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文化背景下中国高校校园篮球文化的创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明确中国高校篮球文化创建背景,提出创建中国特色的高校校园篮球文化:为使篮球运动更加符合我们社会与高校的发展需要,我们积极构建一种属于中国特色的校园篮球文化,我们主要把高校篮球发展的人文化、绿色化、和谐化、科学化作为中国高校校园篮球文化创建的主要内容。从而为促使我国高校篮球运动健康持续发展,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刘凯 《体育风尚》2024,(1):53-55
文章针对中国体育文化传播的趋势及创新策略进行探究,首先阐述了中国体育文化传播的价值,然后对近年来中国体育事业及文化传播方面的现状、成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媒体技术的不断创新,中国体育文化传播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挑战。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体育文化传播的发展,我们需要加强媒体监管、提升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注重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当代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从哲学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进行了反思,指出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冲击需要我们辨证的去思考,并建议广大青少年通过传统武术这个载体来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4.
WMA的文化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岗 《搏击·武术科学》2009,6(8):F0002-F0002
2009年夏天对于中国武术而言,“WMA”的横空出世无疑是最具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也是值得中国人、中国文化人、中国武术人备加关注的一件大事。如果我们不从技术意义出发来看待刚刚起步的WMA,我们就会发现:WMA的文化价值和意义已经在过去一个月的时间内引起了广泛的热论,并在一定范围内得到充分的肯定和赞许.因为,从WMA组织者的发起意图来看,强化和追求“文化”的意义,在WMA赛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集邮博览》2010,(2):17-17
红红火火的中国年——春节,在高悬的大红灯笼和清脆喜悦的爆竹声中洋溢着喜庆和欢乐,百节年为首——中国人俗称春节为"过年",我们迎来了中华民族众多节日中最绚丽多姿的虎年春节。  相似文献   

6.
唐爱梅 《游泳》2002,(1):8-9
从1998年至今 ,命运把我与中国花样游泳的健儿拨弄到了一起。从此 ,我一发不可收拾地把她们的点点滴滴记在心里 ,并一直和她们同舟共济……在与花样游泳队的领队、裁判、教练及队员们的接触和研讨中 ,我们有了共识 :那就是在中国花样游泳运动中 ,体现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 ,并在体现民族精神的前提下 ,兼有现代化的特征 ,要追求传统加现代的风格。我们曾经到峨眉山、碧峰峡、西藏高原、青城山、都江堰等地去寻找创作的灵感 ,在大自然的水流山转中寻求生命的意义和文化的内涵 ,在心灵与自然的碰撞中完成一次次情感与精神的开发和…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框架里的足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正如中国文明的早熟一样,中国的儒家教育也是早熟的。千百年来,它推演着我们民族深沉的性格和心理,给我们民族增添了光辉,也设置了障碍。致使体育竞赛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只讲友谊,不求胜负,更无视创造。尤其在足球竞技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出头的椽子先烂”的文化“顽疾”,使得“无个性化”  相似文献   

8.
论武术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人类共通的、共同的创造或遗传,使人得以成其为人,并区别于其它生物。中国文化从来都以迥异于其它文化类型的鲜明的特征与广大的内涵,与其它民族和民族文化相区别开来,并独立存在。武术文化是中国文化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武术以其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特殊本质,却反映了一般意义上的、共通的、共同的我们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武术文化形态包含有三个层次:道与理是核心层,礼与艺是中间层,技与术是外显层。  相似文献   

9.
宗教文化的传播,是丝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石窟开凿与造像为文化载体(图1),在传播的过程中闪烁着人类文化之光。世界三大宗教在穿越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上留下了传世久远的历史文化印迹。如果我们沿丝绸之路由新疆经甘肃、宁夏、陕西、河南,都能看到丝路宗教文化传播过程中留下来的承载着佛教文化的石窟及造像。  相似文献   

10.
南阳汉画像中蕴涵的汉代传统休闲体育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从形态、特征、意义三个角度对南阳汉画像中蕴涵的汉代传统休闲体育文化进行探讨,旨在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汉代的休闲体育文化形态,进而探究中国休闲体育文化发展规律提供一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沙伟 《收藏界》2014,(10):52-60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皆以实现“福、禄、寿、喜、财”为幸福生活的最高境界,并谓之为“五福”,且又有“五福之中,以寿为先”的说法。它道出了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中国文化中,人们珍爱生命、期盼长寿的理想和追求,体现了热爱生活的中华儿女滋生、发展出特有的“中国寿文化”。而华夏的古瓷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其中就派生出了一类“中国寿文化”寓意祈求健康长寿的古瓷。它们用瓷艺中的造型和绘画,表达了,人们对幸福长寿、平安吉祥的美好祝愿,成为华夏儿女尊重孝敬长辈、祝福健康长寿的绝佳载体。  相似文献   

