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21,27(1):101-103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与围生期母儿结局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妊娠≥20周、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孕妇1 752例为观察组,另选取相同孕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孕妇1 506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母儿结局。结果孕妇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6.8%(1 752/25 765);甲减组的年龄和孕次、亚甲减组的分娩孕周均大于对照组;亚甲减组的年龄、孕次和产次均小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合并症和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的是甲亢和甲减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亚甲亢组(贫血)、亚甲减组(血小板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胎膜早破),亚甲亢组、甲减组和亚甲减组(妊娠合并糖尿病);分娩及围产儿结局:甲减和亚甲减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剖宫产产后2 h出血率、亚甲减顺产产后2 h出血量均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死胎发生率1.8%~2.9%,对照组未发生死胎;观察组妊娠20~28周流产发生率及甲亢组早产率均比对照组高。结论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会影响围生期不良结局,尤其与死胎、流产、早产、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等并发症有关。应重视孕前及孕期保健,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母儿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其对分娩方式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10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4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在该院住院分娩的血小板计数正常孕妇100例为对照组。分析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病因,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结局情况。结果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T)是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最主要的病因、占55.77%,其次为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占22.1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排在第3位、占17.31%。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还包括地中海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AA),分别占2.88%和1.92%。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孕妇剖宫产率与中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度组孕妇剖宫产率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产后出血、早产及贫血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组孕妇产后出血、早产及贫血发生率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围生儿血小板减少、足月低体质量儿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组新生儿血小板减少、足月低体质量儿、新生儿贫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十分复杂,其中GT和ITP是主要病因,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会增加剖宫产、产后并发症及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葛慧娟  任亦武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2):3519-3520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早期治疗对改善妊娠结局及围产儿预后的临床意义,降低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方法:82例血清学检查确诊为梅毒的孕妇,6例流产,其余76例根据妊娠期梅毒发现时间及治疗情况分为全程治疗组(45例)、非全程治疗组(20例)及未治疗组(11例),比较3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先天性梅毒儿的发生情况,观察治疗时期、疗程与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生率的关系。结果:全程治疗组足月分娩率为95.6%(43/45),高于非全程治疗组(80%,8/10)和未治疗组(54.5%,6/11),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治疗组发生死胎2例,非全程治疗组发生死胎1例;未治疗组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生率为81.8%(9/11),高于非治疗组(30%,6/20)和全程治疗组(11.1%,5/45),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流动孕产妇管理、早期诊断及早期规范治疗对改善合并梅毒感染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高龄孕妇异常心电图变化与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杭州市西溪医院进行产检及分娩的130例妊娠晚期孕妇,按照年龄分组,其中65例(年龄≥35岁)高龄孕妇为观察组,另选取65例(年龄<35岁)适龄孕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异常心电图发生率及心律失常类型;分析两组孕妇妊娠结局与异常心电图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孕妇异常心电图发生率(32.31%)显著高于对照组(15.38%),χ2=5.125,P=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同时观察组心律失常(26.15%)、ST-T改变(12.31%)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9.23%,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392和3.900,均P<0.05);在心律失常类型方面比较,观察组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900,P=0.048);两组孕妇妊娠结局比较,观察组早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809,P=0.028),两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体重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剖宫产率(χ2=4.775,P=0.029)、早产率(χ2=4.188,P=0.041)及新生儿低体重率(χ2=4.306,P=0.03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孕妇妊娠晚期易发生心律失常、ST-T改变等异常心电图改变;异常心电图高龄孕妇的剖宫产、早产及新生儿低体重发生率明显增加,临床上需要关注高龄孕妇妊娠晚期心电图变化,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合并羊水过少对分娩期孕妇及围生儿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足月妊娠合并羊水过少的287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并纳入羊水过少组。随机抽取同期在该院分娩的300例足月妊娠且羊水量正常孕妇纳入对照组。统计学比较两组孕妇胎儿畸形、过期妊娠、胎儿生长受限(FGR)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和剖宫产率差异,分别比较两组孕妇在不同分娩方式下,其围生儿结局差异。 