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目的:动态观察肝移植围术期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 方法: 30例终末期肝病患者接受原位肝移植术。用放免法、比色法分别测定肝移植围术期5个时点血浆NO2-/NO3-水平和NOS活性,观察其动态变化。同步抽取桡动脉和肺动脉血做血气分析,记录不同时期的PO2、PCO2、SO2、Hb,根据肺内分流标准模型公式计算(Qs/Qt)。并监测围术期心输出量(CO)、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BP)、体循环阻力(SVR)。 结果: (1) 无肝前10 min NO2-/NO3-水平明显高于麻醉后术前。无肝期30 min NO2-/NO3-显著低于无肝前10 min。新肝期30 min NO2-/NO3-显著高于麻醉后术前、无肝期30 min。(2)TNOS活性各时点无显著差异。无肝前10 min、新肝30 min时iNOS活性明显高于麻醉后术前。与无肝30 min值比较,新肝期30 min iNOS活性显著升高。(3)MABP在开放下腔静脉后1 min明显下降,CO和CVP在无肝期下降,新肝期增高。SVR在无肝期增高,新肝期明显下降。(4)Qs/Qt在无肝期下降,新肝期30 min升高。 结论: 在肝移植围术期各个时段,NO水平及iNOS活性各不相同。高NO水平可能是新肝期低阻力、肺内分流增加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肝移植围术期前列环素(PGI2)、血栓素(TXA2)的变化、在肝移植围术期的意义及对体、肺循环的影响。方法:24例终末期肝硬化患者接受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监测围术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BP)、平均肺动脉压(MPAP)、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楔压(PAWP)、心指数(C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分别于麻醉后术前、无肝前10 min、无肝期30 min、新肝期30 min和术毕5 个时点抽取中心静脉血,用放免法测定血浆TXB2及6-keto-PGF1α水平。结果:①MABP在下腔静脉和门静脉阻断及开放后短期内有一过性下降。②CVP、MPAP和PAWP在肝血管阻断后显著下降;供体肝脏复流后,显著升高。③CI在无肝期明显下降,新肝期10 min后升高至较术前更高水平。④SVRI和PVRI在无肝期均显著增高;新肝期15 min内SVRI和PVRI高于术前水平,新肝期30 min后SVRI显著低于术前水平。⑤与术前值相比,6-keto-PGF1α和TXB2各期显著增加;与阻断前相比,6-keto-PGF1α在新肝期缓慢降低,在术毕时显著降低。结论:肝硬化患者肝移植围术期血浆TXA2、PGI2水平变化显著,一定程度影响了体肺循环。  相似文献   

3.
背景:当肝动脉与门静脉早期复流时序不同时,是否会加重对肝移植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的损伤尚未见大量报道。目的:探讨肝动脉与门静脉早期复流对肝移植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门静脉灌注的大鼠自体肝移植模型,78只SD大鼠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3组:肝动脉组(n=36):行自体肝移植手术,以40C乳酸林格液由门静脉灌肝40min,开放肝动脉及下腔静脉,10min后开放门静脉;门静脉组(n=36):行自体肝移植手术,门静脉开放恢复肝脏血流后10min再开放肝动脉血流;假手术组(n=6):打开腹腔,游离肝脏后关腹。观察各组小肠显微及超微结构变化并测定一氧化氮水平。结果与结论:术后各实验组不同时段先后出现小肠绒毛排列不整或紊乱,小肠黏膜细胞线粒体大小不一,明显肿胀,呈类圆形,内有空泡变性,严重者可见嵴减少、断裂或消失。小肠组织一氧化氮水平均升高。上述变化在术后12h达高峰。术后肝动脉先复流组小肠显微及超微结构损伤及小肠组织一氧化氮水平明显高于门静脉先复流组。提示,肝动脉早期复流可以通过早期肝脏供氧以减少移植肝脏的损害,但门静脉的延迟开放则加重了肝移植大鼠小肠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急性肾缺血 -再灌注损伤时家兔心功能的变化及川芎嗪注射液对家兔心功能的保护影响。方法 :健康家兔2 2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 (SC ,n =6 )、单纯缺血再灌注组 (IR ,n =8)、缺血再灌注 +川芎嗪治疗组 (IR +LGT ,n =8)。通过四道生理记录仪连续观察缺血前、缺血后 1h内和再灌注后 1h内 1min、15min、30min、4 5min、6 0min不同时间点心功能的动态变化。结果 :与SC组比较 ,IR组家兔缺血后左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 (LV +dp/dtmas)、左心室内压力峰值 (LVSP)、平均动脉压 (MAP)和心率 (HR)均下降 ,左心室舒张末期压 (LVE…  相似文献   

5.
