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GN天体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它们的光谱中有宽而强的发射线,因此,这些宽发射线的产生区域BLR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AGN天体物理本质的独特而重要的场。在文中围绕讨论了BLR基本物理特征,评述近年来有关的理论和观测研究进展及其现状在文(Ⅱ)中主要涉及BLR的几何结构和尺度及其运动学研究的进展和现状。  相似文献   

2.
薛随建  程福臻 《天文学报》1998,39(2):172-184
本文利用我们所参与的1993年的国际联测光学资料,对NGC4151的BLR进行了后续Reverberation Mapping分析,其中包括a)Monte-Carlo数值模拟检验谱线光变对连续谱光变响应的最可靠的延时时标,b)用正则线性化反演方法解出BLR的转移函数。我们分析并具体解释了对NGC4151的BLR尺度的最新测量结果用1988年的测量结果存在极其显著差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马振国 《天文学进展》1999,17(4):346-356
类星体被发现后,黑洞发电机研究成为阐述活动星系核(AGN)的产能机制及其宇宙学演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涉及发电机物理和发电机输出特性两个方面,从广义相对论电动力学(GRED)发电机理论和“膜模式”出发,在太阳发电机研究中引入引力磁项,形成和αωΩ黑洞发电机理论。发电机输出包括吸积盘辐射和喷流传播。辐射模型在于经典吸积模型的相对论扩展,已能说明SgrA^*的宽发射谱,燕可能根据谱特征确定发电机的构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了AGNs的铁Kα线的ASCA观测结果,主要观测特征。这一研究课题的重要意义。以及目前解释观测的主导模型盘-线模型的要点,特别指出了盘-线遇到的基本困难。从而由该模型得到的推断:即AGNs存在中央大质量黑洞的结论不再可靠。本文的分析也为今后进一步探讨这一重大课题找到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了AGNs 的铁Kα线的ASCA 观测结果,主要观测特征。这一研究课题的重要意义。以及目前解释观测的主导模型――盘- 线模型的要点。特别指出了盘- 线遇到的基本困难。从而由该模型得到的推断:即AGNs 存在中央大质量黑洞的结论不再可靠。本文的分析也为今后进一步探讨这一重大课题找到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6.
在活动星系核的标准模型中,中心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黑洞周围是一个吸积盘,喷流处在垂直于吸积盘的平面上。理论研究表明,喷流和吸积盘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许多学者利用射电(或伽马)辐射与发射线辐射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这种关系。然而,耀变体的射电或伽马辐射具有强烈的成束效应,使得在讨论喷流-吸积盘的联系时,应该考虑成束效应。收集了202个FERMI/LAT耀变体的宽发射线数据研究喷流与吸积的关系。202个源中,66个具有多普勒因子。对整个样本和平谱射电类星体与蝎虎座BL型天体2个子样本,分别研究了去除红移影响和成束放大效应时,伽马射线与宽发射线以及射电波段与宽发射线的相关关系,得到整个样本202个源的伽马射线与宽发射线以及射电波段与宽发射线之间存在强的正相关,而且这种相关性在去除红移效应之后仍然存在。对于66个有多普勒因子的源,在去除多普勒因子的影响之后,伽马射线与宽发射线以及射电波段与宽发射线之间仍然存在正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整个样本和各个子类的伽马射线与宽发射线之间都存在强相关。这些相关性在红移效应去除后仍然存在,并且证实了文献中他们所研究的结果。(2)对于66个有多普勒因子的耀变体,宽发射线与多普勒因子之间存在强的相关性,伽马射线与宽发射线在去除多普勒因子的影响之后存在相关性。在射电和宽发射线之间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3)吸积过程与喷流之间存在强关联性。  相似文献   

7.
曾琴 《天文学报》1998,39(1):35-39
使用BIMA的C位形混合波导联结9元天线阵,对SgrB2(N)和SgrB2(M)观测了CH3CN分子振动激发态V8=1的6K-5K线系,仅在SgrB2(N)的10″*4″区域里探测到上述发射线。  相似文献   

8.
本文收集了射电源表1Jy,S4 ,S5 中的活动星系核的宽发射线数据,发现射电活动星系核的宽发射线与5GHz 射电辐射强相关。BLLac 天体具有较弱的宽发射线辐射,但具有与其它活动星系核类似的统计行为。结果表明射电活动星系核中的喷流与吸积过程存在本质联系。  相似文献   

9.
致密射电核     
活动星系统的多波段观测和研究,早已成为天体物理学最热门的前沿之一。在射电天文学中,按其观测形态又常将AGN和致密射电核等同看待。对ANG及CRC的含义、分类、总的频谱特征、射电结构和射电性质,模型研究及VLBI的重要作用、最新的观测结果、问题和前景作一评述。评述中将侧重于用射电天文手段观测研究CRC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CO67—186μm谱线在天体物理研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瑞青  缪源 《天文学报》1999,40(4):376-381
采用球型大速度梯度模型,对IRC+ 10216 、AFGL2688 和NGC7027 等经ISO 发表的首次数据证明有相对强的CO67 - 186 μm 发射线的天体作模型计算.统计平衡辐射转移计算共覆盖低于能量4863 cm -1(v = 0 ,J= 0 能级的能量为0) 的全部能级,即v = 0 、J= 0 -50 ,v = 1 、J= 0 - 37 和v = 2 、J= 0 - 17 的107 个能级.计算表明CO 谱线的流量相对值对于上能级转动量子数Ju 的分布函数,是该谱线发射区物理条件的良好探针.IRC+ 10216 的CO远红外发射线主要由中央星激发形成,而AFGL2688 和NGC7027 区则是因温暖和致密的冲击气体所致.对ISO 首次数据涉及的其他天体的CO 谱线激发机制,也作了一些讨论。CO 的谱线是在67 - 186 μm 波段探测动能温度数百度以上的热天体,诸如富碳、富氧演化星包层,行星状星云、年轻星和恒星形成区复合体物理条件的重要探针  相似文献   