结果①羊水过少组胎儿畸形、过期妊娠、FGR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和剖宫产率均较羊水正常组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7% vs 0.3%,χ2=2.83,P<0.01;13.2% vs 3.0%,χ2=20.88,P<0.05;3.8% vs 0.6%,χ2=6.70,P<0.01;7.0% vs 1.6%,χ2=10.11,P<0.05;82.9% vs 30.7%,χ2=162.76,P<0.01)。②羊水过少组中,阴道分娩孕妇的新生儿平均体质量较剖宫产孕妇分娩新生儿重,阴道分娩孕妇新生儿宫内窘迫、吸入性肺炎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较剖宫产孕妇分娩新生儿高,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 308±346) g vs (3 194±373) g,t=2.03,P<0.05;36.7% vs 18.1%,χ2=8.46,P<0.05;32.6% vs 17.6%,χ2=5.52,P<0.01;30.6% vs 15.6%,χ2=6.22,P<0.01]。 结论足月妊娠合并羊水过少孕妇,分娩期阴道分娩的风险高于羊水正常孕妇。对羊水过少孕妇应加强围生期保健,定期做好产前检查,以改善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然受孕、辅助生殖技术及服用促排卵药3种方式受孕双胎妊娠的不同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分娩孕妇324例,其中辅助生育技术受孕双胎孕妇(辅助生殖组)106例,自然受孕双胎孕妇(自然受孕组)81例,服用促排卵药物受孕(促排卵药组)137例。对3组双胎妊娠孕妇的围生期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辅助生殖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难免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S/D异常、羊水异常、一胎胎死宫内、剖宫产、胎儿畸形、低体重儿出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自然双胎妊娠相比,应用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双胎孕妇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难免早产等妊娠期并发症明显增多,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世娥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1):1629-1631
目的:探讨妊娠期合并急性肾损伤孕妇子宫动脉及胎儿脐动脉血流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0年3月在该院行超声检查的13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妊娠合并急性肾损伤50例(高危组),正常妊娠80例,两组分别在不同妊娠时期监测母体子宫动脉、脐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观察妊娠结局。结果:高危组中子宫动脉和脐动脉的S/D值、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等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高危组的分娩孕周、胎心异常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的出生体重、胎盘重量和窒息率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子宫动脉和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可作为妊娠期的一项无创性检查方法,其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合并子宫瘢痕憩室对再生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广元市中医医院分娩的82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合并子宫瘢痕憩室孕妇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同期分娩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孕妇64例为对照组,记录孕妇末次超声子宫下段肌层厚度、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孕周、产后大出血、剖宫产情况等指标,分析子宫下段异常因素。结果研究组孕妇再次剖宫产80例,经阴道成功生产2例,再次剖宫产率97.56%,对照组孕妇再次剖宫产62例,经阴道成功生产2例,再次剖宫产率96.88%(P0.05);研究组孕妇末次超声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和妊娠天数均小于对照组孕妇,子宫下段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手术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大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孕周37周、34~36~(+6)周、34周再次剖宫产率分别为86.25%、8.75%、3.75%,对照组孕妇相同孕周再次剖宫产率为67.74%、22.58%、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憩室组和小憩室组孕妇手术中子宫下段异常率分别为33.33%、19.51%,均高于对照组孕妇(12.90%)(P0.05);憩室类型和子宫下段肌层厚度为子宫下段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合并子宫瘢痕憩室患者较单纯的瘢痕子宫患者再妊娠时子宫下段异常发生率高,妊娠时间短,再次剖宫产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台州市立医院收治的242例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孕妇为研究对象,依据妊娠期内是否并发子痫前期将其分为子痫前期组(98例)和非子痫前期组(144例)。计算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的发生率,筛选影响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242例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孕妇的子痫前期发生率为40.50%(98/242)。以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孕妇妊娠期间是否并发子痫前期为因变量(非子痫前期组=0,子痫前期组=1),将筛选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包括孕妇年龄(OR=2.440)、高血压病程(OR=2.843)、平均动脉压(OR=4.154)、尿蛋白含量(OR=5.692)、尿酸(OR=3.353)、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OR=3.869)。子痫前期组胎盘早剥、肝功能损害、羊水量异常、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分别为13.27%、30.61%、12.20%、17.35%、83.67%;非子痫前期组胎盘早剥、肝功能损害、羊水量异常、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分别为4.86%、12.50%、7.64%、5.56%、55.56%。子痫前期组的胎盘早剥、肝功能损害、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均高于非子痫前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子痫前期组胎儿窘迫、宫内发育迟缓、早产、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发生率分别为26.53%、29.59%、25.51%、36.73%、6.12%;非子痫前期组胎儿窘迫、宫内发育迟缓、早产、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发生率分别为8.33%、9.03%、13.19%、10.42%、2.78%。子痫前期组的胎儿窘迫、宫内发育迟缓、早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非子痫前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子痫前期组和非子痫前期组围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的孕妇具有很高的子痫前期发生率,而且影响其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应早期筛查、诊断、治疗,以降低子痫前期等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母婴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吴玉琼  李娜  陈珣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9):4499-4500
