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观察红景天对儿茶酚胺损伤大鼠心肌以及对HIF-1α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异丙肾组(n=15),红景天组(n=15)和对照组(n=15).第六天大鼠处死,测定血清CK-MB、NO,组织病理学检查.RT-2PCR法检测损伤心肌HIF-1α、VEGF、eNOSmRNA的表达.结果:红景天组心肌坏死病理积分较异丙肾组明显降低(P<0.01),可减轻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CK-MB升高(P<0.05)并且可使异丙肾上腺素心肌损伤大鼠血清NO升高93.8%(P<0.01).与对照组相比,异丙肾组HIF-1α、VEGF、eNOS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P<0.001);红景天组与异丙肾组比较,HIF-1α、VEGF、eNOSmRNA表达增高(P<0.001).结论:红景天对儿茶酚胺所致的心肌损害具有明显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HIF-1α表达,促进下游VEGF、eNOS等基因的表达,增加血清NO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2.
人参皂甙Rb1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管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b1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血管再生和心肌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将大鼠随机分为Rb1治疗组、单纯手术组及假手术组。手术2周,4周后分别测定有关心功能指标,TFC和伊文思兰染色测定梗死区、缺血区的面积比值,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VEGF的表达量,Ⅷ因子和SAM染色观察微血管密度和功能血管再生情况。结果人参皂甙Rb1治疗组心功能好转,心肌微血管密度和功能血管数量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区和梗死区的范围也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的表达量也高于单纯手术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参皂甙Rb1有促进缺血心肌血管生成、保护缺血心肌、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七皂苷R1对大鼠缺血心肌VEGF、bFGF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39只,建立心肌梗死(AMI)模型,术后24h存活大鼠随机分为药物组(n=13)、对照组(n=13),另设假手术组(n=8)。药物组给予三七皂苷R1水溶液(2.5 mg·kg-1·d-1)腹腔注射、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用药4周。于实验终点处死大鼠,心肌组织取材,Ⅷ因子染色计数微血管数(MVC)及微血管密度(MVD),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缺血心肌VEGF、bFGF蛋白的表达。结果:药物组及对照组MVC、MVD均高于假手术组,且药物组高于对照组(P0.05);大鼠缺血心肌药物组及对照组VEGF、bFGF蛋白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且药物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七皂苷R1促进大鼠缺血心肌血管再生同时可上调缺血心肌VEGF、bFGF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Ephrin-B2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血管新生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及、缺血再灌注组及Ephrin-B2干预组,后两组再分为4天、7天、14天、28天亚组;线栓法制备局灶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 mNSS)评分法对各时间点模型进行评分;Western blot及荧光定量PCR检测缺血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的表达;以免疫荧光双标法定位VEGF表达的细胞类型;以CD31+BrdU计数缺血半暗带中新生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Ephrin-B2干预组与缺血再灌注组各时间点亚组比较,新生微血管密度测定计数较缺血再灌注组均显著增加(P0.05),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VEGF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VEGF主要表达于CD31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结论:Ephrin-B2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半暗带血管新生,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缺失的修复。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 1 receptor antagonist,IL_1ra)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及其对CNV生长的作用,采用角膜缝线法建立大鼠CNV模型,分成正常对照组、单纯角膜缝线组和缝线加IL_1ra结膜下注射组三组,于术后1w、2w分别计算各组CNV面积,观察CNV生长情况;术后1w各组随机处死4只大鼠,取角膜组织采用RT_PCR检测VEGF的表达。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无CNV生长,VEGF低表达;单纯缝线组CNV生长旺盛,VEGF高表达,CNV面积、VEGF mRNA相对吸光度值与其他两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IL_1ra组CNV生长稀疏,VEGF表达较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缺血性脑梗死大鼠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选取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小檗碱组各20只。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后及给药后7d采用Longa标准评分评估大鼠神经功能。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的抗氧化活性和炎症因子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脑缺血再灌注皮质微血管密度(MVD)。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低氧诱导生长因子- 1 (HIF-1 )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试验检测VEGF和HIF-1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和小檗碱组大鼠术后具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表现,Long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给药7 d后,模型组和小檗碱组大鼠Long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小檗碱组大鼠Longa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丙二醛(MDA)水平显著升高,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小檗碱组MDA水平显著降低,而GSH-Px和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小檗碱组IL-1β、TNF-α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7 d后,模型组和小檗碱组MVD、VEGF mRNA和HIF-1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小檗碱组MVD、VEGF mRNA和HIF-1 mRNA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给药7 d后,小檗碱组和模型组VEGF和HIF-1 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小檗碱组VEGF和HIF-1 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小檗碱通过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促进血管生成从而达到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HIF-1 /VEGF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大鼠心肌组织Rho激酶表达的变化及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观察法舒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大鼠心肌组织Rho激酶表达的影响,探讨法舒地尔对心梗后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AMI组、假手术组。