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薛宁 《中国校医》2022,36(4):277-279
目的 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配合心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8月—2020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68例艾滋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配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及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Anxietyand Depresseo Scale,HAD)评分。结果 观察组服药总依从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0.59%,(χ2=8.785,P=0.003);观察组干预2周后焦虑评分为(14.35±1.67)分、抑郁评分为(13.98±1.3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5.63±1.59)分、(15.08±1.27)分,(t=3.237、3.420,P=0.002、0.001)。结论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配合心理干预应用于艾滋病患者,能够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
申智慧 《中国校医》2020,34(8):630-632
目的 探究安宁疗护联合希望理论对肿瘤晚期患者不适症状及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肿瘤晚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疗护组,每组各43例。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疗护组患者予以安宁疗护联合希望理论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不适症状发生率以及抑郁(HAMD)、焦虑(HAMA)量表评分。结果 疗护组的各类不适症状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经护理,2组的HAMD与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P<0.05),疗护组的HAMD与HAMA评分分别为(12.86±1.09)分、(10.57±0.76)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5.18±1.06)分、(14.56±0.89)分(P<0.05)。结论 安宁疗护联合希望理论干预可以显著减轻肿瘤晚期患者的不适症状,进而疏解其负性情绪,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张晓丹  姚俊瑞  程振卫 《中国校医》2020,34(2):135-136,160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联合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对精神分裂(SP)患者临床疗效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SP患者92例(2017年1月—2019年1月),随机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6)。2组均实施MECT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治疗依从性及干预前后临床疗效(PANSS评分)、心理状态(HAMA、HAMD评分)。结果 干预结束后,观察组PANSS评分(65.19±4.96),较对照组(87.84±5.73)低,且总依从性(95.65%)高于对照组(76.09%,P<0.05);观察组干预结束后HAMA评分(10.27±1.75)、HAMD评分(11.62±3.05),低于对照组的(15.84±2.62)、(16.33±4.97)分(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联合MECT治疗SP,可显著提高治疗依从性,强化临床疗效,减轻不良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4.
苑保敏  赵云辉 《中国校医》2022,36(10):742-746
目的 探讨信息-动机-行为(IMB)干预对剖宫产孕妇健康行为及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84例行剖宫产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IMB干预。对比2组干预后健康行为[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SRAHP)评分],评估2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心理状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RAHP各维度评分(健康责任、心理安适、运动、营养)及总分分别为(18.75±5.58)分、(14.41±4.65)分、(14.85±4.79)分、(19.98±6.94)分、(67.85±17.59)分,与对照组(15.14±4.05)分、(11.15±3.78)分、(11.74±3.67)分、(14.75±4.87)分、(52.41±17.4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3、3.526、3.340、3.998、4.028,P 均≤0.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症状管理自我效能、产后康复共性管理自我效能、总均分随时间变化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1.524、10.857、7.891,P均<0.001),HAMA、HAMD评分随时间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7.242、6.481,P均<0.001)。结论 IMB用于剖宫产孕妇产后护理可提高孕妇健康行为能力水平和自我效能感,改善孕妇负性情绪,促进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5.
