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角膜浅基质针刺术联合绷带镜治疗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晓静  李建南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2):2431-2433
目的:探讨角膜浅基质针刺(anterior stromal puncture,ASP)联合绷带式隐形眼镜针对角膜上皮反复糜烂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的门诊患者22例23眼,最初均采用保守药物治疗无效或反复后,采用角膜浅基质针刺联合配戴绷带式隐形眼镜治疗。治疗前所有患者均表现晨起或晚间异物感、流泪、眼睑痉挛、畏光,部分伴有轻度视力下降。表面麻醉后,在裂隙灯下,用4号半针头制成截囊针形状,尖端长0.3mm,垂直穿过疏松的上皮和前弹力层行角膜浅基质多点针刺,术毕配戴月抛式绷带式隐形眼镜。在治疗后3d;1,2,4,8,12wk共6个时间点观察患者异物感、视力、畏光、上皮愈合情况及基质瘢痕情况。平均随访3mo。结果:患者22例23眼中,22眼症状完全消失,一次治愈19眼,成功率83%。结论:针对常规药物治疗方法无效的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患者,角膜浅基质针刺联合绷带式隐形眼镜配戴是一种有效、便捷、可重复执行、经济的治疗方法,迅速改善患者眼部不适症状,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对复发性翼状胬肉术后角膜切口修复的应用疗效。方法:将68例68眼行复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发生角膜切口水肿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常规应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加抗生素滴眼液同时加用贝复舒滴眼液交替点眼,4次/d。治疗组除每日应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加抗生素滴眼液交替点眼外,使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4次/d,疗程1mo,于用药前和用药后3,7,14d;1mo分别对患者主觉症状、体征、角膜切口修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复发性翼状胬肉术后3,7,14d,治疗组角膜切口水肿较对照组明显消退,切口修复较快,主觉症状在短时间消退,术后1mo,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对复发性翼状胬肉术后角膜切口的早期修复起效时间短、舒适度好、安全性良好,对减少术后感染性角膜病的发生及术后角膜散光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前角膜基质穿刺术对复发性角膜糜烂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前角膜基质穿刺术治疗复发性角膜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16例18眼复发性角膜糜烂患者,先前都滴用眼部润滑剂进行治疗,其中有5眼曾施行角膜上皮清除术,15眼加压包扎,7眼配戴治疗性角膜软性接触镜进行治疗,所有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晨起眼部疼痛、异物感,流泪、畏光,可伴有轻度视力下降。在裂隙灯下,使用24号一次性针头,穿过疏松的上皮层和前弹力膜进入前角膜基质进行多点穿刺。治疗后1、4、8、12和24w进行详细的裂隙灯检查,特别注意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及上皮下纤维化的形成。平均随访15m。结果16例18眼患者中,16眼症状完全消失,无角膜糜烂复发,荧光素染色阴性,2眼患者再次治疗后没有出现病变复发,一次性治愈成功率为88.9%。结论对于常规治疗方法无效的复发性角膜糜烂患者,前角膜基质穿刺术是一种有效,低费用的治疗方法,能够明显提高一次性治愈成功率,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陆岩  夏丽坤  柴广睿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2):2326-2328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和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舒)滴眼液对微型角膜刀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修复的影响,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接受Epi-LASIK术的120例240眼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从术后第1d晨复查后开始用药。试验组患者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4次/d,用药1wk; 对照组患者常规应用贝复舒眼液4次/d,用药1wk。术后随访6mo,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反应、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视力、等效球镜度数及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情况。

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症状体征综合评分于用药前即术后第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12,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d患者症状体征综合评分下降幅度试验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66,P<0.05),说明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起效更快。两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586,P>0.05)。两组患眼术后视力恢复、等效球镜度数和haze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发生。

结论:Epi-LASIK术后短期应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对角膜上皮愈合有显著促进作用,能明显改善术后刺激症状。它安全且起效时间更短,优于常规治疗,可单独或联合用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为阳性对照药物,通过随机、双盲的多中心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评价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治疗角膜上皮缺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外伤或手术所致角膜上皮缺损的240只眼进行随机双盲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只眼.试验组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对照组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每日4次,每次1滴,连续用药2周.用药后对患者的症状(疼痛、畏光和流泪)、体征(睫状或结膜充血、角膜缺损面积和角膜新生血管)和用药依从性等进行记录,每周检查至少两次,连续观察2周,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此研究实际入选239只眼,试验组120只眼,对照组119只眼.其中角膜移植术后角膜上皮缺损61只眼,翼状胬肉术后角膜上皮缺损106只眼,玻璃体切割术后角膜上皮缺损24只眼,化学机械性角膜上皮损伤36只眼,其他病因导致的角膜上皮缺损12只眼.