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探讨铁皮石斛原球茎再生的理想培养基,以铁皮石斛原球茎为试材,研究了NAA和KT对铁皮石斛原球茎增殖与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皮石斛原球茎增殖较理想的培养基为MS+KT1.0 mg.L-1+NAA0.5 mg.L-1。铁皮石斛原球茎分化较理想的培养基为MS+KT 1.0 mg.L-1+NAA 0.1 mg.L-1。  相似文献   

2.
铁皮石斛组培快繁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铁皮石斛种子和茎段为材料,研究铁皮石斛快繁从原球茎诱导、增殖、分化,及壮苗生根的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基本培养基及激素浓度和有机物等。结果表明,3/4MS为种子及茎段诱导、增殖、分化、壮苗生根阶段较合适的基本培养基,且种子作为外植体诱导增殖效果较茎段好;原球茎诱导培养基3/4MS+1.0 mg·L-16-BA+0.2 mg·L-1NAA,增殖激素浓度为1.0~2.0 mg·L-16-BA+0.1~0.2 mg·L-1NAA时效果最好,原球茎的分化激素配比为1.0 mg·L-1NAA+0.1 mg·L-16-BA,壮苗和生根培养基为3/4MS+1.0 mg·L-1NAA+0.1 mg·L-16-BA+10%马铃薯汁;有机添加物为10%的马铃薯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铁皮石斛快速繁殖体系,以铁皮石斛无菌幼苗为外植体,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基本培养基、香蕉浓度、活性炭浓度和NAA浓度以及光源、光照时间和温度对铁皮石斛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皮石斛幼苗壮苗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B5(或改良MS2)+香蕉70 g·L-1+AC 0.3 g·L-1+NAA 1.5 mg·L-1+蔗糖30 g·L-1,适宜培养条件为红光LED光源,光照时间16 h·d-1,温度(25±1)℃。  相似文献   

4.
春石斛和铁皮石斛试管苗壮苗生根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离体保存5 a的春石斛和铁皮石斛原球茎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对其试管苗壮苗生根的条件进行优化,从鲜重、假鳞茎、颜色、株高和根系生长等方面对植株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适宜春石斛壮苗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20 g.L-1白糖+50 g·L-1香蕉匀浆物;适宜铁皮石斛壮苗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10 g·L-1白糖.  相似文献   

5.
铁皮石斛高效快速繁殖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建立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种子高效快速繁殖体系,以铁皮石斛种子为外植体,在萌发培养基上萌发为原球茎,原球茎经悬浮培养增殖,再接种于分化培养基分化、生根长成完整植株。结果显示,原球茎增殖最佳培养基为1/2 MS培养基+0.1 mg/L 6-BA+0.4 mg/L NAA+0.33 g/L(NH4)2SO4+0.525 g/L KNO3+30 g/L蔗糖;原球茎分化最佳培养基为N6+0.1 mg/L 6-BA+0.4 mg/L NAA+100 g/L土豆汁+25 g/L蔗糖+6.5 g/L琼脂+1 g/L活性炭;幼苗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 MS+0.3 mg/L NAA+50 g/L土豆汁+30 g/L蔗糖+6.5 g/L琼脂+1 g/L活性炭;悬浮培养与固体培养相结合的技术优于固体组织培养技术,其具有生长周期短、节省空间、节约成本,促进原球茎增殖、提高分化率,促进生根的特点,可为铁皮石斛快繁和大规模化生产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摘要:以铁皮石斛种子、一年生嫩茎为外植体,通过试验筛选种子培养、原球茎增殖、分化成苗、壮苗生根4个阶段的最佳配方。结果显示,铁皮石斛苗在MS培养基中生长状况最好;种子培养最佳配方为MS+05 mg·L-1NAA +15%土豆;当添加NAA的浓度为02 mg·L-1,6 BA的浓度为20 mg·L-1时,铁皮石斛原球茎的增殖率达到最高;适合分化的培养基为MS+05 mg·L-1NAA;铁皮石斛壮苗生根的较佳培养基为MS+05 mg·L-1IBA+05 mg·L-1NAA+8%香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野生铁皮石斛的定向诱导和逐步驯化,筛选适合液体悬浮生长的铁皮石斛原球茎,并对其ITS(内转录间隔区)和Rbcl进行分子鉴定。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合铁皮石斛原球茎快速生长的液体培养体系,对蛋白、多糖、醇浸出物、金属含量等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发现,以1/2MS+2.0 mg/L KT(激动素)+0.5 mg/L NAA(萘乙酸)+2.5%蔗糖+0.6%甘露糖+30 g/L马铃薯提取物为铁皮石斛原球茎液体培养基,经5周液体培养,采收原球茎(318.3±22.5) g/L(鲜质量),平均生长率为(9.7±0.59) g/(L·d)(鲜质量),单个最大鲜质量为23.7 g,多糖含量为(19.09±1.05)%,醇浸出物含量为(37.82±3.50)%,蛋白质含量为42.51%,其中精氨酸含量高达19.23 mg/g,铅、镉、砷、汞、铜等金属含量远低于最高限定标准。结果表明,采用该液体培养体系,可培育生产出高产和高生物活性的铁皮石斛。  相似文献   

