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巴-瓦子峪-后三角韧性剪切带是辽西著名的金矿成矿带,本文以阜新黑虎洞石英脉型金矿为例,阐述石英脉型金矿构造背景、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物组合及围岩蚀变等。矿体受断裂控制,矿体呈脉状、似层状、透镜状展布,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其中硅化、黄铁矿化与金成矿关系密切。最后总结矿区内含金石英脉矿床成因和找矿标志,指明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新疆尉犁县胜利大道北金矿床位于塔里木陆块之库鲁克塔格陆缘地块内。古远古代吕梁运动,区内发育大面积岩浆弧花岗岩,该酸性侵入岩携带含矿热液形成初始矿源层,晚志留-早泥盆世的区域构造、岩浆活动对初始矿化进行了叠加改造,形成了区内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矿体主要分布于断裂及断裂交汇部位的构造破碎蚀变带中。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含金蚀变岩矿石及含金石英脉矿石。矿床工业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矿石矿物为金,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斜长石、钾长石、白云母、绢云母、萤石。岩石碎裂岩化、硅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是矿区最主要的蚀变类型,其中与金成矿关系密切的蚀变为碎裂岩化、绢英岩化、褐铁矿化。经研究该金矿床地质特征,认为区域侵入岩标志、矿床蚀变特征、构造及化探异常标志等可以作为矿区及区域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3.
大裕金矿位于广西大瑶山成矿带的古袍成矿区带,构造单元属于桂中—桂东台陷大瑶山凸起东端古袍复式向斜南翼,矿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但由于对成矿规律认识不足,该区找矿工作推进缓慢。选取成矿带内典型的大裕金矿为例,在总结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钻孔资料及镜下矿石特征,分析了该区金成矿的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认为该区主要控矿构造为NEE向F1和F2断裂,赋矿围岩为寒武系小内冲组和黄洞口组浅变质含炭质细碎屑岩,矿化蚀变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和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硅化组合蚀变。研究提出该区今后找矿应结合物化探工作,重点找矿方向有:①关注与金成矿关系密切的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水云母)化及绿泥石化等围岩蚀变线索;②建议在NE-NEE向断裂及其所挟持部位和断裂交会部位开展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合作市录斗艘金矿矿体特征及围岩蚀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随成 《甘肃冶金》2009,31(3):49-51
录斗艘金矿位于西秦岭海西褶皱带的北缘,金矿化严格受断层破碎带控制,并与围岩蚀变密切相关,与其有关的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硅化、电英岩化、绢云母化、毒砂化、辉锑矿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和毒砂化则表明矿区两种主要载金矿物的富集程度。分析认为褐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和岩石强烈褪色是该区的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5.
吉尔吉斯斯坦布丘克金矿区萨济托尔金矿床为岩浆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其围岩蚀变种类多、组合复杂。为进一步研究其成矿富集规律,提供找矿线索,在对萨济托尔矿段围岩蚀变类型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围岩蚀变分带规律,并对围岩蚀变与金矿化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硅化、钾化和黄铁矿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而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对金的富集成矿也起着重要作用;围岩蚀变带自矿体(化)向外由黄铁矿化-硅化-钾化带向外过渡为黄铁矿化-硅化-绿泥石化带,最外侧为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带;围岩蚀变组合复杂、种类多的地段,往往矿化好,可以形成矿(化)体。  相似文献   

6.
甘肃西成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继孝 《黄金》2004,25(5):8-11
西(和)成(县)地区主要为蚀变岩型金矿,产于西秦岭泥盆系中上泥盆统碎屑岩中,蚀变以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毒砂化为特征,矿石中金以自然金为主,石英、方解石、白云石、黄铁矿为主要栽金矿物,断裂构造是最主要的控矿因素,已发现矿体旁侧及深部和洞山组地层及铅锌矿外围为主要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7.
甘肃礼县金山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物组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山金矿床位于中川花岩体外接触带中泥盆统海相碎屑岩夹碳酸盐建造中 ,矿体严格受北东东 -南西西向构造破碎蚀变带控制 ,矿石以微细浸染型为主。金多以独立矿物自然金 ,其次是银金矿的形式赋存于载体矿物间隙及裂隙中 ,主要载金矿物为毒砂 ,次为黄铁矿、磁黄铁矿 ,脉石 (石英、方解石、绢云母、绿泥石 )中也赋存少量金。矿区内具有与金矿化有关的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中低温热液围岩蚀变 ,金矿化与斑点千枚岩的关系密切 ,金矿物往往赋存于斑点中的毒砂、黄铁矿、石英、绿泥石、绢云母、伊利石、高岭石中 ;而且在有碳酸盐 -石英 -硫化物细脉穿切部位具有富集现象  相似文献   

8.
