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一座热输入功率为90 kW的鼓泡流化床焚烧试验装置上进行油页岩干馏废水焚烧试验,考察床温、过剩空气系数、一二次风比和Ca/S比对排烟中NOx和SO2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废水中氨氮含量较高,焚烧时随着床温的升高,NOx的排放浓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非广泛接受的单调上升的规律,SO2的排放浓度呈上升趋势;随着过量空气系数的升高,NOx的排放浓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SO2的排放浓度呈下降趋势;随着二次风率的升高,NOx的排放浓度呈下降趋势,SO2的排放浓度呈上升趋势;随着Ca/S比的升高,NOx的排放浓度先上升后下降,SO2的排放浓度逐渐下降.本次试验各工况下NOx的排放浓度范围为104.2~257.9 mg/m3;SO2的排放浓度范围为36.7 ~179.8 mg/m3,均满足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效率因素很多,针对不同的钙硫摩尔比(Ca/S)、石灰石粒径和锅炉床温进行脱硫参数的优化试验,由正交试验法得出:当Ca/S为2.5、石灰石粒径为0.5mm、锅炉床温为900℃时,锅炉的脱硫效果最佳。在某300MW CFB锅炉脱硫测试中SO2排放浓度最低为117mg/m3。  相似文献   

3.
旨在为商业运行循环流化床锅炉混烧石油焦与煤提供指导及优化方案,首次在金陵石化220t/h商业运行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进行了石油焦与煤混合燃烧脱硫性能试验研究.研究了燃烧过程中,密相区床温、Ca/s摩尔比、石油焦/煤热量比等参数对烟气中SO2排放浓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密相区床温是影响脱硫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本试验温度范围内,随着床温升高,脱硫效率下降很快.床温有一最佳温度,其SO2排放浓度最低。随Ca/S摩尔比增大,SO2排放浓度降低。石油焦/煤热量比对脱硫没有明显的影响。表3、图7、参考文献9。  相似文献   

4.
锅炉的烟气污染是工业污染的重要项目之一,也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主要污染物有烟尘,SO2和NOx)。简要介绍了目前几种常见的脱硫脱氮方法,指出CFB锅炉的优越性。随后详细介绍了CFB锅炉的工作原理,并对CFB锅炉控制SO2和NOx排放的机理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CFB锅炉具有燃烧效率高,燃料适应性广,负荷调节灵活,环境保护性能好等优点,但是,已投运的CFB锅炉中石灰石脱硫系统几乎都没有投入运行,主要原因是脱硫系统设计还不成熟,运行成本比较大。  相似文献   

5.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炉膛物料浓度分布直接影响炉膛内的传热特性和锅炉负荷。基于CFB锅炉炉膛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建立了密相区以上区域的物料浓度数学计算模型。以1台1 060 t/h CFB锅炉为研究对象,数值计算分析不同煤种、给煤粒度分布、流化风速、分离器效率及床压降对炉膛物料浓度分布的影响,计算分析结果表明,CFB锅炉运行中,针对不同煤质,可以通过优化给煤粒度分布和床压降来调节炉膛上部的物料浓度分布,低挥发分煤种的给煤粒度分布中细颗粒的比例要大一些。分离器性能越好,床质量越好,在相同的流化风速和床压降下,炉膛出口处物料浓度随d50、d99的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6.
根据循环流化床(CFB)锅炉采用炉内加钙脱硫工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及收集的国内CFB锅炉SO2排放的实测资料,分析了影响炉内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以某电厂炉内脱硫改造工程为例,指出了CFB锅炉炉内脱硫效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7.
文中简述了某公司CFB锅炉采用的炉内脱硫系统工艺,对制约CFB锅炉炉内脱硫效率的石灰石选择、石灰石投入量和运行床温控制等进行了的总结,某公司的运行管理经验显示,这有助于CFB锅炉炉内脱硫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二氧化硫的达标排放,可为国内CFB锅炉机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电网深度调峰及超低排放的需求,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不同负荷运行性能及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某350MW超临界CFB锅炉,现场测试100%BRL、75%BRL及50%BRL负荷下机组排烟温度及烟气成分,获得锅炉不同负荷下运行性能并进行能效分析;通过调整炉内脱硫剂投入量,分析机组运行参数对SO2及NOx等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锅炉负荷降低,CFB锅炉效率不断下降,100%BRL负荷时,各项热损失中排烟热损失占比最大,其次是灰渣未燃碳造成的热损失;75%BRL及50%BRL负荷下,各项热损失中灰渣未燃碳造成的热损失占比最大。炉内脱硫剂的投入可显著降低SO2排放,同时可影响炉内NOx生成。随炉内脱硫剂投入量增加,SO2排放浓度快速降低。石灰石给料机频率由5.6 Hz升高至13.5 Hz,吸收塔进口SO2浓度由360.4 mg/m3降至6.9 mg/m3,同时,炉内脱硫剂的投入可促进HCN及...  相似文献   

