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以EDTA-2Na为螯合剂,NiCl2·6H2O和Na2S2O3·5H2O为反应物,在不同pH下,水热合成不同形貌的NiS2。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分布仪、全自动微机差热仪对NiS2进行表征。在不同条件下对LiSi/NiS2体系单体电池进行了放电测试。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pH=1、4)下产物形貌均为近立方体型,中性条件(pH=7)下产物均为球形,在碱性条件(pH=9、11)产物呈片状。颗粒尺寸随pH增加先增大后减小,NiS2最高分解温度比FeS2高60℃,近立方体型NiS2的放电性能最好。NiS2锂化后有效消除了电压尖峰,提高了放电电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Ar/O2混合气体作为放电气体,脉冲电源作为驱动电源以提高放电效率,采用微孔陶瓷电极以提高放电生成的活性物质的传质效果.通过最低激发电压分析和光谱诊断·OH、H2 O2、O3等活性物质生成情况,分析不同放电条件下的靛蓝染料降解特性,系统研究了该水下放电系统的放电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最低可实现2.1 kV的低电...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直接测量熵热系数存在实验周期长,以及轻微自放电对测试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间接测量熵热系数的方法。通过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电池的内阻,计算得到1 C放电倍率下的内阻生热率。分别在绝热和室温条件下测得电池1 C放电倍率下的温升,计算得到总生热率,结合1 C放电倍率下的内阻生热率,基于Bernardi生热速率模型公式,间接计算得到电池的熵热系数。结果表明:在2种条件下得到的熵热系数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可见,可以采用此种方法来计算电池的熵热系数。  相似文献   

4.
根据接地极雾化电晕放电的原理制造了一台油烟净化器,对雾化条件和非雾化条件下的伏-安特性曲线、油烟中颗粒物的净化效率和放电电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正电晕放电,还是负电晕放电,接地极雾化电晕放电的放电电流都大于非雾化电晕放电电流;流量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接地极雾化负电晕放电对油烟的净化;两种情况下的净化效率都随着风速的增加而降低;雾化电晕放电油烟净化器的净化效率和放电电流几乎不随工作时间发生变化,而非雾化条件下二者均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5.
利用大气压下脉冲电弧等离子体对含对硝基苯酚的有机废水进行处理,研究放电条件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放电电压和降低放电回路电感有助于废水化学需氧量(COD)的降低;其降低机理在于废水经电弧等离子体处理后降解为有机小分子,最终降解为固态碳粉、CO2和H2O等无机小分子.  相似文献   

6.
通过自行开发的局部放电监测系统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定子绕组进行局部放电的测试,对局部放电信号进行小波分析和处理,并在Matlab中实现小波消噪和局部放电信号的特征量提取.测试结果证明了小波变换在局部放电监测系统应用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在某一恒定温度下准确研究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吸放热特性,本文以18650LiCoO_2电池为实验对象,采用等温量热仪和充放电柜对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产热行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充/放电倍率的增大,电池放热速率明显升高,在20℃条件下,1C倍率放电后期产热速率较0.3C增加了530.5%;在同一倍率条件下,LiCoO_2电池0℃与40℃相比,充电时间增加了10.2%,严重影响了LiCoO2电池的充电性能;在相同条件下,放电过程中电池产热量要远大于充电过程中电池产热量。本文为电动车用锂电池热安全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放电等离子烧结过程温度场及原子扩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放电等离子烧结不同材料过程中的温度场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样品内出现较大的温差,控制工艺参数可以降低温差.对放电等离子烧结过程中材料界面和颈部的原子扩散过程进行了研究,并与相同工艺条件下辐射加热烧结进行比较,表明放电等离子烧结过程促进了原子的扩散.  相似文献   

