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脑脊液乳酸脱氢酶检查在小儿颅内感染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脑脊液乳酸脱氢酶检测在鉴别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速率法检测了45例化脓性脑炎患儿、49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及22例对照组小儿的脑脊液乳酸脱氢酶浓度。结果:脑脊液乳酸脱氢酶浓度在化脓性脑膜炎组(55.3±5.1)u/L,显著高于病毒性脑炎组(23.1±3.2)u/L(P<0.05)和对照组(20.9±2.45)u/L(P<0.05)。结论: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可作为鉴别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炎较为快速的诊断指标,从而为临床尽早选择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脊液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specific enolase,NSE)、新喋呤(neopterin,NPT)及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pecific protein 100β,S100β)水平对鉴别儿童病毒性脑炎和不典型化脓性脑炎的价值。方法 56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其中3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病毒性脑炎组,24例不典型化脓性脑炎患儿为化脓性脑炎组;同期经腰椎穿刺检查证实无神经系统损伤患儿26例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3组患儿脑脊液NSE、S100β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3组患儿脑脊液NPT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绘制ROC曲线图,评价3项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儿童病毒性脑炎与不典型化脓性脑炎的诊断价值。结果病毒性脑炎组患儿脑脊液NPT水平[(70.86±15.42)nmol/L]高于化脓性脑炎组[(28.24±7.23)nmol/L]和对照组[(25.64±6.18)nmol/L](P0.05),化脓性脑炎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脑炎组、化脓性脑炎组患儿脑脊液S100β[(1.025±0.380、0.936±0.290)μg/L]、NSE水平[(29.64±6.38)、(18.55±5.72)μg/L)高于对照组[(0.370±0.110)μg/L、(9.87±3.46)μg/L](P0.05),病毒性脑炎组NSE水平高于化脓性脑炎组(P0.05),S100β水平与化脓性脑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E+NPT+S100β联合诊断病毒性脑炎、不典型化脓性脑炎的AUC(0.871、0.715)均大于NSE、NPT、S100β单项指标(0.652、0.609、0.418,0.633、0.365、0.574),诊断病毒性脑炎的AUC大于不典型化脓性脑炎。结论脑脊液中NSE、NPT水平在儿童病毒性脑炎中增高较不典型化脓性脑炎明显,NSE+NPT+S100β联合检测的诊断效率高于NSE、NPT、S100β单项指标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脊液胱抑素C(Cys-C)和乳酸脱氢酶(LDH)在鉴别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脑脊液Cys-C含量、速率法检测脑脊液LDH活性,对46例早期化脓性脑膜炎患者、38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的脑脊液进行检测。结果脑脊液胱抑素C在化脓性脑膜炎组为4.17±0.22 mg/L(阳性44例)、显著高于病毒性脑炎组2.57±0.16mg/L(阳性35例)和对照组2.04±0.11mg/L(P〈0.01),LDH在化脓性脑膜炎组为51.2±11.2U/L(阳性45例),显著高于病毒性脑炎组35.3±7.1U/L(阳性2例)和对照组33.4±6.7 U/L(P〈0.01)。结论脑脊液Cys-C和LDH可作为早期鉴别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标志物,联合检测该二项指标对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病情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儿脑炎患者脑脊液C反应蛋白(CRP)和β2-微球蛋白(β2-MG)的含量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分别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化脓性脑炎18例、结核性脑炎14例、病毒性脑炎26例、对照组20例脑脊液中CRP、β2-MG的含量。结果 (1)化脓性脑炎、结核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CRP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性脑炎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组脑炎患儿脑脊液中β2-MG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化脓性脑炎高于结核性脑炎和病毒性脑炎组,且与病毒性脑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性脑炎与病毒性脑炎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联合检测脑脊液中CRP及β2-MG含量变化,有助于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李杰 《检验医学》2004,19(4):370-371
目的观察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中酶水平的改变.方法在治疗前采集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标本4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标本60例和正常人群脑脊液标本20例,用速率法测定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8种酶水平.结果结核性脑膜炎组LDH、AST水平为(180.88±112.19)U/L、(42.15±0.81)U/L,显著高于病毒性脑炎组(P<0.01)和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脊液进行LDH、AST检测,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结核性和病毒性两种脑炎患者脑脊液酶水平的改变。方法 在治疗前采集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标本 4 0例 ,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标本 6 0例 ,正常人群脑脊液标本2 0例 ,用酶速率法测定AST、ALT、γ GT、ALP、LDH、α HBDH、CK、CK MB 8种酶水平。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组LDH、AST酶水平分别为 (180 9± 112 2 )U/L、(4 2 2± 11 8)U/L ,显著高于病毒性脑炎组 (P <0 .0 1)和正常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对脑脊液进行LDH、AST检测 ,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中酶水平的改变。方法 在治疗前采集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标本 4 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标本 6 0例和正常人群脑脊液标本 2 0例 ,用速率法测定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γ 谷氨酰基转移酶 (GGT)、碱性磷酸酶 (ALP)、乳酸脱氢酶(LDH)、α 羟丁酸脱氢酶 (α HBDH)、肌酸激酶 (CK)、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 8种酶水平。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组LDH、AST水平为 (1 80 .88± 1 1 2 .1 9)U/L、(4 2 .1 5± 0 .81 )U/L ,显著高于病毒性脑炎组 (P <0 .0 1 )和正常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对脑脊液进行LDH、AST检测 ,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  相似文献   

8.
