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家表示,有针对性的政治选举广告将会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选举形式。在美国总统大选中,广告,这个古老的商业载体,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妨让我们先看一段对话——男性选民:"将军,民主党人对我说,我们的状况比任何时候都好。"艾森豪威尔:"美国人欠着数以十亿计的债务,市场上价格翻了倍,  相似文献   

2.
1998年以来印尼华人积极参政,至今已成为印尼政治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2014年印尼大选,华人选民受到印尼主要政党的高度重视,不仅纷纷派出华人候选人,个别政党还邀请华人搭档竞选总统副总统。华人积极参与国会选举,成绩显著,广大华人选民倾力支持的佐科维成功当选总统,凸显了华人选票的影响力。在印尼不断推进政治民主和族群和谐的大环境中,印尼华人参政的良好势头,将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编者的话     
《当代韩国》2013,(1):I0001-I0001
本期文章主要围绕“韩国”展开,涉及政治、外交、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2013年2月25日,朴槿惠正式就职韩国总统,成为韩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统。本期专题“韩国大选与新政府”共有四篇文章,第一篇探讨了韩国国内政府选举中的新现象,即突破了以往选民以地域作为投票的基础,更强调韩国政治社会化经历对选民投票的影响。其余三篇均探讨了韩国新政府的对外政策尤其是对朝政策。  相似文献   

4.
美国2008年大选与奥巴马政府的政策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美国2008年大选奥巴马和民主党获胜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大选结果对美国政治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奥巴马政府内外政策的趋向.文章认为,2008年大选是美国选举政治史上最引人瞩目的一次历史性的选举.奥巴马获胜的主要原因是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严重衰退,选民对布什处理伊拉克、阿富汗战争的不满,以及奥巴马作为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位非洲裔总统竞选人所激起的黑人、拉美裔和年轻选民的投票热情.大选的结果将对美国政治走向和美国社会的种族关系产生重要和深远的影响.中左将是今后四年美国政治的基本走向.民主党16年来第一次同时控制白宫和国会、公众的期望和支持率高,这些为奥巴马政府实施其内外政策主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它仍然面临诸多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关键性选举"与美国选举政治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业亮 《美国研究》2004,18(3):7-29
本文在对"关键性选举"及其在美国政党和选举政治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相关理论进行评介,并以此为分析框架论述了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美国选举政治的变化及其对美国政治进程和2004年大选的意义.作者认为,新政政党体制的解体使两党选民基础的社会和地理结构、选民的政党认同等发生了显著和持续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当今美国选举政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短期因素在美大选中的作用增大和造成两党在全国性选举中势均力敌的格局.2004年大选仍将是民主、共和两党间一场实力均衡的较量,九一一事件及布什政府所进行的反恐和对伊战争使美国全国的政治议程和选举议题发生了显著变化,此次大选的突出特点是外交与安全问题成为选举的主要议题.从美国选举政治的走向来看,在近期和可预见的未来仍难以形成一党长期控制白宫和国会的格局.政党选民重新组合和政党选民联盟解体两种趋向并存将长期主导美国选举政治的走向.  相似文献   

6.
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述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希 《美国研究》2001,15(1):7-39
2000年美国总统为何出现难产?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对美国总统选举制度的演变历史作了简短的回顾,在此基础上,详细而连贯地叙述了2000年大选和选后法律诉讼的过程.通过对这些过程的讨论,本文分析了一些影响大选难产的主要因素,包括选举法律的矛盾与混乱、法律体系的政治化、政党对整个选举制度的渗透和控制以及金钱对选举的影响等.作者认为,美国总统选举制度集多重历史沉淀为一身,是造成2000年总统选举难产的直接原因,然而选后的法律诉讼则进一步揭示了美国总统选举过程中的非民主因素.  相似文献   

7.
1990年5月20日,罗马尼亚举行了四十年来首次多党竞争的自由民主选举,救国阵线主席杨·伊利埃斯库以81%的选票当选总统;救国阵线以70%的选票当选为执政党。救国阵线已表示要同其它政党组成联合政府执政。大选期间,有约430名国际观察员到罗马尼亚监督选举。尽管有的观察员认为选举存在缺点,但总的看,选举应予承认,不能说选举不公正。大选之前,罗马尼亚政局极其复杂,党派间  相似文献   

8.
解析印尼国会和总统选举形势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4年印尼国会和总统直接选举已经拉开序幕,前苏哈托政权势力、改革派势力和伊斯兰势力成为大选的主角,但是竞选资金、政党网络和竞选策略将决定谁是大选的胜利者.现任总统梅加瓦蒂要想再次问鼎总统宝座决非易事.本届大选将是对印尼选民的政治热情、印尼的治安和反恐形势的一次严峻考验,同时也将对美国的全球战略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张业亮 《美国研究》2005,19(2):65-89
本文运用实证的方法在对2004年大选的形势和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布什和共和党获胜的原因、大选结果对美国政局及政党和选举政治的影响,以及布什第二任期内政外交政策走向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2004年大选是布什和共和党取得全面胜利的一次选举。受九一一事件和伊拉克战争的影响,此次总统选举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如全国政治议题和选举议题发生重大变化、道德价值观成为决定大选胜负的关键等。共和党获得全面选举胜利从根本上来说,是“新政联盟”解体以来美选举政治长期变化的结果,也是美国社会日趋保守化的反映。2004年选举结果的意义在于:它预示着保守主义继续得势将是今后四年美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向,再次巩固了共和党在总统和国会选举中的多数地位,强化了总统职位的权势和影响力,加剧了国会内两党的斗争。但这是否是一次“关键性选举”,仍要看两年后的中期选举,特别是2008年大选共和党是否继续维持一党同时控制白宫和国会参众两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韩国宪法虽然确立了"政教分离"的原则,但现实中宗教因素渗透到了政治中,并对总统选举造成了明显的影响。总统候选人的宗教信仰、选民的宗教信仰以及宗教团体在选举过程中的宣传游说,都影响到总统选举的最终投票结果。目前,宗教因素在韩国总统选举中已经由一个"独立变量",发展为一个"非独立变量",但其影响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1.
8月9日,一向以有惊人之举而闻名的俄总统叶利钦,在突然解散斯捷帕申政府时宣布,俄国家杜马选举将于今年12月19日按期举行,并正式推举普京出任俄总理,作为他的“接班人”参加明年俄总统大选,从而拉开了四年一次的俄新一届国家杜马和总统选举的帷  相似文献   

