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国英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0):4144-4145
[目的]调查分析产妇产后发生抑郁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提出产褥期妇女的精神卫生保健工作的预防措施。[方法]产妇产后42d到医院进行产后复查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记录产妇的精神状态及出现不良情绪的原因,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评定。[结果]本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2.86%,与新生儿性别及健康状况、对分娩疼痛承受力及产程延长有密切的关系。[结论]产后抑郁的发生与分娩状况密切相关,对产妇提供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及社会支持,可以预防和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分析影响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症的相关性因素,探讨孕期心理评估及产前心理干预的必要性.方法 采用问卷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DSM-VI诊断问卷对1216例产妇进行调查.结果 产妇产后抑郁症患病率为23.81%.产妇不同文化程度、月经济收入、职业、居住条件、分娩方式、母乳喂养、新生儿性别、医务人员态度与产后抑郁有关(P<0.05),而不同年龄、母婴早接触、早吸吮对产妇抑郁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产后抑郁在产妇中有较高的患病率,针对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孕前开展围生期心理评估及干预,对提高母婴健康素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农村产妇产后抑郁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母婴保健调查问卷,对361名产后14天的产妇进行调查。结果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8.86%;产妇文化程度、职业、母婴保健知识的掌握及婴儿性别是抑郁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10项中,自责、焦虑、应付能力降低的分值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抑郁组得分≥2分值的频数高于非抑郁组(P﹤0.01)。结论产后抑郁症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重视妇女产后精神健康状况,加强产褥期妇女的健康宣教、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如东县掘港镇农村产妇产后抑郁症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3年对该镇607名农村产妇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调查,并对抑郁产妇进行社区干预。结果607名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的62例,发生率为10.21%,产后抑郁与产妇的年龄、文化程度有关,与产时高危、分娩方式及婴儿性别无关。62例抑郁产妇经社区干预后42例EPDS评估正常,占67.74%。结论加强孕产妇围生期保健,做好产后社区干预,可有效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珠海市斗门区农村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了2015年3月-2016年3月珠海市斗门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农村产妇418例,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筛选出产后抑郁症产妇,并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对产后抑郁发病的可能的因素进行筛选分析。结果产妇抑郁症的发病率为22.25%,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农村产妇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有文化程度、分娩方式、喂养方式、婴儿性别、婚姻满意度、婆媳关系和抑郁症史。以上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产妇的文化程度、分娩方式、喂养方式、婆媳关系和抑郁症史的OR值分别为10.179、9.254、9.843、9.869和7.923,P值分别为0.000、0.008、0.015、0.001和0.012。文化程度、分娩方式、喂养方式、婆媳关系和抑郁症史均为产后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农村产妇文化程度、分娩方式、喂养方式、婆媳关系和抑郁症史均为产后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加强农村产妇围生期健康知识的宣教,并给予产妇针对性的心理支持,有助于产妇产后的康复,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产后抑郁症的诱发因素,提高产后妇女的健康水平。方法:对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1800例产妇进行临床资料分析,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其中236例产后抑郁症患者。结果: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3.11%,产后抑郁症诱因为年龄、文化程度、地域、分娩方式、新生儿的性别、孕期产前教育、婚姻情况、异常孕产史、产后并发症等,其中文化程度、孕期情况、婚姻情况及产后并发症是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多种因素可诱发产后抑郁症,重点加强产前健康教育,进行心理疏导干预能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减少对母婴和家庭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李敏  郭占春 《职业与健康》2010,26(24):2995-2996
目的探讨孕妇产后抑郁症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氏产后抑郁问卷(EPDS)及自制问卷对352名产妇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的产妇中,EPDS总分≥13分的43例,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12.2%;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经济状况差、婴儿性别为女性、产妇身体状况差、产妇年龄大、婴儿健康状况差和婚姻满意度低6种因素为抑郁症发病的危险因素,RR值分别为5.124、4.125、3.785、3.277、2.787和1.958,母乳喂养是产后抑郁症发病的保护性因素(OR=0.424)。结论选择最佳的生育年龄,满足孕产妇的经济、情感需求,提倡母乳喂养,确保婴儿健康,是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孕妇产后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和综合护理干预改善后抑郁症的效果。方法:300例孕妇中162例进行常规护理,138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产后6周进行产后抑郁情况调查。结果:对照组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20.37%,高于干预组13.04%(P0.05);产妇年龄、受教育程度、分娩方式和新生儿性别与产后抑郁显著相关(P0.05)。结论:产妇年龄和新生儿性别对产后抑郁的发生影响较大,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深圳市产后抑郁症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深圳市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全市100个社区的2 216名产妇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社会人口学调查表及爱丁堡产后抑郁调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结果 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为5.55%,产后情绪不良17.14%,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有不良孕产史、产妇对胎儿性别期望、认为孩子是负担、对抚养孩子缺乏信心、担心妊娠影响夫妻感情,而孕前无担心、对分娩无恐惧、与父母同住家庭、上孕妇学校则为保护因素(β分别为1.6085、0.3795、0.6999、0.5481、1.0168、-0.6715、-0.5196、-0.4493、-0.7452,均P<0.05).