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卞栋 《实用全科医学》2010,8(6):719-720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手术方法。方法选择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7d内患者22例,经股静脉切开取栓,由大隐静脉侧支留置导管,术后溶栓治疗及造影检查。结果全部患者于术后3d内肿胀缓解,序贯溶栓治疗10d后,症状完全消失。2例留置导管脱落,20例拔管前造影显示:12例患者左髂静脉狭窄或闭塞,陈旧性血栓附壁,大量侧支循环建立,髂静脉内无新鲜血栓。随访20例,随访时间3~36月,平均12个月,仅2例发生血栓后综合征。结论手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肯定,左髂静脉狭窄或闭塞虽然是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术中同期处理狭窄或闭塞手术较复杂、费时,有较多并发症。笔者采用取栓后序贯溶栓治疗,效果优良。左髂静脉狭窄或闭塞,术后若无症状可不予处理或二期处理。  相似文献   

2.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外科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卞栋 《安徽医学》2010,31(4):366-367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手术方法改进。方法选择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7d内患者22例,经股静脉切开取栓,由大隐静脉侧支留置导管,术后溶栓治疗及造影检查。结果全部患者于术后3d内肿胀缓解,序贯溶栓治疗10d后,症状完全消失,2例留置导管脱落。20例拔管前造影显示:12例患者左髂静脉狭窄或闭塞,陈旧性血栓附壁,大量侧支循环建立,髂静脉内无新鲜血栓。随访20例,平均12个月,仅2例发生血栓后综合征。结论左髂静脉狭窄或闭塞虽然是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但术中同期处理狭窄或闭塞麻烦、费时,有较多并发症。采取取栓后序贯溶栓治疗效果优良,左髂静脉狭窄或闭塞在无症状情况下可不予处理或二期处理。  相似文献   

3.
刘丽  王爱林  刘军 《黑龙江医学》2003,27(12):897-898
目的 评价血管内超声消融在治疗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5 4例慢性深静脉血栓患者接受了静脉内超声消融治疗 ,超声消融时间为 6~ 2 4min ,平均 1 2min。术后应用肝素抗凝 ,应用静脉趋动器促进血液回流。结果  5 4例髂股静脉及静脉闭塞中 ,4 7例完全再通 ,再通率达 87% ,7例部分再通 ,部分再通率达 1 3%。 4 7例完全再通者 2 4例安放支架 ,2 3例未安放支架者 ,1 0例发生再闭塞 ,闭塞率达 4 3 5 % ,2 4例安放支架者 2例发生再闭塞 ,再闭塞率 8 3%。结论 超声消融可以再通已经闭塞的髂股静脉及静脉 ,并为进一步进行球囊扩张和安放支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静脉导管溶栓联合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1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经健肢股静脉穿刺,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再经患肢股静脉或内踝处大隐静脉穿刺置管,应用尿激酶100 mg/120 ml以5 ml/h于溶栓导管持续泵入、肝素100 mg/120 ml以5 ml/h于鞘管内持续泵入,每24~48 h经溶栓导管造影检查,如未溶通继续溶栓治疗,疗程最长1周。结果本组11例血栓完全溶通,4例部分溶通,1例完全不通(合并左髂静脉闭塞,予以球扩+支架治疗),治疗过程中有1例出现穿刺部位血肿、3例有穿刺点处渗血。结论经皮静脉导管溶栓联合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顺行法保留溶栓导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腘静脉/胫后静脉顺行保留溶栓导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59例单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左侧46例,右侧13例?起病时间0.5~21.0天,平均5.9天?采用超声多普勒或X线透视引导技术,穿刺患侧腘静脉/胫后静脉?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后,留置溶栓导管于髂股静脉血栓近心端,溶栓治疗3~7天,平均5.6天?合并髂/股静脉明显狭窄者结合球囊扩张技术?术后3~7天造影复查血管通畅度及调整溶栓导管留置水平?术后随访包括患肢周径?血栓复发和相关并发症等?结果:术前经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穿刺52例,透视监视引导下穿刺7例,穿刺成功率100%?尿激酶总用量300 000 0~500 000 0 U?患肢肿胀于溶栓后第2~3天开始消减,第7天完全消退47例(79.7%),部分消退12例(20.3%)?38例辅助球囊扩张技术,髂/股静脉7天通畅率84.2%(32/38);21例单纯保留导管溶栓,髂/股静脉7天通畅率61.9%(13/21)?11例髂总静脉主干未复通,盆腔侧枝循环均开放充分?随访3~12个月,均无症状性复发,无肺动脉栓塞?脑出血等并发症?结论:顺行法保留溶栓导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总体疗效优良,技术操作相对简单,无严重并发症,是下肢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静脉超声消融在治疗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38例慢性深静脉血栓患者接受了静脉内超声消融治疗,超声消融时间为12~24分钟,平均18分钟,术后应用肝素抗凝,应用静脉趋动器促进血液回流。结果 38例髂股静脉闭塞中31例完全再通,再通达81%,7例部分再通,部分再通达19%。31例完全再通者随访24例,15例未安放支架者,10例发生再闭塞,达65%,9例安放支架者2例发生再闭塞,再闭塞22%。结论超声消融可以再通已经闭塞的髂股静脉并为进一步进行球囊扩张和安放内支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妇科盆腔术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诊治意义,预防肺栓塞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0月912例妇产科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5例病历资料,结合临床表现,通过下肢血管超声检查、下肢静脉造影和D-二聚体检测,早期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给予抗凝溶栓治疗。结果:912例妇产科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5例,其中7例小腿肌肉静脉丛有2例下肢静脉造影未检出,2例髂静脉血栓有1例患者超声未检出,行深静脉造影发现;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D-二聚体明显升高,25例患者均无肺栓塞发生。结论:D-二聚体是早期血栓最敏感指标,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诊断需结合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和下肢静脉造影,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预防肺栓塞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介入治疗的方法及疗效,并进行临床资料和并发症的总结.方法 收集2004年1月-2011年11月DVT患者28例,先经健侧股静脉穿刺置管行髂股静脉造影明确血栓的部位与程度.对所有患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采用导管溶栓、扩张球囊破栓.若球囊对狭窄部扩张疗效较差者,则植入支架,3例髂总静脉植入支架.对髂、股静脉开口闭塞者行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穿刺.根据溶栓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给药方法,如团注、滴注和双路法.结果 28例滤器放置成功率位100%,留置导管时间为3-8天,平均为6天.治愈为22例,有效为6例.结论 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安全可靠、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是周围血管阻塞性疾病中常见的一种 ,以往诊断主要靠X线静脉造影 ,近年来由于超声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彩色多普勒超声 (CDFI)的应用 ,为尽早确诊DVT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对 2 0例超声资料进行了分析 ,以探讨其实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例 ,年龄为 1 7岁 76岁 ,病程 4d~ 1 0a ,发病原因中有外伤或手术史者 7例 ,长期卧床 5例 ,血管外压迫 3例 ,无明显原因的 5例。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1 .2 仪器条件 应用东芝SSH - 1 4 0A彩超仪 ,探头频率 :检查下肢静脉时用 7.5MHz,检查髂静脉及…  相似文献   

