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前庭训练负荷的生理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前庭训练中各项生理指标变化观察检验前庭刺激是否适当,评价前庭训练在提高人体前庭功能适应性方面的作用,以便于在前庭训练中把握训练量,制定和实施训练计划,方法 对10名健康被试者,在不同日期分别进行了线性加速度刺激,连续的科氏加速度刺激和间断的科氏累积加速度刺激,刺激的终止指标以被试者感觉有轻度植物神经症状为准。在实验中对被试者在刺激前后前庭-植物神经反应,心电,血压,胃电以及动态姿态平衡等各项生理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 10名被试者中有1人3项前庭刺激达到达标水平,他在实验中有轻度运动病症状,实验前后动态姿态平衡的测试表明,对于大多数被试者,线性加速度刺激后,前庭觉在维持身体平衡时作用增高;连续的科氏累积加速度刺激后前庭觉在维持身体平衡时作用下降;间断的累积加速度刺激训练,由于刺激相对较重,在动态刺激后的变化个体差异较大。线性加速度刺激后,感觉综合测试(SOT)第2项平衡分显著下降,间断科氏加速度刺激后,此项平衡分显著升高。结论 本实验所设计的前庭刺激训练方法是可行的,训练负荷是可以达到的,通过胃电,血压和心电R-R功谱低频谱百分比的变化可以反映被试者前庭刺激终止时的生理状态,为制定前庭训练刺激量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某些体训项目对人体前庭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采用某些体训项目进行的主动前庭功能训练对人体前庭功能的影响。方法:10名健康被试人员进行了为期2wk的滚轮、悬梯、浪木、四柱秋千以及旋转秋千5种主动训练,训练前后进行前庭功能实验室检测。结果:体训后,被试人员对线性加速度刺激的耐受时间明显延长,训练前后动态姿态平衡检测反映体训后被试人员在用前庭觉和视觉共同维持身体平衡时,重心的晃动显著降低。结论:本实验所设计的直线加刺激体训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角加速度训练的方法和刺激强度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Coriolis加速度刺激对人体动态姿态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 Coriolis加速度刺激对人体动态姿态平衡功能的影响 ,探索 Coriolis加速度训练对人体空间定向的影响。 方法  18名男性受试者进行了 Coriolis加速度刺激 ,在刺激前和刺激后即刻进行人体动态姿态平衡的感觉整合测试。 结果  Coriolis加速度刺激在不分组情况下 ,对动态姿态平衡的各项指标没有显著影响。将受试者分为运动病敏感组和不敏感组 ,发现运动病敏感组Coriolis刺激后 ,动态姿态平衡综合分有显著升高 (P<0 .0 5 )。 结论 适度的前庭刺激训练对提高运动病敏感者的空间定向适应能力有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递增式科里奥利(科氏)加速度刺激习服训练的效果并分析相关激素水平.方法 12名青年男性志愿者,按照首次训练运动病症状评分进行配对分组,共分为2组,分别进行连续4d递增式科氏加速度刺激训练(A组:连续式科氏加速度每日刺激量分别为5,8,8和10 min,左右头动模式;B组:间断式科氏加速度每日刺激量分别为8,8,10和15 min,前后头动模式).此外,所有志愿者在训练前1天和训练后1天,以及训练后1,2,3,5,9和14周分别进行前后头动和左右头动模式各2 min的科氏加速度刺激进行前庭功能的评定.以前庭刺激时的运动病症状评分和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皮质醇(cortisol,Cor)、肾素活性(renin activity,PRA)、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AII)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的变化水平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训练后,志愿者运动病症状评分有明显降低,训练后2周显著低于检查前水平(P<0.05).激素指标中,AVP含量在科氏刺激前后的变化百分比与运动病症状评分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Cor,PRA,AⅡ和ACTH在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别.两种刺激模式的效果没有差异.结论 4d的递增式前庭习服训练的效果至少可以维持至2周.AVP在前庭习服效应的构建和维持中可能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航天员前庭功能的选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查、评价航天员候选人的前庭功能,选拔出前庭功能良好的航天员.方法对59名候选人-歼击机飞行员进行冷热刺激检查, 其中38名飞行员进行了平行秋千、科氏加速度刺激检查.植物神经反应症状、胃电图、眼震电图、心电图、血压、姿态平衡作为评价指标.结果冷热刺激检查表明,所有飞行员双侧半规管功能对称, 视-眼动反射和前庭-眼动反射功能正常.平行秋千、科氏加速度测试表明,38名飞行员的前庭功能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Ⅰ级(稳定型)占52.6%;Ⅱ级(较稳定型)占42.1%;Ⅲ级(较敏感型)占5.3%.结论本检查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候选人的前庭功能,评定结果是Ⅰ级和Ⅱ级者,其前庭功能为合格,可被选拔为航天员.  相似文献   