目的:分析妊娠期肝功能异常的分娩结局,评估单纯性肝功能异常和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孕产妇和围产儿的影响。方法:选取单纯性肝功能异常的孕妇169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61例为研究组,同期正常孕妇10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肝功能异常2组与对照组合并乙肝病毒感染,3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功能异常2组剖宫产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尤以ICP组为明显,剖宫产原因胎儿宫内窘迫占51.2%。ICP组新生儿窒息率、重度窒息率及死胎、死产率均明显高于单纯性肝功能异常组及对照组。结论:加强孕期监护,及时发现肝功能异常,尤其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PAT)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60例PAT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血小板减少组(妊娠期检查发现2次以上血小板计数〈100×10^9/L)。选择同期在同一家医院分娩的60例正常孕妇纳入血小板正常组(血小板计数≥100×10^9/L)。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麻醉方式、产前凝血功能、产时出血量及所产新生儿出生时情况,并观察血小板减少组患者治疗情况、产后血小板恢复情况等。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孕妇年龄、分娩孕龄及初产妇与经产妇所占比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①两组孕妇分娩方式及剖宫产时麻醉方式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9.40,42.57;P〈0.05)。血小板减少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并且其中剖宫产分娩者的麻醉方式以全身麻醉为主。血小板正常组分娩方式以阴道分娩为主,其中剖宫产分娩者的麻醉方式全部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或蛛网膜下腔麻醉。②血小板减少组孕妇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时全身麻醉率均有随血小板减少程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x2=3.11,P=0.04;x2=17.51,P=0.00)。③两组孕妇产前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和阴道分娩及剖宫产产时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4,1.61,0.42,0.93,1.58;P〉0.05)。④两组孕妇所产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60,1.206;P〉0.05)。⑤本组血小板减少组孕妇产前及产后未做特殊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妊娠妇女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发生情况,探讨在妊娠妇女中进行甲减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 869例妊娠女性甲减筛查情况,并比较甲减患者中未治疗组与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妊娠结局.结果:1869例妊娠女性甲减发生率10.33%;甲减未治疗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贫血、羊水过多以及流产、早产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甲减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与甲减治疗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贫血、羊水过多以及流产、早产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减的筛查对提高人口的素质及减少妊娠并发症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孕期被动吸烟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对妊娠并发症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3月在我国15家医疗保健机构分娩的8926例单胎活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孕期被动吸烟发生情况、妊娠并发症和结局等信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孕期被动吸烟对妊娠并发症及结局的影响。结果共1801例产妇在孕期经历被动吸烟。控制混杂因素后,孕期经历被动吸烟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发生风险是非被动吸烟者的1.359倍(95%CI:1.146~1.612,P<0.001),胎膜早破的风险为1.290倍(95%CI:1.095~1.520,P=0.002),早产的风险为1.367倍(95%CI:1.155~1.619,P<0.001),娩出低出生体重儿的风险为1.341倍(95%CI:1.079~1.668,P=0.008)。与非被动吸烟者相比,平均每周被动吸烟天数≥4天者胎膜早破、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风险分别为非被动吸烟者的1.402倍(95%CI:1.104~1.780,P=0.006)、1.690倍(95%CI:1.339~2.132,P<0.001)和1.584倍(95%CI:1.172~2.141,P=0.023)。结论被调查产妇孕期被动吸烟率较高,孕期经历被动吸烟能够增加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4.
郭春艳  牛光清 《职业与健康》2008,24(16):1710-1712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孕期病情变化,评价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9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孕前即有甲亢的患者,2例孕期无异常,10例孕期出现不同程度甲亢症状(7例复发于孕中晚期,由于治疗及时,所有患者症状都得到有效控制,无1例发生甲亢危象;其中1例发生中度妊高征,3例发生胎儿宫内发育迟缓,1例胎膜早破,发生早产),其余患者无母婴异常;而孕前未经正规治疗的2例,1例孕38周发生甲亢危象、甲亢性心脏病、心力衰竭、重度妊高征,1例孕37周胎死宫内。妊娠前无甲亢孕期诊断为甲亢的5例,4例患者不服从治疗,未服药物治疗,分娩时2例并发重度妊高征,1例35周早产,1例36周胎死宫内;而另1例服用药物患者孕38周正常分娩。结论妊娠各期均可发生甲亢或复发或加重,尤其见于孕中晚期;甲亢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故孕期应加强监护,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妊娠结局及妊娠期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治疗情况将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分为甲状腺功能减退治疗组(43例)和甲状腺功能减退未治疗组(47例),同时选取45例健康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妊娠结束时甲状腺指标的变化情况,记录3组妊娠结局、胎儿情况和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甲状腺功能减退未治疗组患者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游离甲状腺素(FT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甲状腺功能减退未治疗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胎儿窘迫、胎儿畸形、死胎、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经过治疗后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胎儿出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可造成不良的妊娠结局,对胎儿具有不良影响,并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因此在孕早期应对孕产妇进行常规甲状腺筛查,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6.
