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970199空气污染对居民死亡原因的影响/胡怀明…//环境与健康杂志.一1995,12(5).一227 为查明空气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本文对生活在污染区和对照区的居民病伤死亡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污染区居民总死亡率尤其50岁以上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区,恶性肿瘤死亡率污染区明显高于对照区,说明空气污染对居民病伤死亡有较大的影响。 (郭海恩)970200镉污染区居民的Singh指数改变及其诊断意义/徐顺清…//环境与健康杂志.一1995,12(5).一203~205 用改善的Singh指数分级法对镉污染区居民x光片上的股骨上端骨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镉污染区居民的S…  相似文献   

2.
空气污染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探讨空气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方法」1983-1997年对承德市居民肺功能和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进行现况和前瞻性研究。应用个体接触量评价污染负荷。结合毒理学实验探讨空气污染的健康影响。通过死亡分析和卫生经济效益评估,论证了集中供热和改善环境带来的各方面效益。  相似文献   

3.
疾病死亡原因分析是医学统计学一项重要内容,疾病死亡率可定量地揭示影响当地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作出估计。通过对上海市虹口区居民2007年死亡原因分析,了解本区居民死亡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和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4.
2001-2003年杭州市区居民疾病死因顺位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疾病死亡原因分析是医学统计学一项重要内容。疾病死亡率可定量地揭示影响当地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对社会卫生服务的需求作出估计。本文通过对2001-2003年杭州市区居民死亡原因分析,了解杭州市区居民死亡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区域卫生规划和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空气质量与每日居民死亡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客观评价媒烟和机动车污染并存的复合大气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为北京市治理和防治大气污染措施的制定和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时间序列的泊松回归分析研究1998年1月1日至2000年6月31日期间北京市城区和近郊区(也称城八区)大气污染与居民每日死亡的关系。结果 在控制了气温,气湿和气压等因素后,泊松回归分析显示;空气质量指数(AQI)在冬,夏两季对居民每日死亡均有显著影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影响最大,其次是呼吸系统疾病,再次为心,脑血管疾病,未见对恶性肿瘤有影响;大气污染在冬季(11月至次年3月)对居民每日死亡的影响大于夏季(4-10月)。夏季的平均AQI为77.4,AQI每增加10,COPD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每日死亡人数分别增加2.23%和1.78%;冬季的平均AQI为129.6,AQI每增加10,呼吸系统疾病每日死亡人数增加3.52%,其中COPD增加3.68%;心,脑血管疾病增加2.01%和1.74%。总死亡增加1.69%。其中因病死亡增加1.73%。对不同年龄组居民每日死亡影响的分析也发现空气污染在冬季对居民死亡的影响大于夏季,而且对55岁及以上人群影响显著。结论 北京市大气污染对居民的每日死亡影响显著,冬季的影响大于夏季,大气污染对COPD等呼吸系统疾病影响较大。对55岁以上人群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
2003—2005年天津市红桥区居民疾病死因顺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疾病死亡原因分析是医学统计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疾病死亡率可定量地揭示影响当地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并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做出估计。笔者通过对2003-2005年天津市红桥区居民主要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找出红桥区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区域卫生规划和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死亡率是一项常用的生命统计指标,用来反映在特定时间内某疾病的死亡频率,衡量疾病对生命危害程度。通过对居民死亡原因进行监测,可分析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流行病学的特征以及变化趋势,从而针对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病因提出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笔者对鹤岗市2005年全市居民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从中得到本市居民死亡分布基本情况,得出影响本市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是循环系统疾病,为全市居民合理调解膳食、增加体育锻炼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恶性肿瘤死亡对人口平均期望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寿命是反映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态环境的变化,传染病和营养性疾病得到控制,恶性肿瘤仍然成为当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和平区肿瘤的死亡率居于各种死亡原因的首位。为研究恶性肿瘤死亡对居民寿命的影响,我们对2001~2003年全区居民的死亡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并作简要分析。人口资料来自公安部门,死亡资料来自源死亡医学报告卡。  相似文献   

