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探究浙江省樱花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运用ISSR分子标记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17条多态性好的引物对95份樱花种质资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7条引物共扩增出110条清晰条带,其中101条具有多态性,平均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1.78%。95份资源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38~0.90,平均0.61;遗传距离为0.10~1.38,平均0.50。根据UPGMA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77 5时,95份种质资源可分为四大类,分别包含了23份、42份、25份和5份材料。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樱花种质资源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44份楸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鲁豫地区的44份楸树优良种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8对PstI/MseI引物组合从44份楸树种质中共扩增出1087条清晰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NPB)1043条,多态性比率(PPB)达到95.60%。平均每对引物可扩增出135.88条带和130.38条多态性带。每个位点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平均基因多样性(H)、Shannon平均信息指数(Ⅰ)分别为1.3210、0.2003和0.3204,且8对引物组合共产生261条特异性条带,表明楸树资源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计算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和进行UPGMA聚类分析得出,各种质材料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5022~0.7919间,平均为0.6527。以遗传相似性系数0.65为界44份楸树种质可划分为5组,其中第1组包括15个山东种质和2个河南种质;第2组包括18个山东种质和3个河南种质;第3组包括3河南种质;第4组包括1个河南种质;第5组包括2个河南种质。这表明不同地理生态条件造就了各种质材料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遗传多样性以及亲缘关系与其地理分布并不完全一致。综上,AFLP标记技术能较好的揭示楸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可为楸树优良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别及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金银花ISSR分子标记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湖南、山东、河南的22个金银花主要栽培品种为材料,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22个金银花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0条能够扩增出清晰、稳定条带的引物;这10条引物对22个金银花品种基因组DNA扩增,共扩增出108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6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8.89%;22个金银花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范围在0.41~1.00,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8.利用U PGM A进行系统聚类分析,22个供试金银花品种划分为2大类,第1类为忍冬种群,第2类为灰毡毛忍冬种群,每一大类又分为北方种群与南方种群.而且主成分分析结果支持以上的聚类分析结果.可见,利用ISSR标记可有效地分析金银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金银花品种鉴别、分类、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木槿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关系,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41份木槿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9对AFLP引物对41份供试种质进行选择性扩增后,共产生谱带733条,其中多态性条带699条,多态性位比率平均为95%;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1.1801~1.2515,平均值1.2076;Shannon信息指数为0.1863~0.2445,平均值0.2035。通过聚类分析,41份木槿种质的Dice相似性系数为0.702~0.932,并在0.87处将供试材料分为5大类。研究认为,来源相同的木槿种质并未严格聚在一起,表明供试木槿种质表现出较大的遗传差异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与材料来源没有绝对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木瓜属优良品种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AFLP技术对29个木瓜属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用8对引物(EcoRⅠ+3/Mse Ⅰ+3)对基因组DNA进行选择性扩增,共获得1095条扩增带,其中1035条具有多态性,多态带百分率达94.52%,揭示木瓜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采用NTSYS-PC软件的DICE法计算样本间的相似系数,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的相似系数在0.4650~0.8339之间,具有相似形态特征的品种优先相聚,29个品种可以划分为4类,且基本对应着贴梗海棠、日本木瓜、木瓜海棠和傲大贴梗海棠,但品种'猩红与金黄'宜归人贴梗海棠内,而'碧雪'的分类地位值得进一步探讨.说明AFLP标记技术能较好地揭示木瓜属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及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以5个美洲黑杨新品种(丹红杨、南杨、中林2025杨、中红杨和全红杨)为实验材料,利用CE-AFLP(毛细管电泳-AFLP)技术,采用EcoR I+3/Mse I+3和Pst I+2/Mse I+3引物组合构建指纹图谱,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36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2对扩增条带数目多、稳定且清晰的引物进行扩增,共获得条带数877条,多态性条带数315条,平均多态率为35.92%.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相似系数为0.74~1.00;丹红杨与南杨之间的差异较大;在相似系数0.98时,中林2025杨与中红杨和全红杨分为两类,11条稳定特异的条带可以作为鉴别它们的依据;全红杨和中红杨之间未监测到稳定清晰的特异条带,初步认为2个品种在基因组水平上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应用SSR与SRA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22份湿地松和28份加勒比松种质资源(其中包括15份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样品、9份古巴加勒比松样品、4份巴哈马加勒比松样品)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SSR分析中,14对SSR引物产生的多态性比率为89%,平均每对引物获得多态性条带4.3条;SRAP分析中,12对SSR引物产生的多态性比率为72%,平均每对引物获得多态性条带2.8条;SSR和SRAP标记综合分析表明,参试材料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075-0.633,种质资源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SRAP标记分析日本落叶松2代优树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日本落叶松2代优树间的遗传多样性,该文利用SRAP分子标记的方法对选择的80个样本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8对引物共扩增出235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23条,多态性百分率为94.89%,每对引物可扩增出20~37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的多态性条带数为29.4条。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当相似系数为0.824时将80个日本落叶松种质材料划分为4个类群。聚类基本与子一代的亲缘关系符合,类群间遗传基础较狭窄,亲缘关系较近,为日后建立日本落叶松2代种子园的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和掌握广西乌榄的资源类型及其遗传变化规律,利用SCoT分子标记技术,对桂西南地区收集到的42份乌榄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14条引物对供试材料进行PCR扩增,共获得124条带(DNA位点),其中具有多态性条带74条,平均多态性比例(PPB)59.68%;经Ntedit软件计算,其遗传相似系数(GS)的范围值在0.726~0.903,平均为0.817,表明SCoT能够揭示乌榄种质间的遗传变异。UPGMA法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812时,可将乌榄种质资源分为A、B 2个大组,每大组又各分2个亚组,亚组内种质资源按照采样地聚集,说明乌榄的亲缘关系与地理起源有一定的相关性。