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陈志扬 《小水电》2008,(5):60-62
1概述 笔者曾参与某泵站的振动原因分析及处理,该泵站的4台机组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运行时振动过大,对泵站的结构和机电设备的运行产生极其不利影响,如何减小振动的影响,对提高机组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已显得日益重要。该泵站目前运行4台机组,机组技术参数(见表1)。  相似文献   

2.
陈坚 《中国水利》2007,(1):62-63
在泵站工程更新改造与新建过程中.水泵机组各组成部件的选型是否正确、合理.不但影响到泵站的一次性投资,也会对运行费用、检修维护费用以及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等产生较大影响。主水泵是泵站主机组关键设备,是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供水泵站多台机组运行时会产生相互影响,导致能耗高,因此在供水状态发生变化时要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水泵的最佳转速,以便指导泵站管理人员进行操作,实现降低能耗目的。建立了以泵站总轴功率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泵站运行的优化模型,以水泵的开启状态和调速率为变量,供水流量、扬程以及调速范围等因素为约束条件,并通过改进遗传算法对建立的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分析。通过某工程实例的优化结果表明,改进遗传算法对泵站的优化运行行之有效,适用于大多数泵站的优化节能运行。  相似文献   

4.
打渔张泵站是胶东调水工程的首级泵站,于2020年4月初次投入运行。该泵站建设标准高,自动化程度高。为了将打渔张泵站机电设备故障率降至最低,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文章针对可能产生故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有效性的具体对策,同时对打渔张泵站近5年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管理者提供参考借鉴,对行业内同类型泵站的高质量运维管理工作提供启迪。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型排涝泵站石港泵站超工况进行抗旱运行,分析归纳泵站超工况运行产生的危害,通过对机组装置性能的分析计算,开展了管理方法、监测项目、结构优化等技术研究,落实有效的应对措施,总结形成科学的管理对策,在实现抗旱效益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做好工程安全运行和技术改进,为今后运行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禹门口东扩一级泵站事故停机水锤计算及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军 《山西水利》2010,26(3):46-48
泵站系统突然断电时产生的停泵水锤会对水泵及输水管道产生相当大的危害,通过设计实例对停泵水锤进行模拟计算,从而确定泵站及管线水锤防护措施,保证系统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7.
田继庆 《给水排水》2001,27(12):35-37
结合乌金塘取水泵站实例 ,对在生产运行中常见的泵站开停泵的操作方法、水锤消除器的使用及停泵水锤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等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8.
引黄工程泵站和隧洞的输水泥沙淤积问题直接影响着泵站和隧洞的运行,既增加运行管理费用,又增加了维修难度和工作量,将对整个输水线路正常运行产生一定危害,分析了引黄入晋首部隧洞及申同嘴水库泥沙状况,提出了清淤方案。  相似文献   

9.
针对泵站运行方案制定智能化水平低、运行过程中受环境变化影响难以在计划时间内完成提水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泵站运行方案智能推荐与优化方法。基于2013—2022年南水北调东线邓楼泵站历史运行数据构建知识图谱,结合数值相似度匹配方法为泵站运行推荐可靠的方案。通过分析泵站运行过程中的性能数据,确定泵站机组运行的性能曲线,结合实时监测的流量和净扬程数据对泵站运行方案动态调控。应用情况表明,推荐的所有运行方案的效率均在67.00%以上,能够满足泵站的运行要求,并且实现了泵站运行过程的动态优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广泛收集泵站机组失效数据和故障模式的基础上,按照任务功能对泵站机组健康性分析及泵站机组故障进行了运行影响研究,通过对泵站机组失效因素、失效类型研究,识别出常见不同故障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的故障造成泵站运行、管道运行的影响,找到了泵站机组运行的关键部件和最危险的故障模式.结合泵站机组运行的关键部件分析和故障...  相似文献   