9.
在3 MW循环流化床(CFB)燃烧试验台上,进行了某CFB锅炉设计煤种在不同负荷和一、二次风配比下的燃烧试验,研究了床温和投入石灰石对炉内燃烧稳定性以及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煤种着火温度为436℃,床温在780℃时炉内仍能保持稳定运行;投入石灰石能有效提高炉内脱硫效率,但会使燃烧效率降低;中断给煤10min后重新给煤,仍可自行恢复到正常运行工况;设计煤种自脱硫效率可达38%,当Ca与S物质的量比为3.7时,床温发生波动时脱硫效率为88.2%~95.1%;负荷和一次风率对炉内NO_x生成量影响较大,通过调节负荷和一次风率,NO_x排放质量浓度可降至100mg/m~3以下.  相似文献   

10.
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效率的因素主要有钙硫(Ca/S)摩尔比的影响、床温影响、粒度的影响、氧浓度的影响。广西百色银海发电公司2×150MW CFB锅炉脱硫系统,经过不断的改造、优化三级脱硫运行方式后,可以使排放中的SO_2排放浓度控制在≤300 mg/Nm~3以下,NOX排放浓度在30~80 mg/Nm~3运行,达到国家新的排放标准要求,脱硫经济最佳  相似文献   

11.
循环流化床脱硫塔装置的文丘里管直流流化速度会随锅炉负荷的变化而变化,这会影响脱硫效率。在保证文丘里管直流流化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提出了通过增设旁路的方式来适应锅炉负荷变化的新方法,并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脱硫塔流场与旁路管径和数量关系的一些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合适的旁路管径和数量不仅能优化脱硫塔流场而且还可以适应锅炉负荷的变化,设置6根管径为φ500mm的旁路时,在相同阻力损失下脱硫塔负荷可以增加25%左右。  相似文献   

12.
某300 MW循环流化床(CFB)锅炉采用炉内喷钙、SNCR、预电除尘器和烟气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的烟气净化路线,满足最新的超低排放要求。以该300 MW CFB锅炉为对象,分别对不同工况下不同烟道位置的SO_3浓度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原始SO_3浓度随锅炉负荷升高而降低,负荷升高促进了预电除尘器对SO_3的捕集,但不利于半干法脱硫装置对SO_3的脱除;炉内脱硫减少了原始SO_3的形成,但提高了飞灰的比电阻,降低了预电除尘器的SO_3脱除效率; SO_3的形成和脱除基本不受煤种的影响,不同工况下半干法脱硫装置对SO_3的脱除率达到了95%以上,与预电除尘器相结合,可脱除锅炉燃烧产生的95%~97%SO_3;采用烟气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的技术路线,最终SO_3排放浓度低于1. 2 mg/m3,完全消除了"蓝烟"现象。  相似文献   

13.
在银川热电厂5号炉(150t/h)回流式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装置开展了半干法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的工程试验研究,该脱硫装置的设计处理烟气量为16000m^3/h。脱硫塔内部及顶部采用了特殊回流结构设计,实现物料塔内内循环。减少除尘装置入口浓度。通过工业试验,研究了钙硫比、喷水量等参数对系统脱硫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钙硫比为1.3、塔内温度70℃、塔内浓度为800g/m^3时,系统脱硫效率可以达到90%,粉尘排放浓度为80mg/m^3,脱硫系统阻力小于1.5kPa。  相似文献   