韦开福  林英忠  王风 《医学信息》2006,19(11):1987-1988
目的探讨脉压在高血压病并发心肌梗塞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配比分析2组男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脉压水平:A组为高血压病并发心肌梗塞的患者(n=75),B组为同等条件下无心肌梗塞的高血压病患者(n=75)。结果A、B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分别为(113±11.52)mmHg、(109±13.12)mmHg,差异无显著性(P>0.05),A、B两组患者的平均脉压(PP)分别为(73±10.42)mmHg、(62±12.32)mmHg,A组脉压明显高于B组脉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压增大是高血压病发生心肌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合并卵圆孔未闭的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行原位肝移植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择期行原位肝移植术的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69例,根据心脏多普勒彩超检查结果分为卵圆孔未闭组(P组,卵圆孔>3 mm)27例和非卵圆孔未闭组(N组,卵圆孔≤3 mm)42例,比较两组诱导插管后(T1),门静脉阻断即刻(T2),无肝期10 min(T3),门静脉开放即刻(T4),新肝期1 h(T5),术毕(T6)时HR、MAP、CVP、SV、CO、CI、dp/dt和CCE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T4时点MAP和CI低于T1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2、T4时点SV和CO低于T1时点,T6时点SV和CO高于T1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2~T6时点CCE低于T1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点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结论 与非卵圆孔未闭患儿比较,合并卵圆孔未闭的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行原位肝移植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变化无差异,术前无明显临床症状或右向左分流致心功能不全,无需对卵圆孔未闭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肝移植患者术后脑损伤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肝移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院DEX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麻醉诱导前DEX组给予DEX负荷量0.5μg/kg,10 min内泵注完毕后以维持量0.5μg/kg/h继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在相同时间内NS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余同DEX组。分别于术前(T0),切肝前60 min (T1),无肝期10 min(T2)、60 min(T3),新肝期10 min(T4)、60 min (T5)及术毕(T6)时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抽取颈内静脉球部血液,测定血清中星型胶质细胞S-100β蛋白(S-100β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与NS组比较,DEX组HR于T1~T6时降低(<0.05,<0.01)。与NS组比较,DEX组MAP、CVP和H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与T0比较,NS组和DEX组S-100β蛋白、NSE水平分别于T1~T6时均升高(<0.05,<0.01);与NS组比较,DEX组S-100β蛋白、NSE水平分别于T1~T6时均降低(<0.05,<0.01)。结论 DEX用于肝移植患者可减轻脑损伤,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HO/CO通路在2K1C肾性高血压时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利用两肾一夹 (2K1C)高血压动物模型观察血红素加氧酶 /一氧化碳 (HO/CO)系统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以及血红素 -L -赖氨酸 (HLL)、一氧化碳 (CO)对大鼠离体血管收缩反应性的影响 ,探讨内源性和外源性CO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腹腔注射HLL和CO ,观察平均动脉压 (MAP)和心率的动态变化。观察离体主动脉环对苯肾上腺素 (PHE)的反应性变化。结果 :(1)CO使 2K1C组和假手术组MAP均显著降低分别达10 0mmHg和 5 4 38mmHg(P <0 0 1) ,心率先升后降 ;HLL可使 2K1C组MAP明显降低 ,幅度为 6 1 6 7mmHg(P <0 0 1) ,心率变化不大。(2 )HLL使 2K1C组和假手术组胸主动脉环收缩反应性下降 ,并可被ZnPPⅨ所逆转。结论 :2K1C肾性高血压的产生与CO有关 ;HO/CO通路参与了肾性高血压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对受体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血生化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 60例肾移植术受者 ,在硬膜外麻醉前放置SwanGanz漂浮导管行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分析 ,同时监测血生化改变。结果 :硬膜外阻滞后 3 0min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 (CVP)、体循环阻力 (SVR)下降明显 ,阻断髂内动脉后MAP ,CVP逐渐恢复至麻醉前水平 ,肺循环阻力 (PVR)则明显升高。开放供肾血流后 3 0min内 ,心输出量 (CO)、心脏指数(CI)、平均肺动脉压 (MPAP)及PVR明显升高 ,CVP、SVR明显下降。K+ 在肾血管开放时显著升高 ,BUN值在开放供肾血流后 3 0min后明显降低。结论 :硬膜外麻醉用于肾移植术效果理想、确切 ;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随手术步骤而不同 ,并相对较平稳。同时必须密切注意防止因血K+ 浓度过高所致的心律紊乱  相似文献   

10.