10.
超声消融治疗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静脉超声消融在治疗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38例慢性深静脉血栓患者接受了静脉内超声消融治疗,超声消融时间为12-24分钟,平均18分钟,术后应用肝素抗凝,应用静脉趋动器促进血液回流。结果 38例髂股静脉闭塞中31例完全再通,再通达81%,7例部分再通,部分再通达19%。31例完全再通者随访24例,15例未安放支架者,10例发生再闭塞,达65%;9例安放支架者2例发生再闭塞,再闭塞22%。结论 超声消融可以再通已经闭塞的髂股静脉并为进一步进行球囊扩张和安放内支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梁艳秋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1):235-235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方法根据1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大腿周径差小于5cm的行药物溶栓治疗,大腿周径差5~10cm的行手术取栓,术中、术后抗凝、溶栓治疗。结果16例经溶栓治疗后肿胀完全消失,大腿周径与健侧相同,2例术后症状消失,2周后静脉造影显示深静脉完全再通;1例术后肿胀减轻,手术后有轻度血栓后综合征表现。结论根据发病时间短、病情进展缓慢、患肢周径轻度增大、张力不增大的情况下溶栓治疗也可取得较理想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Cockett综合征介入综合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31例确诊为Cockett综合征且全部并发左髂-股静脉血栓完全闭塞患者行溶栓术前检测,溶栓期间每日超声检测溶栓效果,静脉血管造影及左髂静脉支架植入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支架和血流通畅情况.结果 31例溶栓效果评价:良好23例,一般6例,无效2例....  相似文献   