6.
秋千摆动和倒视刺激对动态姿态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秋千摆动和倒视刺激对动态姿态平衡的影响,探讨视觉、本体觉和前庭觉在姿态平衡中的贡献。方法 16名受试者进行秋千摆动测试,秋千测试前后进行动态姿态平衡测试(感觉整合测试,36种测试状态);另外10名受被者进行上下倒视刺激,倒视刺激前后进行动态姿态平衡测试。结果 秋千摆动刺激后运动病症状明显,综合平衡分降低有显著性意义,测试状态4对应的平衡分、策略分和视觉贡献降低有显著性意义。倒视刺激后运动  相似文献   

7.
对眼震电图示前庭眼动反射正常的飞行人员和地勤人员各30例,进行冷热水试验、视动刺激和Coriolis加速度刺激时的胃电图记录,观察比较了其前庭植物神经反应。结果表明:冷热水试验时飞行人员和地勤人员的胃电频率和振幅无明显差异;机动刺激和Coriolis加速度刺激时飞行人员的胃电振幅明显低于地勤人员。研究结果提示,前庭植物神经反应的稳定性可以通过长期锻炼而获得;视动刺激和Coriolis加速度刺激时的胃电振幅的定量测定可作为飞行人员医学选拔、晕机病诊断及其矫治效果评定的客观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眼震电图示前庭眼反射正常的飞行人员和地勤人员各30例进行冷热水试验时、视动刺激时和Coriolis加速度刺激时的胃电图记录,对其前庭植物神经反应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冷热水试验时飞行人员和地勤人员的胃电频率和振幅无明显差异;视动刺激和Coriolis加速度刺激时飞行人员的胃电振幅明显低于地勤人员。结论认为前庭植物神经反应的稳定性是可以通过长期锻炼而获得的;视动刺激和Coriolis加速度刺激时的胃电振幅的定量测定可做为飞行人员医学选拔、晕机病的诊断及其矫治效果评定的客观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9.
前庭系统受到各种生理和病理刺激后引起眩晕、眼震、倾倒、平衡失调和植物神经反应。临床上可通过眼震电图(ENG)来检查前庭视反射,也可通过姿势平衡仪来检查前庭脊柱反射,但对前庭植物神经反射,尤其是反映有关飞行人员运动病指标的胃肠反应尚缺乏比较客观的检查方法。我们用ENG和胃电图(EGG)同时检查受试者,观察前庭视反射和前庭植物神经反射的各种变化。现将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用适应性训练提高飞行员前庭植物神经反应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训练提高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前庭植物神经系统反应稳定性。方法 健康疗养的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9人,采用间断累加的阶梯式Coriolis加速度刺激法逐步脱敏,提高其前庭植物神经系统反应适应能力。每天训练1次,共训练7d。训练后用前庭植物神经系统反应稳定性测评其效果。结果 训练后全部受试飞行员的累加Coriolis加速度值有明显提高,前后结果对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间断累加Coriolis加速度刺激法逐步脱敏训练可明显提高飞行员前庭植物神经系统反应稳定性。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定期进行此种训练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检测前庭习服前后受试者的动态视力功能,以优化和完善动态视力相关评估标准。方法应用前庭功能检查系统检测16名健康受试者静态及动态视功能。结果当向左、向右摆头速度达到一定速率时,前庭习服前后受试者动态视力存在差异。结论受试者通过前庭习服,前庭系统预刺激后敏感性降低,其动态视力变化情况明显优于习服前,前庭功能适应性锻炼及地面训练对动态视力可能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12.
前言 近期在涉及加速度刺激的试验中,研究人员令受试者注视一个视标,同时对一眼测量前庭-眼反射(VOR)。这些试验最后表明:VOR受视标距离的影响。我们则研究处于完全黑暗状态下加速度刺激时受试者的VOR。我们特别希望测定受试者的转向点。该点不能仅由一眼获得的数据来完成。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在暗处工作的双眼跟踪系统。方法 在我们的试验中,受试者在海军航空医学研究所(NPMRL)科里奥  相似文献   

13.
前庭刺激对飞行人员心率变异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讨前庭刺激对飞行人员的心率变异性(HRV)及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对两组飞行员在不同强度的科里奥利加速度刺激时,用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法对实验前和实验中的HRV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原始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极差,相关均值,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谱总功率(TP),低频(LF),高频(HF),LF/TP,HF/TP,LF/HF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0.05~0.01)  相似文献   

