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讨高血压小脑出血的死亡因素并正确选择治疗方法,研究了117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意识状态、血肿类型、血肿量、年龄、第四脑室及基底池的形态等因素对病人生命预后的影响,并结合手术与非手术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述诸因素是影响病人病死率的重要因素,也是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法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张琳 《肇庆医药》1998,(2):11-12
本文246例急性脑出血病人入院时检测血糖分为三组:≤6.1mol/L组、6.2-7.4mmol/L组,≥7.5mmol/L组,观察近期预后与血糖水平关系,结果表明,急性脑出血病人早期血糖水平超过7.5mmol/L时近期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沈明阳  孙晓阳 《安徽医药》2017,21(6):1127-1129
脑出血后血肿扩大是病人病情加重、预后不佳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一直为临床医生所关注.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的不断发展,CT血管造影(CTA)斑点征被逐渐用于预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早期血肿扩大,对临床预后评估有较大价值.该综述旨在探讨CTA斑点征的相关定义、原理及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脑出血性猝死评分预测法的评估建瓯市立医院刘心韬笔者利用脑出血性猝死的评分预测表对我院近2年的72例脑溢血患者进行预测,其结果报告如下。附表脑出血性猝死评分预测表一、病例及方法病例来源均为近2年来我院收治的72例发病在6小时以内就诊的急性脑出血患者。诊...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出血病人血糖增高对近期预后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观察急性脑出血非糖尿病病人血糖增高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提出积极处理并发症的重要性,提高抢救脑出血的成功率。方法 对确诊急性脑出血病人进行常规检测空腹血糖,观察急性脑出血并血糖增高和血糖正常的病人近期预后的好坏。结果 有58.9%的急性脑出血病人血糖增高,此类病人并发症多、预后差、死亡率高。结论 急性脑出血病人出现高血糖,并发症多、预后差、死亡率高,控制血糖,积极处理并发症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高。脑出血后出现的肺部感染是严重的并发症,是影响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我科自2003年11月-2004年6月,共收治脑出血病人98例,为减少肺感染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我们分析原因,采取了一系列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脑出血患者展开临床研究,了解患者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浓度,并根据浓度提供预后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80例,其中30例患者在治疗3个月内死亡。将80例患者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对比两组年龄、糖尿病情况、GCS评分、血肿量、入院时间以及血浆NSE浓度,了解NSE浓度对脑出血的影响。将数据列举为表格形式,分析预后相关性与有效措施。结果血浆NSE浓度越高死亡率越高,且血肿量与GCS评分也对预后具有影响。结论血浆NSE浓度、血肿量与GCS评分是脑出血患者预后的三项预测因素,相关医护人员可通过这三项值的变化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对脑出血造成死亡达到预测效果,提升预后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年岁增大,高血压病人增多,相应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人也增多。CT对其检查确诊率高,可精确判断出血的部位及出血量,预测预后。临床资料本组7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者。男性41例,女性32例,最大年龄90岁,最小45岁。均有高血压病史,血压均高于187/12...  相似文献   

9.
探讨根据CT片定位行侧脑引流治疗脑出血的方法。方法对25例采用侧脑室体外引流的脑出血病人进行临床观察。结果25例首次引流成功22例,再次成功2例,不成功1例。治愈例,有效率65%,死亡6例,病死率25%。结论操作应根据CT片定位,侧脑室受压引流困难,昏迷Ⅳ级以上、血肿量60ml以上,中线移位6mm以上,中枢高热者手术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科学》2017,(13):181-185
目的探讨CTA点征数量、最长轴线尺寸及CT值与脑出血患者脑血肿、院内死亡及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脑出血患者6小时内行脑部CT扫描与CTA检查,并在发病24小时后行CT扫描,确定50名血肿扩大与50名血肿未扩大患者,比较患者一般情况、CT点征及血肿容量与血肿扩大、院内死亡及不良预后的差别,进一步多因素分析CT点征数量、最长轴线尺寸及CT值与血肿扩大、院内死亡及不良预后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中,脑血肿容量、首诊CT点征阳性、点征个数、最大轴线尺寸以及CT值与脑血肿扩大有关(P<0.05)。脑血肿容量、首诊CT点征阳性、点征个数与脑出血病人死亡与不良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CT点征最大轴线尺寸(OR=3.497,P=0.007,95%CI:1.411~8.663)和CT值(OR=1.113,P=0.005,95%CI:1.033~1.198)为脑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血肿容量(OR=1.069,P=0.013,95%CI:1.014~1.126)和CT点征个数(OR=15.868,P=0.009,95%CI:1.965~128.140)为脑出血病人死亡的危险因素。血肿容量(OR=1.058,P=0.016,95%CI:1.010~1.108)和CT点征个数(OR=4.729,P=0.045,95%CI:1.035~21.608)为脑出血病人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CT点征最长轴向尺寸和CT值可预测脑血肿扩大的风险,血肿容量和CT点征个数可预测脑出血院内死亡及不良预后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卒中患者血糖升高对病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芳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2):1858-1858
急性脑卒中患者死亡率高,尤其是脑出血患者,常表现为意识障碍,严重神经功能缺损和生命体征变化。近年来,前瞻性研究资料显示脑卒中加重发生率为20%~40%,其预后不良,引起脑卒中加重的因素很复杂,本组通过对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糖水平的检测,探讨血糖升高与急性脑卒中病情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姜逍瑶  陆召军  高修银 《安徽医药》2023,27(11):2279-2284
目的评价老年人营养风险指数( GNRI)对住院慢性心力衰竭( CHF)合并 2型糖尿病( T2DM)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年 10月至 2020年 10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 CHF合并 T2DM的病人 304例,根据 GNRI水平将病人分为三组, G1组( GNRI<96.35)G2组( 96.35≤GNRI<103.71)G3组( GNRI≥103.71)对三组进行观察随访至 2021年 10月 31日,不良预后观察主要终点是心血管,死亡或心力衰竭再住院。,采用 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不同 GNRI水平对病人的不良预后的影响,并采用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 CHF合并 T2DM病人不良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 ROC)曲线分析 GNRI、身体质量指数( BMI)、血清白蛋白分别对 CHF合并 T2DM病人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中位随访时间是 19个月,随 GNRI降低,不良预后的发生率明显升高。绘制 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低 GNRI组病人发生事件的生存率最低( P<0.001)。