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吉尔吉斯斯坦坐落于中亚东北部,在中亚地区具有战略通道的作用,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一个重要节点,矿业是吉国支柱产业,具有良好的国际合作前景。本文采用时序数据,分析吉国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并总结吉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征及存在问题;分析显示吉国矿业存在矿产开发程度较低且过渡依赖金矿开发、矿业开发产业链不完整、本国黄金储备需求增加、环境污染等问题;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包括:优化矿业发展政策与环境、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广泛应用现代采矿技术。结果表明吉国在矿产开发利用、建设矿业和工业产业链、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相关基础设施等方面有较为强烈的国际合作需求,中国相关单位、企业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加强与吉国的矿产开发利用合作。  相似文献   

2.
李任时 《吉林地质》2005,24(3):95-98,102
在2003年12月首次发表的《中国的矿产资源政策》白皮书指出,近几年矿产资源面临严峻的形势,92%以上的一次性能源、80%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来自于矿产资源。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一直在大量开采地下的各种矿产资源。几十年来,我国地勘工作获得很大的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据2003年中国资源公报称,2003年初全国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共158种,又据2002年度全国矿山企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统计年报。  相似文献   

3.
《安徽地质》2008,18(3):2-F0002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为实施“地质立局,地质强队”发展战略,和实现地质找矿、服务领域、“走出去”三大突破,由局属20个地勘单位共同出资,于2007年8月成立“安徽地矿投资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主要从事矿产投资;矿产资源勘查;矿产开发;能源资源勘查、开发;矿产品购销;矿产地质咨询及技术咨询;旅游地质资源开发;地矿标本、观赏石开发;建材及矿山机械贸易。  相似文献   

4.
陈其慎 《地球学报》2021,42(2):129-136
近一个时期以来,国际地缘政治形势不断恶化,美国、欧盟、日本等经济体愈发重视矿产资源安全,陆续出台战略性矿产政策."十三五"期间,我国及时出台了战略性矿产政策,对保障国家资源稳定供应起到了重要作用.2020年是"十四五"矿产资源规划的编制年,战略性矿产是国家资源规划的核心,为了更好的支撑规划的编制,有关单位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我们组织了长期从事战略性矿产研究工作的二十余家单位的60名专家,编写了22篇有关战略性矿产的文章,组成"战略性矿产研究"专辑.专辑包括综合篇、清洁能源篇、战略性大宗金属篇、战略性关键金属篇和战略性非金属篇5个部分,本文将对收录本专辑的文章做一简要介绍,对深入开展矿产资源相关研究工作以及国家矿产资源战略、规划、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矿产资源及其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良士 《矿床地质》2009,28(6):856-859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矿产资源种类较全,分布相对集中,自1945年后经过数十年不懈努力,不论在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及能源矿产方面都取得了成就,成为东南亚国家中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近十几年来越南政府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吸引外资,合作勘查与开发,使矿产地质工作走上了一条崭新道路.  相似文献   

6.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最困难、挑战最严峻的一年。受金融危机和矿业周期性调整的双重影响,全球矿业经济正处于“一松一紧、震荡调整”的关键时期。国内外矿产勘查投资紧缩,社会投资矿产勘查更加谨慎,矿业形势严峻。这场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地勘业的改革和发展造成巨大困难。如何迎接挑战,化“危”为“机”,正是地勘单位应该认真思考的不二命题。机遇与挑战共存,一是国家政策面的支持,二是国内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仍然强劲.三是我国矿产资源潜力巨大.再者就是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地勘单位应抓住这难得的发展机会,除了创新地质工作体系.改善外部环境,加强自身建设外,还要善于在国家政策引导下,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发挥人才优势,把地质勘查主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矿产资源形势与发展战略问题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三新  李国清等 《湖南地质》2002,21(2):81-85,118
湖南省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有色金属及非金属矿产具有明显优势,但矿产资源形势严峻,保有储量不足,难选治、低品位、共伴生矿多,开发利用难度大,地勘体制改革滞后。矿产资源自给能力明显下降,且矿山数量多、规模小、利用效率低、深加工落后、矿山环境问题严重。应从建立多元化的矿产资源供应体系、调整能源结构、开展科技攻关、改善矿业开发的生态环境等方面实施一系列战略转变,采取建立矿产资源规划体系、建立矿产勘查基金、改善矿业投资环境、提高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水平等政策措施,实现湖南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瑞江 《地质通报》2004,23(11):1074-1077
战略性矿产勘查是近几年根据中国地勘管理体制的新变化和国家对矿产勘查工作的新要求提出的概念。本文从战略性矿产的基本内涵、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性质与任务、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与传统矿产勘查工作的差异、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明确其性质定位和目标任务,逐步建立国家出资的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后续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良性互动、有机结合的有效机制,促进中国矿产勘查业全面、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磷矿为中国战略性矿产之一,研究磷矿开发中和闭坑后地质环境问题,为保护和恢复治理矿山生态环境提供依据,对合理利用磷矿资源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述了中国磷矿矿产资源分布及开发现状,梳理并归纳了现有磷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及特点,从磷矿区水土污染、资源占用与损毁、矿山地质灾害三方面阐述了磷矿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研究现状,提出了磷矿矿山环境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近日,辽宁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召开了全省地质勘查行业对外开放工作座谈会。会议传达了辽宁省政府对外开放会议精神和《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地质与矿产资源领域对外开放工作的通知》精神,通报了国土资源部召开的南美、非洲、澳大利亚、中亚地质矿产与信息4个发布会精神和辽宁省地勘单位与企业国外地质勘查和矿业开发总体情况。  相似文献   