在试验过程中试验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有10/239只眼滴用药物后出现一过性眼局部轻微的烧灼感或少许刺痛感,没有严重不良事件出现.从症状积分、体征积分和总积分的比较看,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各项主客观指标均较前有明显改善,但各阶段两组间各指标改善程度比较其差异全部没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角膜上皮缺损修复的平均时间为(5.03±3.58)d,对照组为(4.84±2.87)d,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446,P=0.656).从疗效四级评分和综合有效率两个疗效综合评价指标进行PP和ITT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全部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每天4次点眼)治疗角膜上皮缺损的疗效和安全性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相似,能迅速有效地帮助修复缺损的角膜上皮,疗效肯定,耐受性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沈磊  秦书艳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9):1723-1725
目的: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在角膜异物剔除术后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角膜异物104例104眼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组:治疗组55例55眼、对照组49例49眼.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洛美沙星滴眼液、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结果:治疗后1、2wk,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5%、96.4%,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症状体征综合积分在治疗后1、2wk分别为4.82±2.18、1.65±2.21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角膜异物剔除术后应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可加快上皮修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200 g/L小牛血去蛋白眼用凝胶治疗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观察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患者168例(包括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上皮型58例;化学烧伤24例;胬肉手术术后86例),随机分成小牛血去蛋白眼用凝胶组(84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组( bFGF,84例)。两组均滴眼4次/d,共7d。观察上皮缺损修复和患眼局部症状、体征等指标。 结果:小牛血去蛋白眼用凝胶组和bFGF组疗效判断指标较治疗前皆有显著性差异(P〈0.01)。小牛血去蛋白眼用凝胶组有效率(83.3%)高于bFGF组(69%);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上皮型角膜炎、化学烧伤和手术所引起的有效率分别为72.4%,69.2%和95.2%;观察过程中未见局部刺激和全身不良反应。 结论:小牛血去蛋白眼用凝胶治疗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牛血去蛋白眼用凝胶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高邮市中医院诊断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水肿的患者60例(60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小牛血去蛋白眼用凝胶、妥布霉素地塞米松、双氯芬酸钠及托吡卡胺滴眼液滴眼;对照组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双氯芬酸钠及托吡卡胺滴眼液滴眼。两组在治疗后每天采用裂隙灯观察,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共计入组患者60例(60只眼),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30只眼)。所有患者均按计划完成相应治疗和检查。治疗组接受小牛血去蛋白眼用凝胶治疗,角膜水肿消退时间为(6.56±2.74)d;对照组角膜水肿消退时间为(8.22±3.84)d,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t=-2.218,P=0.002)。结论小牛血去蛋白眼用凝胶对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角膜水肿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切削术(LASEK)后角膜中央知觉(CCC)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LASEK或LASIK手术治疗的近视患者49例(97眼),男19例(37眼),女30例(60眼)。年龄19—40岁,平均(25.4±6.2)岁;球镜屈光度-1.5~12.5D,平均(-6.76±2.53)D;柱镜0~300D,平均(-0.87±0.56)D。随机分为4组:LASEK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治疗组(24眼)、LASEK未使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对照组(22眼)、LASIK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治疗组(26眼)、LASIK未使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对照组(25眼)。各组的年龄、屈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4组术后常规使用0.1%氟美童滴眼液,治疗组术后第1天开始使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每日3次,使用3个月。观察术前与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的角膜中央知觉,采用Cochet&Bonnet触觉测试仪进行测量。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t检验。结果两种手术术后角膜中央知觉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LASIK术后1个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治疗组角膜中央知觉的减少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P〈0.05):术后3个月,两组角膜中央知觉较术后1个月有所恢复,但仍未恢复到术前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1,P〉0.05)。LASEK术后1个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治疗组角膜中央知觉的减少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4,P〈0.01);术后3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角膜中央知觉较术后1个月有所恢复,但仍未恢复到术前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9,P〉0.05)。