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通过金相、扫描电镜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冷轧、退火工艺及稀土对Cu-Ni-Zn合金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等影响。研究表明,所得产品的性能接近或超过进口的同类产品,完全满足用户提出的性能要求。稀土锌白铜的冷轧总变形量不宜大于75%,终退火温度应控制在600-650℃。添加少量稀土可抑制晶粒长大,改善合金退火工艺性能及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2.
氢气纯化用钯钇合金箔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钯钇合金的加工及热处理工艺,考察其微观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和工作压差对透氢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于600-700℃退火,塑性加工性能最好;PdY合金的透氢性能优于通用的PdAgAuNi合金,成为氢气纯化用新型材料。  相似文献   

3.
稀土镧在银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路 《矿冶工程》2000,20(1):56-60
用纯度分别为99.99%的银和99.5%镧的真空条件下熔化和精炼,制备出含1.0%镧的争合金。铸锭经过热轧开坯、冷拉拔及再结晶退火等工序,制取各种试样。通过观察钛态及退火态金相组织和电子探针扫描图像,并进行合金性能试验和自然时效软化试验,结果发现:稀土镧可以显地细化银合金的铸态组织和变形退火组织,稀土化合物成块状分散在基体中,显地提高了银镧合金的再结晶温度和热稳定性。稀土镧可以有效地抑制冷变形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富铈混合稀土对压铸AZ镁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入稀土后在合金中形成Al11(Ce,La)3新相,它能细化晶粒,对合金的力学性有很大影响;合金中Al含量不同,稀土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当合金中Al含量为8%,稀土含量为1.5%时,在室温下合金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富铈混合稀土对压铸AZ镁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入稀土后在合金中形成Al11(Ce,La)3新相,它能细化晶粒,对合金的力学性有很大影响;合金中Al含量不同,稀土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当合金中Al含量为8%,稀土含量为1.5%时,在室温下合金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6.
氢气纯化用钯钇合金箔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银娥  庄为民  马光  王轶 《有色金属》2002,54(Z1):76-78
研究钯钇合金的加工及热处理工艺,考察其微观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和工作压差对透氢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于600~700℃退火,塑性加工性能最好;PdY合金的透氢性能优于通用的PdAgAuNi合金,成为氢气纯化用新型材料.  相似文献   

7.
金鹏  汪明朴  郭明星  谭望  张真  陈畅 《矿冶工程》2009,29(1):104-107
通过显微硬度测试、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 研究了Ta-2.5wt%W合金不同状态下的性能与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 Ta-2.5wt%W合金冷轧态硬度可达240左右, 同一厚度Ta-2.5wt%W合金在退火过程中, 其硬度均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不断降低。厚度为0.068 mm的Ta-2.5wt%W合金在1 200 ℃退火时开始发生再结晶, 而在1 360 ℃退火时, 发生完全再结晶且晶粒粗大。几种不同厚度Ta-2.5wt%W合金在退火过程中, 随着试样厚度的不断变薄, 其开始再结晶温度依次降低。不同厚度Ta-2.5wt%W合金经同一温度退火后, 其回复再结晶程度也随试样厚度的变薄而有所加剧。  相似文献   

8.
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拉伸测试等手段研究了稀土镧对ZM5镁合金铸态显微组织、相组成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M5合金中加入稀土镧后,组织中析出了稀土相Al_(11)La_3和Al_8LaMn_4,同时网状分布的β-Mg_(17)Al_(12)相转变为弥散化分布;随稀土镧含量的增加,ZM5合金力学性能得到改善,其原因与稀土第二相强化及镧对β相形貌、数量及分布的改善作用有关。ZM5-0.78La合金的室温拉伸性能最佳,其抗拉强度和断裂延伸率分别达到221 MPa和4.95%。  相似文献   

9.
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Tb-Dy-Fe合金系为主,对稀土超磁致伸材料的基本性能作了简要的介绍,并与其他磁、电致伸缩材料进行了对比。重点介绍了影响该系合金性能的主要因素和该类合金制备方法,并叙述了超磁致伸缩材料研究的最新进展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付大军  赵越超 《有色金属》2004,56(41):25-26,33
研究添加稀土元素La及合金熔炼保温时间对铜的导电性、抗拉强度、硬度、耐磨性等性能的影响。在纯铜中加入稀土元素La能起到净化、去杂质的作用,改善纯铜的导电性,也可使晶粒细化,改善纯铜的力学性能。熔炼时加入稀土后的保温时间对铜的导电性和力学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试验条件下保温时间以35-40min为宜,稀土La的最佳加入量为0.02%。  相似文献   