13.
刘丽  杨丽娟  靖冬梅 《黑龙江医学》2004,28(10):750-751
目的 研究评价静脉内导管振动溶栓 (Trellis)在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① 1~ 7d的深静脉血栓 ,经健侧股静脉穿刺 ,经髂下腔进入患肢 ;②切开股静脉插入振动溶栓导管 ,进行静脉振动溶栓。通过治疗前后深静脉造影和术后随访。研究评价导管振动溶栓技术溶解静脉血栓的作用。结果 在腔静脉滤器保护下 34例患者接受了振动溶栓治疗。 34例全部有效溶解了静脉内血栓 ,其中 30例振动溶栓后静脉至下腔静脉完全再通 ,4例振动溶栓导管未抵达下腔静脉 ,经静脉内超声溶栓后 ,3例深静脉完全再通 ,1例部分再通。导管振动溶栓显效率达 88% ,本组未发生静脉穿孔、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导管振动溶栓可以有效地溶解深静脉血栓 ,并具有微创、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常见一种。现报告 1 985年 5月到 1 998年 5月我院 2 5例治疗体会。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发病距入院时间 3小时到 1 5天平均 3.9天 ,男 1 4例 ,女 1 1例。年龄 2 6岁~ 6 0岁 ,平均 37岁。左侧 2 0例 ,右侧 5例。依据临床表现和体征 ,结合静脉造影或多普勒确诊。药物加机械预防措施 4例 ,配合溶栓 5例 ,手术取栓 1 5例 ,截肢 1例。1 2 血栓形成诱因 :怀孕分娩后诱发 6例 ,下肢丹毒 ,或脚气感染等诱发 9例 ,股骨上段骨折诱发 3例。月国部封闭刺伤血管诱发 2例。下肢长期输液后 2例 ,腹腔、髋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对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髂静脉DSA确诊的165例IVCS患者的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资料,以髂静脉DSA为诊断标准,统计IVCS的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诊断符合率。 结果 165例中,经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确诊160例,5例未检出,诊断符合率96.97%。 结论 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对诊断IVCS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IVCS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16.
左髂静脉解剖学异常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左髂静脉解剖学异常在左下肢静脉曲张及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52例单侧左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实施静脉造影,对33例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急诊顺行取栓,左额静脉探查术。结果:左髂静脉闭塞或明显狭窄61例。结论:左髂静脉解剖学异常在左下肢静脉曲张和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韩兴军  田旭东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5):2720-2721
目的:探讨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在顺行造影的同时,加压推注尿激酶的应用。方法:56例DVT,男38例,女18例,右下肢20例,左下肢36例,病程6h~5d。从患肢远端浅静脉入路,小腿中下1/3捆扎止血带,使对比剂经深静脉通过,进行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的同时,加压间断推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尿激酶使用20万U~80万U。结果:56例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无一例无效,无一例发生症状性肺栓塞,所有患者症状消失或明显减退。结论:经下肢浅静脉加压推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髂股DVT,疗效确切,溶解率高,方法简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潘浩  邓超频  郑继行  陈聪  陈魁  艾鹏 《浙江医学》2019,41(22):2430-2432
目的通过分析不明原因下肢肿胀患者下肢深静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结果,寻找发病的原因并行相应的治疗。方法对2015年5月1日至2017年5月1日收治的不明原因下肢肿胀及肿痛患者79例共81条下肢在DSA下行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其中50例共52条下肢入院后同时行B超检查。分析并总结造影、超声检查结果及病历资料。结果DSA检查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33条下肢(40.7%),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PTS)12条下肢(14.8%),髂静脉压迫综合征20条下肢(24.7%),腘静脉压迫3条下肢(3.7%),其中2条为血肿压迫。造影未见异常13条下肢(16.0%),其中外伤后下肢肿胀2条,下肢软组织感染1条。B超检查阳性率为63.5%(33/52),其中误诊为腘静脉血栓1例,阴性的19例中漏诊深静脉血栓5例、髂静脉压迫10例,灵敏度为0.68,特异度为0.80。结论下肢深静脉DSA较B超检查对髂静脉疾病的诊断有更高的灵敏度,对不明原因下肢肿胀的诊断具有较大价值,有助于明确病因从而制定相应的诊断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下肢静脉病变的临床及血管造影表现(附10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病变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总结和分析了顺行性和逆行性下肢静脉造影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共 1 0 0例。结果 :1 0 0例中 ,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50例 (50 % ) ,单纯大隐静脉曲张 1 3例 (1 3% )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完全再通 4例 (4% )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完全闭塞 2 0例 (2 0 % ) ,其它 1 3例 (1 3% )中 ,静脉瘤 5例 (5% ) ,动静脉瘘3例 (3% ) ,静脉炎 2例 (2 % ) ,盆腔肿瘤压迫髂静脉 3例 (3% )。结论 :下肢静脉造影是诊断下肢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通过造影可以了解下肢深浅静脉病变的范围、形态和程度 ,还可以了解瓣膜的形态和功能  相似文献   

20.
血管血栓性闭塞是一种较常见疾病 ,多由血管内血栓形成或栓子脱落而引起 ,可导致严重后果。本文报告我院 16例周围血管血栓性闭塞患者应用介入溶栓治疗的结果。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6例中 ,男 10例 ,女 6例 ,年龄 19~ 6 7岁 ,平均 4 3岁。病因 :外科手术后 2例 ,栓子脱落性 3例。糖尿病 4例 ,外伤后长期卧床 4例 ,不明原因 3例。发病时间为 2 4小时内 9例 ,2 4小时~ 1周 4例 ,1~ 3周 2例 ,3周以上 1例。部位 :动脉性 7例 ,静脉性 9例。彩色超声检查提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1例 ,下肢动脉栓塞 6例 ,下肢深静脉闭塞 9例。下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