11.
电压降低直接影响到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还会使得系统电流增大导致电流继电器启动,从而保护动作。对小浪底一起母线电压降低导致保护动作实例进行分析研究,以引起对电压管理的重视,从而确保机组、电网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2.
矩形渡槽槽身可靠度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卫帅  贾超  陈进 《水力发电》2004,30(3):36-39
基于三维随机有限元方法,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澧河段梁式渡槽矩形槽身可靠度对混凝土的强度参数的敏感性。计算结果显示,槽身可靠度对抗压强度(Rc)更敏感,且在可靠指标较低的槽身危险部位,Rc的敏感性较其他部位小;可靠指标对Rc均方差的敏感性远比对Rc均值的敏感性大。分析表明,一味增大材料的抗压强度,槽身可靠性未必能得到与之相称的改善,而且槽身各部位的可靠指标将变得过于悬殊,不利于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提高施工质量比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能更有效地改善槽身的可靠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丹江口水库移民安置面临淹没范围广、农村移民比重大、库区环境容量紧、库区水质保护要求高等困难。为使移民搬迁后能发展致富,根据河南、湖北两省具体情况,分别确定了经济发展模式,并通过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分析评价,认为目前虽已初见成效,但今后仍需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移民应积极参与,才能真正达到移民安稳致富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浑河沈抚段水污染特征,提升水环境治理有效性,2015年3月—2016年2月对浑河沈抚段进行水环境调查。根据丰、平、枯3个水期的pH值、电导率、COD、NH_3-N、BOD及COD_(Mn)等水质指标,运用改进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识别出主要污染因子,并分析浑河沈抚段水质污染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pH值在一个水文年变化范围为6.42~8.06,较适宜水生生物生长;水体在枯水期的电导率最高,丰水期最低。浑河沈抚段水体受沿岸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点源污染影响,流域枯水期和平水期各监测断面的综合水质均未达标;从上游到下游4项水质指标的综合水质指数增大,污染逐渐加重,主要污染指标为COD和NH_3-N。  相似文献   

15.
Cement Sand and Gravel(简称CSG,胶凝砂砾石)材料是一种新的环保型筑坝材料。为了分析CSG材料在冻融循环状态下的耐久性及材料的单轴抗压强度与单位水泥含量的关系,通过对单位水泥含量不同的CSG材料试块冻融前后的自振频率、动弹性模量、相对动弹性模量、质量损失率及单轴抗压强度的测定及计算,得到随着单位水泥含量从40 kg/m~3到100 kg/m~3的增加,初始自振频率从4 812.21 Hz左右增加到6 597.86 Hz左右,10次冻融循环后的自振频率从1 492.96Hz左右增加到4 689.71 Hz左右;动弹性模量从5 587.30 MPa左右增加到14 521.27 MPa左右,10次冻融循环后从423.27 MPa左右增加到7 327.35 MPa左右;随着单位水泥含量从40 kg/m~3至100 kg/m~3的增加,CSG材料试块在10次循环后平均相对动弹性模量从9.88%增加到50.67%;质量损失率从27%下降至0.03%;单轴抗压强度从6.00 MPa左右增加至11.74 MPa左右,冻融后分别下降至1.61 MPa和7.87 MPa左右。从而得出结论:单位水泥含量高于80 kg/m~3时,耐久性指数显示为中等,材料耐久性得到保证;单轴抗压强度及其降低率随着单位水泥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6.
嵌岩桩承载性状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嵌岩桩由于其承载力高,其原型试验所需经费多,而且不易做到破坏,这就使对嵌岩桩的数值模拟成为必要。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嵌岩桩的承载性状进行了模拟,对土、岩石均采用Drucker-Prager模型,在不同的工况下对嵌岩桩的承载性状进行了分析。最后,将三维有限元方法引入了具体的工程实例,把有限元分析的结果与实测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说明采用的有限元模型对嵌岩桩的分析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相似文献   

17.
李贵信 《水力发电》2004,30(8):28-29
为了提高公伯峡水电站左岸溢洪道泄槽抗空蚀设计的可靠性、安全余度和减少施工难度,在分析国内外高速水流泄洪建筑物运行实例的基础上,结合公伯峡工程实际,通过水力学模型实验验证,优化设计采用了增加掺气设施。保证高速水流底部充分掺气,从而防止了泄洪建筑物的空蚀破坏。这一措施不仅简单、易行,还可节约工程投资、增大工程安全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江心洲滩从淤积到下侈和横向摆动,分汉河道一汉淤塞与江岸并接,另一汉发展而成主泓,继而新的洲滩出现,这是长江下游的历史演变。追述长江九江河段张家洲的演变史对认识近期变迁,对整治河道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土体强度指标的互相关性对堤防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雁  赵寿刚  沈细中  王笑冰 《人民黄河》2007,29(3):12-13,20
对黄河下游堤防各类土体凝聚力与内摩擦角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对堤防稳定性指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体强度指标的互相关性对黄河下游堤防边坡稳定性评价影响较大;采用固定的土性参数来计算其稳定性是不切合实际的;土体抗剪强度参数的相关性是计算边坡可靠指标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极值统计学在洪灾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傅湘  王丽萍  纪昌明 《水利学报》2001,32(7):0008-0013
本文以极值统计学为理论基础,研究了该方法在洪灾损失风险计算中的适用性。在已知有限的极值事件概率信息下,确定极值风险函数以评估大洪水引起的洪灾损失期望值,揭示洪灾损失的潜在风险趋势。并通过实例研究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