结论LASIK和LASEK手术均影响角膜中央知觉,术后早期使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跟用凝胶者角膜知觉恢复明显优于未使用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使用0.4 mJ和2 mJ能量的YAG激光在完整角膜上皮行穿刺治疗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使用0.4 mJ能量YAG激光以及7例使用2 mJ能量YAG激光穿刺治疗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综合征情况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角膜上皮恢复、角膜斑翳、疗效等情况。结果2 mJ能量激光组在没有使用绷带式角膜接触镜的情况下,治疗后2 d穿刺区的角膜上皮水肿脱落,患眼异物感疼痛明显;产生更明显的角膜薄翳而且消退时间长。0.4 mJ能量激光治疗组有3例病情复发,2 mJ能量组无复发,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3)。结论0.4 mJ的低能量YAG激光治疗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综合征后恢复更快、形成的角膜薄翳更轻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眼睑缝合术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治疗营养不良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我院眼科门诊2008-12/2010-12角膜溃疡患者22例22眼,使用眼睑缝合术联合小牛血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对角膜溃疡的愈合及视力的提高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1mo后,角膜愈合情况:痊愈18眼(81%),有效4眼(19%)。术后视力较术前有明显提高。结论:眼睑缝合术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治疗营养不良性角膜溃疡,具有溃疡愈合率高,且能有效提高视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羊膜移植治疗反复性角膜上皮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保存生物羊膜移植治疗的20例(21眼)反复性角膜上皮糜烂住院患者,术后随访观察3~16个月,对术后角膜上皮完全修复时间、视力提高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1眼中19眼单纯羊膜移植术,术后角膜上皮完全修复时间最短3d,最长28 d;1眼于术后第8天羊膜融解,角膜上皮未愈合,经再次手术并联合佩戴角膜接触镜治疗后角膜上皮完全修复;1眼首次手术及联合佩戴角膜接触镜治疗,术后7d角膜上皮完全修复.术后视力提高(t=2.613,P=0.02).结论 羊膜移植是治疗反复性角膜上皮糜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氯替泼诺混悬眼液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治疗各类眼科炎症及外伤导致角膜云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选择我院门诊2009-02/2010-10各类角膜疾病导致角膜云翳的97例120眼患者,在不同阶段使用氯替泼诺混悬眼液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后,对云翳消退情况进行疗效分析。结果:角膜云翳形成0~1mo内治疗24例30眼,治愈80%,有效20%。1~2mo治疗23例30眼,有效53.3%,无效46.7%;2~3mo治疗25例30眼,有效13.3%,无效86.7%;3mo以上治疗25例30眼,无效100%。结论:氯替泼诺混悬眼液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治疗各种早期角膜云翳,具有积极有效地提高视力和促进角膜恢复透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干眼症患者使用小牛血去蛋白眼用凝胶(速高捷)前后,患者的主观症状、干眼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变化,评估小牛血去蛋白眼用凝胶干眼症的疗效。方法:选择干眼症患者22例43眼,予以小牛血去蛋白眼用凝胶滴眼,3次/d。观察就诊当天、用药1,2wk;1mo患者主观症状: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视疲劳、眼红、疼痛、畏光、流泪;干眼实验室检查: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SchirmerⅠ试验。结果:用药1mo后,患者的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视疲劳、眼红、疼痛、畏光、流泪等主观症状的分级与用药前有显著差异(P<0.01),8种主观症状明显缓解;用药后患者的荧光素染色,BUT及SⅠt值与用药前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小牛血去蛋白眼用凝胶对干眼症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化脓性角膜溃疡行角膜移植术后复发特征、治疗及转归。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市普仁医院因化脓性角膜溃疡行角膜移植术的292例(292眼)患者。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后者204例(204眼),板层角膜移植术(lamellar keratoplasty,LK)后者88例(88眼)。方法 对292例(292眼)患者中术后早期(3个月)复发的15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复发率、复发时间、复发表现及处理进行分析,分析复发的危险因素、复发特点及其处理之间的关系。主要指标 临床特征、复发率、复发时间、复发表现及处理。结果 角膜移植术后感染总复发率5.1%(15/292例)。PK术后复发率3.9%(10/204例),LK术后复发率5.7%(5/88例)。复发时间在4~90天,早期4~15天12例,平均(9.3±4.2)天,晚期16~90天3例,平均(47.0±30.6)天。复发部位:植床、植片8例,植床及角膜层间2例,植床、植片及前房积脓3例,植床、植片、前房积脓、玻璃体混浊3例。8例植床、植片感染复发患者中, 5例行PK术,3例行眼内容剜除术。2例LK术后角膜层间积脓患者行角膜植床碘烧,1例感染控制,1例再次复发,行PK术感染控制。2例植床浸润、前房积脓、玻璃体轻度混浊患者行PK术后感染复发,行眼内容剜除术。3例植床、植片浸润及前房积脓患者,1例前房冲洗+机化膜切除术后感染复发,行眼内容剜除术;1例PK术后感染控制;1例前部深板层角膜移植(deep anterior lamellar keratoplasty,DALK)术后感染复发,行眼内容剜除术。最终保留眼球7眼(46.7%)。随访3~12个月,保留眼球的7眼中,矫正视力<0.02 3眼,0.02~0.1 2眼,0.2~0.5 1眼,>0.5 1眼。结论 化脓性角膜溃疡行角膜移植术后感染复发的治疗根据病变部位及程度而异,多数患者视功能预后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 (PTK)对角膜浅层病变的疗效。方法 :利用PTK治疗 10例 11眼角膜病患者 ,其中男 4例 4眼 ,女 6例 7眼 ,平均年龄 6 5岁 ,术后随访 18个月。其中大泡性角膜病变 4例 4眼 ,复发性胬肉致角膜云翳 2例 2眼 ,带状角膜变性 1例 2眼 ,颗粒性角膜变性 1例 1眼 ,细菌性角膜炎致角膜云翳 1例 1眼 ,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 1例 1眼。结果 :术后视力提高 2行以上者 4例 5眼 ,提高 1行者 2例 2眼。刺激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 :PTK治疗浅层角膜病变方法简单易行、安全可靠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