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测定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脊液腺昔脱氨酶(ADA)活性测定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确诊的50例结核性脑膜炎、46例病毒性脑膜炎、42例化脓性脑膜炎及40例非脑炎患者采用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脑脊液ADA活性。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组脑脊液ADA活性明显高于其它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平均为(12.69±5.08)U/L,最高达27.33U/L。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和其它非脑膜炎患者脑脊液ADA分别为(3.26±1.03)U/L(、4.52±2.11)U/L、(2.99±1.22)U/L,最高9.04U/L,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核性脑膜炎组43例患者治疗6周后脑脊液中ADA活性比刚入院时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脊液腺苷脱氨酶可作为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鉴别小儿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接诊的72例脑膜炎患儿的诊疗情况,按照不同病因将36例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纳入A组,3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纳入B组。检测2组患儿的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并比较2组CRP、PCT和WBC的检出率以及不同PCT水平时患儿分布情况。结果 2组患儿的CRP、WBC水平及其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PCT水平及检出率均显著高于B组(P 0. 05)。PCT检测结果表明,A组患儿占比随PCT浓度的增加而升高,B组患儿占比随PCT浓度增加而降低。结论 PCT是鉴别小儿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的理想指标,且操作简便,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及脑脊液S100蛋白、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颅内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颅内感染患者91例,其中细菌性脑炎患者43例(细菌性脑炎组),病毒性脑炎患者48例(病毒性脑炎组);同期38例癫痫患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3组入院48h内血清及脑脊液S100蛋白水平,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及脑脊液PCT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及脑脊液S100蛋白、PCT鉴别诊断细菌性脑炎、病毒性脑炎的效能。结果病毒性脑炎组、细菌性脑炎组血清S100蛋白[(21.24±8.32)、(50.91±11.55)μg/L]、脑脊液S100蛋白[(14.60±6.45)、(40.38±8.05)μg/L]水平高于对照组[(0.24±0.10)、(2.16±0.72)μg/L],血清PCT[(0.38±0.12)、(0.89±0.22)μg/L]、脑脊液PCT[(0.19±0.09)、(0.76±0.20)μg/L]水平高于对照组[(0.23±0.09)、(0.09±0.03)μg/L](P0.05),且细菌性脑炎组高于病毒性脑炎组(P0.05);血清、脑脊液S100分别以36.19、28.51μg/L为最佳截断值,鉴别诊断细菌性脑炎与病毒性脑炎的AUC分别为0.972(95%CI:0.942~1.000,P0.001)、0.994(95%CI:0.981~1.000,P0.001),灵敏度分别为90.7%、97.7%,特异度分别为95.8%、97.9%;血清、脑脊液PCT分别以0.56、0.46μg/L为最佳截断值,鉴别诊断细菌性脑炎与病毒性脑炎的AUC分别为0.968(95%CI:0.924~1.000,P0.001)、0.998(95%CI:0.993~1.000,P0.001),灵敏度分别为93.0%、97.7%,特异度分别为95.8%、97.9%。结论颅内感染患者血清及脑脊液S100蛋白、PCT水平均升高,检测血清及脑脊液S100蛋白、PCT水平有助于细菌性脑炎与病毒性脑炎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肌酸激酶同工酶(CK-BB)、乳酸脱氢酶(LDH)变化的相关性,并评价上述指标变化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选择轻度病毒性脑炎(轻症组)、重度病毒性脑炎(重症组)以及非感染性偏头痛(对照组)患儿各30例,采集轻症组、重症组患儿急性期(入院后24 h内、发病3 d内)、恢复期(治疗后7 d)以及对照组急性期静脉血和脑脊液,分别测定NSE、CKBB、LDH,比较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急性期3组患儿从对照组到轻症组、重症组,脑脊液、血清NSE、CK-BB、LDH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重症组患儿的脑脊液、血清NSE、CK-BB、LDH较轻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重症组恢复期的脑脊液、血清NSE、CK-BB、LDH与急性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症组、重症组的脑脊液NSE、CK-BB与血清NSE、CK-BB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联合检测NSE、CK-BB、LDH有利于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早期诊断;脑脊液、血清NSE、CK-BB水平变化存在显著相关性,上述指标检测建议采用血清检测代替脑脊液检测,能够减轻腰椎穿刺痛苦易于被患儿家长接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脊液(CSF)中乳酸脱氢酶(LDH)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用速率法检测42例患者(22例CNSL,20例无CNSL急性白血病)和22例对照组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结果22例CNSL患者脑脊液中LDH浓度平均为29.96±2.36U/L,明显高于对照组脑脊液中LDH浓度(10.79±1.98U/L)及无CNSL患者脑脊液中LDH浓度(11.29±2.29U/L)。