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凌秀兰  陈兰卿 《吉林医学》2009,30(14):1402-1403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按宫颈癌根治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术后尿潴留及泌尿系感染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残余尿量为(123.5±23.7)ml,发生尿潴留8例,观察组患者残余尿量为(66.1±11.2)ml,发生尿潴留1例,两组患者残余尿量及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泌尿系感染5例,观察组发生泌尿系感染1例,两组患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行膀胱功能训练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膀胱功能训练综合护理干预,观察记录2组患者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并发尿潴留5例(25%),干预组并发尿潴留1例(5%),干预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实施膀胱功能训练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明显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76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观察组采取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及行为干预;对照组常规置尿管定时开放并拨除.观察两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宫颈癌患者术后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预防和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林代琼  邓云模 《四川医学》2009,30(2):293-294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尿管早夹管行膀胱功能锻炼,早拔除与减少泌尿系统并发症及缩短住院时间的关系。方法将50例宫颈癌Ⅱa-Ⅱb期行子宫根治+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两组在留置尿管期间均采用冲洗膀胱,尿道口护理,指导患者多饮水,盆底功能锻炼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比对照组早夹管4d,早拔除尿管4d,术后留置尿管时间:观察组9d,对照组13d。结果两组比较尿潴留,观察组有19例,对照组有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时间:〈15d,观察组15例,对照组3例;〉15d,对照组有10例.观察组有2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宫颈癌根治术留置尿管患者早夹管,早拔除尿管,可有效降低尿潴留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梁凯雯 《海南医学》2014,(24):3699-370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防治宫颈癌Ⅱ型全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除术后常规治疗外采用穴位埋线疗法,对照组单纯行术后常规治疗,观察拔除尿管后两组患者的尿潴留发生情况、膀胱残余尿测定、尿常规及留置尿管天数。结果试验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留置尿管天数为(8.47±1.55)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1.87±5.54) d;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膀胱残余尿量为(86.67±113.19) 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17.23±208.25) ml,两组以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防治宫颈癌Ⅱ型全子宫术后尿潴留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性护理方法.方法将9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相关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盆底肌肉锻炼、膀胱功能训练、个体化放尿、掌握拔尿管时机、针灸治疗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及再置管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及再置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减少重置尿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研究方式,选择我科护理干预后的2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12年1月护理干预前的2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尿潴留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为(2.9±0.8)h,明显短于对照组,首次排尿量为(190±53)mL,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拔管后自行排尿率为72.0%;自行排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首次排尿尿潴留发生率为8.0%;拔管6—7h后尿潴留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减少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王春燕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8):241-241
目的:探讨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发生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06~2008年行宫颈癌根治术的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宫颈癌根治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尿潴留预防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30例无尿潴留28例,尿潴留2例;对照组无尿潴留22例,尿潴留8例。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行宫颈癌术后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术后尿潴留及泌尿系感染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尿潴留和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10.0%,6.7%)明显低于对照组(33.3%,26.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加强护理干预可减少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科室4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行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置管护理,观察周期为6个月。比较两组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留置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的置管护理有利于降低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PICC置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清洁间歇性导尿(CIC)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83例宫颈癌术后并发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置入导尿管,观察组采用CIC。对2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时间及拔除导尿管1周后残余尿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膀胱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2组在拔除导尿管1周后残余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C可以促进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138例,按住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70例、对照组68例。观察组通过护理干预措施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通过单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尿潴留后自行排尿情况。结果:通过护理干预措施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自行排尿率为90%,而单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尿率为69%。结论:护理干预措施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比单纯性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要好(P〈0.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6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排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排尿顺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尿困难和尿潴留例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排尿困难、尿潴留的发生原因排在首位的是麻醉因素,其次是伤口疼痛和导尿管因素。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或避免下肢骨折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减少患者痛苦,促进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舒适护理对肛肠术后恢复自主排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梅  郑芳 《河北医学》2010,16(6):740-743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肛肠疾病术后恢复自主排尿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我科收治肛肠疾病癌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实验组在术前评估患者的认知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及了解患者个体排尿习惯、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采用不同体位进行腰部、腹部、尿道及盆底肌肉的收缩和舒张锻炼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术后排尿训练。观察两组术后恢复自主排尿情况。结果:B超监测下测定残余尿量实验组为71.3±7.5mL,对照组为165.4±9.3mL,实验组尿潴留发生率为10.9%(7/64),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为48.4%(31/64),留置尿管时间实验组为12.8±1.6d,对照组为17.2±2.1d,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肛肠疾病术后舒适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可有效预防和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缩短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加快自主排尿的恢复,有利于术后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认知功能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72例TUR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 术后1d两组MMSE和HD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值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d观察组MMSE和HDS评分恢复术前水平(P>0.05),而对照组仍低于术前水平(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术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x2=4.18,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可减少TURP术后认知功能下降幅度,并能改善下尿路梗阻症状,提高术后疗效,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何晓蓉 《河北医学》2010,16(8):988-991
目的:探讨保温干预在食管癌患者术中的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将80例食管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保温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二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如心率、体温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食管癌患者术中采取有效的保温干预,可有效预防术中低温、稳定血压和心率,促进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患者拔管后因离床排尿时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行子宫切除手术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另选择行子宫切除手术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予拔尿管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予拔尿管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16.67%,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及症状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综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妇科手术患者拔尿管后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陈庆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4,(30):4043-4044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手段对产后自行排尿时间及尿潴留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64例经阴道分娩后4 h仍然未自行排尿的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观察2组排尿情况。结果干预组首次自行排尿时间平均为(5.2±0.8)h,明显快于对照组的(6.8±1.5)h,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产后4 h仍然没有自行排尿的产妇,通过心理干预配合诱导手段,能够促进产妇尽快排尿,降低尿潴留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采用统计盲法抽取如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初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自愿进行剖宫产手术,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采取综合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各30例。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评分(SAS、SDS),手术以及术后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恐惧情况为轻度24例,占80%(24/30),重度1例,占3.3%(1/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7%(17/30)和23.3%(7/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手术前焦虑、抑郁、自信心评分分别为(10.6±1.3)、(8.2±1.7)、(7.7±1.3)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均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3项评分改善幅度较大,明显优于手术前和对照组手术后评分(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减轻产妇在剖宫产孕程中的消极情绪,增强对剖宫产分娩的信心,提升预后。  相似文献   

20.
杨盼  刘顺芳 《中外医疗》2013,32(13):1-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患者脑外科手术治疗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将180例脑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尿潴留、便秘、失眠、腰背部酸胀疼痛的不适症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尿潴溜、便秘、失眠、腰痛酸痛等方面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脑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应实行舒适护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有利于减少并发症,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的康复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