结论 深圳市产后抑郁症发病率与其它省市基本一致,影响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较多,应针对危险因素,制定孕产期的干预措施,提供合理的心理卫生保健,促进孕产妇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深圳市产妇产后抑郁症的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更好地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在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分娩并行产后42天检查的2 200名产妇,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一般情况,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产后抑郁筛查。结果该市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16.2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次分娩(OR=0.582,95%CI=0.449~0.756),产妇外向性格(OR=0.619,95%CI:0.479~0.799),参加孕妇学校学习(OR=0.626,95%CI=0.435~0.902)为预防产后抑郁症发生的保护因素;而孕期抑郁情绪(OR=4.157,95%CI=2.918~5.920),孕期焦虑情绪(OR=3.326,95%CI=2.496~4.432)为影响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分娩次数,产妇性格,是否参加孕妇学校,孕期抑郁或焦虑情绪等影响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干预,从而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孕妇产后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和综合护理干预改善后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2016年来本院就诊的3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时其中162例进行常规护理,对138例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产后6周对产妇进行产后抑郁情况调查。结果:对照组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20.37%,干预组为13.0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妇年龄、受教育程度、分娩方式和新生儿性别与产后抑郁显著相关(P0.05),其中产妇年龄和新生儿性别是关键因素。结论:产妇年龄和新生儿性别对产后抑郁的发生影响较大,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和改变重男轻女思想是改善孕妇产后抑郁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陕西地区女性产后抑郁症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按比例分层抽样的方法于2015年4月-2018年4月分别在韩城市人民医院和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抽取850例产后42 d进行康复检查的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统计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抑郁症患者为阳性组,未发生抑郁症产妇为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并对引起抑郁症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850例调查对象中发生产后抑郁108例,产后抑郁发生率为12.71%。阳性组和阴性组在经济条件、性格、与家人关系、孕期焦虑抑郁、不良孕产史、分娩陪伴、新生儿疾病、喂养方式和产后睡眠质量方面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家人关系、孕期焦虑抑郁、不良孕产史、新生儿疾病、喂养方式和产后睡眠质量是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结论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与家人关系、孕期焦虑抑郁、不良孕产史、新生儿疾病、喂养方式和产后睡眠质量是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应重视产妇的心理及行为变化,及时合理地进行干预,以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沙莉  夏春香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3):5201-5203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孕期调查表、焦虑抑郁评定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产后调查表分别于孕28~36周和产后4~6周对孕产妇进行调查。结果:慢性HBV感染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为28.20%,其中顺产者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26.11%(82/314),剖宫产及手术助产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31.19%(68/21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9,P>0.05)。这表明分娩方式与产妇产后抑郁发生无相关性。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母婴阻断失败、母乳喂养中断、妊娠期焦虑、妊娠期抑郁、相关知识缺乏、经济收入低等6项为危险因素,家庭关系融洽、母婴阻断依从性良好2项为保护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母婴阻断失败、母乳喂养中断、妊娠期抑郁等3项为危险因素,家庭关系融洽、母婴阻断依从性良好2项为保护因素。结论:慢性HBV感染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高,母婴阻断效果及围产期心理社会因素与产后抑郁症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产妇抑郁症的发病情况和导致抑郁的原因,为防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产妇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爱丁堡产后抑郁症自测(EPDS)量表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温州市中医院产科分娩后2-6周的827例产妇进行调查,统计产后抑郁症(PPD)的发病率,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找出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827例产妇,有效问卷812份,EPDS 评分≥ 13分149例,抑郁的发生率为18.35%,PPD 在不同年龄人群中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及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略低于其它两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家庭经济状况, 分娩不顺利,新生儿不健康合并畸形,产妇对新生儿性别期望不一致,家庭关系差,夫妻关系差,孕期未参加保健,家庭结构和性格等均是PPD发病的影响因素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新生儿性别期望不一致,新生儿健康状况不佳,家庭经济条件可,家庭关系差,夫妻关系差是PPD发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孕期保健是PPD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产后抑郁症在产妇中的发病率较高.导致产后抑郁症的原因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须针对影响因素,实行孕期一级预防和产后二级防治相结合,即做好孕期心理保健和完善产后访视筛查,早发现早干预.  相似文献   

15.
