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鹤岗市养鸡户邵某饲养7日龄AA肉仔鸡2600只。从4日龄开始发病大批死亡达400余只,发病鸡仍有200余只,发病率23%;死亡率为鸡存栏数的15%,占发病鸡的66%。经临床调查,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诊断为曲霉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1 发病情况 1994年5月,锦州市义县前阳乡泥河子村某养鸡专业户饲养3000只爱维茵肉鸡.35日龄时鸡群开始发病,每天死亡7—8只。首先投服了氯霉素片剂,效果不明显;后改用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高力米先等药物治疗,病情仍不见好转.来我站就诊时,已死亡300多只。发病率60%,病死率16.6%。  相似文献   

3.
发病情况 2004年2月20日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某个体养鸡户饲养的15000只肉鸡,按常规饲养与免疫。25日龄突然发病死亡,发病率为40%,死亡率为8%。曾用强力土霉素、磺胺类药物、庆大霉素、菌速净(二甲硝咪唑、三甲氧苄氨嘧啶、磺胺对甲氧嘧啶)、肠杆速灭(诺氟沙星)进行治疗,但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1993年日本北海道一肉用仔鸡群暴发传染性囊病,对该鸡群病死鸡进行了病理学观察。报道如下。1 材料及方法1.1 发病基本情况调查。包括发病时间,鸡的发病日龄、死亡率等。1.2 病理学观察  相似文献   

5.
1 发病过程 1999年5月10日,某养鸡户购入蛋鸡雏2000只,次日出现脐炎,死亡率达7%,用氯霉素治疗得以控制。在30日龄以后又开始发病,怕冷,食欲不振,每天死亡10至20只,用氯霉素和病毒灵治疗,效果不明显。拿12只病死鸡到我校诊断,确诊为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病(HDN)血清学检测与其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25例母婴血型不合的新生儿进行ABO溶血病的血清学检测(三项试验),并收集其同期血常规及血清胆红素的检测结果,分析HDN与检测日龄、血红蛋白水平、间胆/总胆比值、性别之间的关系,以及溶血程度与检测日龄、血红蛋白、胆红素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125例母婴血型不合的病例中,HDN患病85例,阳性率为68.0%。检测日龄与HDN的阳性率、85例阳性组与40例阴性组的血红蛋白水平以及间胆/总胆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O HDN的发病与性别、ABO HDN溶血程度与日龄、血红蛋白、胆红素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测(三项试验)应作为母婴血型不合的新生儿出生后的常规检测,并结合血红蛋白和胆红素的水平来诊断HDN,并估计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某部一起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9月,驻闽某部一连队3d内发生钩端螺旋体病23例,发病率44.23%。现将对其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某部拟将该部鱼塘改建为灯光球场,8月28日,该部某连52名战士(男性,年龄18~22岁,兵龄1~4年)负责清理鱼塘杂草及塘泥。31日晚参加清理鱼塘的战士有6人出现高热,寒战、抽搐病状。卫生队按伤风感冒给予口服扑感敏、输液等处理后,症状无改善,并呈加重趋势。9月1日又有17人发病,症状同前。遂将23名病人送医院,确诊为钩端螺旋体病。医院即派人到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所…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克山病的发病规律。方法 根据莒县克山病发病资料,用圆形分布确定其发病高峰日和发病高峰期。结果 莒县克山病的发病高峰日为5月10日,发病高峰为2月22日~7月23日,这与流行病学所描述的季节性规律相一致。结论 发病高峰日和高峰期的确定,为克山病今后的防治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1993年12月10日,我市一名市场检疫员在检查家禽时发现:一摊主将一只宰杀的鹌鹑浸在热水中褪毛,此鹌鹑口腔中有大量如线状小虫爬出,于是当即将这只鹌  相似文献   