11.
周曦  方成 《天体物理学报》1996,16(4):401-407
本分析了南京大学太阳塔1991年10月24日用多波段光谱仪观测到的高时间分辨率(5s)的一个2N/X2.1级白光耀斑光谱,对耀斑谱线轮廓,连续发射强度,X射线和射电爆发资料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表明,该耀斑属I类白光耀斑,具有如下特征:(1)在白光耀斑的脉冲相期间,各波段光谱线心强度,连续辐射,谱线半宽以及线翼红不对称性与硬X射线高能波段的爆分同时达到极大;(2)Hα谱线在连续发射极大时半宽达10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近期对LINERs的一些研究结果,通过对LINERs在各波段上表现出的一些特性讨论了LINERs的几种模型,重点讨论了LINERs是典型的AGN的可能性。结论为具有如下至少一个特征的LINERs可能是典型的AGN:(1)有宽的发射线成分;(2)有双峰宽Hα线发射;(3)有硬的X射线的连续谱;(4)有点状紫外源;(5)有致密封电核和喷流。  相似文献   

13.
对1998年6月29日云南天文台高时间分辨率射电望远镜观测到的微波超快速吸收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在世界时07h38m50s至07h38m58s超快速吸收现象出现在太阳活动区NOAA/USAF5060上空的4.00GHz上,而在2.84GHz和1.42GHz上空出现的是spike辐射。当时,该活动区呈现出极其活跃的双极磁场位形。在世界时07h38m至08h47m先后产生了3B级和2B级的Haiqny  相似文献   

14.
利用星团谱样本的星族合成方法,分析了7个BCDG的光学谱,研究蓝致密矮星系(BCDG)内部的恒星形成历史、能源机制和尘埃分布情况.星族合成结果不仅能够解释BCDG的主要观测特征,解决BCDG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且揭示了BCDG的一些未知的特性.谱合成结果表明:BCDG是年老的天体,其内部较早已经有恒星形成发生,恒星形成呈爆发式的,在t=5×107~109yr时的恒星形成率较高,最近(t=107yr)的恒星形成率开始下降;光谱分析显示大量大质量的年轻恒星提供了BCDG中心区的主要能源.利用扣除恒星吸收影响的发射线光谱,计算了发射线产生区的内红化值,发现它明显大于由连续谱计算得到的内红化值,这种差异的可能解释是BCDG内部尘埃对连续谱和发射线的产生区遮挡程度不同.最后,比较了BCG和BCDG星族合成结果,提出了矮星系间一种可能的演化序列.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首次对暗云L1211的C~(18)O(J=1-0)分子发射谱线进行了观测,发现了暗云L1211致密核的C~(18)O(J=1-0)的宽翼发射谱线和它的结构,得到了核区C~(18)O(J=1-0)分子的谱线轮廓图、强度分布图、速度分段积分等高图、速度位置图。  相似文献   

16.
在年轻星体星周致密HII区非局部热动平衡模型基础上,本主要计算了年轻星体红外氢谱线流量及流量比。计算发现在Pfγ/Brα与Brγ/Brα之间,Pa7/Brα与Brγ/Brα之间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这一关系与星周物理参数基本无关。利用这一理论关系可以估计YSOs的前景消光。另外,我们认为只要合理地选择中央星及星风的物理参数,例如质量损失率及星风速度等,年轻恒星的谱线过量问题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利用Blandford-Znajek过程,得出了黑洞自转与活动星系核射电噪度的关系,在假设AGN喷流的射电功率来自于所提取的黑洞旋转能量后,根据Falcke和Biermann提出的喷流-吸积耦合机制,估算了AGN喷流的最大射电辐射功率,通过与PG类星体样本强射电源观测结果的比较,进一步证实强射电类星体除了其喷流方向与视向的夹角很小外,其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很可能是自转很快的旋转黑洞。  相似文献   

18.
本文发展了一套计算机自动证认,交叉比对的技术,应用于198年9月至12月间北京天文台60/90cm施密特望远镜的CCD测光资料及GSC星表,由二个系统的V星等资料,在6个平方度内找到5颗变星;利用二个系统B颜色带宽的不同,进行发射线星系统巡天,在3个平方度内找到15个致密核发射线星秒并讨论了本方法用光变天体,色指数反常天体,位置移动天体,发射线天体巡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Blandford-Znajek过程,得出了黑洞自转与活动星系核射电噪度的关系.在假设AGN喷流的射电功率主要来自于所提取的黑洞旋转能量后,根据Falcke和Bier-mann提出的喷流-吸积盘耦合机制,估算了AGN喷流的最大射电辐射功率.通过与PG类星体样本中强射电源观测结果的比较,进一步证实强射电类星体除了其喷流方向与视向的夹角很小外,其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很可能是自转很快的旋转黑洞.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X射线选择BLLac天体(XBLs)的完备样品进行了较细致的研究,讨论了该样品各观测量的分析,最新发现的几例X射线和ROSAT选择的BLLac天体的Hubble关系及BLLac天体的红移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