8.
以铁皮石斛原球茎为受体,研究了农杆菌介导的铁皮石斛遗传转化体系,对遗传转化中的草甘膦筛选压力,菌液浓度,乙酰丁香酮浓度,预处理方法,侵染时间,美罗培南浓度等转化影响因子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摁压处理下的原球茎在添加浓度为200μmol·L-1乙酰丁香酮的菌液中侵染30 min,菌液浓度OD600为1.0,共培养48 h后,转入添加质量浓度为50 mg·L-1美罗培南和质量浓度为2.0 mg·L-1的草甘膦筛选培养基中,转化效率最高。经GUS组织化学染色及PCR分析鉴定,初步证明ACC合成酶反义基因已整合到铁皮石斛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铁皮石斛最佳的组织培养方法,本试验以铁皮石斛带节茎段作为外植体,探寻铁皮石斛的最佳基本培养基,最优消毒时间,以及不同浓度的NAA和6-BA对腋芽诱导、丛芽增殖、生根壮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铁皮石斛带节茎段作外植体时,最佳的基本培养基是1/2MS培养基,在1‰HgCl2中浸泡消毒的最优时间为10 min;诱导腋芽时以1/2MS+10 g·L-1蔗糖+0.6 mg·L-1 NAA+1.5 mg·L-16-BA为最佳培养基;诱导丛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0.6 mg·L-1 NAA+1.5 mg·L-16-BA;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0.5 mg·L-1 IBA+0.9 mg·L-1 NAA.  相似文献   