11.
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到来促使稀土资源成为各国重大战略布局。主要国家对稀土资源的战略调整成为全球关注重点。通过对WTO稀土贸易争端下中国与美国、日本及欧盟等主要西方国家和地区的稀土战略调整过程的案例研究,构建了中西方稀土战略演化路径模型。美国、日本及欧盟等主要国家的经验可为我国进一步制定稀土战略提供参考借鉴。未来应在推进稀土行业重组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产业下游高附加值应用领域的技术创新,健全稀土价格形成机制并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   相似文献   

12.
采用熔炼—雾化工艺制备不同配方的铁基自熔合金粉末,进行了铁基自熔合金喷焊层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的腐蚀试验。结果表明,稀土和不同合金配方对铁基自熔合金在不同介质中腐蚀性能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3.
Rare earths play critical roles in the applications of advanced materials. Recently, the recovery of rare earths from a variety of resources has gained much interest. Radioactive elements of uranium and thorium are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rare earth deposits. The separation of uranium and thorium from rare earths is often a big concern in rare earth industry in order to reasonably manage the radioactive nuclid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technologies used for separating uranium and thorium from rare earths in rare earth production, particularly in China. Some potentially applicable methods, such as precipitation and solvent extraction for the separation of uranium and thorium from rare earths in different media were also reviewed.  相似文献   

14.
半风化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可浸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地半风化离子型稀土矿进行了可浸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可通过浸取富集,温度是影响浸出率的重要因素。并指出地浸工艺不能对其有效回收,建议此类稀土暂不进行开采利用。  相似文献   

15.
叙述了离子型稀土矿实施原地浸析采矿时进行生产勘探工作的必要性;介绍了离子型稀土矿在矿层垂直剖面与平面上的富集及其变化规律、矿石中离子相稀土品位、矿体顶底板界线、勘探区内断裂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对离子型稀土矿床时行勘探, 有助于准确地实施原地浸析采矿。  相似文献   

16.
包钢选矿厂尾矿的碳热氯化反应及稀土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S iC l4为脱氟剂,在活性炭存在下,对包钢选矿厂的尾矿进行碳热氯化反应。生成的氯化物溶于水后,用安替吡啉偶氮Ⅲ测其稀土总量。结果表明,在pH2.0的HC l-KC l溶液中,安替吡啉偶氮Ⅲ与镧形成蓝色的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在74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8.8965×104L.mol-1.cm-1,稀土的浓度在0~3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方法灵敏可靠,用本法测定尾矿氯化产物中稀土的总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稀有金属钪的资源循环提取技术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勰  李宏煦 《矿冶》2014,23(3):85-90
综合论述了国内外复杂含钪资源的提钪冶金工艺。详细介绍了从复杂低品位矿如钪钇石、稀土矿物、铀矿和镍矿中提钪的工艺以及从冶炼残渣如赤泥、含钛烟尘、钨矿渣和合金渣中提钪的工艺,分析评价了各工艺的效果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将钪作为辅助提取元素与主资源加工工艺相结合,包括矿物预处理、浸出、溶剂提取、沉淀和煅烧的提钪冶金工艺得到最广泛应用,并对未来提钪工艺进行了展望,认为实现选择性浸出和寻找高效的萃取剂,是今后提钪工艺得以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贾艳  翟文华 《矿业工程》2006,4(3):34-35
通过对磁矿系列弱磁尾矿中稀土矿物工艺特征的研究及分析,阐述了弱磁系列尾矿中稀土的可选性.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贵州某地含重稀土离块岩矿的矿石物质组成、工艺特性及可浮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型重置稀土离块岩矿石可采用反浮选方法富集,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曹健 《矿业快报》2004,20(12):24-25
通过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对含稀土高炉渣的矿物组成和钍的赋存状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长石、枪晶石、二价金属硫化物、铈钙硅石是构成高炉渣的主要矿物。元素钍存在于稀土矿物中,其自身不能形成独立矿物,而是以类质同像混入物的状态分散于铈钙硅石矿物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