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浆细胞性乳腺炎(PCM)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beta(IL-1beta)及肿瘤坏死因子-alpha(TNF-alph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 择2013 年11 月到2016 年4 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PCM 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上述观察组患者中距炎性肿 物边缘>3cm 且镜检为正常乳腺组织2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组织中IL-1beta及TNF-alpha的表达,分析不同临床分期和分型者 IL-1beta及TNF-alpha的表达及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组织中的IL-1beta及TNF-alpha的表达水平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急性期及亚急性期的患者IL-1beta及TNF-alpha水平分别明显高于慢性期,且急性期明显高于亚急性期,差异均有统 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型者的IL-1茁及TNF-琢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依照PEARSON法分析相关性 发现,观察组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IL-1茁及TNF-琢呈正相关(r=0.860,P=0.000)。结论:PCM组织中的IL-1beta及TNF-alpha高表达,且 两者对PCM 的发展发挥了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DAI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并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观察组患者分为重度组(42例)、中度组(30例)、轻度组(18例)。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MBP、IL-1β、IL-8及TNF-α水平,比较观察组患者不同严重程度、伤后不同时间血清MBP、IL-1β、IL-8及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MBP、IL-1β、IL-8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患者血清MBP、IL-1β、IL-8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中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伤后不同时间观察组患者血清MBP、IL-1β、IL-8及TNF-α水平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BP水平在伤后前期到伤后3d持续升高(P0.05);IL-1β、IL-8、TNF-α水平在伤后前期到伤后2d持续升高,在伤后3d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DAI患者血清MBP、IL-1β、IL-8及TNF-α水平偏高,临床通过检测这四种血清指标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排卵期生殖道局部细胞免疫与黄体功能不全(LPD)患者不孕之间的关系,旨在为临床防治不孕不育提供依据及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确诊的LPD患者50例为观察组,同期筛选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排卵后第4 d、6 d、8 d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排卵期血清孕酮(P)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两组排卵期血清以及宫颈黏液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水平,对以上检测指标予以比较分析。结果:排卵后第4d、6d、8d观察组血清P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卵期观察组血清TNF-α及IL-1β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宫颈黏液中TNF-α及IL-1β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卵期观察组宫颈黏液中TNF-α、IL-1β水平与血清P存在负相关关系(r=-0.879,-0.886,P0.05),且宫颈黏液中TNF-α、IL-1β二者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768,P0.05)。结论:排卵期生殖道局部细胞免疫激活,宫颈黏液中TNF-α及IL-1β水平升高,对黄体发育产生影响,并导致LPD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膀胱癌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从2015年2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膀胱癌患者66例纳入本次研究,为膀胱癌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治疗的65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记为膀胱炎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65例记为对照组,对比各组患者的IL-2、IFN-γ及TNF-α水平,不同类型和临床分期的膀胱癌患者的IL-2、IFN-γ及TNF-α水平,分析IL-2、IFN-γ及TNF-α水平与其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膀胱癌组的IL-2和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膀胱炎组和对照组,TNF-α水平明显高于膀胱炎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类型膀胱癌患者的IL-2、IFN-γ及TNF-α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2~T4膀胱癌患者的IL-2、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Tis~T1者,TNF-α水平明显高于Tis~T1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膀胱癌患者的IL-2、IFN-γ与其临床分期均呈负相关(P0.05),TNF-α与其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而患者的IL-2、IFN-γ及TNF-α水平与其病理类型则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IL-2、IFN-γ在膀胱癌患者中的表达明显下降,而TNF-α表达明显上升,且患者的上述三种指标与其临床分期有关,但与其病理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粉刺性乳痈患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粉刺性乳痈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乳腺病变组织ER、PR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水平,分析乳腺病变组织ER、PR的表达与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普通乳腺炎组、乳腺导管扩张组比较,肉芽肿组、脓肿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与肉芽肿组比较,脓肿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亦明显升高(P0.05)。普通乳腺炎组、乳腺导管扩张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乳腺炎组、乳腺导管扩张组、肉芽肿组、脓肿组ER、PR的表达水平依次降低(P0.05)。普通乳腺炎组、乳腺导管扩张组ER、PR的表达与血清IL-1β、IL-6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血清TNF-α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肉芽肿组、脓肿组ER、PR表达与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粉刺性乳痈患者ER、PR呈低表达或失表达,且与炎症因子及病情严重程度具有良好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因子与脑卒中后失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0例脑卒中后失眠且中医辨证为心脾两虚型患者(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脑卒中后非失眠患者7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并比较不同程度失眠患者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结果观察组PSQI总评分(13.10±3.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3±2.35)(t=17.90,P0.05)。观察组患者IL-6、IL-1β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56,13.61,14.35,均P0.05)。不同程度睡眠障碍患者TNF-α、IL-6、IL-1β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47,10.36,11.27,均P0.05),且随着睡眠障碍程度的增加,IL-6、IL-1β水平呈上升趋势,TNF-α水平呈下降的趋势。进一步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睡眠障碍程度与血清TNF-α水平呈负相关,r=-1.856(P0.05);IL-6、IL-1β水平呈正相关,r=0.720,0.745(均P0.05)。