研究区位于郯庐大断裂东侧,属胶东半岛招平—莱州金成矿带,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胶东岩群,是区域主要的金矿源层。区内花岗闪长岩体发育,其金含量是标准花岗闪长岩体的7倍,岩体形成时,含大量金质的期后热液是胶东金矿床形成的主要物质来源,成矿地质条件较好。根据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共生组合及其相互穿插关系判断,研究成矿作用可分为石英-粗粒黄铁矿阶段、金-石英-细粒黄铁矿阶段、绢云母-方解石阶段,前两个阶段为金主要富集阶段。强沟金矿床围岩蚀变较弱,矿石类型以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为主,矿床为岩浆期后中温热液充填交代型。花岗闪长岩体与胶东岩群接触带、NNE向断裂带中金石英脉是研究区内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
萑香洼金矿床赋存于中元古界熊耳群安山岩中,矿体受断裂破碎带控制。主要的蚀变类型有硅化、钾长石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其中硅化、钾长石化、黄铁矿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自中心向外划分出3个蚀变矿物组合带,其中矿化蚀变岩带与金矿化关系密切。蚀变演化划分为5个阶段,其中石英-钾长石-黄铁矿阶段是主成矿阶段。含矿热液在迁移过程中,与围岩发生了强烈的流体-岩石反应,造成Au、Ag、As、Sb等成矿元素含量增加和金的富集。流体-岩石反应引发的围岩蚀变是造成萑香洼金矿床金沉淀成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太峪金矿是陕西省潼关县较为典型的热液型金矿床,矿化富集与含金金属硫化物及石英脉密切相关。矿体产于岩体的接触带和构造带,产出部位明显受构造带的控制。矿体主要为大脉状、脉状、透镜状。矿床中发育典型的热液成因的矿物组合,矿石以强烈的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硅化及黄铁矿化为主要特征,矿石的金属矿物组合为自然金-银金矿-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矿化属中温热液成因。因此可推断,拾金坡金矿床属于与构造-岩浆活动有关的中温岩浆热液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11.
甘肃北金山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金山金矿区位于文县—康县金矿带内,属阳山矿带7个矿段之一。目前该矿区已发现3条矿化蚀变破碎带,均产于中泥盆统三河口组第二岩性段蚀变千枚岩中。断裂是北金山金矿区成矿最主要的控制因素。该区虽未见岩浆岩出露,但构造滑动时产生的热液和邻近的阳山超大型金矿岩浆活动产生的热卤水使金的溶解度增高,促使金和其他元素活化迁移,在有利的构造部位成矿。该矿床具有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及碳酸盐化等中低温热液蚀变组合,初步认为该矿床为热液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2.
于长湖  臧兴运  李永先 《黄金》2014,(12):19-21
奶子沟金矿床分布于夹皮沟成矿带南部高级变质区中。矿体围岩为晚侏罗世奶子沟岩体二长花岗岩、中太古代变质深成侵入体东北岔片麻岩及古家沟片麻岩。控矿构造主要为张扭性北西向断裂带,其次为近东西向压扭性断裂带。矿石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蚀变矿物主要有硅化石英、绢云母、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等,金品位与硅化石英及黄铜矿、方铅矿关系密切。结合重力资料及区域矿床分布特征,认为该矿床的发现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3.
铧厂沟金矿床位于秦岭褶皱系南部,北距康县—略阳—勉县深大断裂4 km。金矿化严格受地层、岩性及韧性剪切带控制,主要控矿层位为蚀变细碧岩及灰岩与粉砂质千枚岩之间的过渡部位,控矿构造多为压扭性断裂。金矿体呈脉状和透镜状产出,矿化带类型以蚀变细碧岩型及蚀变碳酸盐岩型为主,黄铁矿是矿石中最主要的载金矿物。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主要为包裹金和裂隙金,粒间金次之,围岩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钠长石化和绢云母化等。黄铁矿热电系数和原生晕地球化学研究显示,本区金矿体向深部有一定的延伸,应重点加强细碧岩型矿带和砂岩矿带的地质找矿与探矿工作。  相似文献   

14.