12.
从历史中走来的 传统武术 现代武术 竞技武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岗 《中华武术》2005,(12):26-27
今天的体育已经走向问题的时代,奥林匹克运动正由于其自身的问题,越来越显得疲惫不堪,竞技体育中的种种丑闻使得人们渐渐地对其失去信心;作为传统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体育文化,在一个以西方体育文化占统治地位的世界体育文化发展图景中,正面临着歧路彷徨的尴尬局面。发生在20世纪初期的中西文化、中西体育的争论问题,今天又一次轮回到一个争论的时代。西方体育带给我们什么?西方体育的价值我们需要多少?它是否伤害了我们的民族体育文化发展?我们民族传统体育面对西方体育发展中的问题能够做些什么?等等这些问题,正成为中国体育十分关注的问题。由此而产生的当代中国体育的大讨论也变得激烈和无度,犀利的嘲讽、铿锵的批判、顽固的坚持,使得体育理论研究已经变得多少有些缺乏“理性”。  相似文献   

13.
分别从形态,特征、意义三个角度对南阳汉画像中蕴涵的汉代传统休闲体育文化进行探讨,旨在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汉代的休闲体育文化形态,进而探究中国休闲体育文化发展规律提供一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中国文化角度解读武术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中国文化在开幕式上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武术也借奥运这一平台在第29届奥运会上展现了风采并宣传了武术的精神内涵,尽管它不是奥运会正式项目,但是我们向全世界宣传武术的步伐又进了一步。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在对中国文化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武术运动发展来解读武术文化特征,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武术热爱武术。  相似文献   

15.
经历一个多世纪西方体育文化在中国的推广,西方竞技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更快、更高、更强”的理念几乎成为国人对现代体育的整体认知。当面临21世纪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和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之时,全面认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独特价值,实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主体性建构对于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体育强国梦想的实现,显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全面比较和系统研究,我们认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所体现出的独特精神文化价值表现为天人合一、阴阳平衡、动静相兼、中和养生、见义勇为、美在意境、尊礼尚德、和而不同等理念。正是凝结了这些一以贯之、经久不衰的独特精神文化内涵,在面对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需求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整体观的世界性认同的背景之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自信与认同才能化危机为契机。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存在的基于自身文化传统而对“他者”文化产生的与其文化本质不相符的解读是在所难免的。当今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重振文化的辉煌,改变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单向透支”和“文化赤字”现象十分必要。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象征性符号,在近代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中,受“文化误读”的影响,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其结果的历史意义需要我们进行及时的反思,以利于其今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中国历史上,剑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传,值得我们去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剑有“百兵之君”、“诸器之帅”等美名.从形式和外表上看,剑在“十八般兵器”中没有任何特别的地方,但从内容和其所包含的文化来看则完全不同,其文化内涵丰富,特指寓意深刻,是其他兵器无法比拟的.正因为此,才引起了我们对剑的研究兴趣.从历朝历代到今天,剑的诸多文化象征和内涵也正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和探讨的.剑的文化受到了全世界众多专家和学者的接受和喜爱.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西方体育文化的输入给中国体育文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中国体育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从体育文化输出的概念、现状、输出的重要性着手,剖析了中国体育文化恰遇新世纪北京奥运会等难得的历史机遇,提出了通过大型体育赛事、体育交流、走出国门的体育明星、体育品牌、书籍、影像产品、网络等途径输出中国体育文化,最后提出了中西方体育文化将长期共存的全球体育文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经历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随着国力的增强,民众的健康素质和健身理念也发生着质的改变,我国的体育事业正在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体育传媒作为传播体育文化的重要媒介,对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界>作为我国最早创刊的体育传媒已很难寻觅,笔者有幸一睹该刊真容,其办刊宗旨、文章内容、栏目设置、版式设计等均值得研究,对于我们认识中国体育期刊发展史、了解当时的社会状态以及对指导我们的体育文化传播实践都颇具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论西体东渐     
清末民初中国近代体育文化的重构起因于西方入侵,实质上是近代国人文化自觉的结果.西体东渐实质上是中国近代体育的重构过程.伴随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国体育不断由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价值层面得到重构.近代中国体育重构的历史启示我们,以中国传统体育为基础的多元共存是中国体育重构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