结论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与卒中后失眠有显著相关性,在临床工作中对有上述血清细胞因子异常的脑卒中患者给予必要的干预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盐酸氨基葡萄糖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28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各组均以8周为一个疗程。用流式细胞仪微球阵列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WOMAC评分、疼痛VAS评分的变化及疼痛缓解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β和TNF-α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WOMAC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血清IL-1β和TNF-α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WOMAC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和疼痛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能明显改善KOA患者膝关节功能,缓解膝关节局部的疼痛,可能与其显著降低患者血清IL-1β和TNF-α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中药熏蒸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TNF-α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8.57%)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IL-1β水平均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ROM均升高,而VAS评分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ROM较高,而VAS评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中药熏蒸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推测其机制与TNF-α、IL-1β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大鼠骨质疏松形成的关系,为研究细胞因子与骨质疏松之间的相关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采购的90只雌性大鼠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大鼠分成观察组(n=45)以及对照组(n=45)。观察组制成骨质疏松模型,对照组不作处理,对比两组局部骨密度,成骨细胞,骨小梁以及破骨细胞在视野面积中的比例,骨组织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分析IL-6、IL-1β以及TNF-α水平与大鼠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椎体骨密度(BD)和椎间盘BD以及小关节B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小梁和成骨细胞在视野面积中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破骨细胞在视野面积中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6和IL-1β以及TNF-α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IL-1β以及TNF-α水平与大鼠椎体BD、椎间盘BD以及小关节BD均呈明显负相关。结论:去卵巢大鼠的细胞因子与其骨质疏松具有紧密联系,表现在IL-6、IL-1β以及TNF-α水平与大鼠椎体BD、椎间盘BD以及小关节BD均呈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γ(IFN-γ)及白介素-10(IL-10)在骨关节结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骨质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骨关节结核患者50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结核中心病灶TGF-β、TNF-α、IFN-γ及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TNF-α、IFN-γ、TGF-β及IL-10在结核组织中呈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P0.05)。TNF-α和IFN-γ在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高于干酪性病变,TGF-β和IL-10在干酪性病变中的表达高于增生性病变(P0.05)。增生性病变中,IFN-γ在坏死性结核肉芽肿中的表达低于非坏死性肉芽肿(P0.05),TNF-α、TGF-β及IL-10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干酪性病变中,TNF-α在非坏死性结核肉芽肿中的表达高于坏死性肉芽肿,TGF-β在坏死性结核肉芽肿中的表达高于非坏死性肉芽肿(P0.05),IFN-γ和IL-10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与正常骨组织细胞数相比,增生性病变与干酪性病变组织的成骨细胞数低,破骨细胞数高(P0.05)。结论:TGF-β、TNF-α、IFN-γ及IL-10在骨关节结核组织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表达,对病情的发生发展及骨质骨量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外周血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a(TNF-a)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表达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患者10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稳定后及对照组外周血IL-8、TNF-α及IGF-I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IL-8、TNF-α及IGF-I水平显著高于治疗稳定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稳定后外周血IL-8、TNF-α及IGF-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外周血IL-8、TNF-α及IGF-I水平显著增高,治疗稳定后其水平显著降低,IL-8、TNF-α及IGF-I水平对COPD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A1(IgA1)与紫癜性肾炎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5月收治的57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其中29例普通过敏性紫癜患儿,28例紫癜性肾炎,同期选择3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三组患儿血清IL-21,TGF-β1,TNF-α,IgA1,免疫球蛋白A(IgA),补体C3及C4水平。结果:过敏性紫癜肾炎组IL-21,TGF-β1,TNF-α,IgA1及IgA高于普通过敏性紫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过敏性紫癜组IL-21,TGF-β1,TNF-α,IgA1及IgA高于对照组(P0.05);过敏性紫癜组IL-21,TGF-β1,TNF-α,IgA1及IgA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患儿补体C3及C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21,TGF-β1,TNF-α及IgA1均参与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的发生及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干眼症(DES)患者结膜上皮细胞和泪液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57例DES患者和50例健康者分别作为DES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结膜上皮细胞和泪液中TNF-α、IL-1β基线值的差异,比较DES组治疗后结膜上皮细胞和泪液中TNF-α、IL-1β值与基线值的差异,治疗前后临床检查情况(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并对TNF-α、IL-1β表达和临床检查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DES组泪液、结膜上皮细胞中TNF-α、IL-1β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ES组治疗后泪液、结膜上皮细胞中TNF-α、IL-1β表达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DES患者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等临床检查明显改善(P0.05)。TNF-α、IL-1β表达与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呈负相关(P0.05),与角膜荧光素染色呈正相关(P0.05)。结论:DES患者泪液、结膜上皮细胞中TNF-α与IL-1β的表达上调,且与干眼症的病情进展密切相关,可为干眼症的临床诊断、治疗或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在大叶性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的79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为病例组,按照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分为重度组(n=46)和轻度组(n=33),于同期随机选取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血清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水平。