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集中介绍血管外阻断法、血管内阻断法、去大脑皮层法、VD自发模型、光化学反应法等数种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制作方法,并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为开展血管性痴呆实验研究者提供参考.指出其他可行方法,如光代学法、脑血管定位阻断法,都适用血管性痴呆模型制作,是一种可行方法.认为如能制作出肾虚血瘀、气滞痰阻等不同证型的动物模型将能更加有力地证明中医药治疗VD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王萍  杨骏  王频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2):214+236
目的 对大鼠血管性痴呆两种模型——双侧颈总动脉结扎结合腹腔注射硝普钠法(2-VO)和椎基底动脉永久性四血管阻断造模法(4-VO)进行比较,得出效果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方法 采取2-VO和4-VO进行血管性痴呆造模,观察并比较两种方法大鼠的成活率和学习记忆能力差异.结果 术后7d,2-VO的死亡率低于4-VO,但动物反应记忆能力的有效率明显低于4-VO.结论 在本实验中4-VO与2-VO比较,得出4-VO是建造大鼠血管性痴呆的较为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的制备和中医药干预实验研究两大方面的进展。动物实验模型主要采用微小栓子栓塞阻断法、双侧颈总动脉及四动脉结扎法、血管阻断法等造模,动物实验研究观察主要从行为学、脑组织形态学、相关神经生物化学指标等方面进行研究。血管性痴呆动物实验模型的制备将从单一的血管性痴呆模型向着血管性痴呆合并其他疾病的复杂模型转变,利用基因技术有可能造出更加可靠的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科学性、有效性将在基因水平上得到更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施有奎 《浙江中医杂志》2009,44(12):882-883
本研究采用改良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法(4-ves—selocclusion,4-VO)建立慢性脑缺血动物模型,观察脑心通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学习记忆及血浆、脑组织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含量的影响,探索中药治疗VD的药理机制,为寻求新的VD治疗手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电针督脉穴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模型的学习记忆改善情况及可能机制,为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两侧颈总动脉血管阻断加硝普钠降压法复制VD大鼠模型。对VD大鼠模型进行西药(喜得镇)、针刺和电针干预。采用morris水迷宫法观察学习记忆情况。[结论]①各治疗组均可改善VD模型大鼠的认知能力,提高学习记忆成绩;②与西药组和针刺组比较,电针组能明显提高VD大鼠海马组织SOD活性,降低MDA水平。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期痴呆已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和疑难病,被喻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第四大敌,它不仅增加社会经济负担,而且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工作、生活质量。因此老年期痴呆的研究正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特别在实验研究方面进展较快。本文拟从动物模型、中药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1 研究进展 1.1 动物模型制作的研究为了进一步开展对老年期痴呆的研究,实验动物模型的研制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常用的老年期痴呆动物模型有以下几种制作方法:化学损伤法(如氯化铝,东莨菪碱,亚硝酸钠,喹啉酸,神经毒性氨基酸等)、脑缺血再灌注法、自然老年鼠模型等方法,但各种模型各有其优缺点,如东莨菪碱引起的胆碱能功能损害可逆转,氯化铝造模周期长,有的难以全面出现老年期痴呆的特征性改变,有的价格昂贵限制应用。国内不少学者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如李亚明等研制了能够反映AD病理特征的由D-半乳糖合鹅膏覃酸造成的“AD”大鼠模型,认为是目前较为理想的AD模型之一[1]。莫飞智等研制了肾血管性高血压鼠(RHR)脑反复缺血拟VD动物模型,发现痴呆大鼠先后表现为肝阳上亢、肝肾不足、气血两虚、肾髓不足等证候,认为该VD模型其血管解剖接近人类,来源广,易于手术和管理,造模操作简单,痴呆率高,存活期长,可用于对VD进行较长时期的慢性研究[2]。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脑通胶囊对拟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NO、SOD的影响,探讨中药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减退的防治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改良Pulsinelli4血管阻断(4-VO)法制造拟VD模型,采用行为学、NO、SOD等指标观察脑通胶囊对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结果脑通胶囊可缩短实验大鼠逃避潜伏期,增加跨越平台次数,同时降低脑组织NO的含量,提高脑组织SOD的活力。结论脑通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减退有明显防治作用,其机理可能是与减少脑缺血后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8.
