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1月,巴西根据新的石油法成立国家石油署(ANP),开始推行石油改革,取消国家石油公司的垄断权,对民营资本和外资开放石油领域。10年过去,原来的垄断公司重焕青春,勘探开发市场活力十足,巴西的石油产量和储量几乎都翻了一番,并在2007年底由石油净进口国成为石油净出口国。  相似文献   

2.
随着石油能源的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大,石油经济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环节,尽管我国的石油经济起步比较迟缓,但是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中国石油经济在国际的石油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逐渐凸显,无论是石油的消费还是生产,中国石油对国际石油经济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尽管中国的石油出产量每年都在持续增长,但由于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石油能源的社会需要急剧上涨,中国本国出产的石油能源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石油的供求缺口越来越大,急刷增长的石油需要和有限的石油自然存储量的矛盾仍然是中国石油经济的主要矛盾,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石油能源需求,中国只能寻求外援,向其他国家昀买石油能源,所以目前中国石油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利用外援石油促进我国石油经济的发展,处理和协调中国石油和外援石油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胡迁林 《中国化工》2008,(15):22-24
我国是石油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石油天然气消费的增长超过了原油产量和储量的增长。从1993年开始,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石油需求快速攀升,而原油生产缓慢增长,石油短缺的矛盾日渐突出。  相似文献   

4.
石油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经济领域的支柱产业,石油企业的全面科学性发展,既是把石油企业经营发展的核心——石油开采和稀释工艺技术的主要把握,而且石油工业中稠油乳化中油气计量能够制约石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竞争,所以石油企业不光是要发展而且还有经济竞争,在当下把握好石油工程作业中的稠油乳化中油气计量的施工手段和技艺,就是把石油企业进一步推向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力量。  相似文献   

5.
作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中国的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稳定安全的能源供应。本文根据国内外石油供应的形势,结合我国石油消费和石油储备工程的现状,介绍了我国的石油储备体系及石油储备库的建设状况,借鉴其它主要国家石油储备的情况,说明我国进行石油储备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今后发展方向的同时,剖析了在发展中会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并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石油统计和报告制度、实行税收政策和部分商业化运作等方面对石油储备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工业发展的主要源动力是石油,石油管道的施工建设就是它得以生存还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经济的主要来源。伴随着我国社会和科技。董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石油管道业也随着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而不断的壮大和发展,石油管道是石油输送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运输方式,它的运输非常的便捷而且安全系数也相对较高,但是,石油管道的安装和质量问题却给人们带来了非常大的威胁,对生态也造成了破坏,甚至因为工程检测的不完善,造成输油管线打孔盗油的犯罪现象时有发生,这就给石油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本文通过对石油管道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来探讨石油管道安装中的质量控制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石油测井数据采集对石油勘探与开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石油测井数据采集质量和效率都不断提升。石油测井数据采集的仪器设备、石油测井数据采集过程的监管、石油测井数据采集人员素养都会直接影响数据采集的质量和效率。对当前我国石油测井数据采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优化石油测井过程、管理石油测井施工作业活动、提升石油测井人员技术水平、应用先进的石油测井技术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电能是海洋石油生产作业所需的主要能源,在每个海洋石油生产设施上都有完整的供配电系统和用电设备,电气作业安全是保证海洋石油作业安全的关键点之一。从海洋石油生产作业本身的特点和海洋石油供配电系统的特征出发,分析海洋石油电气作业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分享和探讨海洋石油生产作业过程中确保电气作业安全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将海洋石油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作业许可审批手续和“五想五不干”口号结合在一起进行深入阐述。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国家对石油能源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石油行业也日益发展强大起来。在对石油的开采、炼化等过程中,如何确保石油作业能够安全进行、如何确保环境不被破坏和污染,是当今石油行业面临的一个挑战。  相似文献   

10.
日本战略石油储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日本国家能源供需状况的基础上,总结了日本石油储备的2种模式,即国家石油储备模式和民间石油储备模式,并分析了2种模式的特点,特别是详细地分析了日本国家石油储备的建设成本和运作成本特点及政府对石油储备采取的各种支持措施。最后指出我国应结合自己特点形成国家石油储备和民间石油储备相结合的石油储备模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石油开采技术也逐步变的越来越成熟。石油井下作业是石油开采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石油开采的主要工作,石油井下作业工具所具有的优势和特点,有效的推动了油井的正常有序运行,是我国石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失的一种技术产品。  相似文献   

12.
1901年,美国得克萨斯州斯潘德尔托普油井开始石油的工业化生产,世界进入石油时代。一百多年来,石油改变了世界,创造了人类新的文明,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为了延续和发展这种文明,科学家们苦苦探索,创新石油地质理论,开发新的技术,希望从地球上找到并开发出更多的石油。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全球主要能源的石油,石油工程的项目管理问题成为各国经济发展必须受重视的环节,石油开采和供给都会受到其项目管理制度影响,本文对石油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对当前石油项目管理模式的管理方法进行了优劣性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于石油钻井现场作业而言,现场的安全管理和监护是保证石油钻井施工安全的关键性保障。在石油钻井的施工现场,存在着诸多的人员和材料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对于这些行为和状态的控制能够有效增强石油钻井现场作业的安全水平。在本文中,笔者分析石油钻井现场作业的施工特点和安全管理现状,同时探讨了做好石油钻井现场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护的若干建议,希望能够对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约束和控制,提高安全管理和监护水平。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是石油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加强对液化石油气和成品油的安全管理十分重要。基于此,对目前石油储运安全管理的运行状况及问题进行分析,建立多种深度监管机制,探索符合中国经济发展和民生需要的石油产品储运安全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07年11月,全国石油和化工生产企业27091家,其中中小型企业24730家,占石油和化工生产企业总数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石油,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利用范围最广、需求总量最大的三种基本能源之一,是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重要支撑。石油开采,是石油利用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石油开采技术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某些石油化工产业的稳定发展,而且关系到了整个社会和国家的繁荣稳定。不断实现石油开采技术的创新,是增加石油出产量、保证社会总体需求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文章重点分析了石油开采技术创新的重大意义,并且提出了石油开采技术创新的几项措施,以期引起整个行业对采油技术创新的重视,从而为进一步加快采油技术创新、增加石油采出率而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石油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石油开采也得到了不断的扩大和深入,石油开采技术也随之得到巨大推进,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石油开采技术由于种种原因依然不够完备,石油开采过程中依然存在相当多的问题,本文主要从石油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角度出发,对问题预防的相关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石油作为制造业中最重要的原材料和能源,其稳定的供应是保障制造业高质量、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海洋石油的开发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稳定供应的重点。由于海洋环境复杂多变、腐蚀性强的特点,海洋石油工程的防腐涂装成为建设和运营一座海洋石油工程设施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基于此,通过阐述海洋石油工程的相关概念及使用寿命要求,对海洋石油工程中各类涂层系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据埃克森美孚、BP和壳牌三大石油公司预测,按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和开采速度计算,全球石油的平稳供应只能维持40多年,天然气60多年。可以说,世界石油能源安全体系非常脆弱。而能源问题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进口石油年年大幅度增长。2004年我国石油产量为1.75亿t,石油消费突破3亿t,石油净进口已达1.4亿t,对外依存度超过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