治疗组及AMI组均结扎左前降支(LAD)制作AMI模型;假手术组只在其LAD下穿线不结扎。治疗组给予法舒地尔5mg/kg,腹腔注射,每日两次;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1周后,EvensBlue及NBT双染色确定缺血面积及梗死面积,RT-PCR法测定rho激酶mRNA的表达,DNA断裂的原位末端标记法(T UNEL法)检测缺血区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免疫组化测定凋亡相关蛋白bcl-2及bax表达的变化。结果:1周后,AMI组与假手术组相比,AMI组大鼠Rho激酶mRNA表达增加(P0.01),凋亡相关蛋白bax表达增加(P0.01),bcl-2表达减少(P0.01),AI明显增加(P0.01)。治疗组与AMI组相比,梗死面积显著减小(P0.05),Rho激酶mRNA及bax表达显著减少,AI显著降低,bcl-2表达显著增加(均P0.01)。结论:大鼠AMI后,心肌组织中Rho激酶的表达增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增加,连续应用法舒地尔1周能有效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起到心肌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Ⅰ (2 10 )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 ,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表达和梗死区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 选雄性大白鼠 45只 ,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扎左冠状动脉 45分钟后再灌注制成非透壁性心肌梗死模型。实验组给予血管紧张素Ⅰ (2 10 ) 5 0 pmol/kg·d ,而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的蒸馏水 ,第 15天处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光镜观察和图像分析处理 ,使用SPSS 10统计分析 3组数据。结果 实验组大鼠心肌细胞内bFGF和VEGF均比对照组表达明显增强 ,图像分析结果其灰度值下降 (为 81 2 4± 0 79比 90 2 9± 0 2 6 ;79 31± 0 72比 89 5 2± 0 5 6 ,P <0 0 0 1) ,微血管密度也明显增多(2 8 2 2± 1 0 1比 2 0 33± 0 83,P <0 0 0 1)。结论 血管紧张素Ⅰ (2 10 )可增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表达VEGF和bFGF ,促进缺血区血管新生 ,发挥保护心肌的缺血性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黄芪红花配伍是否通过调节小凹蛋白1(Caveolin-1,Cav-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通路促进血管新生保护大鼠脑缺血损伤。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个组:对照组(Sham组,n=12),模型组(MACO组,n=12),黄芪红花40:1组(n=12),20:1组(n=12),5:1(n=12)。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尼龙线栓法制作,连续给药21d后,评价神经功能学评分,计算脑梗死体积,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皮质区的微血管密度,采用RT-PCR法检测皮质区VEGF m RNA和Cav-1 m RNA表达,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测定皮质区VEGF和Cav-1的蛋白表达。结果:连续给药21d后,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学评分均有所降低,3个不同比例的黄芪红花组的神经功能学评分降低最为明显(P0.01),脑梗死体积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P0.01),微血管密度、VEGF和Cav-1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黄芪红花配伍可能通过调节Cav-1/VEGF信号通路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内的血管新生,从而减轻脑缺血损伤,且最佳的配伍比例为黄芪红花5: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宫内缺氧对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与VEGF mRNA表达的影响以及当归的调控作用.方法 孕14 d健康SD雌性大鼠1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组和当归组各5只,于孕14 d开始将当归组与缺氧组孕鼠置于低张氧浓度三气培养箱中,制作胎鼠宫内缺氧模型,此前一小时按8 mL/kg分别给予当归和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对照组不缺氧,余同缺氧组.三组孕鼠分娩当日每窝随机选取新生鼠4只,取脑组织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NSE mRNA、VEGF mRNA原位杂交,400倍拍照、IPP6.0软件图像分析.结果 缺氧组新生大鼠大脑皮质NSE mRNA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减少,积分光密度值(IOD)降低(P<0.05),VEGF mRNA阳性细胞IOD值升高(P<0.05);当归组新生大鼠大脑皮质NSE mRNA阳性细胞数较缺氧组增多、IOD值增高(P<0.05),VEGF mRNA阳性细胞IOD值增高(P<0.05).结论 宫内缺氧可致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受损,当归注射液对此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大脑皮质VEGF mRNA的表达而使缺氧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对6种藓类植物,即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Web.et Mohr.)B.S.G.)、湿地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Lindb.)Kop.)、侧枝匐灯藓(Plagiomnium maximoviczii(Lindb.)Kop.)、大凤尾藓(Fissidensnobilis Griff.)、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Doz.et Molk.)B.S.G.)和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嫩茎和老茎的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发现,同一藓类植株的嫩茎和老茎,茎结构稳定,不同种藓类植物茎横切面具有不同特征.植物体茎横切面形状、表层细胞的层数、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薄、皮层细胞大小和形状、中轴的有无以及比例等特征可以作为藓类植物的分科分类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