总体上,橄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白蜡属植物种间、品种间亲缘关系以及同品种不同区域间的基因型差异,利用荧光AFLP分子标记技术,采用8对Pst I/Mse I引物组合对90个白蜡种质进行了DNA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8对引物组合扩增出1 630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 399条,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5.8%,平均有效等位Ne基因数为1.258 8,Nei’s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171 7;Shannon平均信息指数为0.286 9,表明白蜡属种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采用NTSYS-PC软件的DICE法计算样本间的相似系数,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白蜡属植物种的聚类结果与传统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绒毛白蜡及新品种(鲁蜡1号-鲁蜡4号)、美国紅梣及新品种(鲁蜡5号、鲁蜡6号)、美国白蜡及新品种(红叶白蜡、秋紫白蜡、秋火白蜡和秋欢白蜡)聚为一类;秦岭梣、庐山白蜡、花曲柳、中国白蜡、和窄叶白蜡聚为一类;不同之处在于花具花萼的象蜡树和对节白蜡与花无花萼的欧洲白蜡、水曲柳、新疆小叶白蜡和狭叶白蜡聚类为一类,象蜡树和水曲柳的亲缘关系较近,对节白蜡和象蜡树的起源与分类学地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说明AFLP标记技术能较好地揭示白蜡属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及演化规律,为种的分类及亲缘关系分析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3个群体共161份深纹核桃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揭示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及遗传结构特征,为其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8对SSR引物对161份DNA样本进行扩增,共检测到171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9.5个。3个群体的观察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390~0.580和0.580~0.619,平均值分别为0.467和0.598;Shannon信息指数(I)介于1.153~1.313之间,平均为1.231,数据表明迪庆州核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属于中等水平。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介于0.0052~0.2253之间,平均为0.0652,表明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的个体,仅有6.52%来源于群体间,各位点的基因流(Nm)平均为4.2663(Nm>1),群体间的基因交流阻止了群体间的分化。STRUCTURE分析将161份核桃资源分成3个类群,而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将3个群体划分成2组,维西和香格里拉聚为一组,德钦单独为一组。  相似文献   

12.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应用遗传理论,对树木遗传改良过程中常用公式估算的遗传增益与实际获得增益产生偏差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确认产生这种偏差的主要原因有遗传力估算的可靠性、个体繁殖系数和群体有效含量大小,以及基因型×环境交互作用等因素.并对在树木育种实践中提高遗传增益预估可靠性、缩小其与实际增益的误差、增强遗传改良效果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The genetic improvement of wood propertie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of improving wood quality. To achieve that, forestry and wood scientists have done a great deal of research in expectation to produce more high-quality wood.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es on genetic variation and genetic correlation of wood properties and proposes the prospects to conduct the genetic improvement of wood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14.
针叶树种遗传转化研究进展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尽管针叶树种的遗传转化相对较难, 但随着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针叶树种的遗传转化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文中从针叶树种主要采用的转化技术和遗传转化研究的应用2个方面对针叶树种遗传转化研究的情况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并对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红花石蒜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4个居群的红花石蒜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POPGEN32分析显示红花石蒜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很高,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2.31%,Shannon指数(H)为0.459 7,Ne i指数(I)为0.302 5;居群水平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多态位点百分率平均为49.65%,Shannon指数(H)平均为0.262 0,Ne i指数(I)平均为0.176 3;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503 5,基因流(Nm)为0.698 3。AMOVA分子变异分析显示:居群间遗传分化程度高,46.12%的变异发生在居群内,53.88%的变异发生于居群间。生境的片段化使居群间的基因流受阻,可能是居群间高遗传分化和居群水平低遗传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木材性质的遗传改良是提高木材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许多国家都相继开展了材性的遗传改良工作,以期能生产更多的优质木材。文中概述了国内外木材性质遗传变异规律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进行材性遗传改良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侧柏种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AFLP技术对17省市的18个侧柏种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选用的8个引物共扩增出多态性带1613条,占92.91%;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1.1993,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0.1239,Shannon's信息指数0.1949,揭示侧柏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中部种源遗传多样性低于南、北部种源。AMOVA分析表明侧柏种源遗传分化大,74.86%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种源内,11.12%存在区域间,14.02%存在于区域内种源间,其分布的间断性、地理隔离以及低水平基因流(Nm=1.4372)是导致其种源间分化的主要因素。应用Nei(1972)遗传距离进行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纬度相近的种源聚在一起,把18个种源划分为北部、中部、南部和山东4个种源区。Mantel检验也证实种源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我国林木育种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主要成就, 综述了近年来林木遗传标记技术、林木基因组研究、林木抗虫、抗病、抗逆境、品质改良、遗传转化等基因工程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展, 并探讨了生物技术与林木常规育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黄藤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RAPD标记从DNA水平对收集的4个天然黄藤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15条引物扩增得到154条片段,整个种的多态性位点比率为75.97%,Ne i’s指数为0.258 4,Shannon信息指数为0.388 8。黄藤种的遗传多样性为0.257 8,种群间的Ne i遗传分化系数为0.141 2,各种群间的遗传变异非常小。4个种群间的遗传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毛感乡和尖峰岭种群间的遗传相似度最高,吊罗山和坝王岭种群间的遗传相似度最低。AMOVA分析结果表明:种群间基因分化系数为0.026 2,大部分遗传变异(97.38%)来源于群体内。研究结果揭示:收集的天然黄藤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有良好的保存和利用价值,尖峰岭种群可以作为重点保护。  相似文献   

20.
林木基因工程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植物遗传转化的方法,论述了林木抗病、抗虫、抗除草剂、生殖发育调控、抗逆境和木材品质改良转基因研究进展。并对现阶段林木基因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