构建的多因素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在对年龄、心功能 NYHA分级( Ⅳ级)、左心室射血分数( EF)、 DPP-4抑制剂用药史及 eGFR等混杂因素调整后, GNRI对 CHF合并 T2DM病人的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GNRI的 ROC曲线下面积[ AUC为 0.84,95%CI:(0.78,0.89)]大于血清白蛋白[ AUC为 0.82, 95%CI:(0.76,0.87)]及 BMI[AUC为 0.70,95%CI:(0.64,0.76)]所以 GNRI预测 CHF合并 T2DM病人不良预后的能力优于血清白蛋白和 BMI。结论营养不良是老年 CHF合并 T2DM病人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GNRI对预测 CHF合并 T2DM病人不良预后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36例经CT确诊的小脑出血病例,根据临床及CT所见,认为该病的预后与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密切相关。65岁以上及小脑蚓部出血患者死亡率高,出血量〉6ml者预后良好,大于或等于6ml且伴脑室系统受累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症状 ,探索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对 16例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与 38例脑出血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对比。结果 :胃肠出血组死亡率 87.5 % ,无胃肠出血组死亡率 2 6 .32 % ;结论 :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较差 ,及时手术有望挽救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15.
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通过神经流行病学调查,说明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死亡三大原因之一。因此对脑出血预后因素分析探讨其规律。为预防治疗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观察100例脑出血病人24h内昏迷情况,并检测血糖、血钠及白细胞计数,以探讨昏迷、高血糖、低血钠和外周白细胞计数增高与脑出血近期预后的关系。进而正确诊断及时治疗,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冯艳 《淮海医药》1996,14(4):26-26
严重的颅脑损伤,其病理变化复杂,症状害种多样,且病情变化快,护理工作极为繁重和重要,护理质量常影响到病人生命的安危。除密切配合医生治疗,及时准确地观察病性变化外,减少和限制病人的活动特别重要。因为躁动、活动量较大和其它的某些因素,不仅能诱发和加重脑出血,还能使颅内压增高,引起脑疝而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对颅脑损伤的病人,在整个  相似文献   

17.
章锐  阮剑  赵建国 《安徽医药》2022,26(9):1781-1785
目的构建远处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预后列线图。方法从SEER(The 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数据库中筛选到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诊断为远处转移性乳腺癌的3 989例病人,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分为建模组(n=2993)和验证组(n=996),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建模组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预后列线图,利用内部自助重取样和验证组病人验证结果,列线图的预测准确性和判别能力由C指数和校准曲线确定。结果在对建模组病人的多因素分析中,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如年龄、婚姻状态、种族、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R)状态、孕激素受体(PR)状态、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T分期、原发灶手术、骨转移、脑转移、肝转移和肺转移都被选入列线图。生存概率的校准曲线显示出列线图预测良好的一致性,列线图预测生存的C指数为0.702[95%CI:(0.696,0.708)],在验证队列中,列线图的C指数为0.707[95%CI:(0.706,0.708)]。结论该列线图可以为远处转移性乳腺癌病人提供较为准确的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症状,探索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16例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与38例脑出血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对比。结果:胃肠出血组死亡率87.5%,无胃肠出血组死亡率26.32%;结论: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较差,有时手术有望挽救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19.
蒋孝宗  张守成  马兰 《安徽医药》2023,27(2):370-374
目的探讨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1(sLOX-1)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AIS)表达及与静脉溶栓预后和静脉溶栓后脑出血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 2017年 3月至 2020年 6月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 AIS病人 104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 sLOX-1水平,比较 sLOX-1表达高低与病人临床资料的关系,分析 sLOX-1与 AIS病人静脉溶栓预后和静脉溶栓后脑出血转化的关系。结果相比于低 sLOX-1表达组,高 sLOX-1表达组病症更加严重,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显著增大,白细胞显著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 eGFR)尿酸(UA)显著降低(均 P<0.05);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 rt-PA)静脉溶栓治疗预后不良组 sLOX-1表达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2、.18±0.71)比( 1.67±0.53)];多因素 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发现经过年龄、溶栓时间、 NHISS评分、 eGFR等校正过后, sLOX-1[OR=3.83,95%CI:(1.77,5.12)P=0.007]仍然是行 rt-PA静脉溶栓 AIS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经过年龄、 NHISS评分、溶栓时间等校正过后, sLOX-1[OR=1.84,9,5%CI:(1.12,2.54)P= 0.020]也仍然是 AIS病人发生脑出血性转化( H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 sLOX-1是行 rt-PA静脉溶栓 AIS病人预后立危险因素,也是 AIS病人发生脑 HT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方法对病程和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志鹏  周震  张国宏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2):1791-1792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病程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2例血肿量在30~120ml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进行不同方法治疗的比较。其中采用超早期手术108例。早期手术36例。保守治疗58例。结果:3组比较,超早期手术组在存活率、3天内意识恢复、ADL功能分级Ⅰ~Ⅲ级病人所占比例的量高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对同样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采取治疗方法不同将明显影响病人的病程和预后。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优于早期手术组,早期手术组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