经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1)。无CNSL患者脑脊液中LDH比对照组脑脊液中LDH浓度稍高,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中LDH检测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一项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血浆脑钠素检测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诊断中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素(BNP)水平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48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40例非心肌炎患儿及20例健康体检儿童血浆BNP浓度.结果 心肌炎组BNP水平[(3.01±1.04)μg/L]显著高于非心肌炎组[(2.22±0.83)μg/L]及正常组[(2.24±0.47)μg/L](P<0.01).合并心衰时BNP浓度可达4.1μg/L以上.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BNP水平升高,检测血浆BNP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疾病进展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及腺苷脱氨酶(adenosinedeaminase,ADA)对三种脑膜炎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检测结核性脑膜炎15例、化脓性脑膜炎18例、病毒性脑膜炎20例患者的脑脊液中LDH、ADA、Ig的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组脑脊液中LDH为(85.62±18.13)U/L、ADA为(2.58±0.52)U/L、IgM为(63.84±13.43)mg/L、IgG为(92.57±35.19)mg/L、IgA为(20.62±8.74)mg/L;结核性脑膜炎组LDH为(78.83±22.39)U/L、ADA为(11.82±2.64)U/L、IgM为(18.91±8.62)mg/L、IgG为(180.70±42.29)mg/L、IgA为(41.61±11.42)mg/L;病毒性脑膜炎组LDH为(22.42±9.57)U/L、ADA为(2.65±0.64)U/L、IgM为(5.83±1.34)mg/L、IgG为(20.91±10.34)mg/L、IgA为(7.20±2.31)mg/L。三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结核性脑膜炎组与化脓性脑膜炎组脑脊液中IgM、IgG、IgA、LDH含量均较病毒性脑膜炎组显著增高(P<0.01),其中结核性脑膜炎组以IgG、IgA升高最明显,化脓性脑膜炎组以IgM升高最明显;结核性脑膜炎组脑脊液ADA活性与对照组和其它两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病毒性脑膜炎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血脑屏障受到不同程度损伤,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LDH检测有助临床对三种脑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ADA在早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时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艾洪武  邱艳  张家云  陈莎  刘智胜 《检验医学》2012,27(11):929-931
目的探讨游离轻链检测在儿童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BN-II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2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及12例脑脊液(CSF)检测正常的非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白蛋白(Alb)、IgG、游离轻链,用免疫固定电泳检测IgG寡克隆区带。用公式计算Alb商值(QAlb)、IgG商值(QIgG)、kappa商值(Qκ)、lamda商值(Qλ),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儿CSF寡克隆区带均为阴性。病毒性脑炎组的QAlb、QIgG、Qκ、Qλ均明显高于非病毒性脑炎组(P<0.01);血脑屏障损伤组QIgG、Qκ、Qλ均明显高于血脑屏障正常组(P<0.01)。Qκ、Qλ在诊断血脑屏障损伤时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4±0.056和0.878±0.056。结论游离轻链检测对儿童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Qκ和Qλ在诊断血脑屏障损伤时有较好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脊液(CSF)中乳酸脱氢酶(LDH)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用速率法检测42例患者(22例CNSL,20例无CNSL急性白血病)和22例对照组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结果 22例CNSL患者脑脊液中LDH浓度平均为29.96±2.36U/L,明显高于对照组脑脊液中LDH浓度(10.79±1.98U/L)及无CNSL患者脑脊液中LDH浓度(11.29±2.29U/L).经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1).