血管性痴呆(VD)是因脑血管病所致的智能及认知障碍,主要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关。近年来随着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VD的发病也呈日益增高趋势。补肾活血法为中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常用治疗方法,笔者前期采用补肾活血法组方治疗血管性痴呆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采用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复制VD小鼠模型,并观察了该药对模型小鼠行为学及脑组织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等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治疗VD作用机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拟血管性痴呆 (VD)的动物模型 ,探讨针刺“百会”及“大椎”对VD大鼠脑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的影响并观察海马区内细胞凋亡情况。方法 :选用纯系Wistar老年大鼠 3 6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 ,采用 2 血管阻断法 ( 2 VO)制作VD大鼠模型 ,之后进行“百会”、“大椎”针刺治疗。检测大鼠穿梭箱实验成绩及脑内GSH PX的活力 ,采用TdT介导的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海马区内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数据表明 ,针刺VD大鼠的“百会”、“大椎” ,可明显减少VD大鼠在穿梭箱实验中的电击次数和电击时间 ,增强脑内GSH PX的活力 ,明显减轻VD大鼠海马区内神经元的损伤。结论 :针刺“百会”、“大椎”能提高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改善自由基代谢 ,促进受损神经元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针刺百会及大椎对拟血管性痴呆 (VD)大鼠的认知行为及脑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的影响。方法 将纯系Wistar老年大鼠 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 ,采用 2 -血管阻断法 ( 2 -VO)制作VD大鼠模型 ,之后进行百会、大椎针刺治疗。检测大鼠穿梭箱实验成绩及脑内GSH -PX的活力。结果 针刺VD大鼠百会、大椎穴可明显减少大鼠在穿梭箱实验中的电击次数和电击时间 ,增强脑内GSH -PX的活力。结论 针刺百会、大椎能提高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改善自由基代谢 ,促进智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血管性痴呆(VD)是因脑血管疾病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目前中医药治疗VD的实验研究越来越深入,在造模方法、实验指标选择方面均取得了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现将近年来有关进展综述如下。1常用的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检测指标常用的拟VD模型有双侧颈总动脉(CCA)阻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改良Pulsinelli’s四血管阻断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在造模后给予穴位埋线治疗;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在体记录海马齿状回长时程增强(LTP),观察并比较各组于高频刺激(HFS)后的变化。结果:经穴位埋线后,与模型组比较,VD大鼠水迷宫成绩显著提高(P<0.05,P<0.01);海马齿状回LTP在HFS后群体峰电位(PS)幅值、PS斜率显著增加(P<0.05,P<0.01)。结论:穴位埋线可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易化VD大鼠海马齿状回的LTP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欣生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血管阻断再灌注法制成大鼠VD模型,观察欣生胶囊对模型大鼠翻正反射恢复时间的影响,测定脑组织Ach含量。通过颈内动脉注射法制成多发性脑梗塞致大鼠VD模型,观察其学习记忆成绩及脑内脑血栓的程度。通过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成大鼠VD模型,测试其学习记忆能力,测定脑内SOD与MDA的含量。结果:欣生胶囊能明显提高V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成绩、脑组织中Ach含量和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缩短VD模型大鼠翻正反射恢复时间,改善脑血栓程度。结论:欣生胶囊可提高脑内Ach、SOD含量,降低MDA含量,改善痴呆大鼠脑血栓程度进而提高其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以眼针疗法为施加因素,采用国际公认的4—血管阻断法(4—VO)制作近似人类痴呆的大鼠痴呆模型,用三等臂Y—型迷宫箱测试治疗与非治疗之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差异,并测量海马组织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为针灸临床防治VD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拟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的给药治疗,探究新药醒脑胶囊对VD大鼠脑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乙酰胆碱酯酶(Ach E)活性以及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和治疗机制。方法:将81只健康纯系Wistar老年大鼠随机分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对照组,然后利用2-血管阻断法(2-VO)制作VD大鼠模型。其中,中药组VD大鼠灌服醒脑胶囊蒸馏水混悬液。对VD大鼠治疗前后脑组织内GSH-PX和Ach E活性的改变以及穿梭箱行动能力测试结果进行比照分析。结果:统计分析表明,醒脑胶囊可有效增强VD大鼠脑组织中GSH-PX的活性,有效降低脑组织中Ach E活性,同时明显减少穿梭箱实验过程中VD大鼠的电击次数和电击时间。结论:治疗后的VD大鼠记忆学习能力明显改善,GSH-PX活性得到提高,而Ach E活性降低,表明醒脑胶囊能改善VD的痴呆程度,促进VD大鼠的智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李欧  张洁  徐建 《陕西中医》2021,(6):687-691,704
