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精密仪器被应用于核电站,尤其是5G技术的使用。这对辐射抗扰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规范核电仪控设备辐射抗扰度试验程序,通过对比分析相应标准,以及核电站现场电磁环境检测经验,对辐射抗扰度试验的不同配置情况进行了差异性分析。针对不同的试验场景,给出了相应试验方案的建议。对于某些特殊设备,创新性地通过简化设备在电场中的模型,再通过理论计算出电场对设备的影响量,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了相应的试验整改方案。该研究为仪控设备的辐射抗扰度试验方案及程序提供指导。针对试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理论层面给出了对应的整改对策,为实现智慧核电的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针对四旋翼飞行器的不确定性和外界环境干扰等问题,设计串级自抗扰控制器。在分析飞行器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非线性自抗扰对姿态环(内环)进行解耦,同时对位置环(外环)设计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组成双闭环系统。设计扩张观测器对内外环的总扰动进行估计与补偿,通过仿真平台利用定点悬停实验对所设计的控制器进行验证,并与PD ADRC串级控制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跟踪速度较快,抗扰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3.
针对煤矿供电系统中的电磁兼容问题,分析了电磁骚扰源的特点和相应的验证标准,详细介绍了提高矿用综保装置抗扰度的方法,即采取降低主控制器系统的敏感度、提高综保装置机箱的电磁屏蔽性、提高开入开出回路的隔离能力、交流输入回路选用带法拉第屏蔽层的互感器、确保通信回路的抗扰度、系统电源采用宽输入范围的开关电源等方法,提高了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设计以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为背景,设计了一种基于串级自抗扰控制算法的电磁循迹直立智能车。采用恩智浦MK60DN512ZVLQ10芯片作为核心控制单元,通过采集电磁信号实现路径判断,借助陀螺仪和加速度计采集车身倾角信息,并根据自动控制算法输出PWM信号,最终通过电机实现智能车的转向和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5.
针对单片机的电磁兼容问题,采用了实验和仿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单片机的电磁抗扰度。首先利用 DPI法测试单片机的电磁抗扰度,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DPI的单片机电磁抗扰度 ICEM模型,利用 IC EMC仿真软件在不同的频率下对单片机的内核电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低频段仿真结果和实验测试结果一致性较好,使用该模型可以对单片机的电磁抗扰度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6.
汽车电子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汽车电磁兼容已成为重要研究课题。发动机ECU电源系统的抗干扰设计对发动机正常稳定工作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汽车内部微机控制点火系统、供电系统以及电磁阀、继电器开关等主要干扰源产生的电磁干扰进行了分析,并从辐射干扰和耦合干扰两个方面,依据国家标准GB/T 21437.2-2008的电源线瞬态抗扰度要求,对ECU内主微控制器QADC部分和电源管理芯片L9741的电源系统进行了抗干扰设计,最后进行了电源线抗扰度测试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文章提出了一种钻机电控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的设计方案,简要介绍了电磁兼容性的设计原则,着重分析了影响钻机电控系统的干扰源、干扰进入电控系统的传播途径,并重点说明了采取的主要抗干扰技术措施。按照国家标准对钻机电控系统进行了脉冲群抗扰度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自抗扰控制器的阶次与参数的选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选择不同阶次的自抗扰控制器时,对系统的控制参数选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线性自抗扰控制,可等效为一个复合控制系统,其等效反馈补偿器为一超前校正单元串联一积分器;其等效前置滤波器为一滞后校正单元串联一微分器.观测器带宽和控制器带宽的比值,决定着反馈补偿器的最大相位超前角,而频带则决定着最大相位超前角的发生位置.同时,随着自抗扰控制器阶次的增加,补偿器的最大超前校正角也增加.通过对开环系统的频域分析,本文给出了利用该补偿器的频域特性进行自抗扰控制器参数设计的一般步骤,可大幅度减少工程师的反复试验过程,方便工程师应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混合有源滤波器参数设计和投资优化问题, 综合考虑其初期投资成本、无功补偿、滤波效果等指标, 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粒子群复合算法的混合有源滤波器多目标满意优化设计方法, 建立起容量配置的多目标数学模型, 并运用罚函数理论, 将多目标优化转化为单目标优化, 使混合有源滤波器容量分配问题简单化, 具有更大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然后在电力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电磁暂态(PSCAD/EMTDC)环境下, 对混合有源滤波器进行仿真分析, 结果表明此优化设计的混合有源滤波器性价比得到提高. 最后, 通过实验对比, 也验证了理论分析及相关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输电电压等级的逐步提高,智能变电站二次侧设备受到干扰的情况日益严峻.现有国家标准并未考虑到互感器采集卡所布置的一次侧恶劣电磁环境.通过不同项目的标准化电磁兼容测试对比,分析了不同测试项目的互感器采集卡典型输出特征,并提出了一种混合干扰测试方法.试验发现了采集卡的传导干扰敏感频点,同时创新性地应用包络来表示互感器采集...  相似文献   

11.
