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屋面采用冷屋面或种植屋面可以改善室内热湿环境,提高建筑室内的热舒适性。研究选取厦门市某居住建筑3个朝向、功能、布局、房间尺寸、围护结构顶层房间,分别设置冷屋面、种植屋面、普通屋面(对比屋面),测试其室内热环境参数。结果表明:测试期间冷屋面房间和种植屋面房间相对普通屋面房间在夏季可分别降温0.3℃和0.6℃,在冬季可分别降温0.2℃和0.5℃,在过渡季可分别降温0.8℃和0.5℃。在夏季非空调工况下,冷屋面房间和种植屋面房间在75%舒适区域(Ⅱ级热湿环境)热感觉指标(aPMV)比普通屋面房间分别提高了0.23、0.59;在冬季非采暖工况下,冷屋面房间和种植屋面房间在不可接受舒适区域(Ⅲ级热湿环境)aPMV比普通屋面房间分别提高了0.37、0.20。通过对比,在夏热冬暖地区,在夏季非空调工况下,种植屋面对室内热湿环境的改善比冷屋面作用更明显。在冬季非采暖工况下,冷屋面对室内热湿环境的不利影响比种植屋面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屋面隔热是夏热冬暖地区建筑热工设计中的关键。以闽南农村既有农宅改造的种植屋面为研究对象,在夏季典型工况下,对农宅室内外气候参数进行测试,对比分析有无种植屋面的顶层房间室内温度。结果表明室外最高温度为35. 45℃时,改造农房顶层房间温度最高为27℃,比未改造的农房低3. 61℃。因此,在夏热冬暖地区对既有农宅屋顶进行绿化降温,可以有效提高屋面隔热性能,改善室内热环境,降低夏季空调用能需求。  相似文献   

3.
为对比研究建筑应用热反射涂料屋面和种植屋面的室内空调能耗水平,选取厦门市同安区某宿舍楼内三个户型和面积一致、围护结构材料相同且同一朝向的顶层相邻房间作为测试平台进行现场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夏季空调24小时运行工况下,热反射涂料屋面和种植屋面房间日均耗电量分别比普通涂料屋面房间少0. 037 k W·h/m~2、0. 036 k W·h/m~2;夏季空调夜间运行工况下,热反射涂料屋面和种植屋面房间日均耗电量分别比普通涂料屋面房间少0. 056 k W·h/m~2、0. 097 k W·h/m~2。热反射涂料屋面和种植屋面均可减少室内空调耗电量,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种植屋面房间在夜间节能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在夏季,一般建筑顶层的室内热环境最差。种植屋面降低了屋面的太阳辐射,对改善顶层室内的舒适性有着积极的作用。选择长沙市某商业综合楼的屋面,将其划分为几种不同土壤厚度和不同种植植物的实验模块,在相同的室外环境作用下,连续测试各模块的内表面温度、土壤底部温度等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屋面自身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时,再进行屋面种植,效果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5.
室内热环境是影响人体冷热感的环境因素,适宜的室内热环境可使人体易于保持热平衡。为了了解苏南地区村镇既有非节能住宅建筑室内热环境现状,笔者对该地区冬夏季的典型住宅非采暖空调房间的室内、外热湿环境进行了测试,系统地分析了该地区室内热湿环境的特征和变化规律。测试结果表明:该地区非空调房间夏季室内空气温度高,冬季室内空气温度低,冬夏季室内、外空气相对湿度大;室内热环境远偏离热舒适范围,达到了较恶劣的程度。开展节能建筑建设和对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是改善室内环境、提高热舒适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供暖住宅房间开窗热损失的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京美  付林  狄洪发 《暖通空调》2008,38(3):111-113
分析了开窗对室内温度的影响,利用示踪气体法测试了冬季工况下开窗房间的通风换气次数.根据对 7 个住宅小区供热系统的测试结果,利用建筑围护结构综合传热系数计算得出了各个小区的开窗热损失.认为供热系统适量供热、室内温度保持在合理水平对减少开窗热损失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运用Design Builder软件对成都地区某住宅建筑全年累计冷、热负荷进行模拟,研究EPS、XPS、PUR等3种保温隔热材料在不同保温层厚度时,内、外保温方式对建筑冷、热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墙外保温夏季隔热效果优于内保温,冬季内保温效果略好于外保温,热负荷差别不大,总节能效果外保温较好。外墙外保温形式下,保温层厚度增加后,冬季房间舒适度明显提升,夏季舒适度不升反降;且随保温层厚度增加,房间舒适度提升幅度趋于平缓;当保温层厚度达到60 mm时,再增加其厚度,总能耗相对节能率增加幅度小于0.3%;说明保温层厚度过大并不能明显提升节能效果,为避免加大建筑投资,应权衡建筑冬、夏季负荷及室内舒适度情况,结合经济性分析,适当选取,以达到较好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比测试连续晴天条件下24h持续空调状态的普通深色屋面房间和热反射屋面房间的屋面外表面温度、内表面温度、室内空气温度等热环境参数,量化分析热反射屋面的隔热和节能效果。结果表明,相比普通深色屋面,太阳辐射强烈的夏季晴日中午和午后,热反射屋面外表面温度降低了10℃~15℃,隔热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建筑室外热环境。热反射屋面能够降低建筑屋顶层空调房间的耗冷量,典型夏季晴日热反射屋面房间单位面积空调耗冷量比普通深色屋面降低0.073kWh/(m2·d)。  相似文献   

9.
