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电网实时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系统采用现有电网调度自动化、负荷管理等系统的有(无)功功率、电压、电流等实时信息,经过数据及图模自动转换、拓扑分析、潮流计算、统计分析等步骤,完成中压及以上电网各电压等级、各元件实时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该系统主要功能为:实时计算电网的理论损耗及线损率;计算并保存电网每天任一时段的理论损耗及线损率;查询与分析电网各电压等级、各元件任意时段的实时(或离线)的理论线损率及构成;自动进行各类分析汇总;计算各类降损措施的经济效益。投运后的效果证明,该系统能帮助运行人员获取准确的实时信息,指导电网的经济运行工作。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电网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及功能,阐述了计算方法、元件模型及一些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说明了该系统的独立性、实用性以及精确性。 相似文献
3.
实时理论线损计算分析系统是根据潮流计算的原理,实时计算出潮流分布,再根据潮流分布计算出理论线损,实时对全网的理论线损进行在线监测,克服了传统的离线方式事后计算带来的不及时.不精确.工作量大.只能计算代表日等诸多问题,减少了人为错误,提高了线损计算的及时性和准确度。通过对电网线损理论计算的分析,真正实现了理论线损全过程计算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5.
电网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系统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介绍了一个用于电网线损理论计算及分析的图形信息系统,利用全图形的人机界面进行电网的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它适用于输电网和配电网。本系统提供了方便、快捷、直观的查询和统计功能,实现了图形、数据、计算、分析和管理的高度一体化。 相似文献
6.
7.
电网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一种集数据输入、计算、输出与降损分析于一体的“电网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系统”该系统不仅充分计及了各种影响线损的因素,而且功能设计尽可能考虑了实用性及方便性。 相似文献
8.
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与分析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Power builder6.5为开发平台,研制了一套利用均方根电流法进行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与分析系统。引入“等效容量”的概念处理配电网中的小电源(小水电和水火电),使含小电源的配电网线损计算简便可行;定义了完整的结构数组表示节点的信息,使计算结果中包含所有节点和支路的理论线损信息;并提出一种基于队列的算法进行线损计算用以提高计算效率。系统基于Windows系统,可以提供配电网理论线损管理中所需报表。 相似文献
9.
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系统的开发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介绍了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系统的设计思想及功能和数学模型,除传统的等值电阻法外,还开发成功了等效容量法和改进迭代法,以提高计算的实用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10.
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详细介绍了《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分析系统》的算法选择、模型建立以及系统的实现。该系统已在西宁供电局、海东供电局投入运行,大大提高了理论线损计算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使理论线损计算工作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为网络规划,网络调压,经济运行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技术信息。对确定降损目标,实现科学的降低线损和电网技术改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开发《京津唐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综合管理系统》软件,阐述软件系统的总体框架和功能,并有针对性地描述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软件系统的特点及创新点。 相似文献
14.
15.
16.
电网线损实时监测分析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网线损实时监测分析管理系统利用变电站电量远方抄表系统、营销信息管理系统、负荷管理系统中的实时电量数据资源,通过二次开发,可自动计算电网统计线损率。该系统主要功能有:计算各级电网分压、分区、分线线损率;实时监测母线电量不平衡率等指标;对电网的各类电量与线损率统计数据进行查询及分析;动态生成电网线损拓扑图形,直观的显示出电网线损分布情况。该系统采用灵活的统计关系设定方法,可适用于不同的电网结构和管理模式。该系统投运后效果明显,可实现全陕西电网电力发、输、供、配、用各环节中电量与线损率的全过程自动统计与监测,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线损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18.
基于公共信息模型的配电网线损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多年以来配电网线损管理系统建设中模型建立、数据源整合、线损数据管理和考核等环节的经验,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公共信息平台的新型线损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对各自动化系统导出的CIM模型文件进行合并和扩展,建立了完整的分线、分压、分片、分区的线损对象模型;基于统一编码标准和统一数据信息平台,为线损统计、计算提供了自动、可靠、完整的数据源;系统同时提供层次化、流程化的数据管理、应用和考核机制。从而为配电网运行提供了科学“分析、降损、增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