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患者血清中纤维蛋白原(Fbg)、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免疫球蛋白E(IgE)的变化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56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51例,ACO急性加重期患者45例,同时选取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检测受试对象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量、Fbg和IgE水平、FeNO以及肺功能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Fbg、FeNO、IgE与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改善值,用力肺活量(FVC)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Fbg、FeNO、IgE指标曲线下面积(AUC)。 结果①三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和血浆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三组患者之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ACO患者血清Fbg水平高于哮喘组患者(P<0.05),FeNO检测值高于慢阻肺患者(P<0.05);②ACO患者FEV1、FEV1改善值和FV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慢阻肺组受试者,但是FEV1值高于哮喘组患者,而FEV1改善值和FVC值低于哮喘组患者(P<0.05);③ACO患者血浆Fbg水平与FEV1、FEV1改善值和FVC值均呈负相关性(P<0.05),而FeNO值仅与FEV1值呈负相关性(P<0.05)。而血浆IgE水平与FEV1改善值呈正负关性(P<0.05);④经ROC曲线分析,Fbg、FeNO、IgE联合检测ROC曲线的AUC为0.892(95%CI:0.773-0.948),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和78%。 结论Fbg、FeNO和IgE与ACO患者肺功能指标密切相关,有助于临床鉴别ACO、支气管哮喘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总IgE与儿童哮喘严重程度和肺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并确诊的5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18例、中度组22例、重度组15例。对比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组儿童血清EOS、总IgE、FeNO及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测值百分比(FEV1% pred)、呼气峰值流速(PEF)和用力肺活量(FVC)水平变化;观察给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治疗前后,哮喘组儿童上述指标变化情况;采用Spearman秩相关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EOS、总IgE与儿童哮喘FeNO、病情严重程度及肺功能的相关性。 结果哮喘组儿童FeNO及血EOS%、总IgE水平升高,肺功能指标FEV1% pred、PEF、FVC明显降低(P<0.05);重度哮喘组上述指标高于/低于中度组,中度组高于/低于轻度组(P<0.05)。ICS治疗后,哮喘组儿童FeNO及血EOS%、总IgE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肺功能指标升高,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哮喘血EOS%和总IgE水平呈正相关(P<0.05);血EOS%、总IgE与FeNO和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FEV1% pred呈负相关(P<0.05),与PEF和FVC未见显著相关性(P>0.05)。 结论儿童哮喘血EOS和总IgE水平明显升高,与FeNO、病情严重程度及肺功能相关,监测血EOS和总IgE水平变化可为儿童哮喘的临床诊治和病情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吸入布地奈德联合白三烯拮抗剂对哮喘患儿肺功能及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86例哮喘患儿,观察组45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采用吸入布地奈德联合白三烯拮抗剂治疗,对照组采用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通气肺功能呼气峰流速值(PEF)、第一秒用力呼吸量(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中段量(MMEF25、50、75)、FeNO、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及治疗后6个月内急性发作次数、哮喘急性发作再住院次数及院时间。 结果两组治疗后PEF、FEV1、FEV1/FVC、MMEF25、50、75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FeNO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PEF、FEV1、FEV1/FVC、MMEF25、50、75显著高于对照组,FeNO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哮鸣音、咳嗽、湿啰音及喘息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急性发作再住院次数均较对照组少,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 结论较单纯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哮喘患儿,联合白三烯拮抗剂对肺功能、气道炎症的改善更显著,有利于症状改善,减少哮喘急性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疗效及对患者气道重塑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AECOPD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41例,均给予激素、抗生素和支气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和NIPPV,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NAC雾化吸入,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炎症因子和气道重塑指标变化。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45%和82.93%(P>0.05),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两组FEV1、FEV1%和FEV1/FVC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FEV1、FEV1%和FEV1/FVC高于对照组;两组pH和SpO2明显升高(P<0.05),PaCO2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pH和Sp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两组血清TGF-β1、MMP-2和TIMP-2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TGF-β1、MMP-2和TIMP-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T、WA及WA%均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T、WA及WA%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T、WA及W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NAC联合NIPPV治疗AECOPD具有良好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指标,同时还可抑制气道重塑进程,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肺炎(MPP)患儿序贯治疗中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值预计值百分比(PEF%)动态变化及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63例MPP患儿为对象,根据病情分为轻度组44例与重度组19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每隔5 d检测患儿FeNO、FEV1及PEF%,持续3周,分析FeNO、FEV1及PEF%的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轻度组治疗前FeNO浓度、FEV1及PEF%比值优于重度组(P<0.05)。