11.
全国重要固体矿产重点成矿区带数据集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成矿区带是具有丰富矿产资源及其潜力的成矿地质单元。全国重要固体矿产重点成矿区带数据集是在以往矿产区划研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建立的一套完整的数据集。本数据集借助23个矿种圈定的成矿靶区、重要矿产地、物化遥异常等信息,基于最新的90个三级成矿区带,划分了26个全国固体矿产勘查重点成矿区带,其中主要包括:主要拐点坐标、面积、典型矿床、重要矿产资源潜力(矿种、累计查明资源量、预测资源量)、成矿远景区(远景区名称、主攻矿种、主攻矿种类型)、新发现(或有重大进展)矿产地等方面数据。该数据集不仅是对已经取得的矿产资源区划和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的整理和总结,也为科学地引导国家地质找矿部署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宋崇宇 《地质与勘探》2021,57(6):1287-1296
几内亚矿产资源丰富,铝土矿储量居世界首位,拥有宁巴山和西芒杜两座世界级铁矿床,石墨、金、金刚石等矿产资源也较丰富。矿业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丰富的资源吸引了力拓、俄罗斯铝业等国际大型矿业公司和赢联盟、中国铝业集团、中国河南国际等中资矿企在几内亚从事矿业开发。中几两国友好交往源远流长,经济互利合作不断发展。中国是几内亚第一大铝土矿出口国,同时也是几内亚第二大进口来源国,据商务部统计,2019年我与几内亚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17.6%。本文系统梳理了几内亚的地质概况、主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现状,认为几内亚丰富的矿产资源与我国具有良好的资源互补性。双方矿业合作互利共赢,随着政府及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不断增加,几内亚矿业投资前景良好,有望成为中国海外矿业新基地。  相似文献   

13.
张照志 《地质与勘探》2023,59(1):188-210
矿产资源储量家底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根基,矿产资源及矿产品(含重要工业产品)是一个国家实施工业化及促进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要以科学的精神,评价矿产资源。有多少家底,办多大事情,一步一个脚印地支撑国家经济建设。本文在回顾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70余年地质矿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工业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基础上,对自1952年以来中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历史进行系统评价,经综合集成研究,总结提出中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的发展演变规律,所得出的研究结论与认识对于推进我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研究认为:矿产资源在我国工业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中国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体制及职能的变化,以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为核心,将中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的发展演变阶段划分为5个时期:启动期(1952~1965年)、规范期(1966~1993年)、改革期(1994~2006年)、发展期(2007~2017年)与深化期(2018年-),阐述了各时期的特点与发展演变规律,以及查明资源储量和矿产品的变化规律。在每个时期,我国均依靠国家力量,组织...  相似文献   

14.
吴宇杰  陈从喜  袁峰 《地球学报》2021,42(5):628-640
中国高岭土矿产资源丰富,矿床类型齐全且分布广泛,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非金属矿产.前人对高岭土矿床研究、地质勘查和资源开发利用都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丰富资料,但缺少对高岭土矿床成矿和时空分布规律系统性的分析.本文在前人研究和对全国现有高岭土矿床和地质勘查资料系统分析基础上,选取了有代表性且数据比较齐全的521个高岭土矿床,以GIS空间分析为手段,详细研究了中国高岭土矿床的空间分布特点,绘制了中国高岭土成矿区带分布图,分析了中国高岭土矿床时空分布规律,为矿产资源空间分析建模和高岭土资源潜力评价提供了理论方法和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岭土矿床成因类型以风化型和沉积型为主,成矿时代以中、新生代最为重要;高岭土矿床集中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陕西、江西、江苏等6省份;其中风化型高岭土矿床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沉积型高岭土矿床以华北地区为主.在找矿方向上,南方易寻找风化残积亚型高岭土,北方宜寻找煤系沉积亚型高岭土;而热液蚀变型高岭土矿床有由南向北逐渐增多的趋势,寻找这类矿床可适当往北转移.  相似文献   