9.
佛山市南海区2004年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佛山市南海区居民死亡原因及影响居民健康状况的主要卫生问题,为解决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和促进医疗保健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佛山市南海区2004年的居民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佛山市南海区居民死亡率为5.17‰,居民期望寿命为73.13。居民死亡原因前5位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和消化系统疾病。结论:根据南海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及居民的健康状况和死因分析结果,必须采取相应的科学的干预措施,以促进我区居民健康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工业区空气污染对儿童健康及居民死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业区空气污染对儿童健康及居民死因的影响胡怀明,徐任霞,刘方针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因研究证明,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诸多危害。大多数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与环境因素有关,尤其与空气污染密切相关。我们对生活在工业空气污染区和对照区的1300余名健康儿童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1.
空气污染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客观评估我国居民暴露于空气污染的健康风险,对降低我国居民空气污染所致的健康危害至关重要。暴露量是影响空气污染健康风险的关键因素,暴露量的客观评价须基于准确的暴露浓度和科学的暴露参数。暴露参数作为目前我国开展健康风险评估的重要基础数据之一,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连续系统的人群空气污染相关暴露参数调查工作。本文就空气污染相关的暴露参数及其特性进行了介绍,并根据相关工作经验就开展暴露参数研究的要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宁波市气象因素与空气污染交互作用对居民死亡的影响,为相关部门制定减少气象因素与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危害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使用宁波市2014—2018年死因及环境监测数据,对气象因素、空气污染物和死亡人数进行相关分析,运用分布式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估计空气污染及气象因素对死亡的影响,利用超额相对风险(RERI)来评估它们之间潜在的交互作用。 结果 2014—2018年期间宁波市非意外总死亡共188 039例,日平均气温为17.5 ℃ ,大气NO2日平均浓度39.2 μg /m3,PM2.5日平均浓度39.7 μg /m3。基础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在对居民每日非意外死亡、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中,日平均气温和NO2之间均存在明显的协同交互作用,其RERI值及95%值 CI分别为0.66 (0.53 ~ 1.02)、1.50 (0.95 ~ 2.96)和2.50 (1.20 ~ 6.84),而日平均气温与PM2.5仅在对居民每日非意外总死亡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中存在拮抗交互作用,其RERI值及95%值 CI分别为- 0.29(0.00 ~ - 0.63),- 0.61(- 0.09 ~ - 1.3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日平均气温对NO2、PM2.5的死亡效应可能存在修饰作用,且在不同类型的疾病死亡中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13.
伤害死亡的年龄分布特征及减寿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估伤害死亡的年龄分布特征及其对期望寿命前死亡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调查研究,基本信息来源于“辽宁省卫生统计年鉴1998年”及“各市居民病伤死亡原因报表”。结果 1998年间辽宁省6城市居民共死亡58227人,其中伤害死亡3661,占6.29%。伤害死亡更集中分布于青壮年,即集中于生产能力最活跃的年龄组人群。结论 伤害虽已成为我国人群死因构成比顺位中第5位的主要死亡原因。但伤害可能是导致期望寿命前死亡的最重要的原因,并因此对社会劳动生产力形成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太原市空气污染与医院日死亡构成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对大原市100所医院1994-1998年的死亡病例资料、同期大原市的wH0全球大气监测点的空气监测资料及同期山西省气象资料,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法中的wHo模型,结合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空气污染与医院日死亡构成比的相关性研究。[结果]研究期内太原市TSP和SO2浓度均值高于WHO推荐标准,空气污染在采暖期与非采暖期有显著性差异;其他死因每日死亡均数两期有显著性差异;TSP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日死亡构成比具有较强的独立性,SO2在非采暖期与恶性肿瘤日死亡构成比呈显著相关,在采暖期TSP和SO2的协同作用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和恶性肿瘤日死亡构成比呈显著相关。[结论]太原市的空气污染已引起人群死亡量的增加,TSP是影响人群健康最危险的污染物。SO2的影响表现在非采暖期及与TSP的协同作用上。  相似文献   

15.
临潭县2005年居民死亡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为了解目前临潭县居民死亡现状及其规律,评价居民的健康状况,探索主要死亡原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为相关部门制定防病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对临潭县2005年居民病伤死亡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2004~2006年南通市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解南通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掌握南通市居民死亡变化情况及影响南通市人群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以便合理地配置卫生资源以及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对策和措施,我们对南通市2004~2006年居民的死因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巢湖市平均温度对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影响的规律和特点。方法收集2008—2011年巢湖市居民心血管疾病死亡资料和同时期的气象数据与空气污染数据,采用时间序列的半参数广义相加Poisson回归模型,在控制长期趋势、空气污染和其他气象因素的影响后,定量分析平均温度对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及其滞后效应。结果日平均温度对滞后5 d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的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相对危险度为0.984(95%CI:0.982~0.997);平均风速滞后5d时的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风速的增加会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的上升。结论巢湖市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随平均温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承德市区1995~1997年全死因回顾调查研究,提示了该市近年来居民的死亡水平和疾病分布规律;与十年前死亡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综合市区内空气污染程度的动态变化,对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死亡进行了着重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危害承德市区居民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9.
通过死因统计资料分析,可以评价一个地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医疗卫生水平,反映社会、经济、文化及其他生物物理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为政府部门制订卫生方针和疾病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北京市燕山地区为石化工业区,影响居民寿命的原因较多,为了解燕山地区居民死亡水平和主要死亡原因的分布,现对燕山地区2008年居民病伤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白云区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居民寿命减短的主要原因,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死因监测系统数据及人口统计数据,编制简略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分析居民死亡原因及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结果2012年白云区居民粗死亡率为265.9;/1077,居民死亡原因前五位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疾病和死亡的外因、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的疾病,居民平均期望寿命是82岁(男性81.18岁,女性84.26岁)。结论白云区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相关的疾病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开展健康教育,防治结合,提高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