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TEN、p27^kip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PTEN、p27^kip1表达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诊断和判断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PTEN、p27^kip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结果PTEN、p27^kip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存在明显表达缺失或表达降低.在SACC中PTEN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与病理学分型有关。与患者的年龄和临床分期无关.p27^kip1表达缺失与SACC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和病理学分型无关.SACC中PTEN与p27^kip1表达呈负相关性.结论PTEN和p27^kip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明显存在表达缺失或表达降低,PETN的表达异常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病理学分型有关,恶性程度越高PTEN表达越低.p27^kip1表达强度可用于辅助涎腺腺样囊性癌与涎腺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SACC中FFEN与p27^kip1表达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李萍  宋琦  谢文扬  雷劲 《陕西医学杂志》2003,32(11):995-998
目的 :研究微血管密度 ( MVD)、层粘连蛋白 ( LN)、层粘连蛋白受体 ( L N- R)在正常涎腺组织和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和某些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检测 1 0例正常涎腺组织、34例涎腺腺样囊性癌中 L N、LN- R、的表达 ,用 CD34染色显示血管内皮细胞 ,检测正常涎腺组织和腺样囊性癌的微血管密度。结果 :1L N、L N- R在正常涎腺组织中仅表达于导管上皮细胞 ,而在肌上皮细胞和腺泡上皮细胞上反应均呈阴性 ;2涎腺腺样囊性癌中 L N的表达程度与肿瘤的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有关( P<0 .0 5 ) ,但与肿瘤的分期、肿瘤大小无关 ( P>0 .0 5 ) ;LN- R的表达程度与肿瘤的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 ( P>0 .0 5 ) ,但与病理分型、肿瘤大小无关 ( P>0 .0 5 ) ;3MVD和 L N- R的表达程度与腺样囊性癌的分期、病理分型 ( LN- R除外 )、淋巴结转移有关 ( P<0 .0 5 ) ,但与肿瘤的大小无关 ( P>0 .0 5 ) ;4L N、L N- R的表达与 MVD有关 ( P<0 .0 5 )。结论 :1 MVD和L N、LN- R的表达与肿瘤的发展、侵袭、转移有关 ;2 LN、LN- R可通过促进腺样囊性癌血管生成 ,影响腺样囊性癌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中CA24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及1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CA242的表达情况。结果:涎腺腺样囊性癌中CA242的阳性表达率为80.5%(29/36),显著高于其在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P〈0.05)。CA24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随SACC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加。结论:CA242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与其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CA242的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组织分级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肿瘤转移抑制基因Survivin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a,SACC)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SACC的临床特点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例正常腮腺及38例腺样囊性癌石蜡标本中Survivin的表达.结果 Survivin在正常涎腺组织...  相似文献   

5.
Ge MH  Ling ZQ  Tan Z  Chen C  Xu JJ  Yu JL 《中华医学杂志》2012,92(2):106-109
目的 研究E-钙黏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中表达水平、CDH1甲基化状态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E-钙黏蛋白在SACC及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并用实时荧光甲基化特异性PCR分析CDH1甲基化状态.结果 与正常涎腺组织相比,E-钙黏蛋白在SACC表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0%比55.6%,P<0.05),E-钙黏蛋白表达与组织病理学类型、T-分期、神经侵犯、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及肿瘤位置无关.30例E-钙黏蛋白表达阳性的SACC标本中,有3例标本检测到CDH1部分甲基化,24例E-钙黏蛋白表达阴性的SACC标本中,23例标本中检测到CDH1完全甲基化,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提示,随着CDH1基因甲基化增高,E-钙黏蛋白表达减弱,两者在SACC中呈负相关(r=-0.483,P<0.001).结论 CDH1基因通过甲基化下调E-钙黏蛋白表达,其表达水平与SACC淋巴结转移、神经侵犯及远处转移等相关,这对评估SACC恶性程度及预后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蛋白激酶CK2-α′在腺样囊性癌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检测蛋白激酶CK2-α′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分布特征,探讨蛋白激酶CK2-α′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关系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对蛋白激酶CK2-α′在同一来源不同转移能力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SACC-83)及涎腺腺样囊性癌肺转移细胞(SACC-LM)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蛋白激酶CK2-α′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及涎腺腺样囊性癌肺转移细胞中都存在高表达,并且细胞核中的表达都高于在细胞质中的表达.结论 蛋白激酶CK2-α′的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肺转移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P27及Ki-67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中P27、Ki-67的表达及其与SA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1例SACC、15例涎腺多形性腺瘤(PA)及12例正常涎腺组织(NSG)中P27、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SACC组织中P27高表达率和标记指数(LI)均低于NSG和PA(P均<0.05),Ki-67阳性率和LI均高于PA和NSG(P均<0.05).有转移的SACC组织中P27 LI低于无转移组(P<0.05);实性型SACC组织中Ki-67阳性率及LI高于腺-管型(P<0.05).SACC组织中P27与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rs=-0.384,P<0.05).结论:P27蛋白表达的下降可能加速了细胞周期,促进了细胞增殖,参与了SACC的发生发展过程.Ki-67可用于SACC与涎腺良性肿瘤的辅助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何巍  高宁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7):623-626
