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正>日前,国家认监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北京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完善中医药认证体系的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根据协议,我国将在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全面推行认证制度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以提高中医药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准,规范中医药健康服务市场,全面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双方将建立部门间合作机制,共同开展中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健康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中医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健康资源,也是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中医药健康服务主要包括养生、保健、医疗、康复等,但核心是以中药相关产品为主体的健康服务供给。随着中药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促进了中药大健康产业的悄然形成,形成了涉及中药种植,产品研发、生产、流通、销售在内的跨行业、跨区域的产业链,并具有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农民增收、服务医改、惠及民生及保护生态等综合优势。本文介绍了中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一个战略中心(以服务健康需求为中心),两个战略重点(规划监管、提质增效),四个发展方向(规范种植、新品研发、商贸物流、国际发展)和六项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3.
现代人类的健康需求要求医学模式转向疾病预防、健康维护的健康医学,中医学作为防治一体的健康医学模式,具有促进现代人类健康的独特优势.中医药国际标准化是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桥梁和纽带,是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技术保障,必将促进中医药服务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4.
为扎实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行动,发展符合国家政策的"互联网+"医疗产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用药难问题,潍坊市中医院依托互联网技术,建设了一套智慧云药房系统,实现了医生线下诊断,线上开方,患者在线支付,药房智能识方并配药煎药,快递配送到家,为患者提供供诊疗、开方、审核、煎煮、配送"一条龙"的中医药服务。智慧云药房的实现打破传统的中药配药制药模式,极大地提升了患者就医用药体验。  相似文献   

5.
高珊 《中国标准化》2009,(11):13-16
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担负着防病治病、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任务。在新的历史情况下,无论是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还是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对中医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标准化作为现代科学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在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6.
王永炎:以改革创新的智慧和勇气,推动中医药标准化发展
  感谢标准化杰出人物征集委员会专家对我工作的肯定,这也是对整个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肯定。
  中医药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融合、是我国具有原创思维和原创优势的独特理论体系,他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药标准化由于其特殊性,所以起步晚,属新兴的、正在发展的领域。但是随着新医改步入深水区,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体系和公共健康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中医药提供的服务、产品、管理、评价更加科学化、标准化。从而引导健康服务业的体制、机制更加符合医学临床的自身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并使之成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和全民健康理念的传播,人们对养生保健越来越重视,而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具有健康的中医学理念,同时也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因此利用中医药养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大健康产业背景,分析了中医药文化发展现状,对中医药文化养生产品的发展进行了概述,提出了中医药文化科普与养生产品设计开发策略,并从设计思维的角度探讨了中医药科普与养生产品设计实践与应用,以期为推动中医药文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文化传播和科普宣传工作是健康科普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新时代推动中医药科普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建立标准化思维,加强中医药科普的标准化工作。当下,中医药科普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标准化工作仍处于初探阶段,标准体系尚未建立、标准屈指可数等问题尤为突出。基于此,本文立足于中医药科普及其标准化发展现状,剖析存在的实际问题,致力于构建中医药科普标准体系,为中医药科普事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宋梦  侯晔  倪菲  李可大 《标准科学》2023,(10):129-13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品及服务质量愈发成为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及全球贸易持续增长的关键。在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发展效率的过程中,标准、检验检测及认证认可的作用愈发突出,逐渐成为带动产业优化升级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近年来,中医药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为保证中医药的健康发展,检验检测及认证认可工作不可或缺。本文介绍了检验检测及认证认可的相关概念,指出了中医药检验检测及认证认可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促进中医药标准化及国际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一、项目背景:通城县境内的药姑山被李时珍誉为"江南天然药库",产业基础较好,是闻名遐迩的医药销售之乡。二、市场分析:近年来,我国政府陆续颁布了一些鼓励和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特别是2016年2月出台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更是为未来十五年的中医药发展指引了五大方向。从政策  相似文献   

11.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s the medical science based on theories and practicing experi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study transferring principles of health and sickness, as well as prevention,diagnosis, treatment, rehabilitation and healthcare.TCM is marked with its long history of development, integrated theory system and abundant practicing expenence.  相似文献   