为了检验智慧工厂信息采集节点的上线率、组网耗时、轮询耗时、中继深度和组网稳定性等组网能力指标,为工业信息采集节点的研发、测试提供参考依据,设计了一种组网能力测试平台。该平台采用电磁兼容性良好的铝制组网单元作为信息采集节点从节点的测试载体,可为从节点提供工作电压和信号耦合通信渠道。采用“高频+低频+高频”组合电源滤波器,能够有效滤除120KHz~40MHz干扰信号,可为测试平台提供相对纯净的测试环境,保障测试平台的稳定性和测试数据可靠性。试验结果证明:建设的测试平台性能稳定、功能齐全,可为电力线通信产品的组网能力测试提供有力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速磁浮列车悬浮间隙传感器所处的环境电磁场较复杂,各种电磁场通过传导或者辐射有可能干扰传感器;在讨论电快速瞬变抗扰度试验、浪涌抗扰度试验、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和射频场感应传导干扰的抗扰度试验等电磁兼容试验基础上,在传感器的电源线环节采取了电涌吸收器件加多级滤波的方案来抑制电磁干扰,在信号端口环节采取了暂态电压吸收器和光电隔离的方案来抑制电磁干扰,在检测线圈环节采取了8字型的线圈结构来抑制共模形式的电磁干扰;以上措施在试验中已经得到较好地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DR航位推算与LMS高精度激光雷达全向测距技术的组合式导航定位系统,旨在应用于强电磁干扰环境下的变电站智能机器人自动巡检环境。DR/LMS组合式导航定位系统原理相对简单、实现方便、实时性强,且与其他组合式导航系统相比,在满足同样定位精度的前提下,成本低廉,现场运行效果良好。特别地,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方法的定位精度优化估计方法,对原有定位及导航精度(定位精度可以达到cm级)加以改进与优化,进一步提高了导航系统的稳定性与精确性。整个系统模型及控制策略的实现基于工业用PC控制板的上位机LABVIEW软件控制系统,并结合MATLAB软件进行仿真与数据分析,经现场运行测试,定位及导航精度完全可以满足现场工业环境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4.
由于外界环境存在各种电磁干扰,主要介绍高速微处理器系统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电磁兼容性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主要解决方法。重点从电源、时钟源等硬件设计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高速微处理器系统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Lahwindows/CVI交互式编程技术,并选用合适硬件仪器,将两者有机结合,研制出高速列车的受电弓与接触网之间的离线电弧电磁干扰测试系统。该系统能自动地完成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存储,并能将测试结果使用直观的图形数据来显示,极大地提高了电磁干扰测试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煤矿井下中央变电所电磁环境进行测试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中央变电所设备正常运行时,高压开关附近存在低频干扰;(2)中央变电所变压器正常运行时,干扰主要在500 MHz以下,在100 MHz附近产生较大干扰,产生的最大干扰比背景噪声高出40 dB.μV/m左右;(3)中央变电所内开关闭合瞬间会产生较大的电磁干扰,干扰主要在1.5 GHz以下,低频干扰较大,最大值达到193 dB.μV/m;(4)中央变电所设备正常工作时,辐射电磁场达到一级标准(1 V/m);但在开关闭合瞬间,在1 MHz以下电磁干扰较大,超过GB9175—88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中规定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代信息技术对传感器稳定性、灵敏性及精确度要求日益提高,以及日益复杂电磁环境下传感器面临的电磁兼容性问题,论述传感器电磁兼容性内涵及特点,指出目前开展传感器电磁兼容性研究工作重要性,从传感器电磁抗干扰技术、PCB电磁兼容技术及传感器电磁兼容预估技术三个方面介绍国内外传感器电磁兼容性研究进展,最后对传感器电磁兼容性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开关电源变换器(Switch mode power supply,SMPS)传导电磁干扰噪声源内阻抗提取问题,本文基于传统电压插入损耗法提出了一种功率插入损耗噪声源内阻抗提取方法。根据测试系统在被测噪声源加载前后功率损耗原理,通过校准测试系统自身的功率插入损耗,得到被测设备噪声源内阻抗。本文方法无需预估被测设备噪声源内阻抗,测试方法简便。理论研究与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进行快速、有效的提取被测设备噪声源内阻抗,从而为EMI滤波器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船舶电力推进系统体积大,功率高,结构复杂,电磁干扰严重等特点,提出了一种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电磁干扰虚拟暗室测试技术。首先设计了多传感器同步测试电力推进系统的电磁干扰,克服单传感器分布测试时带来的时间差问题,并提出了时频同步技术保证多传感器测试的信号时间与频率同步,从而提高测试精度和应用范围。然后设计了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多通道盲源分离算法,利用源信号近似的统计分布先验知识分离出每个传感器的信号。最后建立了虚拟暗室测试系统进行试验验证,计算机仿真以及试验结果证明该技术准确而快速地测试出了电力推进系统的电磁环境,确定了电力推进系统的主要干扰源,保证电力推进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