目的: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cyclin D1、Ki-67的表达及其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发展及临床生物学行为特点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1例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15例涎腺混合瘤(pleomorphic adeno-ma,PA)及12例正常涎腺组织(normal salivary gland,NSG)中cyclin D1、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和标记指数(labeling index,LI)。结果:三组中的cyclin D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53.3%、68.3%,PA组与NSG组、SACC组与NSG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cyclin D1 LI分别为2.35、16.57、44.63,三组总体及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NSG组、PA组、SACC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0.0%和58.5%,SACC组与NSG组、SACC组与P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Ki-67 LI分别为0.00、3.44、20.22,在三组总体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管型和实性型SACC中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7%、90.9%,Ki-67 LI分别为4.64、51.8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 D1与Ki-67在SACC中的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rs=0.703,P<0.05)。结论:cyclin D1的高表达促进了细胞的异常增殖,在SAC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检测Ki-67表达水平可用以辅助诊断腺样囊性癌的分型。  相似文献   

9.
P27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邢雪荣  金岩  董绍忠  顾晓明 《医学争鸣》2001,22(14):1275-1275
0 引言  p2 7基因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 ,它的表达产物 p2 7蛋白能与 cyclin- CDK复合物结合并抑制其活性 ,控制细胞由 G1期进入 S期 ,从而抑制肿瘤形成 [1 ] .近年来 ,国外学者研究较多 .关于 p2 7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 (SACC)中的表达 ,国内鲜见报道 .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 p2 7蛋白在 19例 SACC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我院收治的 SACC患者 19(男 11,女 8)例 ,术后组织标本均经病理学诊断证实并获得随访资料 ,其中源于小涎腺者 13例 ,大涎腺 6例 ;年龄 30~ 75岁 ,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Surviv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38例涎腺腺样囊性癌中Survivin和VEGF的表达.结果 38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Survivin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1%和63.2%,Survivin表达与病理分型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发病部位、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无关;VEGF表达与病理分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发病部位、肿瘤大小无关;涎腺腺样囊性癌中Survivin 和VEGF表达存在相关关系(r=0.667,P<0.05).结论 Survivin、VEGF可能参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发展,Survivin 和VEGF表达可作为判断涎腺腺样囊性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原癌基因C- MYC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54例SACC和20例正常涎腺组织石蜡标本中C- MYC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2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C- MYC均呈阴性表达,54例SACC标本中C- MYC阳性表达43例,阳性率为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神经浸润、T4期C- MYC阳性率较无神经浸润、T1-3期高(P<0.05),C- MYC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远处转移及淋巴结转移等生物学特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原癌基因C- MYC在SACC中高表达,与T分期及神经侵犯有关,有望成为SACC进展及预后的生物学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_2 (MMP 2 )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表达及对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探讨其与该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观察涎腺腺样囊性癌及癌旁正常组织 (用石蜡包埋组织各 2 2例 )中的MMP 2、CD34表达 ,并在CD34阳性染色切片上检测间质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MMP 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高表达阳性率 (6 8 18% )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18 18% )。MMP 2高表达阳性组的MVD的平均值 (6 8 2 7±2 1 0 3)个明显高于MMP 2阴性表达组 (4 7 86± 14 0 8)个。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MVD的平均值 (5 8 4 1± 2 0 5 2 )个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2 7 73± 8 4 6 )个。结论 MMP 2促进涎腺肿瘤间质微血管生成 ,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有可能成为判定涎腺肿瘤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与Survivin基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30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及2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COX-2与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涎腺腺样囊性癌中COX-2及Survivin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6%及86.6%,表达量随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加(P<0.05)。