14.
煤炭的高效洁净燃烧是实现洁净煤发电的一个重要领域,是洁净煤发电技术的核心。而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煤燃烧与发电技术,不仅可以大幅度减少NOx排放,易于脱除SO2的技术优势,而且具有煤种适应面广、高燃烧效率以及炉内脱硫脱氮的特点而得到推广。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NOx的危害、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控制措施,并提出未来烟气净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外加磁场对磁流化床烟气脱硫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磁流化床脱硫过程中外加磁场对流化状态、脱硫效率和脱硫产物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磁场强化脱硫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磁场的增强,磁流化床经历了3个阶段.在鼓泡流化状态下,床层压降不稳定,脱硫效率低;在磁稳流化状态下,床层压降小,脱硫效率快速提高;在磁聚状态下,床层压降较大,脱硫效率提高.兼顾脱硫效率和能源消耗两方面的要求,在磁稳流化状态下进行烟气脱硫是适宜的.此外,对脱硫产物微观形貌和化合物成分的分析表明:磁场改变了铁磁颗粒表面脱硫产物的附着方式,并促进了S(IV)的氧化,提高了SO2的吸收速率,从而提高了磁流化床的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16.
程竹静  管坚  王龙 《节能技术》2014,(1):69-72,77
在2台31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进行热工性能试验,分析比较了烟气温度、汽水流量、灰渣含碳量及尾部烟气污染物等参数。2台循环流化床锅炉均燃用煤和石油焦混合物,炉内添加石灰石脱硫。1#和2#锅炉额定运行负荷热效率分别为89.22%,90.70%,日常运行负荷热效率分别为88.10%,89.88%。2台锅炉炉内密相区温度分布均匀;床温、分离器入口温度、回料腿温度和排烟温度稳定;主蒸汽流量、给水流量、减温水流量波动较小;烟气污染物均可达到设计要求。试验结果可对混烧煤和石油焦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440 t/h CFB锅炉污染物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连州电厂440t/h CFB锅炉污染物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探讨了添加石灰石后SO2的动态排放特性,分析了Ca/S摩尔比、床温、负荷、氧量和二次风率等因素对SO2和NOx排放的影响。提出了综合降低循环流化床锅炉污染物排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脱硫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内蒙古1台7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了脱硫试验,根据现场数据分析了温度、粒度、升温速率及摩尔比等因素对循环流化床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小Ca/S摩尔比下,脱硫效率随时间增加呈上升趋势,随着Ca/S摩尔比增大,脱硫效率上升趋势减缓,且存在一个最佳的Ca/S摩尔比;加入石灰石脱硫时,需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调节石灰石给料机的出力,以协调脱硫效率和锅炉效率之间的平衡.研究结果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实际运行中SO2的排放和脱除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锅炉岛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降低锅炉岛系统投资和运行成本,通过控制炉膛温度,减小床料粒径,优化床料质量,增大循环流率,扩充贫氧区,抑制NO、SO_2生成,提高局部CO浓度和CaO的固硫率,对流态重构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了超低排放优化设计。锅炉的实际运行试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中NO_x、SO_x初始排放浓度小于或接近于锅炉岛超低排放值。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7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出口NOx排放超标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合理的低氮燃烧控制技术为主,辅以SNCR烟气脱硝技术,争取达到NO x超净排放要求。采用CPFD计算方法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的气固流动和燃烧特性进行数值模拟,运用低过量空气燃烧法和空气分级技术对锅炉进行低氮燃烧控制,研究一、二次风配比、二次风射流、过量空气系数、循环倍率和颗粒粒径等因素对炉内燃烧及NO 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低氮燃烧控制后,炉内速度场和温度场分布均匀,炉膛出口处烟气流速增加,炉膛平均烟温和出口氧浓度降低,还原性气体CO浓度和优化前基本相同,炉膛出口NOx浓度降低,减排效果显著,为以后的锅炉运行提供实际指导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