10.
铁皮石斛原球茎液体悬浮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铁皮石斛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为了解决铁皮石斛组织培养中存在的组培苗生产成本高、移栽苗成活率低等问题,铁皮石斛原球茎悬浮培养的研究日益增多。从影响原球茎增殖和石斛多糖积累的因素及石斛多糖药理研究等方面阐述了关于铁皮石斛原球茎悬浮培养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1.
百花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 var. dissecta)野外仅见一株,是北京市重点保护濒危物种。通过比较不同消毒方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配比、生根培养基类型,建立百花山葡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15%的H2O2消毒4 min的效果最好,培养基MS+0.6 mg·L-16-BA+0.3 mg·L-1NAA为愈伤组织最佳诱导培养基,培养基1/2MS+1.0 mg·L-16-BA+0.1 mg·L-1NAA有利于丛生芽的诱导,在诱导不定根时,使用1/2 WPM + 0.2 mg·L-16-BA培养基培养效果最好。采用组培快繁技术,已经获得百花山葡萄完整植株,并于室外移栽成活,为百花山葡萄这一极小种群的保存与繁殖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2.
以河南省许昌市3个类型5个品系的蜡梅花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基组分对蜡梅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以筛选出适宜不同类型蜡梅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生产实践中科学授粉和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聚乙二醇是蜡梅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关键因素,当培养基中没有聚乙二醇时,花粉不能萌发;蔗糖不是蜡梅花粉离体萌发的必需因素,高浓度蔗糖还会抑制花粉萌发;硼酸和硝酸钙能够有效促进花粉萌发,在花粉萌发中起辅助作用;素心和红心类蜡梅花粉萌发和生长最佳培养基配方为PEG-4000 250 g·L-1+Ca(NO3)2·4H2O 10 mg·L-1+H3BO3 20 mg·L-1,豫素1号、豫素2号、豫红1号花粉萌发率分别为25.38%、25.34%、23.46%,花粉管长度分别为302.31、297.64、285.68 μm;乔种蜡梅花粉萌发和生长最佳培养基配方为:PEG-4000 250 g·L-1+Ca(NO3)2·4H2O 5 mg·L-1+H3BO3 15 mg·L-1,豫乔1号、豫乔2号花粉萌发率分别为24.43%和24.93%,花粉管长度分别为288.27 μm和286.37 μm。综合比较,5种花粉受培养基中相同因素影响的趋势相同,但在最适宜条件下,素心类型蜡梅的花粉活力较好,其萌发情况略好于其他2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金线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Wall.)Lindl.]是一种珍稀的兰科开唇兰属多年生单子叶草本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褪黑素(MT)是一类胺类激素,具有调节机体昼夜规律和机体抗氧化等多种生理功能。试验分别采用5μmol·L-1、500μmol·L-1、5 mmol·L-1褪黑素根灌处理,研究褪黑素对金线兰生长发育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μmol·L-1的褪黑素根灌技术处理能够显著增加总黄酮和总氨基酸的含量,分别增加了27.27%和21.79%,而500μmol·L-1和5 mmol·L-1褪黑素显著增加了多糖的含量,分别增加了20.79%和23.88%。3种浓度褪黑素处理下,叶绿素总含量显著高于对照41.56%~55.84%。5μmol·L-1褪黑素处理下,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增加了23.72%、180.00%和33.65%。综上,...  相似文献   

14.
‘凤丹’牡丹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凤丹’牡丹芽为材料,对其外植体消毒、褐化防治、组培苗扩繁和生根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75% 酒精消毒30 s,0.1% 升汞消毒8 min消毒效果最佳,外植体的污染率和成活率分别为32.31%和64.32%;其最适初代诱导和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1+NAA 0.2 mg·L-1和MS+6-BA 1.0 mg·L-1+NAA 0.2 mg·L-1+PIC (毒莠定,Picloram) 1.0 mg·L-1,增殖系数为4.84;生根培养基为1/2MS+CaCl2 220 mg·L-1+IBA 3.0 mg·L-1+NAA 0.5 mg·L-1,生根率为74.30%;低温结合3 mg·L-1硝酸银培养可使褐化率降至29.15%。  相似文献   

15.
以苹果“富士”和“鲁加6号”为材料,建立叶片胚状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先经胚性细胞诱导培养基MS+BA1.0 mg·L-1+NAA5.0 mg·L-1+TDZ0.5 mg·L-1诱导胚性细胞,再置于胚胎发育培养基MS+BA1.0 mg·L-1+NAA0.1 mg·L-1上进行暗培养,最佳时间为10 d,2品种叶片再生率分别为96.7%和100%。经胚状体不同时期形态学组织学观察,显示胚状体发育时期经历原胚、球形胚、心形胚、子叶形胚、鱼雷形胚、成熟胚等阶段。“鲁加六号”苹果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AA0.1 mg·L-1+IBA0.1 mg·L-1,生根率达86.7%。  相似文献   

16.
采用0.5、1.0 mg·L1-与2.0 mg·L-1的5-氨基乙酰丙酸(ALA)喷施处理设施栽培的灵武长枣,研究ALA对设施灵武长枣光合作用与坐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1.0 mg·L-1ALA处理下其净光合速率比对照增高了1.07 μmol·m-2·s-1; 2.0 mg·L-1ALA处理下叶绿素含量SPAD比对照增加了4.6,果实含糖量提高了2.575%; 对设施枣的水分利用效率、坐果率以及产量的影响不显著。可见,在设施栽培条件下,喷施外源ALA有利于提高灵武长枣光合作用、叶绿素含量以及果实含糖量。  相似文献   

