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郁华 《中国医疗前沿》2011,6(9):29+2-29,2
目的探讨水化治疗对施行心脏介入手术患者造影剂肾病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107例,分为A(观察组)、B(对照组)两组。A组于手术前12h和手术后24h内静脉给予生理盐水和口服补液,进行手术前水化;B组常规饮水,不做特殊补液。手术前对所有患者常规进行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心脏超声等检查,术后复查肝肾功能。A组在水化开始前、手术结束时、术后24h和术后48h测血肌酐值;B组患者于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时、术后24h和48h测定血肌酐值;比较两组患者CIN的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手术结束后24h血肌酐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两组相比,患者术后24h血肌酐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明显高于A组;A组CIN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水化治疗可明显降低心脏介入手术患者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且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2.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A组)、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组(B组)、糖尿病大量蛋白尿组(C组)与健康对照组的血清cystatin 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并用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肌酐清除率(Ccr),进而对各组指标比较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B、C两组cystatin C均高于健康对照组,Ccr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A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BUN和Scr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A、B组与健康对照组相似(P〉0.05)。A、B、C三组之间比较,cystatin C值C组明显高于B、A组,B组高于A组,Ccr值C组低于B、A组,B组低于A组,cystatin C和Ccr在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UN、Scr在A、B组中并无明显差别,但C组患者的BUN和Scr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ystatin C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性为85.1%,肌酐清除率为70.4%,而血肌酐和尿素氮分别为32.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ystatin C是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水化疗程在急诊冠脉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在预防对比剂肾病方面效果。方法选择24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均行急诊冠脉介入术(PCI),分为A、B、C三组。三组患者均于PCI术前用0.9%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水化,同时A、B、C三组术后水化维持时间分别为6、12、24 h。比较三组治疗前、治疗24、48、72 h后血清肌酐、胱抑素C水平情况及CIN发生率。结果治疗24 h后,三组中C组血肌酐、胱抑素C均最低,与A、B两组对比显著差异(P<0.05);治疗48 h后,三组中C组血肌酐最低与A、B两组的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72 h后,C组血肌酐水平显著低于A、B两组(P<0.05),C组胱抑素C明显低于A组(P<0.05),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患者术后予以24 h水化可有效预防CIN发生,改善预后,患者精神与经济负担得以减轻,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低渗造影剂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焕皓 《海南医学》2008,19(8):80-81
目的探讨低渗造影剂碘海醇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功能的影响以及水化对造影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101例行静脉肾盂造影和增强CT的CKD患者按肾功能情况分为肾功能正常组(A组)和肾功能轻度损害组(B组),其中A组56例随机分为水化组29例和对照组(非水化组)27例,B组45例随机分为水化组22例和对照组(非水化组)23例,水化组从行造影检查当天起予以0.9%的生理盐水以1ml.kg-1.h-1的速度静滴至造影后12小时。所有患者测定造影前以及造影后第1、3、5天血肌酐(Scr)、尿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101例患者中发生CIN8例,其中肾功能正常组无一例发生CIN,肾功能轻度损害组,CIN发生率为8/45(17.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水化组CIN发生率为1/22(4.54%),对照组CIN发生率为7/23(30.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渗造影剂碘海醇对肾功能正常的CKD患者比较安全,术前肾功能不全是发生CIN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水化是预防CIN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赵玉勤  朱锐  吴校林  陶红  沈青山  李彬 《海南医学》2013,24(9):1397-1400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对伴有轻度肾功能不全的冠脉介入治疗患者肾功能和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的影响,并分析总结护理措施。方法 218例伴有轻度肾功能不全的冠脉介入治疗患者分为水化组(A组)96例和羟苯磺酸钙+水化组(B组)122例,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计算肌酐清除率(Ccr),观察尿量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A组有12例患者发生CIN,发生率为12.5%;B组有6例患者发生CIN,发生率为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术后第1天、第3天,A组患者BUN、Scr、CysC的结果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Ccr的结果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与A组相比,B组患者BUN、Scr的结果在术后第1天、第3天显著降低(P<0.05),而Ccr的结果却显著升高(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水化治疗、精心的护理可以明显减少肾功能不全的冠脉介入治疗患者CIN的发生,并能有效的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3种水化方案预防不同肾功能水平病人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造影剂相关肾损害的效果.方法 将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11月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120例入选,其中内生肌酐清除率≥90 mL/min者60例,内生肌酐清除率60~90 mL/min者60例,两肾功能水平各20例分成3组.A组围手术期给予普通生理盐水水化疗法,B组围手术期给予小剂量多巴胺加生理盐水水化疗法,C组围手术期给予碳酸氢钠加生理盐水水化疗法.比较2组术前、术后血肌酐、计算其内生肌酐清除率.结果 3组两水平共120例患者21例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术前肾功能正常者术后24 h、48 h术后血肌酐均有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均有降低;升高和降低幅度以C组最小,但和A、B组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肾功能异常者术后48 h血肌酐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后结果示:AB、BC、A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AB、BC组P<0.05、AC组P<0.01.