(TORP)柄的直径0.8mm、长1.0cm,部分听骨赝复物(PORP)为管样柄,外径1.78mm,内径1.17mm,固位于赝复物头部中点。按手术需要,只须简单修剪柄的长度即可备用,有时要刮除鼓室盾板(scutum)骨质,使赝复物装置于镫骨上部,能最大限度地与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生物陶瓷及钛金属两种不同材料人工听骨赝复物在听力重建鼓室成形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听力改善状况。方法对1999年-2004年间68例行听骨链重建鼓室成形术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听骨链重建使用人工听骨的种类分为生物陶瓷组及金属钛组,分别按三种不同术式——开放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CWD)、联合进路鼓室成形术(CWU)、不伴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NM),以及两种不同听骨赝复物——全听骨置换(PORP)、部分听骨置换(TORP)分类,进行短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听力改善情况的对比分析。结果按不同的手术方式分类,两组术后ABG结果在统计学上均无显著差异。根据不同型号的人工听骨植人,两组无论哪种人工听骨植入方式,术前、后ABG差值没有组间差别。两组术前、后ABG差在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生物陶瓷组和钛金属组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人工听骨材料对术后听力的影响及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提示在人工听骨的选择上更应从经济因素、可操作性上考虑。  相似文献   

10.
1971年Williams创造了一种微形夹,用于内植式鼓室成形术,使成功率提高到90%以上。作者采用Williams夹(简称魏氏夹)行286例耳手术,证明在许多方面均有使用价值。制作魏氏夹是在18号针头上缠绕34号不锈钢丝。然后切断每一个钢丝圈,形成许多“C”型小段,压平后备用。鼓室成形术是经耳后切口进路再作鼓外耳道皮瓣,采用颞筋膜或耳屏软骨膜为移植材料,行内植法。然后,用3~4个魏氏夹将移植膜钳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材料和类型听骨赝复物应用于胆脂瘤中耳炎听力重建的疗效.方法 对142例(142耳)胆脂瘤中耳炎患者分别用钛合金(64例)和羟基磷灰石(78例)作为听骨赝复物行开放式鼓室成形及听力重建术,两组再分别分为部分听骨赝复物亚组和全听骨赝复物亚组,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0.5、1、2、4 kHz纯音平均听阈、平均气骨导差和听力重建成功率.结果钛合金组和羟基磷灰石组气导平均昕阈分别降低11.88、11.41 dB,气骨导差分别缩小7.80、6.98 dB,手术成功率分别为54.69%、44.87%,前者较后者效果略优,但无统计学差异.从4 kHz平均听阈及气骨导差看,钛合金组的部分和全听骨赝复物亚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63.33%和61.76%)高于总体.部分听骨赝复物亚组术后听力学结果优于全听骨赝复物亚组.结论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伴一期听力重建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应用钛合金和羟基磷灰石听骨雁复物对术后听力康复均有效,前者对于4kHz听力的提高可能更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应用钛人工听骨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采用钛人工听骨进行听力重建的41例(41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部分听骨赝复物(PORP)31例,全部听骨赝复物(TORP)10例,比较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0.5、1.0、2.0和4.0kHz气导平均听阈及气骨导差。结果 41耳术前0.5~4kHz平均气导听阈为56.32±6.53dB HL,术后为41.28±7.62dB HL,较术前降低15.04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平均气骨导差(ABG)为30.01±6.11dB,术后为15.47±5.41dB,较术前缩小14.54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4耳术后ABG小于20dB,听力重建总成功率达82.93%(34/41)。所有手术耳术后均干耳。结论钛人工听骨应用于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听力重建效果好,是适合于鼓室成形术中应用的理想人工听骨。  相似文献   