10.
1997年 8月 2 8日 ,某部 17名战士参加清理疏通涵洞劳动。此次劳动后一周即 9月 5日起 ,参加劳动的战士陆续出现以发热、畏寒、乏力等为主要症状的病人 ,3d内 17名战士全部发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治和实验室检查 ,确诊为一起钩端螺旋体病暴发。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 流行特征  (1)发病情况 :9月 5日 4时 ,该部的1名四川籍少数民族战士首先发病 ,继后大批相同病例发生 ,至 7日 2 3时最后 1例病例 ,累计发病 17例。 (2 )时间分布 :9月 5日发病 4例 ,9月 6日发病8例 ,9月 7日发病 5例。 (3)单位分布 :该部 9个班 ,除 9班派 1名外 ,…  相似文献   

11.
我国犬种菌布鲁氏菌病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了全国23个省区市检查的12 949只犬、1 676人、15种动物2 255只,都发现有不同程度的犬种布氏菌感染存在(0.3%~42.7%)。南方省区犬的感染率高于北方省区。犬种布氏菌对母犬的感染率高于雄犬(2:1)。1岁龄以下犬的感染率低于年长犬。2岁龄以上犬的感染率无明显区别。解剖644只犬,主要从脾、淋巴结和肝中分到166株犬种布氏菌。根据犬种布氏菌对两种染料的敏感性分为两个型:对硫堇有抗性,对复红敏感;对两种染料都有抗性。8种血清学方法对比表明,R-SAT与R-RBPT吻合率最高,以≥1:80为标准,分离菌的阳性率近于50%,以≥1:320为标准,分菌率近于80%。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襄阳市首例布鲁氏菌病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找出发病的原因,为制订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患者发病、就诊经过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于2012年7月30日出现右肩关节疼痛,8月18日开始发热(体温37.7~38.2℃)。9月11—17日,出现左腿腓肠肌疼痛症状,10月7日患者出现高热(40℃),左踝关节疼痛,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部淋巴结肿痛;期间多次到医院诊治,疼痛及发热症状无明显好转。患者于2012年5月从随州市某养殖户处购买的16只成羊中有5只母羊出现流产和死胎现象,患者经常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接生羊羔或拽出死胎盘。7月20日患者在右手有刀伤情况下直接将流产胎盘拽出,伤口接触胎盘羊水。据调查该养殖户于2011年7月曾发生畜间布病疫情。患者血液样本经检测,虎红平板试验阳性,试管凝集试验滴度为1:400(++)。3名密切接触者血液样本经检测,虎红平板试验阴性,试管凝集试验滴度(-)。采集羊群血液样本95份,检出阳性14份,阳性率为14.74%。结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该病例为输入性传染源引发的布病病例。今后应加强畜牧检验检疫监管,从源头上控制布鲁氏菌病传染源的输入。  相似文献   

13.
20 0 0年 8月 2 1~ 31日 ,驻湘武警某部发生一批以起病急骤、持续高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焦痂及皮疹为典型表现的病人。经流行病学调查 ,结合临床各项检查 ,证实为一起恙虫病暴发。1 发病情况   首例病人发病于 8月 2 1日 ,2 6日发病达高峰 ,发病数增至 17例 ,8月 31日发病停止 ,历时 11d。先后共发病 2 3例 ,罹患率 7.19%。患者均为男性 ,平均年龄 (2 0 .7± 2 .3)岁 ,其中战士 2 1名 ,干部 2名。病例集中分布在该部队的 4个连队 ,罹患率分别为甲连 3.8%、乙连 6 .3%、丙连 16 .3%、丁连 2 .5 %。临床症状主要为高热 (2 3例 )、局部淋…  相似文献   