17.
以种子和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离体条件下外植体类型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山桐子器官发生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为诱导愈伤组织的适宜外植体; 在MS+1.0 mg·L-16-BA +1.0 mg·L-1 NAA +3%蔗糖+0.6%琼脂的培养基上,愈伤诱导率达96.8%; 继代培养在MS+0.08 mg·L-1 TDZ + 1.5 mg·L-16-BA +0.05 mg·L-1 NAA 培养基上能成功的诱导芽的分化,诱导率达48.3%以上; 芽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 +0.03 mg·L-1 TDZ +2.0 mg·L-16-BA +0.1 mg·L-1 NAA +3%蔗糖+0.6%琼脂,增殖系数为4.83; 在1/2MS+ 0.5 mg·L-1 IBA +2%蔗糖+0.6%琼脂培养基上,无根苗生根率达88%。  相似文献   

18.
为了将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应用在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防治上,对粘质沙雷氏菌的培养基配方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粘质沙雷氏菌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确定3个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最陡爬坡试验,结合Box-Behnken Desig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培养基组成成分,获得培养基最佳配方与发酵条件:葡萄糖23.27 g·L-1、蚕蛹粉22.37 g·L-1、酵母粉10 g·L-1、硫酸镁2 g·L-1、磷酸氢二钠3 g·L-1,氯化钠2 g·L-1;在28 ℃、150 r·min-1条件下发酵36 h,装液量体积分数为50 mL/250 mL,接种量4.73 %,pH 7.1~7.3。最后,根据最优培养条件验证发现优化后培养基中生长的菌落数为6.0×109 cfu·mL-1,是初始培养基的9.42倍,与模型预测值相符。研究结果为粘质沙雷氏菌的发酵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松材线虫病(pine wilt disease)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以3个不同年龄段的侧柏茎段为外植体,探讨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大量元素对侧柏茎段培养快繁的影响,研究侧柏茎段培养快速繁殖技术,并分析年龄对培养各阶段的影响,进而建立了黄帝手植柏克隆繁殖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各年龄段的侧柏茎段消毒效果均随消毒时间延长而提升,黄帝手植柏最佳升汞消毒时间为8 min;各年龄段的侧柏外植体在不同培养基上启动率均大于90%,选择MS+0.1 mg·L-1 NAA+0.1 mg·L-1 6-BA作为黄帝手植柏适宜启动培养基,启动率可达100%;50 a侧柏适宜在较高激素浓度的增殖培养基上培养,800、3 000 a侧柏适宜在中等激素水平的培养基上培养,黄帝手植柏适宜增殖培养基为MS+0.1 mg·L-1 NAA+0.2 mg·L-1 6-BA,30 d增殖系数为2.52;随着侧柏年龄增大,茎段生根更加困难,800、3 000 a侧柏在培养基MS+0.1 mg·L-1 IBA+0.1 mg·L-1 6-BA+0.1 mg·L-1 NAA上有较好的生根效果,黄帝手植柏适宜生根培养基为MS+0.1 mg·L-1 IBA+0.1 mg·L-1 6-BA+0.1 mg·L-1 NAA。本研究初步建立了黄帝手植柏茎段培养技术体系,为黄帝手植柏的克隆和种质资源保存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凤党”优株种子离体培养的无菌苗茎段为外植体,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及再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0.5 mg·L-1 NAA+1.0 mg·L-1 6-BA,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0.1 mg·L-1 NAA+0.5 mg·L-16-BA,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0.2 mg·L-1 NAA+0.2 mg·L-1 IBA,愈伤组织诱导率、芽分化率及生根率分别可达91%、100%和97%。建立的离体再生植株快速繁殖体系,为“凤党”优异种质推广利用和工厂化育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