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在原发性肝癌(主要为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的局部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针对小肝癌,可取得与手术切除相近的效果,特别是对于肝功能较差导致手术风险极大的小肝癌患者,更是作为一种理想的根治性治疗手段[1,2].另外对于RFA术后肝癌的复发及残癌的侵袭及转移性的研究工作也在大量进行,本文就RFA治疗后机体免疫功能改变以及肝癌行RFA治疗术后残癌的生物学特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245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了随访和回顾性分析,对其疗效及影响其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明显;肿瘤临床分期、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门脉癌栓、动静脉瘘、动门静脉瘘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法,对不同病期的肝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配合其他疗法能使疗效得以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何祝堂 《中外医疗》2008,27(32):42-42
目的 进一步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51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了随访和回顾性分析,对影响肝癌治疗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 (1)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明显;(2)肿瘤大小、数量与门脉癌栓的发生密切相关,肿瘤的临床分级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肿瘤直径>5cm,门脉癌栓发生率明显增加,且肿瘤多发者其门脉癌栓发生率明显高于单发,肿瘤多发者的疗效明显低于单发者.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对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对不同病期的肝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配合其他疗法能使疗效得以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肝癌是最为难治的恶性肿瘤之一,被称为"癌中之王".肝癌诊断出来多属晚期,治疗十分困难,生存期较短,绝大多数患者生存期仅2-4个月.中医药疗法可以调整机体的内环境,提高食欲,增强体力,改善睡眠及精神状况,减轻和消除临床症状,预防恶病质,延缓终末期肿瘤患者的衰竭,从而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马亦龙 《医学文选》2000,19(4):548-550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由于其恶性程度高、发展快、死亡率高 ,有“癌中之王”之称。在确诊的肝癌患者中 ,仅有 10 %~ 30 %的病例有机会手术切除 [1 ,2 ,3] ,术后有 45 %~ 6 0 %的患者肝癌复发 [1 ,3] ,对不能手术切除或手术后复发的患者 ,介入治疗是非手术疗法的主要手段 [4,5 ,6 ]。1 常用肝癌介入疗法的现状1.1 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 (transcatheter arterial infusion,TAI) 是选择性肝癌供血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物 ,既可明显增加肝癌局部化疗药物浓度 ,提高疗效 ,又可减低化疗药物的全身毒副作用。经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  相似文献   

6.
介入治疗技术是一种微创伤技术,它创伤小,效果好,费用低,是目前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一种有效方法。它是通过导管超选择性插入癌体供血动脉内,经导管注入抗癌药物或栓塞剂,它能使抗癌药物直接作用于癌胖病灶,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增加药物的局部治疗效果。此外经导管内注入栓塞剂填塞肿瘤体和阻塞肿瘤的供血动脉。使肿瘤细胞坏死,肿瘤缩小或消失。  相似文献   

7.
牟玮 《求医问药》2010,(4):17-18
肝癌被称为癌中之王,病死率极高.该病患者的首选疗法是手术治疗.如果能及时进行手术治疗,肝癌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都可得到明显的提高.但是,大多数肝癌患者在发病的早期都不会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因此往往会忽略对该病的诊治.而一旦出现肝区疼痛等自觉症状时,他们则很可能已经进入了肝癌的中晚期.中晚期肝癌患者常会出现巨大肿瘤、肝功能差、肿瘤肝内转移或多中心肿瘤等严重病症,无法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局部化疗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肝动脉、门静脉栓塞化疗、化疗药物瘤内注射、局部缓释化疗等.临床应用可降低肝癌的术后复发,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区域灌注(Reqional Infusion))疗法是肝癌的辅助治疗措施,由于抗癌药能最大限度达到肿瘤组织,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摄取量大,全身毒性反应较小,为近年所提倡。我院从1983年起用Seldinger法经股动脉行腹腔动脉或肝固有动脉插管造影和栓塞诊治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细胞癌30余例,其中3例重复区域灌注抗癌药治疗术后局部复发,两例存活两年以上,已恢复正常生活并能从事家务劳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介入疗法是应用放射诊断学的器械、技术和方法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即用套管和导丝做经皮穿刺插管,注入化疗药物达到局部给药的目的.随着导管技术和医学工程的不断发展,恶性肿瘤不再是望而生畏的不治之症.介入疗法是一项治疗恶性肿瘤的新疗法.我院自1998年10月开展介入疗法,特别对60岁以上老年原发性转移性肝癌的治疗护理方面已取得一定疗效,对缓解症状,延长病人生命,提高老年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为顺利进行第二、三次再介入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明显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受到病人及其家属的好评.  相似文献   