孕期饮食指导对母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玲玲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6):5132-5134
目的:了解孕期饮食指导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将931例孕妇随机分为指导组和对照组,对指导组进行饮食指导;随访两组孕妇的血清学指标,评价孕妇营养状况,并追访母儿妊娠结局。结果:指导组蛋白质、钙、铁、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的摄入量高于对照组,钠的摄入量低于对照组(P<0.05,P<0.01);指导组血红蛋白、甘油三脂、钙、铁、镁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指导组新生儿平均体重高于对照组,其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贫血及胎膜早破、足月低体重儿、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及巨大儿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理的营养指导可以改善孕妇营养状况,促进胎儿健康发育,并减少孕期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在围产期对个体化营养指导的56例孕产妇作为实验组,同期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分娩而未行个体化营养指导的42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孕产妇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分娩巨大儿和低血糖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妊娠期营养指导可以改善孕妇营养状况,有利于减少围产期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医院产科记录资料进行职业有害因素对妊娠经过和妊娠结局影响研究的实用价值。方法 设计专用调查表对北京市8所医院产科病房住院分娩的12224名初产妇进行个案调查。根据产科记录及于产妇出院前由医护人员进行的问卷调查,收集产妇的一般情况;本次妊娠时的妊娠并发症、妊娠结局及分娩并发症;以及孕期接触职业有害因素情况等资料。从中抽取孕期接触职业有害因素的产例(接触组)以及孕期未接触任何职业有害因素的产例(对照组)分别组成队列,分析不良妊娠经过和结局与孕期接触职业有害因素有无关联。对潜在的混杂因素(年龄、孕期吸烟或饮酒、自然流产史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孕期职业接触噪声者1272例,孕期职业接触全身振动者599例,孕期职业接触有毒化学物质者1006例,对照组9260例。接噪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早产、低出生体重、宫内发育迟缓、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分别为10.2%、4.9%、3.8%、2.5%、4.7%)增高,与对照组(分别为8.1%、3.4%、2.6%、1.5%、3.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接振组妊高征、早产、低出生体重、宫内发育迟缓、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分别为11.9%、5.8%、4.0%、2.5%、7.2%)增高,接毒组妊高征、早产、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分别为10.6%、4.8%、6.4%)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单因素分析结果一致。结论 应用医院产科记录资料结合出院前随访产妇的方法收集资料,进行职业有害因素对妊娠经过和结局影响的研究是可行的,可为发现职业有害因素是否有导致不良妊娠经过和结局发生的危险提供线索,并具有资料来源可靠,信息偏倚少,易于获得较多信息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宫内妊娠合并异位妊娠是指宫内妊娠与异位妊娠同时存在,这种罕见疾病的发生率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显著升高。异位妊娠部位可包括输卵管、宫颈、卵巢、腹腔以及剖宫产切口。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加之宫内妊娠的干扰,临床上常漏诊、误诊及延误治疗,从而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治疗方法包括期待、穿刺、手术等。治疗方式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意愿、异位妊娠部位及患者病情等综合考虑,实施个体化治疗。对于想要保留宫内妊娠的患者,在治疗异位妊娠的同时,如何避免对宫内妊娠造成影响仍是目前临床治疗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9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凤珍  闻安民  周沫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3):3245-3247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者孕期的合理监护、处理,以减少母儿发病率及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间93例妊娠合并先心病者的妊娠结局。结果:①先心病以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为主,占56%,先心病手术以修补术为主,占69.4%。心功能Ⅰ-Ⅱ级者80例(占86%),Ⅲ~Ⅳ级者13例(占14%)。②心功能Ⅲ-Ⅳ级者较心功能Ⅰ~Ⅱ级者早产儿、小于孕龄儿的发生率高,新生儿平均体重低,有显著差异。2例孕产妇死亡均发生于心功能Ⅳ级者。③手术后妊娠可改善心功能,减少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提高新生儿的体重。结论:妊娠合并先心病以间隔缺损为主,无论何种先心病,发现后宜尽早手术,术后再妊娠,可降低母儿发病率及死亡率。孕期尽可能维持心功能Ⅰ~Ⅱ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望安全渡过孕期;心功能不良导致母儿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