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1 毫秒
1.
我科从1990年起采用美国进口无菌双腔气囊Foley硅胶管(简称气囊尿管),在132例截瘫病人中使用,取得降低泌尿系感染,促进膀胱功能恢复的满意效果。这种气囊尿管与普通塑料或橡胶尿管在结构上主要区别是气囊尿管为双腔,除起到与普通尿管引流尿液作用外,因另一腔头端为密封囊状注水后呈球形隆起故可起到固定作用,而且具有单向活瓣结构,注水后不会自行流出。  相似文献   

2.
黄丽娟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10):1211-1212
目的:为了正确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简称双腔尿管),提高导尿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方法:总结分析了使用双腔尿管118例的临床经验。结果:发生尿管滑脱7例,气囊嵌入尿道5例,尿路感染3例。结论:注意双腔尿管的质量检查及有关的操作技巧,可有效地提高导尿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4年来收住我院13例男性患者留置双腔气囊尿管引起血尿的原因.方法采用双腔气囊尿管对排尿困难、麻醉术后、危重患者给予导尿留置观察.结果对留置双腔气囊尿管引起血尿,采用0.9%生理盐水冲洗膀胱,避免血块堵塞尿管,无需反复导尿减轻患者痛苦.结论留置双腔气囊尿管引起血尿,通过规范护理技术培训、提高护理安全意识,加强患者本人、家属或陪护者的认识是预防留置双腔气囊尿管引起血尿的前提保障.  相似文献   

4.
双腔或三腔气囊尿管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导尿工具 ,具有使用方便、固定简单、效果可靠、一管多用的特点。但由于尿管制作材料和工艺或其它方面原因 ,偶可遇见拔管不顺利的情况。我院外科最近处理了 1例因气囊管腔阻塞 ,致拔尿管失败的病例。方法简单 ,成功率高 ,报告如下。患者 ,男性 ,81岁。因右股骨骨折卧床治疗 ,排尿困难 ,给予双腔气囊尿管保留导尿。更换尿管时 ,经尿管气囊侧孔阀 ,反复抽吸或注入 ,均不能将气囊内2 5 m l生理盐水引出 ,致使拔管失败。由于反复操作 ,侧孔阀完全损坏 ,视不清通向气囊的管腔 ,准备进行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管…  相似文献   

5.
导尿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常用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也是一项损伤性操作 ,操作中的无菌技术是预防泌尿系感染的关键。正确掌握置尿管的时机 ,可减轻病人痛苦 ,减少尿道损伤 ,因此 ,对产科实施剖宫产术的 16 0例初产妇术前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的时机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对 2 0 0 1年 1~ 6月实施剖宫产术的初产妇 16 0人 ,年龄 2 5~ 30岁 ,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80例在手术室行硬膜外麻醉成功后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 ;对照组 80例常规病房内留置尿管。双腔气囊导尿管型号均选用 16号 ,严格按照无菌导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最佳注入物。方法:将473例留置导尿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气囊内注入气体5~8ml,观察组在气囊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5~8ml。结果:观察组病人导尿管自行脱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时,在气囊内注入液体对减少导尿管的自行脱出有明显的作用,特别是对于需留置尿管2d及2d以上者,应选择在气囊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5~8ml。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留置双腔气囊尿管发生拔管困难的护理。方法:分析了双腔气囊尿管特点及拔管困难的相关因素,确定每个病人的护理要点、宣教内容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等一些列预见性护理方法。结果:预防和解决了留置双腔气囊尿管因气囊道梗阻、气囊回缩不良、尿垢形成等因素导致的拔管困难现象,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预防并解决拔管困难的相关因素,降低拔管困难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双腔气囊导尿管在截瘫病人留置导尿中的应用体会山西省人民医院骨科郭淑敏,吴变梅黑龙江省康复医院张英君我科从1990年起采用美国进口无菌双腔气囊Foley硅胶管(简称气囊尿管),在132例截瘫病人中使用,取得降低泌尿系感染,促进膀胱功能恢复的满意效果。这...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 1997年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以来 ,共发生男性尿道损伤大出血 2例 ,现将经验教训总结如下。1 病例简介  例 1:患者 ,男 ,49岁。诊断为 S1 椎体压缩性骨折 ,术日晨行双腔气囊导尿管导尿并保留尿管。选用 18号尿管 ,按常规无菌操作 ,在顺利插入约 15 cm ,有阻挡感 ,再缓缓用力插入约5 cm,阻力增大 ,且无尿液流出 ,考虑患者操作前排尿 ,遂往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 15 ml。观察 0 .5 h,未引流出尿液 ,且患者自诉后尿道处疼痛明显 ,急用 30 ml无菌注射器回抽气囊内液体 ,但液体无法抽出 ,急请泌尿外科医师会诊 ,用无菌剪刀自尿管外露段剪断…  相似文献   