9.
采用针一板式反应器,研究探讨低温等离子体协同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色素和COD的影响规律。试验首先探讨了低温等离子放电条件(放电电压、放电时间、放电间距)对印染废水色素和COD处理效果;其次研究在最佳的低温等离子放电条件下,加入絮凝剂对印染废水色素和COD处理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印染废水的脱色率和COD脱除率随输入电压的增大和放电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放电介质及放电间距对净化效率也有重要影响,在气相中放电的脱色率优于在液相中放电,COD的脱除率随放电间距的增加而降低。最佳工艺参数为放电电压20kV、放电时间20min、放电间距为阳极在液面以上约12mm,先经过等离子体放电再加入絮凝剂的废水净化效果优于先加絮凝剂再放电的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利用介质阻挡放电(DBD)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对含水乙醇进行重整,以制取氢气的新方法,报告了介质阻挡放电含水乙醇等离子体重整的初步实验结果.并从放电形貌和微放电电流两方面,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了乙醇蒸气下介质阻挡放电的特性.实验研究表明同样放电条件下,乙醇蒸气微放电的强度低于空气介质,微放电持续的时间比空气中的长,表现出貌似辉光的较为均匀的放电形貌,其辐射的谱线范围在绿光波段.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以波形板、芒刺线作电除尘器收尘极、放电极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利用可加偏压的边界探头测量电晕放电条件下近板场强和板面电流分布,芒刺距离、刺长对电晕放电的影响规律和决定最佳板距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获得与ZT—24板匹配的小芒刺线的最优几何形状。对波形板配光圆线在放电条件下电场、电流分布作了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12.
针对室内和工业中游离甲醛污染问题,在传统电晕放电的基础上,采用反电晕强化低温等离子体技术降解含甲醛废气以去除污染.分析了电极针数和放电间距对反电晕放电特性的影响,并探究了不同参数对含甲醛废气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放电间距为30 mm、电极针数为10针时,反应器放电稳定且处理效果最佳.在反电晕放电条件下,随着放电电压的升高,放电电流相对电晕放电时增加得更加迅速,甲醛去除率也不断提高,当电压达到32 kV时,甲醛去除率达到57.4%.  相似文献   

13.
急流条件下模拟自由面紊流的“弹性盖”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献[1]提出了一种模拟自由面紊流的“弹性盖”法,并实际计算了底部垂向射流流场,其自由面流动性质属缓流。本文研究了在急流条件下“弹性盖”的变形规律,得出了急流条件下只需“弹性盖”变形方向与缓流情况相反即可获得相应的自由面位置的结论,并给出了实际算例。  相似文献   

14.
omprnoxThenuInberofdiesmachinedhyEDMincreasesasthedieniingindustrydeveloPs.EDMmakeshighsPeed,highqUalityndrmrfinishmachiningPOssibleandeliwhnatesghndingiPOlishingoPeration.ThispaPer,dealstheeffectofsusPendingseveralkindsofpowder,suchasSi,aldrinum(Al)orChrothe-um(Cr)inworkingfluid.ExperimentSshowthesepoW-dersinhthearbonoilareveryeffeCtivetopeducefinesurfaceandtoreducefinishingtime.ThemachinesurfacecanbeimprovedreedablyevenwhengraphiteelectIDdeisusedandIhedispersionofdischargecurrenti…  相似文献   

15.
对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的山间断陷盆地内赋存的冻结层上水及层下水分布,埋藏条件,富水性,水质,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进行了研究,为多年冻土区寻找饮用水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Mn(NO3)2、Pb(NO3)2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用NaCIO作氧化剂,制备掺杂Pb氧化物的MnO2电极材料。试验比较了碱和氧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用恒电流充放电系统测试了样品的充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结果表明:在40qC和强碱条件下,Mn(NO3)2、Pb(NO3)2与NaCI...  相似文献   

17.
以Mn(NO3)2、Pb(NO3)2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用NaCIO作氧化剂,制备掺杂Pb氧化物的MnO2电极材料。试验比较了碱和氧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用恒电流充放电系统测试了样品的充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结果表明:在40qC和强碱条件下,Mn(NO3)2、Pb(NO3)2与NaCIO反应4h,制得掺杂Pb氧化物的MnO2试样。经恒电流充放电性能测试,产物的充放电容量达到200mAh·g^-1,且试样的循环性能也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板坯的加热过程,建立铸坯的热弹塑性模型,研究不同装炉温度条件下铸坯热应力分布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冷装和400℃装炉的铸坯,表面和心部分别受到压应力和拉应力作用,热应力随加热过程的进行逐渐减小;600,800℃热装铸坯入炉后,表面所受拉应力迅速转变成压应力,峰值最高达37 MPa,心部所受压应力迅速转变为拉应力;出炉之前,热装和冷装铸坯内外的热应力都趋于零。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背景相对湿度对滑动弧放电特性的影响,分析正丁烷的降解过程和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增大湿度会减少等离子区域电子数量,降低放电电流强度,抑制臭氧的生成.无论是在空气还是氮气条件下,正丁烷降解率随背景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增大(分别由81.9% 和33.8%增至91.2%和54.7%),提高背景相对湿度可以减少副产物中NO2的生成量.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基团诱发的反应在正丁烷的降解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在潮湿背景条件下,OH基团对正丁烷的降解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