13.
作者们介绍了一种新的替代镫骨赝复物。这种赝复物分为两部分:下部是由无机的生物相容性材料特氟隆做成,底部宽大,置于镫骨底并覆盖底板大部,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上部是由同种异体或自体骨组织做成,一般为槌骨头,因而与鼓膜接触而无排异。接受此种赝复物的8耳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胆脂瘤中耳炎患者在加高Ⅲ型鼓室成形术中,应用钛听骨植入的方法及术后转归。方法回顾整理我院2009~2011年32例加高Ⅲ型鼓室成形术中植入钛听骨患者的听阈变化、术后赝复膜形态,总结钛听骨植入疗效。结果术后1年左右观察赝复膜色泽及厚度接近鼓膜常态,完全成活28例,残存穿孔4例,未见听骨暴露及排出。以听力指标判断,手术成功率为65.6%,术前气骨导差(31.11±12.47)dB,术后气骨导差(18.00±10.10)dB,两者比较t=3.61,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加高Ⅲ型鼓室成形术中采用钛听骨植入,能有效提高患者实用听力,但应在病变被充分清除的基础上进行;采用软骨片加盖听骨的方式降低听骨排异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胆脂瘤中耳炎患者行开放式鼓室成形伴听骨链重建的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142例胆脂瘤患者,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伴一期听骨链重建,随访24月,记录术后并发症、纯音平均听阈、平均气骨导差和听力重建成功率.结果随访期间未发现鼓膜内陷袋形成及胆脂瘤复发,术后干耳率达96.5%,听骨赝复物脱出4例(2.8%),气导平均听阈降低11.6dB,气骨导差较术前缩小7.4dB,70例患者气骨导差<20dB,听力重建总成功率达49.3%.听力重建成功的关键主要取决于术腔感染控制、咽鼓管功能、病变范围、听骨赝复物材料和手术技术.结论 虽然影响因素较多,开放式鼓室成形伴一期听骨链重建仍是胆脂瘤中耳炎患者安全有效的术式,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听力重建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回顾了二十年来鼓室成形术的进展,以及各种成形材料的应用。着重讨论了在中耳缺乏粘膜的情况下使用成形材料重建鼓室腔的问题。作者于1963年使用硅胶片,1967年又增加了医用6号尼龙(Supramid),在下列几种情况下使用:为了预防镫骨、鼓膜、鼓岬间纤维粘连及鼓膜移植片的粗糙面与上鼓室和面神经隐窝粘连,使用薄硅胶片(厚度为0.005吋)永久放置于中耳腔;如镫骨周围有骨性侵蚀,可用硅胶片剪孔套过镫骨,放在镫骨周围;另一种是在中耳缺乏粘膜的情况下使用厚硅胶片(厚度为0.04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应用人工听骨后的听力变化,并探讨人工听骨对中耳炎患者听力重建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并行I期人工听骨听力重建患者的术前后听力变化情况(Pure-tone Average Threshold,PTA)。结果 78例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I期人工听骨听力重建患者术后听力有52例提高,其中部分听骨赝复物PROP植入后PTA提高者占72.4%,全听骨赝复物TORP植入后PTA提高者为65%。结论开放式乳突根治I期鼓室成形人工听骨植入使大多数中耳炎患者听力得到保存或补偿。  相似文献   

18.
鼓室成形术文献报道甚多,其手术方式及取材亦各异,术中所用重建材料不乏为异体和(或)异物者,因机体对之发生排斥反应而影响疗效。1980年1月至1992年3月,我们将自体耳屏软骨膜前贴后夹法移植,以耳道碎骨片重建听骨链,共行鼓室成形术  相似文献   

19.
鼓室成形术的目的是在清除病变基础上重建中耳传音结构与功能,该手术术后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对影响鼓室成形术的预后因素做了文献复习及归纳评析,虽然存在诸多争议,但可以确定的是咽鼓管功能、中耳病变、听骨链状态、分期或再次手术、赝复体类型等均是影响鼓室成形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术前详细了解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响鼓室成形术的预后因素,可以使术者选择最佳“个性化”手术方案,有利于提高疗效和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20.
作者用保存于0.5%福尔马林溶液中的牛胚胎软骨和角膜作为乳突和鼓室乳突成形术的移植物。共观察60例患者:上鼓室炎和上中鼓室炎56例,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4例。用牛胚胎软骨填塞乳突术腔,其中51例为一期成形术,4例为术后1个月的延期成形术,5例为后期乳突成形术。14例同时施行了鼓室乳突成形术,并甩劈开的角膜移植片覆盖乳突腔内的软骨以形成鼓窦,保证新鼓室的含气量。术后55例伤口一期愈合;5例化脓,与过早去除引流有关。1例施行手术,4例保守治疗使化脓消失。术后5年间未发现生物学组织排斥现象。55例干耳,5例出现一次咽鼓管性中鼓室炎急性变,用保守治疗而缓解。听力学和前庭功能检查未发现胚胎软骨移植物对内耳有不良影响。14例鼓室乳突成形术患者,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