经序贯治疗后,两组患者FeNO浓度、FEV1及PEF%比值均显著改善,重度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P<0.05);两组患者FeNO浓度逐渐降低,第15 d及第20 d FeNO浓度较第5 d及第10 d明显降低;FEV1比值逐渐升高,第20 d FEV1比值较第5 d、第10 d及第15 d明显升高;PEF%比值逐渐升高,第20 d PEF%比值较第5 d、第10 d及第15 d明显升高,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P<0.05)。经序贯治疗后,FeNO逐渐下降,与病情改变呈负相关(r=-0.337,P=0.010);FEV1逐渐上升,与病情改善呈正相关(r=0.276,P=0.025),PEF%逐渐上升,与病情改善呈负相关(r=-0.510,P<0.001)。 结论肺炎支原体患儿序贯治疗中FeNO浓度及PEF%比值与病情改变呈负相关、FEV1比值与病情改变呈正相关,即FeNO浓度及PEF%比值越高、FEV1比值越低,患儿病情越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患者支气管舒张反应、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8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实验组42例,对照组采用无创机械通气疗法,实验组于其基础上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气体交换参数[每分钟通气量(VE)、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支气管舒张试验反应[FVC改变量(ΔFVC)与改善率、FEV1改变量(ΔFEV1)与改善率]、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实验组治疗后FVC、FEV1、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VE、VT、R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ΔFEV1与改善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ΔFVC与改善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咳嗽、喘憋、发绀、肺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雾化吸入沙丁胺醇联合无创机械通气可有效改善AECOPD患者肺功能与气体交换参数,降低支气管舒张试验反应,促进症状与体征恢复,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放化疗后肺功能水平与其衰弱状态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NSCLC放化疗患者69例为对象,根据放化疗后Fried衰弱表型分为无衰弱组11例、衰弱前期组26例、衰弱组32例。比较每组年龄、性别、BMI、病理类型、病理分期、Fried衰弱表型,检测每组放化疗后肺活量(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率(FEV1/FVC)和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分析肺功能指标与放化疗后衰弱状态的相关性。 结果衰弱组年龄、病理分期高于无衰弱组及衰弱前期组(P<0.05);衰弱组Fried衰弱表型指标的发生率高于无衰弱组和衰弱前期组(P<0.05);衰弱组放化疗前VC%、FVC%、FEV1%、FEV1/FVC、MVV%低于无衰弱组和衰弱前期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肺功能指标与衰弱有相关性(P<0.05)。 结论NSCLC合并衰弱患者的VC%、FVC%、FEV1%、MVV%水平低,可预测放化疗后的衰弱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甲基强的松龙对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患者血气指标、肺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选择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0例II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甲基强的松龙抗炎,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乙酰半胱氨酸片治疗;测定各组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一氧化碳弥散量与肺泡通气量比值(DLCO/VA)、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0%(P<0.05);治疗1周、2周后两组PaO2均高于治疗前,而PaCO2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1周、2周后PaO2较对照组高,PaCO2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FVC、DLCO/VA、FEV1%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GF-β、VEGF、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乙酰半胱氨酸片+甲基强的松龙治疗IIP疗效优于单用甲基强的松龙,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气分析、肺功能,抑制肺纤维化,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9.
张莉  凌敏 《临床肺科杂志》2021,26(5):662-666
目的探究乌鲁木齐市空气颗粒物(PM2.5,PM10)对成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30例,对比入组哮喘病人在不同时期(2018年9月,2018年12月,2019年3月,2019年6月),不同浓度PM2.5,PM10暴露下,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及临床症状(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及呼吸困难评分Borg指数)的影响。结果哮喘病人在不同时期(2018年9月,2018年12月,2019年3月,2019年6月)随访测量的FEV1%、FEV1/FVC、ACT、Borg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M2.5、PM10与FVC%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0.022,但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空气颗粒物(PM2.5、PM10)对哮喘病人FEV1%,FEV1/FVC,ACT存在显著的负向相关,与Borg指数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分别以FEV1%,FVC%,FEV1/FVC为因变量,空气质量(PM2.5,PM10浓度)作为自变量,性别、年龄等作为控制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年龄、PM2.5对FEV1%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年龄对FEV1/FVC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性别对ACT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性别对Borg评分有显著的负向影响;PM2.5对Borg评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结论乌鲁木齐市冬季空气污染较重,空气颗粒物PM2.5,对哮喘患者肺功能FEV1%影响更大,其值越高,FEV1%越低,同时增加患者临床呼吸困难症状,应加强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普仑司特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 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5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给予雾化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治疗;观察组33例,给予普仑司特+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嗜酸性粒细胞(EOS)及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及两组患儿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咳嗽消失、发热消退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分布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FEV1、FVC、FEV1/FVC及PEF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FEV1、FVC、FEV1/FVC及PEF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EOS、IgE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EOS、Ig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普仑司特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可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肺功能,有效调节EOS、IgE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