11.
多数肝癌患者临床发现时多已属晚期,癌灶较大,手术难以切除.1993年以来我院开展了全植入式药物输送系统(Totally Implanted brug dilvery systen TIDDS)与微电脑加压泵联合应用,对原发性肝癌未能切除者或转移性肝癌进行局部灌注治疗,效果较为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黄赞松  仇仪英  周喜汉 《医学综述》2012,(24):4169-4172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肝癌的基础与临床治疗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外科手术仍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手段,肝移植是唯一能治愈肝癌的疗法,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是当前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非手术患者的首选,疗效肯定,综合序贯治疗可提高介入疗法的疗效。索拉菲尼是首个被批准用于治疗晚期肝癌的标准药物。现就目前常用的现代医学治疗方法进行总结,探讨其适用范围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13.
光动力疗法治疗食管贲门癌11O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光动力疗法(PDT)联合局部化疗治疗食管贲门癌的疗效.方法应用PDT治疗食管贲门癌110例,并对其中70例联合应用内镜下局部注射化疗药物.对每一患者均先静脉滴注癌光啉(PSD-007)3~5mg/kg,于用药后24、48或72h分别以激光照射肿瘤局部.PDT联合局部化疗组除PDT治疗外,于每次光照前肿瘤局部注射5-FU250~500mg或平阳霉素8mg.结果PDT联合局部化疗组的近期显效率高于单纯PDT组(P<0.05).部分病例随访10~18个月,PDT联合局部化疗组的平均生存期较单纯PDT组延长(P<0.01).结论PDT联合局部化疗治疗食管贲门癌安全而有效,并能提高PDT的治癌效果.  相似文献   

14.
笔者曾报道过艾灸“关元”穴能显著延长接种HAC癌细胞小鼠的生存期。在早期,艾灸疗法能显著减缓癌块的生长;癌组织病理切片表明,艾灸治疗组整体上分化程度较对照组好。初步的免疫学指标检查显示,小鼠机体免疫学功能的提高,可能参与了艾灸抗肿瘤的过程。本文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对艾灸抗肿瘤的机理,从神经免疫学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C57BL小鼠,中科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小鼠腹水型肝癌(HAC)细胞株,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提供。 2、方法 2.1.实验小鼠随机分为三组:1)荷瘤艾灸组(简称M组),2)荷瘤对照组(简称C组),3)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马彬昌 《海南医学》2001,12(7):58-59
皮肤病外用药物疗法 ,即药物局部疗法 ,在皮肤病的治疗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通过局部用药 ,可减轻病人的自觉症状并使皮损趋向好转以至痊愈。外用药物的治疗效果不仅取决于药物的药理作用、浓度、剂型和所加入的赋形剂等 ,而皮肤的状况 ,尤其是病变或破损的皮肤对药物局部应用时的吸收程度影响极大。正确认识皮肤炎症 ,了解局部用药透皮吸收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对正确选择和应用外用药物 ,避免或减少副作用 ,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 皮肤炎症皮肤是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 ,机体炎症反应是由于各种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侵犯的结果。皮肤炎症可能…  相似文献   

16.
王红军  江永军 《中原医刊》2005,32(20):90-91
药泵又称为植入性药物传送系统.药泵化疗是肝癌患者术后治疗的主要途径,其优点是在皮下和血管之间建立一个可长期保留的通道,能反复多次地注入化疗药物和保肝药物等,提高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对有效地预防肝癌复发和治疗肝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药泵是埋在皮肤下面的,由于各种原因,药泵穿刺未必能一次成功,从而就会增加病人心理负担,甚至影响到护患关系.我科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对我院的380例体态肥胖的老年肝癌患者行药泵穿刺化疗,积累了一定的药泵穿刺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光动力学疗法联合局部注射化疗药物治疗进展期食管贲门癌的疗效。方法应用光动力学疗法(PDT)治疗食管贲门癌202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单纯PDT组(42例)和PDT联合局部化疗组(160例)。对每一患者均先静脉输注光敏剂癌光啉(PSD-007)或血卟啉单甲醚(HMME)3-5 mg/kg,于用药后经内镜以激光照射肿瘤局部。PDT联合局部化疗组除PDT治疗外,于每次激光照射前肿瘤局部注射化疗药物5-Fu或平阳霉素,间隔1个月可重复治疗。结果经治疗后多数患者吞咽困难、下咽痛等临床症状不同程度缓解,其中PDT联合局部化疗组吞咽困难的缓解率显著高于单纯PDT组,生存质量亦提高。PDT联合局部化疗组的近期显效率显著高于单纯PDT组。部分病例随访12-36个月,PDT联合局部化疗组的平均生存期较单纯PDT组显著延长。结论PDT联合局部化疗治疗食管贲门癌的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并能协同提高PDT的治癌效果,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25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一步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02年9月~2007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251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了随访和回顾性分析,对影响肝癌治疗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1)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明显。(2)肿瘤大小、数量与门脉癌栓的发生密切相关,肿瘤的临床分级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肿瘤直径大于5cm,门脉癌栓发生率明显增加,且肿瘤多发者其门脉癌栓发生率明显高于单发,肿瘤多发者的疗效明显低于单发者。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对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对不同病期的肝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配合其他疗法能使疗效得以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2008年5月~2011年5月本院治疗的肝癌患者35例进行介入治疗及精心护理,经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使肝脏肿瘤局部具有较高的药物浓度,从而增强对肿瘤的杀伤效能,减轻毒副作用,肝动脉栓塞则切断肿瘤的动脉血供,使其缺血坏死.结果 35例肝癌患者经过介入治疗,多数患者肝区疼痛减轻,肝癌病变包块缩小,按照肿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其有效率(包括CR和PR)为77.14%.结论 肝动脉内化疗能使局部药物浓度增高且减少全身的毒副作用,栓塞化疗可使肿瘤最大程度坏死,明显提高了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及生存质量,精心的护理对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肝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患者早期无临床症状,出现症状时常常已属晚期,失去手术治疗机会.肝癌介入化疗是近年来介入治疗在临床广泛应用,为肝癌治疗开辟了一种新的途径.该方法是一种局部化疗,可大大提高肝癌局部药物浓度,减少血药浓度,从而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并可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命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