目的:探讨香萱益神方治疗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认知功能作用及其对神经元凋亡机制的研究。方法:两血管阻断法建立VD大鼠模型,给予中药方香萱益神方灌胃治疗6周,分别于造模后、中药喂养6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检测,测试大鼠认知行为能力改变,行为学测试结束后,检测VD模型大鼠海马中海马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香萱益神方治疗6周后,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学习记忆能力得到改善,上调脑内海马组织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海马神经元凋亡率下降。结论:香萱益神方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方剂,可以有效改善VD大鼠模型认知行为功能的障碍情况,起到减少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诱导海马神经元细胞修复的作用。香萱益神方可能是通过激活BDNF相关通路,起到保护海马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拟血管性痴呆(VD)的动物模型,探讨针刺对VD大鼠模型的学习记忆行为、脑内NO含量、NOS活性及VD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用纯系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对照组,采用2-血管阻断法(2-VO)制作VD大鼠模型。在大鼠“百会”“大椎”穴行针刺治疗。检测VD大鼠穿梭箱实验成绩,比色法检测脑组织NO含量、NOS活性,并检测VD大鼠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浓度。结果:数据经统计学处理表明,针刺“百会”“大椎”穴可明显减少模型大鼠在穿梭箱实验中的电击次数和电击时间(P<0.01);降低脑组织内NO的含量及NOS活性(P<0.05);可使VD大鼠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P<0.05,0.01)。结论:针刺能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脑组织内NO的含量及NOS活性,改善VD大鼠的血液流变学状态,从而改善大脑的血液供应,促进智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建立血管性痴呆(VD)小鼠模型,探讨补肾强肝活血法治则指导下研制的脑力苏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小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为临床治疗VD修复神经功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双侧颈总动脉反复结扎脑缺血再灌注的方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脑力苏胶囊高、低剂量组,连续给药14天,治疗结束后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和体重改变,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VD小鼠脑组织中BDNF含量变化。结果:脑力苏胶囊可升高血管性痴呆小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尤以低剂量组疗效明显。结论:脑力苏胶囊作为体现补肾强肝活血法的有效方剂,可增加VD小鼠脑内BDNF含量,这中作用可能与其改善VD小鼠的认知功能,促进VD小鼠部份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通窍活血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 1区自噬相关蛋白LC3及Beclin-1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健康雄性SD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血管性痴呆模型组(VD组)、通窍活血汤组高、中、低剂量组,采用改良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模型,4周后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1区LC3II/LC3I比值、Beclin1蛋白的表达及变化情况。结果:Beclin1蛋白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Sham组比较,VD组的Beclin1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VD组比较,通窍活血汤高中剂量组Beclin1表达明显降低(P<0.05)。LC3蛋白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Sham组比较,VD组的LC3II/LC3I比值均增高(P<0.05);与VD组比较,通窍活血汤高、中剂量组LC3II/LC3I比值增降低(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可减少血管性痴呆大鼠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成药增忆宝对血管性痴呆(VD)记忆障碍的疗效及其药效学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 4-血管阻断全脑缺血法建立SD大鼠VD模型,测定用药前后其学习记忆能力,并进行ChAT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用药组空间分辨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而未用药组仍显示严重功能缺损。用药组海马CA1区ChA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量虽较对照组减少,但较未用药组明显增多,且与学习记忆成绩一致。结论:增忆宝能改善VD记忆功能,其可能机制为增加胆碱乙酰化酶的活力,促进ACh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