背景:原位肝移植中诸多因素可导致移植后急性肾功能衰竭,但不同移植方式对移植过程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并不清楚。 目的:比较活体部分供肝移植和尸体全肝移植对移植过程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纳入拟行活体部分供肝原位肝移植的晚期肝病患者15例设为活体组,采用背驮式原位肝移植;另与同期进行的尸体全肝移植20例患者设为尸体组,采用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分别于切皮前即刻、切皮后1 h、无肝期30 min、新肝期1 h及新肝期4 h测定血流动力学和肾功能指标。 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活体组无肝期30 min时心输出量、心指数高于尸体组,而体循环血管阻力、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低于尸体组(P < 0.05)。两组移植过程中各时点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肌酐及肌酐清除率均在正常范围内,总尿量及呋噻米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但活体组无肝期分钟尿量明显多于尸体组( < 0.05)。提示活体部分供肝移植和尸体全肝移植对移植过程中患者肾功能均未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背景:近年来,肝移植技术迅速发展,如何预防缺血再灌注损伤并有效保护肝再生成为研究的热点。缺血预处理是保护肝缺血损伤的有效方法,但其确切机制尚存争议。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在大鼠减体积肝移植肝损伤和肝再生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动物随机分为3组,肝移植组建立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缺血预处理+肝移植组在供肝灌注前阻断第1肝门行缺血预处理10min,再灌注15min。假手术组在开腹后游离肝周韧带,然后关腹。分别于术后0.5,2,6,24h取材。通过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和移植肝组织病理检查评估肝损伤。半定量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法测定氧化还原蛋白1表达水平,检测移植肝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评估肝再生情况。结果与结论:与肝移植组相比,缺血预处理+肝移植组术后6,24h受体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降低(P0.05;P0.01)。病理学分析显示肝移植组术后24h可见到门脉周围大量炎细胞浸润,肝窦扩张明显,肝组织损伤较重;而缺血预处理+肝移植组则损伤较轻。半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缺血预处理+肝移植组移植肝中Ref-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这一结果同样在westernblot检测中得到验证:缺血预处理+肝移植组移植肝术后24hRef-1蛋白表达较肝移植组明显增强(P0.05)。同时,术后2,6和24h缺血预处理+肝移植组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数较肝移植组明显增加(P0.05)。结果提示缺血预处理可减轻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早期移植物肝损伤并促进肝再生,这与Ref-1蛋白高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正>目的:探讨RAS稳态失衡在止血带休克后主动脉血管低反应性及损伤中的作用。方法: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及再灌注10 min、1 h、2 h、4 h、6 h、12 h模型组,每组6只。模型组止血带阻断双后肢血流2 h,达再灌注时间后处死;多普勒法测肢体血流,颈动脉插管法测平均动脉压(MAP),离体血管张力测定仪测主动脉血管收缩反应性,HE染色结合透射电镜评价血管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肝移植术中,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酸脱氢酶(GLD)和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的变化规律及此变化与供肝缺血保存/再灌注损伤的关系,对20例行原位肝移植术的病人进行手术期ALT、AST、GLD、HA的连续监测,即从门静脉阻断至术毕每半小时一次连续测定ALT、AST、GLD、HA的浓度.其中8例供肝植入前常规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供肝植入前病理有轻度器官保存性损伤.血清HA在门静脉阻断后呈明显的上升,无肝期结束前达最高峰(945±455μg/L),当供肝血流开放后,立即逐步下降;受体血清肝酶(ALT、AST、GLD)浓度在无肝期结束前都无明显的变化,直至供肝植入血流开放后出现明显上升.血清HA的水平与肝酶的水平呈负相关.肝移植术中,在供肝植入后,患者血清肝酶的上升反映了供肝细胞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而HA下降的变化反映了供肝窦状内皮细胞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全醉联合脊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3月我院老年宫颈癌患者74例,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n=37)、对照组(n=37).均拟行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对照组予以静吸复合全醉,观察组予以静吸复合全醉联合脊椎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苏醒质量、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认知功能(MMSE)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诱导后MAP、HR高于对照组,气腹后、术毕MAP、HR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躁动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d、术后3 d,MMSE评分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吸复合全醉联合脊椎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老年宫颈癌患者,可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减轻认知功能损害,提高苏醒质量,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肝移植术后患者血清Leptin浓度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肝移植造成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血清Leptin水平的影响。收集切除全肝的恶性原发性肝癌和胆管癌患者血清,采用RIA和ELISA测定血清Leptin、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术前自身对照相比,术后即刻Leptin水平下降,经无肝期1h继续降低,新肝期1h达最低点,术后10h即恢复并高于术前(P<0.05)。CRP水平也呈相似变化,在新肝期1h达最低点,以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血清IL1β水平也是先有降低趋势,术后10h恢复至正常。这提示肝移植后患者血清Leptin水平先降后升,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伴有急性期CRP和IL1β的变化,说明Leptin在肝移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深低温体外循环对犬趾蹼微循环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研究表明,深低温体外循环时,犬趾蹼微循环发生的变化与温度有关。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不能反映组织灌注的优劣情况。毛细血管内的血流速度与灌注流量的高低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喷他佐辛用于全麻苏醒期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插管全麻手术者9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A)、氯诺昔康组(B)和喷他佐辛组(C),每组30例,依次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min静注生理盐水2ml、氯诺昔康0.2mg/kg、喷他佐辛0.5mg/kg。记录三组麻醉前(T1)、拔管时(T2)、拔管后5min(T3)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T2的躁动评分、T3的Ramsay镇静和疼痛评分以及从手术结束至拔管的时间。结果三组T2的HR和MAP均较T1明显升高(P〈0.05);A组T3的HR和MAP较T1明显升高(P〈0.05);B、C组T2、T3的HR和MAP均明显低于A组(P〈0.05);B、C组T2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B、C组T3镇静和疼痛评分明显优于A组(P〈0.05);C组镇静评分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喷他佐辛不影响拔管时间,全麻术后的苏醒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8.