内生肌酐清除率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后结果示AC、BC组P<0.05,余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肌酐正常的病人中有一部分潜在或已存在肾功能异常,术前应常规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来评价肾功能.临床可通过加强水化治疗预防不同肾小球滤过率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造影剂相关肾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托拉塞米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10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参麦注射液联合托拉塞米治疗。比较两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副作用;干预前后患者心率、左心射血分数、B型脑钠肽。结果:观察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副作用出现;干预前两组心率、左心射血分数、B型脑钠肽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率、B型脑钠肽低于对照组,左心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托拉塞米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高,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和降低B型脑钠肽,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时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行冠脉介入诊疗、使用造影剂为碘海醇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206例,根据服用厄贝沙坦情况,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冠脉介入组,观察组为冠脉介入加厄贝沙坦组;冠脉介入前测定血清肌酐水平,术后72h复查血清肌酐,比较手术前后血清肌酐的水平差异,并观察发生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生率。所有患者围手术期常规水化治疗。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血清肌酐水平的差异在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差异均无显著性;对照组CIN发生率为1.47%,观察组CIN发生率为1.4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1.000)。结论接受冠脉介入诊疗时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厄贝沙坦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对PCI术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2016年急诊科行PCI手术病人(100人),随机分为水化治疗组(A组),水化治疗+乙酰半胱氨酸组(B组)。A组术后三天常规给予水化治疗,B组术后三天常规水化+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观察A组及B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h、72h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24小时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A组较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h胱抑素C水平A组较B组升高,术后72小时血肌酐、血尿素氮、胱抑素C水平A组较B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酰半胱氨酸对于PCI术后发生CIN患者的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南  严研  韩静 《疑难病杂志》2013,(6):413-415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对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造影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3例,年龄均≥6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干预组59例。2组在水化基础上,分别于应用造影剂前7 d至术后2 d口服安慰剂或卡托普利,观察2组应用造影剂后肾小球功能及CIN的发生情况。结果与造影前相比,对照组和干预组造影后48 h血清肌酐(SCr)水平明显增高,肌酐清除率(CCr)、肾小球滤过率(CFR)则明显降低(P<0.05),但干预组的肾小球功能损伤程度均轻于对照组(P<0.05);造影后72 h,2组上述指标较造影后48 h有明显改善(P<0.05),干预组可基本恢复至造影前水平,但对照组的血清GFR、SCr和CCr与造影前水平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干预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总发生率为4.87%(6/123),干预组CIN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39%vs 6.25%,P<0.05)。结论造影剂可影响患者的肾小球功能,卡托普利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造影剂相关肾损害具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水化治疗联合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冠心病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接受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冠心病患者136例,随机分为水化治疗联合NAC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术前3d(任1d)、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6天的血清肌酐水平。结果:术后第1、2、3、6天对照组较治疗组血清肌酐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CIN1例(1.32%),对照组发生CIN7例(11.6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水化治疗联合NAC较常规治疗可显著减少CIN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血管造影术后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使用造影剂后急性肾损伤(AKI)即造影剂肾病(RCIN)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2007年1-12月行血管造影术的1 406例患者.按照是否并发RCIN分为RCIN组和对照组,对可能的影响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肾功能不全、造影剂剂量等)进行分析,并比较两组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 RCIN组患者的年龄、空腹血糖、术前血肌酐水平、平均动脉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0.01、0.05).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及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RCIN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未合并者(P值均<0.01),肾功能不全和糖尿病患者的RCIN发生率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和非糖尿病患者(P值均<0.01).使用造影剂剂量≥200 mL患者的RCIN发生率显著高于剂量<200 mL的患者(P<0.01).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术前肾功能不全、术前充血性心力衰竭、造影剂剂量≥200 mL是RCIN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296、2.663、2.541、2.635,P值分别为0.002 1,0.002 6、0.000 1、0.000 1).结论 RCIN的发生除与患者的年龄、使用造影剂刺量有关外,血管造影前患者的原有的疾病或合并症,如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等均是RCIN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刘春斌  李凯 《海南医学》2014,(7):962-963