14.
王明 《肉品卫生》2004,(12):16-17
肉品卫生2004NO.12(总246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双股RNA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发的以破坏鸡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病毒性传染病,因该病于1957年首次确诊于美国东海岸特拉华州的甘保罗镇,因此又称之为甘保罗病(GumboroDisease)。1.病原学分析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有两个血清型,I型IBDV对鸡有致病力,II型病毒对鸡没有致病力。近年研究表明,I型存在变异株和超强毒株(vvIBDV),能突破传统疫苗的保护。2.流行特点2.1发病日龄明显变宽,病程延长:自然情况下主要以3~6周龄的鸡最易感,近年流行特点表明最早…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掌握我市城区蝇类消长与肠道病发病率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 ,我们于 1998年、2 0 0 0年对市城区不同场所的蝇虫密度进行监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方法1.1 蝇类密度监测 每年 4月初开始 ,10月底结束 ,每月 5日、15日、2 5日监测三次 ,监测点分东西南北中五处 ,诱捕工具是天幕式诱蝇笼 ,诱饵为鱼、红糖 ,麸子发酵后备用。1.2 肠道病发病数及发病率来源于疫情报告。2 结果详见表 1、表 2。  表 1  1998年、2 0 0 0年濮阳市城区肠道病发病情况统计表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合计1998年 年发病数发病率 (1/ 10万 )328.73184…  相似文献   

16.
毕聪明  王坤  李丽 《肉品卫生》2000,(12):34-34
类圆线虫属于小杆科,类圆属,通常寄生于幼畜小肠。2O00年7月锦州某种鸡场发生一起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后确诊为类圆线虫病。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该鸡场饲养罗曼白父母代种鸡8000多只,160日龄,发病100多只,死亡4只。曾用过庆大霉毒、环  相似文献   

17.
1998年7月23日~8月14日共21天 ,蒙山县发生钩端螺旋体病流行 ,共发病16例 ,死亡5例 ,发病对象为农民、学生、散居儿童。经流行病学和血清学调查证实为钩端螺旋体病流行。1材料与方法流行病学资料来源于全县7个乡镇所有患者的个案调查和疫情报告资料。采集病人的血清后 ,应用显微镜凝集试验 (MAT)进行检测 ,血清送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检测。2结果2 .1发病情况发病最早是7月23日文圩镇发生2例 ,最后发现1例是长坪乡 ,整个流行时期为21天。7个乡镇发生病例共16例 ,其中7月份发生5例 ,死亡5例 ,均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环泰山区域是否存在恙虫病(Ot)感染。[方法]2002年9-12月,在泰山西南麓部分村庄及泰山旅游景区进行人间、鼠间Ot感染情况调查。[结果]血清抗-Ot,8例高度怀疑的现症病人均阳性(几何平均滴度为1∶320),8例既往疑似病人2例阳性,10例阳性者均为Gilliam型;血清Ot群特异基因检测,6例现症病人中4例阳性,既往病人8例中3例阳性。115名健康人群抗-Ot阳性率为8.70%,高发病村、低发病村、无发病区域分别为37.50%、10.00%、3.37%。3例急性期病人血接种小白鼠,1只肝脾肿大,Ot为阳性。捕获的16只鼠的内脏标本Ot均阴性。[结论]环泰山区域存在人间Ot感染,流行血清型为Gilliam型;尚不能排除当地存在恙虫病疫源地。  相似文献   

19.
史丽华  郭玲 《肉品卫生》2000,(1):29-29,17
鸡慢性呼吸道病是由鸡败血霉形体引起的以慢性呼吸道症状为主的鸡传染疾病,是一种危害养鸡业的多发病、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发于秋冬和初春,以15~45日龄雏鸡最敏感。肉鸡群感染败血霉形体后,虽然不造成高的死亡率,但增重受到严重影响;如果继发感染其它疾病,则会对鸡群造成极大损失。本病常与大肠杆菌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鼻炎、新城疫等混  相似文献   

20.
随着牧业的发展,毛皮兽的饲养量增多,我县近几年来特别是饲养蓝狐的户逐年增加。但在饲养过程中,幼狐常因患急性肠炎而使幼狐死亡。降低了养狐的经济效益。我县下板城镇东窖村养狐场饲养的3月龄140只种狐,于一九九七年七月二十五日先后发病,发病达110只,发病率78%,到八月二日止已死亡二十四只,死亡率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