10.
双腔气囊尿管由于使用简便、价格低廉、固定牢固等优点,现已广泛使用于临床.近年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极少数双腔气囊尿管在拔管过程中出现拔管困难.我院妇产科一病区自2003年1月至2011年1月于妇科手术后使用双腔气囊尿管留置尿管5d以上,出现拔管困难患者9例,现将这9例患者拔管困难发生的原因、处理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双腔气囊导尿管漏尿的因素分析及护理.方法 分析30例留置气囊尿管的患者发生漏尿的原因,找出相应措施进行护理.结果 通过有效的护理30患者漏尿得到控制或减轻.结论 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可控制或减轻双腔气囊导尿管漏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留置导尿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一种护理方法。双腔气囊尿管的应用解决了普通橡胶尿管不易固定、容易滑脱等缺点。但留置双腔气囊尿管有时也会因翻身不当、牵拉过度或意识不清、烦躁不安而使患者自己强行拔除而造成严重的尿道黏膜损伤。2002年元月~2004年6月,我科应用一次性医用胶贴(3M透明敷料),用留置的双腔气囊尿管的外漏部分及引流接管的连接部分粘贴于大腿内侧的方法,对意识不清、烦躁不安、留置双腔气囊尿管患者36例进行护理,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婴幼儿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气囊的最佳注水量。方法将90例需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3岁以下婴幼儿,随机分配到相应的试验1、2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1组注入水2 ml,试验2组注入4 ml,对照组按尿管标注容量注入3 ml。通过相关指标的观察,探讨婴幼儿留置气囊导尿管气囊的最佳注水量,以降低留置尿管出现漏尿、脱管、尿路感染、尿路损伤等并发症发生,为婴幼儿临床留置尿管提供参考。结果试验1组出现漏尿14例、血尿0例;试验2组出现漏尿9例、血尿11例;对照组漏尿5例、血尿4例。结论婴幼儿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气囊的最佳注水量为3 ml,可减少尿道损伤出血、尿液外渗、尿管脱出的现象,减少对膀胱刺激,降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结肠造瘘口的灌洗方法.方法 将 50 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 25 例.试验组采用改制过的三腔气囊尿管灌洗,对照组采用双腔气囊导管灌洗,两组患者灌注量相同.根据患者造瘘口周围皮肤的刺激程度比较不同方法对皮肤的影响.结果 三腔气囊尿管灌洗方法明显优于双腔气囊导管灌洗法.结论 三腔气囊尿管灌洗法对患者皮肤刺激少,减轻患者的不适,粪便直接引入引流袋,易于观察引流物的性状和量;可去除粪便异味,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是一种理想的灌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玉兰  侯成云 《河北医学》2002,8(4):375-376
一年来我们用一次性无菌双腔尿管代替蘑菇头引流管 ,为自发性气胸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16例观察发现 ,不但能收到与蘑菇头引流同样的作用 ,而且 ,一次性无菌双腔尿管还有很多的优点 ,现介绍如下。1 方 法于病人患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作 0 .5cm皮肤切口后 ,经止血钳钝性分离肋部间组织达胸膜并穿破胸膜壁层 ,将 16F一次性无菌双腔尿管置入胸膜腔内 4 .5cm~ 5cm ,并向尿管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 10ml,球囊直径约 2 .5cm ,然后轻轻回拉 ,有阻力感即可 ,用 0 .5 %稀碘液或用碘伏液消毒切口及周围皮肤 ,用 14cm×12cm3L型敷贴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将气囊尿管应用于有较大伤口的肠外瘘病人的肠内营养,以达到减少肠液及营养液外漏,同时又可有效进行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选用16-18号一次性双腔气囊尿管,气囊尿管前端涂石蜡油,从远端肠管瘘口处插入肠道,然后在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或空气,注毕,用胶布将气囊尿管固定在腹壁上,局部伤口覆盖。结果外漏的肠液营养液明显减少,病人营养状况好转,确定性手术如期进行。  相似文献   

17.
一次性双腔气囊尿管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有两个腔,其中一腔用来向气囊内注人生理盐水。它的最大特点是使用方便,不容易脱落,特别适用于昏迷、烦躁、手术、需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它的应用给患者及医务人员带来了很大方便,同时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但有时因尿管插入时间过长或患者烦躁、过度挤压尿管等原因,出现双腔气囊尿管拔管困难,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损伤和痛苦。现将拔管困难的方法、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拔除男性患者双腔尿管的最佳方法。方法:将100例留置双腔尿管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消毒外阴,用注射器抽出气囊内全部生理盐水,轻轻地将尿管拔出。实验组在拔导尿管前提起阴茎将2ml丁卡因胶浆从尿道口滴人,保留3-5分钟,再用20ml注射器将针头插入双腔尿管的注水管端,不回抽,使气囊中的水通过压力自动排入注射器内,未见液体流出后再轻轻地将尿管拔出。此方法拔出的尿管气囊呈微充盈状态内有余液约0.5ml。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拔管时疼痛和排尿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排尿疼痛和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囊微充盈状态合用丁卡因胶浆拔出男性患者双腔尿管能减轻患者痛苦,降低继发性尿潴留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特殊患者留置双腔尿管的成功率。方法:笔者自1995年至今对老年女性、前列腺增生、尿道断裂等特殊患者留置导尿时,按照其病理生理及解剖特点采取因人而异的方法操作。结果:所有的患者都能顺利地行留置双腔气囊尿管,深受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欢迎。结论:双腔气囊尿管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操作技术,是观察病情和治疗疾病必不可少的措施。双腔气囊尿管具有不易脱管、易于固定,插入后与尿道密合程度大等优点。因此广泛用于排尿困难、麻醉和手术后重症患者的尿量观察等。  相似文献   

20.
刘洪 《四川医学》2006,27(2):160-160
目的探讨改进的直止血钳和18Fr双腔气囊尿管治疗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改进的直止血钳和18Fr双腔气囊尿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24例。结果22例患者肺完全复张。复张时间平均4d,2例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改进的直止血钳和18Fr双腔气囊尿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疗效可靠,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