张莹  秦冬菊  张慧芳 《中国校医》2020,34(7):517-519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的患者负面情绪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7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脊柱骨折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护理,将2组患者护理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HAMA、HAMD、NIHSS评分[(8.26±1.81)分、(8.55±1.81)分、(9.16±1.81)分]比对照组[(12.81±2.94)分、(12.24±2.74)分、(16.80±2.44)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841、7.538、16.870,P=0.000、0.000、0.000);观察组患者FIM评分[(88.65±9.81)分]比对照组[(72.14±8.74)分]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430,P=0.000)。结论 加速康复护理可增强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有效消除患者负面情绪,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7月31日期间本院急诊抢救室收治、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创面使用温水清洁后外涂湿润烧伤膏;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97.06%,比对照组(79.41%)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00,P=0.024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得分为(98.06±2.30)分,比对照组(89.15±2.66)分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658,P<0.001)。结论 将集束化护理措施应用于护理失禁相关性皮炎,可提高疗效和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在甲亢护理中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甲亢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干预。将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调查简表(SF-36)评分、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结束时,2组SF-36评分比护理前高,HAMA、HAMD评分比护理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F-36评分(66.05±4.56)比对照组(54.15±3.42)高,HAMA评分(20.18±1.18)、HAMD评分(20.08±1.41)比对照组(25.03±1.95,24.24±1.65)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干预在甲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甲亢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妊娠期肾绞痛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牡丹江某医院收治的妊娠期肾绞痛患者71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6例)及对照组(n=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出院时比较2组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及出院时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率及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91.7%及94.44%,高于对照组的71.4%及74.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VAS、HAMA和HAMD评分分别为(2.12±0.17)分、(8.29±1.18)分和(7.48±1.21)分,低于对照组的(3.94±0.33)分、(13.19±1.92)分和(9.34±1.8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妊娠期肾绞痛患者病情的恢复有较好的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樊黄瑶 《中国校医》2022,36(6):476-478
目的 探讨低频康复治疗仪联合舒适护理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本院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予以低频康复治疗仪联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围术期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焦抑郁表(HAMD)、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1.86±2.46)h、下床活动时间(12.31±2.76)h、住院时间(6.03±1.02)d,短于对照组的(16.92±3.84)h、(18.79±3.45)h、(9.27±2.13)d(t=6.840、9.041、8.457,P<0.001)。干预后,实验组HAMA、HAMD评分分别为(22.75±1.64)分、(21.95±1.27)分,低于对照组的(32.79±2.56)分、(31.72±2.43)分(t=20.357、21.966,P<0.001);GCQ评分(95.38±7.25)分,高于对照组的(57.61±5.12)分(t=26.233,P<0.001)。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2.63%)与对照组(15.7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8)。结论 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采用低频康复治疗仪联合舒适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舒适度,促进机体恢复。  相似文献   

10.
李杏 《中国校医》2022,36(5):361-363
目的 探讨基于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Autar)量表的小组护理管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科收治的96例下肢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基于Autar量表的小组护理管理干预,均连续干预至出院。比较两组院内DVT发生率、下肢肿胀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并测定两组干预前及出院时下肢血流速度。结果 研究组院内DVT发生率为0%、下肢肿胀发生率4.17%,均较对照组的13.33%、20.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41、5.583,P<0.05)。出院时,研究组的下肢血流速度为(98.65±7.02)cm/s,较对照组的(72.35±6.44)cm/s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89,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83%,较对照组的80.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83,P<0.05)。结论 基于Autar量表的小组护理管理干预可提高下肢骨折患者下肢血流速度,降低DVT及下肢肿胀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干预结合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冠心病伴焦虑患者介入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7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冠心病介入手术治疗并伴有焦虑的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情志干预联合个性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稳定程度、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疾病主观感受等;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对患者的焦虑状况程度进行考察。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0%,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41,P=0.019);护理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稳定程度、躯体活动受限程度、治疗满意度、疾病主观感受等方面评分均上升(P<0.05),同时观察组各项评分分别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理后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为(16.8±6.1)分,低于护理前的(26.1±6.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的(23.7±5.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815,P=0.005)。结论 冠心病伴随焦虑患者采用中医情志护理联合个性化健康教育进行干预,可以帮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对患者的疾病状况具有缓解作用,且对治疗效果具有提升作用,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齐杜娟 《中国校医》2021,35(4):259-261