12.
扁鹊传统的古今对话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采用描述性流行性学解读《史记·扁鹊传》的基础上,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探讨了《史记》背景资料的真伪和鼠疫流行的可能性。结合鼠疫恶寒发热、消化道与中枢神经系统等症状对中医外感热病学说、脾胃内伤学说与温疫温病等学说的影响,围绕伤寒热病与鼠疫病程的一致性,以及由此抽象而来的六经学说,从疾病流行、象数、复杂性思维路径依赖和知识考古,揭示了疫病流行对早期医学理论、原始宗教与思想文化的影响,提出医源于疫的假说,并就疫病流行与中医教育、中西医结合等问题阐述了看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对有关通过标准化法推动中医药添加物企业标准的现状做出了综述.由于中医药应用领域大,中医药产业链加速扩展延伸,并不断扩展与整合,实现了快速持续增长,这是我国中医药产业近年来的趋势.随之而来的是相关添加物产业标准化建设的问题.本文针对中医药添加物标准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进行了分析,然后详细讨论了制度建设的目标、定位、性质和内容等若干问题,最后给出了制度建设的意见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纳米技术在中药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述了纳米科技与中药制剂相结合的发展,阐述了纳米中药的概念、特性,介绍了纳米中药的制备技术,另外探讨了收集纳米粒子的方法,最后,着重展望了纳米技术在中药制剂中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Along with the recognition on medical value and market potential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s getting generalized in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and regions, which brings it the new era for th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and standardization work.  相似文献   

16.
中医的渊源和对中医学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传统的中医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疗效显著,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加之自身流派众多,传承艰难,流传至今,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要求。中医要发展,须走“医学衷中纳西”的与时俱进之路。中医自身要统一理论认识,统一辩证纲领,统一到“五脏阴阳”之中,以“三维守恒”指导辩证,要明确医学的目的,认识生命的本质和生命运动的机制;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统一,以唯象涵盖唯物,以辩证指导分析,以调为本,以平为期;要司岁备药,先法制病,对中药剂型进行改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循证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我国现有的关于中医院综合效益评价的文献进行循证分析,对评价指标的使用情况进行描述性研究,并按技术标准的作用维度进行筛选和归类,以期为建立一套既系统、科学,又具较强适用性的中医院技术标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参考,使技术标准效益评价工作规范、统一。  相似文献   

18.
覃京燕  雷月雯 《包装工程》2017,38(8):116-120
目的大数据信息时代,智慧医疗成为研究热点。针对中医文化中望闻问切的诊疗方式,结合交互设计方法,设计iPad移动端应用软件及智能硬件产品。通过移动平台探索设计远程诊治过程中的人机界面和信息设计,并通过可穿戴设备获取个人医疗小数据。方法通过对中医类应用的调查分析,深入调查用户的行为模式,针对iPad平台上的使用特点构建服务蓝图,通过信息设计建立个人医疗数字档案,分析交互模型与医疗信息服务流程,进行应用软件界面开发。通过原型进行可用性测试,并优化设计。结论通过新媒体与智慧医疗改变传统的面对面问诊方式,构建新的交互平台,使得用户就诊效率提高,提高对中医文化认知,传播中医文化,深度推广了中医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9.
1.Introduction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and Western medicine has advantages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and complex diseases,for exam...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中医科普知识可视化设计的现存问题,探究更具针对性的设计策略,以提升中医知识在非医学背景普通民众中的认知度,指导大众健康生活并弘扬中医传统文化。多角度论证中医科普知识可视化设计研究必要性,结合具体史料缕清发展脉络并总结历史特点,为后续设计策略研究提供参考,进行大量实地调研以分析发展现状,根据调研结果指出现存问题,最后结合心理学、传播学等理论并分析案例,以引出四大设计策略。四大设计策略有助于增强中医知识在非医学背景普通民众中的科普效果。中医科普知识可视化设计应做到简洁、权威、准确,具有针对性;不得忽视层级秩序与视觉流向的重要性;应注重融入创新思维以提高民众记忆留存率;还需协调整体风格,和谐中揉入适度变化,应以发展的眼光积极探索技术媒介带给中医科普知识可视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