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信息化建设》2017,(4):64-64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无线电广泛应用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融入各行各业,进入千家万户。为保障我国无线电事业健康发展,国家对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进行了全面修订,并于2016年12月1日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2.
《信息化建设》2013,(6):45-47
无线电频谱资源是稀缺的国家战略资源,是信息化无处不在的唯一载体.为加强无线电管理,维护空中电波秩序,有效利用频谱资源,我国于1993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使无线电技术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等领域有了越来越广阔的应用空间.随着无线电事业的飞速发展,无线电管理的法律体系建设需要与时俱进,2013年,《浙江省无线电管理条例》被省人大常委会纳入了年度立法二类项目法规,浙江省无线电管理地方性法规立法在即.  相似文献   

3.
康坚 《上海信息化》2010,(11):16-17
2010年以来,针对无线电管理事业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将宣传工作提升到事关"无线电管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了长远谋划和总体部署,并于9~10月,在全国范围内集中组织开展了无线电管理宣传月活动。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局积极响应宣传月号召,举全局之力、集大家之智、聚各方之势推动宣传成果,为无线电管理工作开展及世博无线电安全保障增添了源源动力。  相似文献   

4.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为无线电管理部门依法行政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近年来,无线技术飞速发展、电磁环境日益复杂、业务范围持续扩展、管理职能不断延伸,现行《条例》已不能适应当前无线电管理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浙江无线电管理部门针对工作中的各项实际问题,对当前无线电管理法制体系建设进行了全面思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无线电技术数字化、微功率、智能化的发展,电磁环境日益复杂,传统的无线电监测网络已无法适应未来无线电事业的发展.城市规模的快速发展,高楼密集建设,使传统的高山点、制高点监测网络失去优势,空中电波折射、反射和多径衰落影响监测网络的精确测向定位,不能捕获微功率信号.  相似文献   

6.
目的重新认识中国无线电广播事业发展的历史起源问题,尤其是廓清在国统区由国民政府主导的中央无线电广播事业的起源。方法运用新闻学、传播学的基本方法,将其置于无线电广播发展的大背景下予以全面的历史考察。结果1929年12月创刊于南京的《广播无线电台年刊》,为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无线电广播专业期刊,并最早传播了中国早期无线电广播传播技术装备的引进、世界各地无线电广播节目表、世界无线电频率分配、中国早期无线电广播电台呼号、收音技术等。结论由国民政府主导的无线电广播装备技术的引进创造了覆盖南达南洋群岛、北及西伯利亚、西逾帕米尔至阿富汗一带,东越太平洋以抵夏威夷群岛的广大范围,达到了20世纪初期中国乃至亚洲无线电广播技术引进、传播与发展的高峰。  相似文献   

7.
2010年9月1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颁布实施17周年纪念日。17年前,《条例》经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无线电管理工作走上了有法可依、依法行政的新阶段,开创了无线电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的新局面,为我国无线电事业的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如今,继续深入贯彻《条例》,切实加强无线电管理,维护空中电波秩序,对于无线电通信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为此,本刊特全文刊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的重要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工业化和信息化加快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与此同时,无线电技术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无线电频谱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资源,其稀缺性和有限性日益凸显。无线电管理工作在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提升。信息消费的生产要素作用当前全球范围内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加快,信息领域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大量涌现,不断激发新的消费需求,成为日益活跃的消费热点。  相似文献   

9.
无线电频谱资源是有限的自然资源,是我国重要、稀缺的战略资源.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有限的频谱资源与不断增长的频谱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运用经济手段,依法收缴无线电频率占用费,科学、有效地管理无线电频谱资源,使有限的资源产生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利用收缴的无线电频率占用费,专项用于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和业务监管、无线电频谱资源的研究和开发,这对于保证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促进无线电新技术和新业务的快速发展,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是江苏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三网融合"等重大决策的实施,为无线电管理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而更新、更高的要求也令无线电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  相似文献   

11.
彭婧  郭慧霞  索阳 《科技信息》2008,(3):520-521
信息化无疑是现代社会最显著的特征,它迅速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历史的车轮驶进了网上办公和电子政务时代,信息化建设与我们的无线电管理事业变得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本文是我们在"无线电管理网站"建设过程中获得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与无线电管理同行们作一交流.  相似文献   

12.
无线电监测是无线电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多年来,我国各级无线电管理部门在无线电日常监测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有害干扰并排除,维护空中电波秩序,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无线电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无线电监测工作的责任越来越大。尤其是涉及国家安全、影响社会稳定、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重大无线电突发事件,需要无线电监测管理部门在认真做好日常监测的同时,建立应急监测机制,并纳入重要工作日程。从人员、设备、运行机制上形成一个严密体系,建立严格的工作制度,常抓不懈,常备不懈。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现代无线电广播中已经广泛开始应用软件无线电技术,使用这种技术不仅仅可以提升无线电广播的抗干扰能力,而且能够大幅度提高无线电广播的质量和效率,从而增进用户的使用体验。由此可知,合理运用软件无线电技术,有利于推动整体无线电广播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本文就将主要围绕软件无线电技术,进行总结与概况,并进一步阐述有关软件无线电技术在无线电广播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上海信息化》2016,(12):38-41
无线电频谱资源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稀缺资源,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智慧城市建设以及物联网和IMT-2020(5G)的快速发展,都离不开频谱资源的支撑.为贯彻“管资源、管台站、管秩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防建设、服务党政机关,突出做好重大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服务国家战略,支撑本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助力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引领未来五年本市无线电管理事业发展,依据《国家无线电管理规划(2016-2020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十三五”规划》等文件,编制本规划.  相似文献   

15.
高峰 《信息化建设》2016,(4):283-284
近年来,我国电视、广播事业发展迅速,特别是数字电视和广播的产生和发展更是较好地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软件无线电技术在数字调幅广播中的应用又进一步提高了其系统的性能。基于此,本文则通过对数字调幅广播及其发展历程进行简要概述,在结合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基础上,对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数字调幅广播系统展开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将时间回溯至1993年9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无线电管理工作踏上了有法可依、依法行政的新征程,开创了现代无线电管理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新局面,为我国无线电管理事业的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7.
1993年9月,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诞生了我国首部无线电管理法规。在过去的十八年里,《条例》的实施推动我国无线电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防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2011年,我国踏1993年9月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18.
新技术、新业务的相继涌现,无疑对无线电监测提出了新课题;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又持续推动无线电监测朝着宽带化和数字化方向前进。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对无线电监测网建设进行全新思考。  相似文献   

19.
无线电管理是无线电系统建设和运营的基础,在移动通信、公共安全、重大赛事、应急抢险等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面对日益复杂的新经济形势,我国无线电管理工作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新问题、新挑战,如何通过改革创新,令无线电管理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江苏省无线电管理局在各领域进行了全面探索.  相似文献   

20.
为了有效提升无线电频率资源的利用效率,深化各类新无线电业务应用,提高"智慧城市"建设的承载能力,上海将于2011年在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和徐家汇商圈启动建设网格化无线电监测网络,探索无线电监测网格化实时监控之道。作为未来无线电精细化管理和无线电监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网格化无线电监测系统有何独特之处?其应用过程中将涉及哪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