结果:重度组、轻度组血清IL-6、IL-8、IL-17、TNF-α及HMGB1水平高于对照组,重度组血清IL-6、IL-8、IL-17、TNF-α及HMGB1水平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IL-6、IL-8、IL-17、TNF-α及HMGB1水平高于血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轻度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IL-6、IL-8、IL-17、TNF-α及HMGB1水平高于血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血清IL-6、IL-8、IL-17、TNF-α及HMGB1水平分别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积矩相关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与血清中IL-6、IL-8、IL-17、TNF-α及HMGB1水平分别呈正相关关系(r=0.711、0.695、0.752、0.793、0.728,P0.05)。结论:炎症因子在大叶性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血清中呈高表达,并与大叶性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评估病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5(IL-25)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表达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期间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AR患者79例为AR组,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中的标准将AR组患者分为轻度组29例、中度组34例、重度组16例,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非AR患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所有患者的IL-17、IL-25及TNF-α水平,分别比较对照组与AR组以及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IL-17、IL-25及TNF-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AR患者血清IL-17、IL-25及TNF-α相关性。结果:AR组血清IL-17、IL-25及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AR患者血清IL-17、IL-25及TNF-α水平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重度组患者血清IL-17、IL-25及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组患者,且重度组高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R患者血清IL-17、IL-25、TNF-α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AR患者血清IL-17、IL-25及TNF-α呈现异常高表达,并随着患者疾病的加重而升高,且各因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考虑将其作为临床诊断AR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功能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到2017年2月在我院肾内科接受治疗的老年早期DN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两组患者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UAER、Scr、BUN、β2-MG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的UAER、Scr、BUN、β2-MG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IL-1、TNF-α水平均降低,IL-10水平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IL-1、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老年早期DN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减轻微炎症状态,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胰岛素局部应用对糖尿病足(DF)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氧化应激和创面组织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旨在为临床DF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90例DF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信封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负压吸引(NPWT)治疗,观察组则于NPWT治疗的基础上增用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创面面积、炎性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氧化应激和创面组织β-catenin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创面面积均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低于治疗前,而VEGF水平高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及TNF-α均低于对照组,而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丙二醛(MDA)水平低于治疗前,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而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创面组织β-catenin表达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胰岛素局部应用可促进DF患者的创面愈合,同时有利于下调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创面组织VEGF、β-cateni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7例,根据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的水平。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TNF-α、IL-6及IL-8水平呈显著差异(P0.05)。结论:检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的水平变化有利于预测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臭氧关节腔内注射对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我院接诊的92例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在关节腔给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联合臭氧治疗,均1次/周,连续治疗5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Mc Guire踝关节评分以及血清hs-CRP、IL-1β、IL-6和TNF-α的变化及治疗后临床疗效优良率。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Mc Guire踝关节评分、血清hs-CRP、IL-1β、IL-6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Mc Guire踝关节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c Guire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hs-CRP、IL-1β、IL-6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hs-CRP、IL-1β、IL-6和TNF-α比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臭氧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可能与其有效降低血清hs-CRP、IL-1β、IL-6和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与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结构重构的关系。方法:入选患者分为3组,其中持续性房颤组30例、阵发性房颤组45例,以及32例阵发性室上速(包括预激综合征)作为对照组,通过ELISA方法检测上述患者左房血清的TGF-β1、MMP-9、TIMP-1、TNF-α、IL-6、IL-10水平,超声测量左心房长径。分析上述细胞因子水平与阵发性房颤或持续性房颤的关系。结果:阵发性房颤组与对照组相比,左房内径增大、TGF-β1、TNF-α升高(P0.05),IL-10、TIMP-1降低(P0.05),MMP-9无统计学差异。持续性房颤组与对照组相比,TGF-β1无统计学差异(P0.05),MMP-9、TNF-α、IL-6均升高(P0.05),IL-10、TIMP-1降低(P0.05);阵发性房颤组TGF-β1高于持续性房颤组(P0.05),持续性房颤组左房内径及MMP-9高于阵发性房颤组(P0.05)。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左房扩大,已出现结构重构,结构重构的血清学变化以TGF-β1升高为主;持续性房颤患者结构重构血清学变化以MMP-9、IL-6升高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