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运用针灸与红外线照射联合治疗对疼痛症状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单双数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单一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红外线照射和针灸联合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腰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腰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红外线照射与针灸联合治疗,不仅疗效确切,而且可使疼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个体化康复训练护理联合可调节自动计数锻炼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服药依从性、患者满意率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可调节自动计数器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康复训练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服药依从性、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护理疗效以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服药依从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呈升高趋势(P<0.05),且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升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呈降低趋势(P<0.05),且观察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70.0%,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2.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主动服务、关爱以及总体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康复训练护理联合可调节自动计数锻炼器能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服药依从性、腰椎功能、护理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采用腰椎牵引联合中药熏蒸及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青浦区中医医院骨伤科门诊及住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腰椎牵引联合中药熏蒸,对照组单纯采用腰椎牵引;80例患者实施相同的护理措施;治疗两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两周治疗后,腰椎活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的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腰椎牵引联合中药熏蒸进行治疗加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电针结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给予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给予电针结合腰椎牵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周、2周、3周后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适反应(P0.05)。结论:电针结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突出,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得宝松加利多卡因腰椎间孔局部注射并腰椎牵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的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予以突出侧腰椎间孔得保松加利多卡因局部注射,同时配合腰椎牵引治疗,对照组仅予腰椎牵引治疗。评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腰腿疼痛程度,并比较2组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下降(6.0±1.5)分,与对照组的(3.5±2.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率为20.0%,好转率为76.7%,无效率为3.3%;对照组痊愈率为6.7%,好转率为73.3%,无效率为20.0%,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得宝松加利多卡因腰椎间孔局部注射并腰椎牵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使患者腰腿痛迅速缓解,功能显著改善,效果优于单纯的腰椎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对微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5月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腰椎功能、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3 d,两组患者腰椎功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12周时,观察组腰椎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12周时,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微创术后实施阶梯式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腰椎功能,缓解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护理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OA)及视觉模拟(VAS)评分、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JOA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VA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应用于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能提高手术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平衡罐治疗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2013年1月~2016年10月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80例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医平衡罐治疗并配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种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并分别于干预前后对患者临床症状、腰椎功能及生命质量进行评分,比较其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症状、腰椎功能及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腰椎功能及生命质量评分的改善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同时,观察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无复发病例,而对照组6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基础上给予中医平衡罐治疗及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具有协同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护理中魏氏伤科导引锻炼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燕飞式”功能锻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魏氏伤科导引锻炼。两组均锻炼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干预前后疼痛程度、腰椎活动度、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实施魏氏伤科导引锻炼后,观察组疗效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各方向腰椎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魏氏伤科导引锻炼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中疗效明确,可减轻腰痛程度,提高腰椎活动度,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护理随访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微创手术后躯体功能恢复中的促进作用。方法应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在我院行微创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出院前常规指导,观察组患者予以出院后护理随访。比较两组腰椎功能与脊髓神经功能评分的差异。结果腰椎功能: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神经功能: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同时,联合护理随访,能促进患者躯体功能恢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运动锻炼结合Maitland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方法:将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摸球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两组均采用口服消炎镇痛药、腰椎牵引及针刺拔罐法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运动锻炼结合Maitland手法干预措施,分别在治疗前后接受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及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分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ODI评分均下降,观察组VAS评分及ODI评分下降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均有提高,观察组(99.5%)明显高于对照组(92.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锻炼结合Maitland 手法治疗非手术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针灸推拿联合牵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摸球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5例。联合组采用针灸推拿联合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牵引治疗。治疗2个月后开展随访,记录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直腿抬高角度、运动功能评分及治疗前年后腰椎功能评分。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的75.56%,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复发率2.22%,低于对照组的17.7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直腿抬高角度及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腰椎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针灸推拿联合牵引治疗的效果显著,可降低复发风险,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3.
何春艳 《当代护士》2018,(8):148-150
目的探讨银质针对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30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两组在采用相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加银质针护理干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后参照腰椎JOA评分及《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腰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护理总有效率为93.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银质针治疗护理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McKenzie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McKenzie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方法:将76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牵引、推拿和McKenzie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和推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时和治疗后10个月的腰椎功能评分及治疗后10个月的复发率。结果:两组间近期疗效差异不明显(P>0.05),但观察组治疗时间缩短(P<0.05);治疗后10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腰椎功能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McKenzie疗法在缩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远期疗效上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充气式牵引腰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牵引法,观察组50例采用充气式牵引法。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60.0%,两组比较,字2=1.4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气式牵引腰围具有可随意调节,不受体位限制,集固定、牵引、维持腰曲的功能,且可持续作用于腰椎,对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吴云 《全科护理》2012,10(13):1173-1174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三维腰椎牵引配合接骨膏外敷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均行三维腰椎牵引配合接骨膏外敷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个性化护理。随访3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76.2%,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三维腰椎牵引配合接骨膏治疗,同时加强个性化护理后,可促进病人康复、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自制药酒湿敷、红外线照射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1月医院收治的LDH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联合自制药酒湿敷、红外线照射等中医护理技术,两组均护理14 d。比较两组干预14 d临床效果;干预前、干预14 d后,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量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AS)和生活质量量表(QLQ-C30)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腰椎功能、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4 d,观察组JO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自制药酒湿敷、红外线照射可有效缓解LDH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中医健康指导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进行治疗的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穴位贴敷及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观察组采用联合基于微信平台的中医健康指导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评分量表(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等进行评估对比。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中医健康指导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和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脊椎微创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3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脊椎微创手术治疗,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腰椎功能、疼痛程度。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腰椎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腰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椎微创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应用集束化护理策略,能够提高患者腰椎功能,减轻其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个人护理配合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以及其对患者腰椎间盘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患者腰椎间盘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F-36健康调查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F-36健康调查评分均有升高,但观察组患者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腰椎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来说,进行个人护理配合功能锻炼,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腰椎间盘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