无CNSL患者脑脊液中LDH比对照组脑脊液中LDH浓度稍高,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脑脊液中LDH检测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一项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脊液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C反应蛋白(CRP)在儿童中枢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AST、LDH、HBDH的测定采用速率法,CRP的测定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结果 AST、LDH、HBDH的测定,结核性脑膜炎组高于化脓性脑膜炎组和病毒性脑膜炎组(P<0.01),化脓性脑膜炎组和病毒性脑膜炎组又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核性脑膜炎组CRP高于化脓性脑膜炎组(P<0.01),化脓性脑膜炎组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P<0.05),而病毒性脑膜炎组又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脑脊液AST、LDH、HBDH、CRP的测定可用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联合脑脊液CRP的检测可以对病情进行随访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脑脊液肠道病毒71(EV71)抗体在早期预测重症手足口病(HFMD)并发脑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224例重症HFMD患儿,按照其并发脑炎情况与类型将其纳入未合并脑炎对照组(n=72)、合并细菌性脑炎组(n=86)和合并病毒性脑炎组(n=66),对其血清、脑脊液EV71抗体水平进行检测,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EV71抗体早期预测HFMD并发脑炎的灵敏度、特异度,并运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价血清EV71抗体对重症HFMD并发脑炎的影响。结果细菌性脑炎组、病毒性脑炎组血清及脑脊液EV71抗体水平均高于未合并脑炎对照组[血清EV71抗体(μg/L):403.5±19.6、397.1±20.8比115.9±32.4,脑脊液EV71抗体(μg/L):427.6±48.4、430.8±49.1比125.9±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细菌性脑炎组、病毒性脑炎组血清及脑脊液EV71抗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显示,脑脊液、血清EV71抗体预测重症HFMD并发脑炎的灵敏度(87.83%、85.16%)、特异度(90.52%、89.33%)均较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并发脑炎为因变量,脑脊液与血清EV71抗体的影响因子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重症HFMD并发脑炎可损伤患儿脑组织,并引发脑脊液、血清EV71抗体水平明显上升,血清EV71抗体检测具有简便、创伤小的优势,有望在重症HFMD并发脑炎的早期预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感染性脑膜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感染性脑膜炎患儿102例,其中化脓性脑膜炎41例,病毒性脑膜炎35例,结核性脑膜炎26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儿童40例作为对照,检测各组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和CRP水平,同时比较不同预后患儿脑脊液免疫球蛋白和CRP水平。结果结核性脑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lgA和lgG分别为(89.10±18.38)mg/L和(280.04±34.37)mg/L,明显高于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P0.05);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lgM和CRP分别为(73.10±25.58)mg/L和(6.83±2.32)mg/L,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P0.05);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良患儿脑脊液lgA和CRP分别为(56.40±12.18)mg/L和(8.34±1.38)mg/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儿(P0.05);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预后不良和预后良好患儿脑脊液lgA、lgG、lgM和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脓性脑膜炎患儿lgA、CRP与预后呈负相关(P0.05)。结论脑脊液免疫球蛋白和CRP在鉴别诊断感染性脑膜炎中有一定价值;在化脓性脑膜炎中,免疫球蛋白和CRP在判断预后方面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的变化.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急性期和恢复期脑脊液中IL-6、TNF-α,采用比色法检测NO-2/NO-3值以反映NO水平;并与20例同期无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麻醉手术儿童进行比较;用直线相关分析法对NO与IL-6、TNFα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脑脊液IL-6、TNF-α与NO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重症组较轻症组更高(P<0.01),IL-6、TNF-α、NO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1);急性期比恢复期有明显增高(P<0.01).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IL-6、TNF-α与NO均显著增高,其水平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它们参与脑炎的发病过程,病情越重,其值越高,恢复越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