屋面蓄水为夏热冬冷地区建筑顶层的隔热降温提供了条件。通过对苏州大学炳麟图书馆复合防水蓄水屋面隔热性能的测试分析,说明该类屋面能够改善建筑热工性能、降低室内空调能耗,是建筑节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拉萨市建筑冬季热环境影响因素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建筑朝向及外窗等因素对拉萨市冬季室内热环境的影响规律,为被动式太阳房的设计和采暖设计提供基础数据,笔者对该地区建筑冬季室内、外热环境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即使没有采暖系统,当地南向房间仍可基本达到人体热舒适中的温度要求;白天窗帘开启比窗帘关闭可提高南向房间日均室温1.1℃。即使南、北向房间分别采用单层、双层玻璃窗,当白天窗帘关闭时,前者日均室温也比后者高4.0℃;而当白天窗帘均开启时,前者更可高出7.4℃。北向房间双层玻璃窗全关闭与仅外扇关闭相比,日均室温可提高1.2℃。根据测试结果,建议增强北向外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增大南向房间透光面积,有利于改善当地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目前重庆地区农村建筑的室内热环境情况,采用长期监测、短期测试以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该地区典型农村建筑的热环境状况进行了主观与客观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现阶段农村建筑自然通风状态下冬、夏季室内热环境状态较恶劣,且缺乏有效的调控措施,但农村居民主观上对室内热环境有一定的接受程度,农村地区室内热环境舒适评价条件应有别于城镇建筑。利用相关热环境分析工具分析了各典型围护结构性能提升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发现提升外墙、屋面和外窗的保温隔热性能对室内热环境改善效果显著,此外,双层通风墙、通风屋面以及水平遮阳等也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以乌鲁木齐市某典型住宅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Sketch Up建立建筑模型,并用Energy Plus模拟计算在不同通风模式下典型日的室内空气温度和辐射温度。表明充分利用夜间通风,可不同程度降低房间温度。其中,顶层房间夜间通风效果最好,较无通风模式日间室内空气温度约降低3.8℃,辐射温度约降低3.8℃,改善室内热环境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房超珺  孙婷  杨旻骅 《建筑施工》2020,42(11):2111-2113
结合上海外滩十八号改造工程,对在既有建筑屋面保温及防水施工中,使用伊通砖代替传统防水保温材料的施工效果进行了研究。从材料特性、施工工艺、环境影响、经济效益、施工便利性等几方面,综合对比了伊通砖与传统防水保温材料的性能,证实伊通砖具有更好的综合效益,值得在既有建筑屋面改建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规定:夏热冬暖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必须充分满足夏季防热要求。南方地区夏季太阳辐射热使屋面的表面温度升高,热量传八室内使室温增加,影响生活和工作。为此,对屋顶要进行隔热构造处理。吊顶棚通风隔热屋面,就是利用结构层下吊顶棚形成通风隔热层,并在檐墙处开设通风孔,以利于通风降温(见图1)。顶棚多采用隔热纸板或纤维板之类的轻薄材料。如果屋面单薄,顶部无隔热措施,通风的面积又小,则顶层房间在夏季炎热期间仍有可能过热。  相似文献   

15.