目的观察水化对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2型糖尿病(T2DM)患者25例,应用低渗非离子型造影剂进行肾灌注造影,造影前及造影后第1、3天分别测定患者的血葡萄糖、24h尿微量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等各项指标,评价造影剂肾病的发生情况及肾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T2DM患者灌注造影后均未发生CIN。造影灌注后第1、3天24h微量白蛋白、24h蛋翕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与造影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加强水化能减轻肾功能伤害,减少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功能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是否合并肾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观察A组,44例)和糖尿病肾病组(观察B组,46例),选择同期于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3组均予以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及尿素氮指标检测,比较3组研究对象上述指标水平,对观察B组各项指标的阳性检出率进行统计。结果观察A、B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B组上述指标高于观察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胱抑素C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血肌酐、尿素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功能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CT增强检查中造影剂经单筒(碘海醇)和双筒(碘海醇+0.9%盐水)两种高压注射器方式注射时,碘造影剂对肌酐值及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的影响,明确两种注射方式的优势。方法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2016年6~7月在我院行增强CT检查的患者116例,随机分为A组(单筒注射)57例、B组(双筒注射)59例,记录两组患者的基本特征及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率及增强CT前24 h及增强CT后1 d、3 d、7 d的肌酐值并比较。结果 A、B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T增强后1 d、3 d、7 d的血肌酐值与造影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CT增强后1 d、3 d、7 d的血肌酐值与造影前比较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A、B两组CT增强后各时间段血肌酐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CIN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增强中碘造影剂经单筒或双筒注射时对肾功能影响均较小,考虑到单筒注射时伪影形成,对部分部位的图像质量略有影响,所以注射方式的选择应结合具体检查部位而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及心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宝鸡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02~2016-02期间收治的15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其设为观察组,将其中62例心肾综合征患者设为观察A组,88例非心肾综合征患者设为观察B组,同时另选80例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比较各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BNP前体、胱抑素C、尿素、肌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A组BNP前体、胱抑素C、尿素、肌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B组(P<0.05);观察B组BNP前体、胱抑素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尿素、肌酐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BNP与胱抑素C的敏感度高,前者可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早期指标,后者可评估患者肾功能损害情况,对早期诊治心肾综合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水化对造影剂急性肾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纳入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采取依达拉奉加水化预防,对照组采取水化预防。在头颈CT血管造影前、造影后第24h及第48h采血查血清胱抑素C(Cys C)、血肌酐(SCr),统计造影剂肾病(CIN)人数,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2组各自造影后第24h、第48h血Cys C与造影前比较,造影后第48h血Cys C与第24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SCr在造影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造影后第24h、第48h联合组肾损伤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05)。2组均未出现CIN和严重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水化能够减轻造影剂所致急性肾损伤,可以考虑将依达拉奉联合水化试用于造影剂急性肾损伤的预防。血Cys C较SCr反映造影剂急性肾损伤更敏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水化治疗联合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对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接受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水化治疗联合NAC研究组55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41例。检测所有患者术前3天(任意一天)、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6天的血清肌酐水平。结果术后第1、2、3、6天对照组较研究组血清肌酐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CIN1例(1.82%),对照组发生CIN8例(19.51%),两组对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水化治疗联合NAC较常规治疗可显著减少CIN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水化方式对预防老年冠脉血管造影剂肾病(CIN)的影响。方法:选取300例行冠脉血管造影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试验组术前10 h给予静脉滴注生理盐水,速度为1 ml/(kg·h),术后2 h内口服1 000 ml水,同时术后10 h继续静脉滴注生理盐水,速度同术前;对照组术前常规补液,术后给予5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时间<6 h。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48 h及72 h的血肌酐、胱抑素C水平。结果:冠脉造影术水化前试验组和对照组血肌酐及胱抑素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48 h及72 h血肌酐、胱抑素C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验组水化方式能更好地保护肾功能,从而减少老年冠脉血管CIN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是否能减少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发生率.方法 将拟行冠脉介入诊断和治疗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20例(静脉水化)和试验120例(静脉水化联合丹参多酚酸盐).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日、3日、7日的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比较两组患者CIN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日Scr、BU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3日及7d时的Scr、BUN下降较对照组同期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IN发生率(13例,10.8%)显著高于试验组(5例,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静脉水化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可显著降低CIN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