14.
前庭刺激下胃电图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前庭刺激状态下胃电图的变化特征。方法 记录了25名转椅Coriolis刺激,28名冷热刺激下飞行员的胃电图。结果 53名被试者在刺激过程中胃电发生了明显的节律紊乱,表现为胃动过速百分率增高;在Coriolis刺激中,重度症状组的主滨2.40-3.70周/mim上升到3.70-10.00cpm的范围内,且随着症状加重而上升明显,持续时间愈长的趋势。结论主频可成为评价运动病严重程度的一项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地面与飞行环境中前庭自主神经反应对调节暗焦点的影响。方法:采用氦一氖激光视力计游标法,测量受试者眼暗焦点的变化。地面环境健康受试者19例,受科里奥利(Coriolis)加速度后,以Graybiel急性运动病不同严重水平诊断分类标准评定其自主神经反应程度,并测量暗焦点的变化;测量飞行学员35例飞行前后的暗焦点变化。结果:受Coriolis加速度作用后地面人员暗焦点值随自主神经反应程度加重而内移加大;飞行学员无症状、轻度症状组和飞行教员无症状组暗焦点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飞行教员轻度症状组暗焦点变化差异显著(P〈0.05)。结论:前庭自主神经反应可使暗焦点向近视方向变化,飞行中暗焦点的变化对飞行员有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短臂离心机前庭习服训练效果,探讨其用于军事飞行人员地面前庭习服训练的可行性。方法在SAC-Ⅲ型短臂离心机上对9名前庭稳定性水平较低的飞行人员进行连续7天的科里奥利加速度前庭习服训练,观察耐受时间变化趋势,对比训练前后耐受时间和前庭自主神经反应主观分值的变化。结果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耐受时间呈持续上升趋势。经7 d训练后耐受时间明显延长(P0.01),前庭自主神经反应主观分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短臂离心机用于前庭习服训练效果显著,可用于飞行人员前庭稳定性训练。  相似文献   

17.
飞行员视前庭作用与晕机病易感性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飞行员视前庭相互作用与晕机病易感性的关系,探讨用前庭功能检查预测晕机病的可行性。方法 检测33名健康歼击机飞行员视前庭相互作用状况,并采用阶梯式累加科里奥利加速度刺激方法评定他们的晕机病易感性,将两项测试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科里奥利加速度耐力与前庭眼动反射、视眼动反射、视前庭眼动反射的增益及视眼动反射、视前庭眼动反射增益的两侧不对称性无显著相关,与前庭眼动反射增益的两侧不对称性呈显著负相关(r=-0.429,P<0.01)。结论 飞行员的科里奥利加速度耐力随前庭眼动反射增益的两侧不对称性增加而降低,飞行员前庭眼动反射增益的两侧不对称性值对于晕机病易感性的预测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耳穴刺激抗运动病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通过17名健康男性被试者探讨了耳穴电脉冲刺激抗运动病的方法和效果。每一被试者在对照、防护耳穴刺激和无关点刺激三种情况下完成科里沃利加速度诱发运动病试验。根据耐受时间和运动病症状程度,用计分法计算科氏加速度耐力指数CATI,表示个体的抗运动病能力。试验结果表明,耳穴电脉冲刺激对运动病防治总有效率为35.3%,而对具有中等耐力者防护有效率可达99.7%。在试验中记录了胃电图、眼震反应、植物神经指数和皮肤温度等生理指标。其中某些指标在运动病症状明显时有明显的倾向性变化。可作为评价运动病程度的辅助性指标。  相似文献   

19.
飞行学员Coriolis加速度刺激时的胃电图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和比较飞行学员与地勤人员在Coriolis加速度刺激时的前庭植物神经反应。方法在平静状态和Coriolis加速度刺激时,描记32名飞行学院经过检验飞行后的飞行学员和32名地勤人员的胃电图(EGG),同时记录诱发性运动病的症状。结果飞行学员和地勤人员相比,平静状态的EGG频率和振幅及加速度刺激时EGG频率均无明显差异。但Coriolis加速度刺激时飞行学员的EGG振幅及诱发性运动病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地勤人员。结论经过选飞和检验飞行训练的飞行学员其前庭植物神经反应的稳定性高于地勤人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动物前庭适应产生的神经生理基础。方法 采用胃电图波幅值作为观察植神经反应的指标,利用小剂量、多次重复的Coriolis加速度刺激,建立前庭适应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显微相对灰度分析方法,观察动物在产生前庭适应前后,以及前庭适应消退后,脑干前庭传出系统神经元细胞活性的变化,及其与胃电图波幅值变化的联系。结果 建模成功豚鼠受到运动刺激时,刺激前后的胃电图波幅相近。在前庭适应的豚鼠身上,其脑干前庭传出系统神经元内胆碱乙酰化酶的含量明显增加;但在前庭适应消退后,这种含量的差别消失。这表明在豚鼠出现适应性时此神经元对于前庭终器感觉细胞的抑制性作用明显增强。结论 脑干前庭传出系统神经元可能通过降低前庭终器感觉细胞向中枢神经系统的信号发放的程度,参与了适应性的产生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