屋面的隔热性能对顶层住户夏季室内热环境影响很大,因此对几种常用屋面的实际隔热效果进行测试研究,具有实用价值。选择长沙市区某住宅小区两栋相邻的住宅,在2013年夏季按住宅屋面常用构造做法设置了几种实验模块,在外界条件、层高、墙体等都相同的情况下,连续测试各模块屋面的内表面温度、室内空气温度、室外空气温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种植屋面的隔热效果最好;无隔热措施传统屋面的隔热效果较差,增设保温层后,其隔热效果有一定提高,如果外表面再刷白,隔热性能明显改善;通风屋面有一定的隔热效果,加设保温层后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加强建筑物隔热就是加强建筑屋面和外墙的隔热,使其内表面温度不致升得过高,传入室内的热量不致过多,并提高窗户的遮阳效果,使透过窗户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不致过多,从而达到改善室内热环境、降低夏季空调降温能耗的目的。为此,可采取下列措施:(1)建筑物屋面和外墙外表面做成白色或浅色饰面,以降低表面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系数。这一措施简单有效,可使外表面以至内表面温度有较大幅度的降低。(2)屋面设架空通风层,以减弱太阳辐射热对屋面的影响。架空板可采用混凝土薄板或石棉瓦等薄板,用砖礅架空,通风间层的高度以不低于20…  相似文献   

17.
屋顶平改坡对建筑热工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志华 《建筑技术》2004,35(10):735-736
屋顶是建筑物最上层的承重与外围护结构,屋顶除应能承受风、雪以及人和屋顶的自重外,还应具有较好的外围护功能,其中屋顶的保温隔热性能对于改善顶层住户的热舒适状况极为重要。从冬季保温来说,我国多层住宅通过屋顶传热损失的热量占总传热耗热量的7%~8%,其损失的热量虽然只占总传热耗热量的1/10不到,但这部分热量仅由顶层住户的屋面而损失,因此对顶层住户的影响很大。从夏季隔热来说,建筑物的屋顶是所有建筑围护结构中接受到太阳辐射热最强的部位,也是建筑隔热设计要重点处理的部位,通过屋顶进入室内的热量是造成顶层住户室内过热的主要原因。测量研究屋顶的保温隔热性能对于建筑节能和改善顶层住户的热环境质量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拉萨传统民居室内热环境现状,进一步为当地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的改善提供依据,对拉萨某传统民居的冬季室外气象环境和室内热环境进行了长期测试与结果分析。并根据当地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室内热环境进行评价,提出不舒适度日数(UCDD12)作为评价室内温度与最低舒适温度差距的量化指标。结果表明:该传统民居未生火炉的人员活动房间室内温度波动较小,但不舒适度日数过大,原因是室内热源不足、围护结构保温性能较差,应利用当地丰富且稳定的太阳能资源及优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设计以改善室内热环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位于夏热冬暖区的厦门市近郊藤架式屋顶绿化作为对象研究,实测屋顶绿化房间和紧邻无绿化措施房间的数据,采集两个房间室内和室外空气温度、楼板温度、PMV等多项影响人体热舒适的参数。通过实际测试与CFD模拟综合对比,分析夏季藤架式屋顶绿化对建筑顶层房间热环境的影响。数据显示,藤架式屋顶绿化使屋顶表面温度最大降低12.35℃,室内空气温度日均降低0.68℃,分析得出藤架式屋顶绿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顶层建筑热环境,是一种有效改善居民生活热环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夏热冬暖地区轻型绿化屋面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热冬暖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夏季炎热漫长,为满足该地区居民对室内热舒适度的要求,需消耗大量的能源来改善室内热环境。本文通过实测轻型绿化屋面房间和普通屋面房间室内热湿环境,得到两种屋面房间室内温度和湿度场的不同分布状况。为了更全面地研究轻型绿化屋面对室内热环境的改善状况,以热感觉投票的形式来研究两种屋面房间的热舒适度,结果表明测试人员对轻型绿化屋面房间内热环境的满意程度要好于普通屋面房间。研究结果表明:在夏热冬暖地区对屋面进行轻型绿化,可以很好地改善室内热环境、提高室内热舒适度,同时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