产后抑郁症及其相关心理社会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琴 《职业与健康》2011,27(19):2225-2226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其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为早期心理卫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爱丁堡抑郁量表及自拟的心理社会因素调查表对350例初产妇产后6周的抑郁状况进行测评分析。结果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22.0%,其中轻度占90.6%,中度占9.4%。产妇的年龄、学历、婴儿性别、分娩过程、婆媳关系不同,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夫妻关系、产后护理、居住条件、产后睡眠状况不同,对产后抑郁症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产妇的职业、家庭收入、喂养方式不同,对产后抑郁症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较高,心理社会因素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不容忽视。我们应做好孕产妇在围产期中的心理卫生保健工作,使产妇愉快地度过情感危险期,从而降低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发病因素,为社区干预性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24例产妇采用Edinburgh产后抑郁量表(EPDS) 及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1.42%(37例),夫妻感情、家庭条件和亲人关怀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分娩年龄、分娩方式和妊娠妇女的文化程度可能是产后抑郁症发病的相关因素,但无统计学意义;社区干预治疗28例患者(75.7%)抑郁症状明显改善。结论:社区医疗工作者为妊娠妇女提供产前产后的医疗干预以及有效的社会支持是预防和降低妊娠妇女产后抑郁发病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产后抑郁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因素,为产后抑郁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在本院分娩的产妇109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产后抑郁知识知晓情况调查表及爱丁堡产后抑郁调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产后抑郁知识的知晓情况得分为:产妇得分(36.38±3.30)分;丈夫得分(37.55±3.90)分;家人得分(17.52±2.90)分。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为9.7%,对不同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夫妻关系、婆媳关系、性格、婴儿性别期待、孕期不良事件的产妇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的年龄及婚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完善产后服务系统,从家庭到社会不同层面都给予产妇关爱与帮助,通过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实施心理干预、加强家庭支持及社会支持等措施有效地预防和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深圳市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情况,探讨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早期干预措施。方法:用随机数字表随机抽取深圳市100家社康中心为调查点,采用流调用抑郁量表(CES-D)和自编一般健康问卷对2007年3~10月在深圳市分娩的2 216例产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产后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产后抑郁发生率8.12%。产后抑郁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配偶饮酒、职业类型及文化程度、对胎儿性别期望,产妇对分娩过程恐惧、产后形体改变、抚养孩子信心不足,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孕期接受保健指导、心理调适、保健人员对产后家庭进行健康教育和社会支持是保护因素。结论:产后抑郁症应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加强产前保健,拓展产后家访内容,开展产后抑郁症早期筛查与监测,早期发现危险因素,采取积极主动的心理辅导,是维护和促进产妇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卫生"三级预防"、减少孕产妇死亡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查贵阳市老城区妇女产后抑郁症的阳性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按比例分配分层随机抽样的现况调查方法,抽取产后42 d的产妇87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社会人口学调查表及爱丁堡产后抑郁调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或秩和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结果筛出产后抑郁的阳性率为12.8%(112/875),95%CI(10.6%,15.0%);影响因素有9个,分别是夫妻月收入、产后睡眠情况、丈夫的关心、妊娠压力较大、居住环境、孕前吸烟、婴儿健康情况、产妇自觉性格内向、不稳定。结论贵阳市产后抑郁症阳性率与其它省市基本一致,影响产后抑郁发生的因素较多,应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促进产妇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0.
<正>临床上产后抑郁症的发病越来越多,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的产后康复,同时对婴儿的成长亦有一定的危害。近年来产后抑郁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1]。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海岛产妇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对海岛产妇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探讨,为海岛产妇这一特殊人群的围产期保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