李艳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9):1545-1548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在人流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我院行人流手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n=30),分别采用丙泊酚与不同剂量利多卡因联合,其中A组为生理盐水组、B组为2%利多卡因1 mL组、C组为2%利多卡因2 mL组.观测并记录患者术中镇痛效果、生命体征变化、注射疼痛与麻醉质量等;统计并记录麻醉前静息状态(T0)、麻醉注射时(T1)、术中均值(T2)时三组患者的心率(Heart rate,HR)、血氧饱和度(Peripheral capillary oxgen saturation,SPO2)、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采用口语等级评分法(Vocal rating score,VRS)评估患者丙泊酚注射时疼痛程度;观察记录三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清醒至正常行走时间;统计三组患者麻醉使用不良反应.结果:三组间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注射时,A组HR、MAP高于其他两组,SPO2低于其他两组,B组HR与MAP高于C组、SPO2低于C组;A组术中平均HR与MAP高于其他两组,B组术中平均HR与MAP高于C组(P<0.05);A组患者的注射痛评分最高,C组最低(P<0.05);三组间意识恢复时间、清醒至正常行走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人流手术采用2%利多卡因2 mL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好、刺激少、且不会升高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对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鼻内镜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65~80岁、体重40~80kg,随机分为三组(n=20):对照组(C组)、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组Ⅰ(N1组)和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组Ⅱ(N2组).三组患者均采用全静脉麻醉方式完成手术.N1与N2组在术中静脉输注尼卡地平1~3μg/kg·min进行控制性降压,其中N1组术中控制平均动脉压(MAP)于70~80mmHg,N2组控制于MAP 50~60mmHg,两组控制性降压时间不超过60min,C组则静脉输注等量生理盐水.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测试方法调查患者术前和术后6h、24h、48h、72h、96h的认知功能变化.结果 三组与基础值比较,于术后48h内MMSE评分均降低;与C组比较,N1、N2组MMSE评分6、24、48、7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N1组比较,N2组24、48h MMSE评分降低(P<0.05).结论 控制性降压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产生影响,其中以记忆力、计算力影响为甚,且降压程度越大,发生POCD的概率越大.  相似文献   

20.
彭惠华  黄芳  林丽田 《医学信息》2009,22(3):198-199
目的观察长托宁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前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腺体分泌的影响。方法将40例腹腔镜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长托宁组(Ⅰ组,n=20)和阿托品组(Ⅱ组,n=20)选择气管内静吸全身麻醉,入室前已开放静脉。全麻诱导前静注长托宁0.01 mg/kg或阿托品0.01 mg/kg。记录注药前(基础值),注药后(5 min、15 min、3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用药后1 h,2 h口腔分泌物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给药前平均动脉压、心率无明显差异(P〉0.05),Ⅰ组患儿给药后平均动脉压,心率无明显变化,II组给药后5 min、15 min、30 min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明显高于给药前(P〈0.05),并且明显高于I组相应时点(P〈0.05),两组SpO2给药前后无明显变化。两组患儿用药后1 h均未发现口腔内分泌物,2 hⅠ组未发现口腔分泌物,II组有12例(60%)口腔内有不同程度的分泌物。结论长托宁作为麻醉前用药对患儿的平均动脉压、心率、SpO2无明显影响,术前静注长托宁可有效抑制呼吸道和消化道腺体分泌,且作用时间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