结论COX-2与Survivin基因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及恶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涎腺腺样囊性癌中BDNF和TrkB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B(tyrosine kinase B,TrkB)与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亲和素法分析45例SACC中BDNF和TrkB的表达,并统计分析表达结果与SACC病理学分型、临床分期、远处转移和神经侵犯之间的关系。结果:SACC中BDNF和TrkB的表达率分别为84.4%和88.9%,且与SACC的临床分期、远处转移关系密切(P〈0.05-P〈0.01);TrkB的表达还与神经浸润密切相关(P〈0.01)。结论:BDNF和TrkB能促进SACC的发生、发展及远处转移,可作为指标来预测SACC的远处转移和神经浸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是常见的涎腺恶性肿瘤,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 factor,NGF)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SACC中表达情况不尽相同。系统评价有关SACC组织中NGF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Medical Bibliograph-ic Database,CBMdisc)、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ese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 Datebase for Chinese Technical Periodicals,VIP)、万方数据库,并辅以文献追溯的方法,收集公开发表的所有关于SACC组织中NGF表达及其与临床意义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年限均从建库至2011年7月1日。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后,应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病例对照研究,其中腺样囊性癌267例,正常涎腺对照4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NGF在SACC组与正常涎腺对照组中腺泡细胞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6.70,95%CI(3.30,661.71)];NGF在腺样囊性癌腺样/管状型组与实性型组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41,95%CI(0.20,0.86)];NGF在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perineural invasion,PNI)组与非PNI组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7.14,95%CI(3.49,14.60)]。结论 NGF高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病理分型、PNI等临床病理特征显著相关。但受纳入文献质量的影响,以上结论需要高质量的病例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K2-β(PKCK2—β)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肺转移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方法进行mRNA表达分析。结果:在SACC肺转移细胞中,随着PKCK2-β被抑制程度的提高,nm23—H1的表达增加,肿瘤转移能力下降。结论:PKCK2-β的表达与SACC的肺转移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涎腺腺样囊性癌40例临床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分析40例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临床病例,了解其发病情况,探讨影响SACC的预后因素。[方法]选择1986年8月~2002年6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诊治的涎腺恶性肿瘤手术患者108例,均经病理科确诊,其中腺样囊性癌40例。肿瘤分期按UICC(2002年)TNM分类进行;肿瘤病理参考WHO(1991年)的涎腺肿瘤组织学新分类法。[结果]SACC占涎腺恶性肿瘤的37.04%,腮腺和颌下腺多发,平均患病年龄51.83岁,男女比为1∶1;腺样囊性癌的死亡原因主要是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发生在颌下腺和腭部及其他小涎腺的SACC复发率和转移率高,Ⅲ和Ⅳ期相对于Ⅰ和Ⅱ期的复发率高,实性型比腺样-管状型SACC的复发率和转移率高,神经受侵者比非神经受侵者SACC的复发率和转移率高。[结论]SACC是最常见的涎腺恶性肿瘤;SACC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较高,这与肿瘤的发病部位、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及有无神经侵袭情况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K2—β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及肺转移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LM)中的活性变化。方法:利用激酶活性测定方法进行活性测定分析。结果:与未转移SACC(SACC-83)细胞相比。SACC-LM细胞中蛋白激酶CK2-B具有较高的活性;在两种细胞中,细胞核中的活性都高于在细胞质中的活性。结论:蛋白激酶CK2—13的活性与SACC的肺转移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李晓光  卢会青  刘敏  王延秀  李腾宇 《重庆医学》2011,40(29):2969-2971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eystic car-cinoma,SA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32例SACC石蜡包埋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测定。结果 PCNA在SACC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5.17±21.28)%,表达呈异质性。PCNA指数与SACC的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肿瘤部位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结论 PCNA可作为判断SACC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突变型P53、P170在口腔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SACC)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5例口腔SACC标本和10例正常口腔组织中突变型P53和P170的表达。结果:突变型P53、P170在口腔SACC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52.94%,82.35%,与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突变型P53和P170在实体型SACC中的表达率高于其在腺样-管状型中的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SACC中突变型P53和P170的检测,对于了解SACC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及临床治疗药物的选择和判断预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