15.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国际形势和我国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矿产资源的强劲需求形势,重塑我国矿业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是保障我国矿产资源安全的必然选择。本文选取了22个战略性金属矿产,对我国矿业国际合作特征和境外资源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将我国矿业国际合作的发展历程分为探索起步期(2004年以前)、快速增长期(2004~2013年)和转型发展期(2014年至今)。目前,我国矿业国际合作已经实现了规模化发展,以非洲为投资重点地区,多个矿种在全球矿业格局中已占有一席之地,但还存在投资结构可持续性不强、矿业公司竞争力不足等诸多问题。建议加强中国矿业现代化治理能力建设,将国际矿业合作纳入国家总体安全战略统筹规划,并开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供应地,重视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全球提前布局,以实现我国矿产资源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东南亚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铜、镍、铬、钾盐、铝土矿等矿产资源与中国有较强的互补性,受到中国地质学家和矿业界的广泛关注。东南亚地区总体矿产勘查、开发程度低,随着东南亚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找矿技术方法的提高,该地区一大批新矿床的发现和一系列新矿山的陆续建成投产必将为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对东南亚地区产出的大型-超大型或代表性重要矿床地质特征和分布规律进行总结,对其产出环境和找矿潜力进行讨论,旨在为中国地质学家、矿业企业了解该地区重要矿床的地质特征、时空分布规律、找矿潜力和找矿模型提供有益信息,为中国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走出去",在东南亚地区开展综合性找矿评价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在中国西南三江成矿带开展勘查找矿工作提供对比依据。  相似文献   

17.
哈萨克斯坦地处中亚核心位置,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和战略枢纽,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地缘政治经济意义重大,是中国企业开展国际矿业投资合作的重要目标国之一。本文在系统梳理哈萨克斯坦基本国情、主要矿产资源特征及开发现状、地质工作程度和地矿管理体系等基础上,对哈萨克斯坦的矿业投资环境进行了评价,分析了矿业投资的有利和不利条件。研究认为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禀赋优势突出,油气、铀、铬、金、钨、铅、锌及铜等矿种的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全国仅有10%~15%的已探明矿产资源处于开发阶段,采矿业发展潜力巨大;哈萨克斯坦的总体投资环境优越,吸引外资力度逐渐加大,矿产勘探开发水平不断提升。但中国企业开展矿业投资也存在竞争力不足,以及面临政策法规不稳定、地质技术资料不可靠及运营等方面的风险。为此,建议中国投资者一方面要加强对哈萨克斯坦优势矿产的投资力度,积极拓展合作方式及合作领域;另一方面要注重与哈萨克斯坦各利益集团建立良好关系,结合企业优势,综合评价矿业项目,做好风险预警防范;同时,在投资过程中要尊重地方文化习俗,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8.
Current Gold Prospecting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In China, there are 12 types of gold deposits in 57 class-III metallogenic zones, formed in 7 main metallogenic periods. Most gold deposits are small or occur as ore spots; very large deposits are rare with relatively poor quality, mainly medium to low grade. Only 35% of the total gold reserves is identified, while a large amount of reserves is yet to be identified. In recent years,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has organized or conducted mineral resources survey and evaluation project, replacement resources prospecting for deposits in crisis, old mines prospecting and commercial prospecting funded or encourag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hese efforts have been fruitful. According to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allocation of gold resources, and experiences from recent prospecting efforts, western China and the deep layers and peripheries of the-sits in eastern China have relatively high prospecting potential. The government should give even more support to the gold industry and strength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help address difficulties in gold exploitation and processing. The government should also formulate consistent plans, consolidate mining rights, and promote integrated exploration, so as to achieve new major breakthroughs in gold prospecting. Gold is both a form of material wealth and a way of storing wealth. It is a rare resource with dual functions of commodity and currency. As an important global strategic asset and a cornerstone of financial reserves, gold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securing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aintaining financial security, strengthening national comprehensive power and promoting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Based on latest research and prospecting results, the thesis proposes preliminary conclusions on types, temporal and spatial allocation, and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old deposits in China; predicts China’s gold resource potential; reviews recent gold prospecting and exploration efforts; and, in the hope of offering some reference for the new round of gold prospecting, exploration and planning, offers some suggestions.  相似文献   

19.
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从起步到现在经历了理论到实践,单要素到综合评价的发展历程,现已成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刚性约束条件。本研究在对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划分了承载能力主要发展的3个主要阶段,即萌芽奠基阶段、应用探索阶段和蓬勃发展阶段;详细讨论了地质环境、地下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发展现状及评价、预警指标体系研究进展;最后从基础理论、技术方法、情景模拟和实践应用等四个层次指出了未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的发展方向,认为建立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动态监测预警机制是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矿产资源的需求具有波次递进性,发达国家资源需求已趋于稳定,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正处于工业化的国家和以印度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化国家的资源需求仍然强劲,这决定着矿业的持续与繁荣。我国地矿企业应准确把握全球矿产资源的供需状况,开展矿产资源全球化配置,配置不同层级的矿产项目,科学、合理选择项目区位和矿种,向着矿产资源资本化、矿业国际化、探采选冶贸一体化和完善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的方向发展,建立现代化大型地矿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