目的 探讨专职护理干预对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治疗重症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实施专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及临床症状持续时间。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憋喘、发热、肺部啰音持续时间分别为(5.14±0.79)d、(2.31±0.51)d、(10.29±1.41)d、(4.68±1.79)d、(2.27±1.21)d、(8.46±1.54)d,均短于对照组的(8.57±1.12)d、(3.23±0.45)d、(13.67±1.58)d、(7.67±2.12)d、(4.23±1.41)d、(11.26±1.7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93.33% VS 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专职护理干预治疗重症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提升患者临床疗效,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李果 《中国校医》2022,36(10):770
目的 探究肝癌切除术的术中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7月于本院行肝癌切除术的6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护理干预,对比2组干预前后心境状态及干预后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结果 干预前,2组心境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紧张[(11.45±3.20)]、抑郁[(10.53±4.02)]、慌乱[(9.65±3.78)]、愤怒[(10.14±2.98)]、疲劳[(9.16±1.49)]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精力[(9.16±1.49)]、自尊感[(9.16±1.49)]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94、3.343、3.967、7.076、9.450、6.415、5.426,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03,P=0.006);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23.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66,P=0.097)。结论 加强肝癌切除术的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境状态,并提高其护理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某医院2016年7月—2018年2月收治的8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对照基础上采取PDCA循环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为95.24%,较对照组的76.1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2,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为90.48%,较对照组的73.8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7,P<0.05);观察组患儿复发率(19.05%)低于对照组(4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04,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PDCA循环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情景式交往训练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自杀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抑郁症患者为受试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精神科护理;干预组在其基础上进行50 d的情景式交往训练。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50 d后抑郁程度[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的变化、自杀行为[抑郁症状清单(DSC)中自杀项评分]的变化以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的变化。结果 与接受情景式交往培训前比较,培训50 d后干预组患者的SDS评分(53.19±5.67)分明显低于培训前(75.69±4.89)分(t=53.224,P<0.05);培训5 d后对照组患者的SDS评分(53.19±5.67)分明显低于培训前(74.98±5.01)分(t=53.224,P<0.05),2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100,P<0.05)。与培训前比较,培训50 d后干预组患者DSC中自杀项行为评分(9.1±0.1)分明显低于培训前(6.8±1.1)分(t=-47.878,P<0.05);培训50 d后干预组患者DSC中自杀项行为评分(8.1±0.3)分明显低于培训前(6.9±0.9)分(t=-24.980,P<0.05),2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361,P<0.05);同时干预组患者GQOLI-74各维度(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及总得分)得分分别为(69.4±11.3)分、(71.1±8.9)分、(68.3±10.4)分、(68.5±9.7)分、(69.3±10.1)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的(60.5±10.2)分、(62.4±9.1)分、(61.2±8.7)分、(64.2±4.9)分、(60.4±8.7)分差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4.134、4.833、3.703、2.798、4.721,P值均<0.05)。结论 情景式交往训练能降低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降低自杀行为的发生率,提高抑郁症患者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王霞 《中国校医》2019,33(12):924
目的 了解肥胖型老年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要点。方法 将某医院2016年1月—2018年2月收治70例手术治疗肥胖型老年乳腺癌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服务组给予一般护理,预防性护理组开展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围手术期手术实施时间、术后住院情况;护理前后生存质量以及焦虑情绪积分、抑郁情绪积分;手术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预防性护理组的满意度是100.00%,常规护理服务组则为80%(χ2=6.824,P<0.05)。护理前两组生存质量以及焦虑情绪积分、抑郁情绪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预防性护理组生存质量以及焦虑情绪积分、抑郁情绪积分优于常规护理服务组(P<0.05)。预防性护理组围手术期手术实施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是(65.21±10.01)min和(6.11±2.11)d。常规护理服务组围手术期手术实施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是(72.89±10.90)min和(8.41±2.03)d。预防性护理组围手术期手术实施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优于常规护理服务组(P<0.05)。预防性护理组手术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少(P<0.05)。结论 手术治疗肥胖型老年乳腺癌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微创介入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行微创介入术治疗CHD患儿按照收治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并根据编号进行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护理,双号为干预组(30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儿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依从率、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儿的疼痛评分4.11±1.05、平均住院时间5.34±1.62及住院费用3.18±0.22均优于对照组的5.72±1.47、6.58±1.34、3.72±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20.00%)低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依从率(76.67%)、健康教育知晓率(90.00%)及护理满意度(83.33%)高于对照组(40.00%,60.00%,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护理效率,缩减住院时间及费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