12.
以德国 2 0 0 2年联邦议院选举为案例 ,本文从执政表现、选举战略和政治机会环境等三个方面对影响西欧社民党选举政治表现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就德国而言 ,其东部地区突发水灾与中东地区战争危险骤增等机会环境因素和施罗德领导下社民党的积极竞选战略 ,而不是经济振兴与减少失业和新右翼政治议题主导了本次大选。结果 ,德国社民党主导的中左“红绿联盟”在最后时刻再次赢得了主体选民 ,而大选前曾长期在民意测验中领先的中右联盟党未能笑到最后。  相似文献   

13.
新论集粹     
<正>强化选举信息公开选举信息公开是保障选民选举权利的重要举措,建议把选举信息公开作为法定要求予以明确。积极回应选民诉求,向选民、向社会直播选举全过程。一方面,要在居民集中居住区、活动区定期公开选举进展情况。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短信、微信等载体,对选举工作进行全程公开。此外,应进一步完善选举委员会的产生、运行制度。让选举委员会成为选举信息  相似文献   

14.
一 绪 论2 0 0 0年以后 ,韩国选举中出现的最令人关注的现象之一就是因特网被积极地用于选举过程之中。对于政党和政客们来讲 ,因特网是一个进行有效选举活动的手段 ;而对选民来讲 ,因特网正在成为一种参与政治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利用因特网进行政治参与的选民逐渐增加将能够带来克服既存代议制民主的局限性、扩大民主参与度 ,因此成为人们新的关注对象。在 2 0 0 0年第 16届总选中 ,以市民团体的推选运动及政治参与为起点 ,在政党公职候补人选举过程中 ,引进了自下而上的公荐制度 ;同时在推出大选候补人选的预选中 ,通过利用因特网进行投…  相似文献   

15.
今年 3月和去年 1 1月台湾和马来西亚分别举行了“总统”选举和全国大选 ,当地最大执政党在选举中均遭重创 ,结果是台湾国民党丧失执政权 ,马来西亚巫统仍继续执政。本文主要分析这两大政党的异同及它们成败得失的原因 ,并探讨巫统面对的问题和危机。  相似文献   

16.
《美国研究》2021,35(1):155-160
正2020年12月12日,由中华美国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主办的"2020年大选后美国内外政策趋势和中美关系走向"学术研讨会暨中华美国学会2020年年会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华美国学会常务理事和理事单位的代表及学者近百人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围绕美国政治与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大选后美国外交战略走向、美国经济和社会文化等问题进行了研讨。此次会议得到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的资助。  相似文献   

17.
10月 1日 俄罗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四个独联体国家内务部长会晤并签署了关于共同采取措施稳定北高加索局势的议定书。 2日 普京邀请两位南联盟总统候选人赴俄,并声明说:“作为南真正的友邦,俄不能在关键时刻袖手旁观”。 同日,欧盟主席发言人乔纳森·福尔称,欧盟主席普罗迪建议欧俄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同日,俄安全会议秘书谢尔盖·伊万诺夫称,俄反对外国干涉南联盟大选。 3日 俄印(度)首脑在新德里缔结战略伙伴关系。 同日,南联盟总统候选人科什图尼察称,在得到普京正式邀请的前提下,愿意访问莫斯科。 4日 国家杜马一致通过“关于南联盟大选”声明,指出此次选举“总的来说符合南联盟的法律与公认的国际法准则”。  相似文献   

18.
读家     
《新民周刊》2012,(47):14-17
环球热点A日本诸政党混战12月16日,日本将进行众议院大选。根据日本选举制度,众议院大选被称为是日本的总选举,获得超过半数席位的政党或执政联盟就可以组阁,党首自然就是首相。截至12月3日,已有12个政党角逐众议院席位,这是现行选举制度1996年实行以来,参选政党最多的众院选举。无论是否有能力向执政党地位发起冲击,各党...  相似文献   

19.
法国共产党是目前西欧人数最多的共产主义政党。本文试图通过搜集近百年法国共产党的党员人数及参加历届总统选举、国民议会选举和欧洲议会选举的业绩数据,分析考察法国共产党的市场表现情况,进而揭示出法国选民对共产党的认同情况,以及法国共产党在法国、欧洲的政治生活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历史与地位。  相似文献   

20.
人民行动党在历次大选中的胜利新加坡是共和国,国家元首为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任期四年。新加坡议会采用一院制,原名立法议会,后改为国会。现有七十五个议席。议员任期五年,由议员选举产生内阁,组成新加坡政府。国家实权掌握在总理手中。现将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历届大选中获得席位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