汉阴黄龙金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南秦岭构造带内,矿区内岩石受多期构造变形变质作用,并叠加有稍晚期岩浆活动。金矿化类型以蚀变岩型为主,其次为石英脉型,矿化受脆—韧性剪切带和围岩蚀变的控制,主要蚀变类型有黑云母变斑晶化、黄铁矿化、碳化和石榴石化。为查明构造—蚀变与成矿之间的关系,通过主量元素聚类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进一步确认韧性剪切带中的脆性断层破碎带是矿区内主要的控矿构造,黑云母变斑晶化蚀变与金矿化关系最密切,并通常与黄铁矿化叠加出现,对成矿有利;蚀变岩型金矿石与硅化相关性不大。金相关成矿元素Q型聚类分析、R型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金成矿作用可能贯穿于脆—韧性剪切作用和岩浆活动的整个过程,受多期热液叠加和后期岩浆热液活动的影响。因此,黄龙金矿属于脆—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并可能受后期岩浆热液叠加再富集。  相似文献   

15.
通过近3年的多金属普查工作,在内蒙古达茂旗哈力齐地区发现了一个石英脉型金矿床。金矿床产于下泥盆统查干合布组浅变质岩中,受乌德岩浆构造混杂带北侧断层控制,矿化类型有石英脉型和糜棱状蚀变岩型两类。矿石的组成矿物主要有石英、绢云母、黄铁矿、褐铁矿、赤铁矿、毒砂、自然金等。矿石构造主要为脉状构造,偶见晶洞构造;矿石结构为交代反应边结构、交代港湾状结构、褐铁矿残留结构及环带结构等。围岩蚀变则以硅化、绢云母化及黏土化为主。流体成矿过程包括:石英-黄铁矿早阶段、石英-黄铁矿-毒砂-自然金主成矿阶段和碳酸盐-石英细脉晚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主期发育水溶液包裹体和纯CO2包裹体,流体密度约0.85~0.9 g/cm3,估算其捕获温度为190~370℃,捕获压力约为61~183 MPa,成矿深度约6.1~6.9 km。研究表明,哈力齐金矿床为低密度低盐度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具有造山型金矿床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张庄矿床系河南南召马市坪-方城县维摩寺大型锑金成矿远景区带普查过程中首次发现和探明的中型金矿,其成因类型为与燕山晚期花岗岩侵入事件密切相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矿带围岩地层岩性为中元古界宽坪群四岔口组上段斜长角闪片岩和二云石英片岩;总结矿床地质特征,对于在该地区宽坪群地层中寻找同类型的金矿资源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矿床矿带由蚀变碎裂岩、褐铁矿化碎裂石英脉等组成;工业金矿体形态均为脉状而且呈陡倾斜状产出,倾角一般60°~80°;含金矿带矿化蚀变带结构:内带:强硅化-黄铁矿化-钾化组合;外带:弱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边带:高岭土化-绢云母化。黄铁矿是金的主要类质同像载体。在地质找矿过程中除中元古界宽坪群四岔口组上段地层作为首选外,次一级的断裂带也是应该注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甘肃小东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文广 《甘肃冶金》2004,26(2):26-28
小东沟金矿床属于蚀变岩型金矿 ,产于西秦岭泥盆系中统碎屑岩中 ,蚀变以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为特征。矿石中金以自然金为主 ,黄铁矿、褐铁矿、石英是主要的载金矿物。断裂构造是矿床最主要的控矿因素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甘肃省合作市早子沟金矿进行详细的野外调研,对矿区围岩蚀变、矿物分带及成矿期次进行了重新系统总结。早子沟金矿围岩蚀变强烈,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辉锑矿化与金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矿体深部表现为"上脉下层"二元结构。可以划为两个成矿期(表生成矿期、热液成矿期),热液成矿期从早到晚包含黄铁矿阶段、石英-黄铁矿-毒砂阶段、石英-辉锑矿-黄铁矿阶段、石英-方解石-铁白云石等4个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19.
阜新水泉沟金矿点位于辽西大巴-瓦子峪-后三角韧性剪切带内,矿体赋存于断裂带中,呈脉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及绢云母化等,其中硅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水泉沟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于太古宇建平群大营子组,多阶段、多期次的构造活动促使地层中金活化,含矿流体随着岩浆沿着构造裂隙迁移,最后在有利部位富集成矿,矿床类型为韧性剪切带石英脉型-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20.
高庄金矿是一个脆-韧性剪切带型中温热液金矿床,矿化蚀变以强石英-绢云母化为特征,剪切带的控矿作用表现为:剪切带控制石英脉带(群);剪切带内的一系列张裂隙控制含金石英脉;变形作用最强烈的碎裂地段控制工业矿体的三级构造控矿体系。含金石英脉在剪切带中呈“百叶窗”式的空间分布。成矿作用分为表生成矿期及内生成矿期,内生成矿期又可分为少硫化物石英脉阶段、磁黄铁矿-金-石英脉阶段、金-黄铁矿-石英脉阶段和石英-碳酸盐岩4个成矿阶段,其中第2、3两个阶段为主要成矿阶段。表生期的局部差异条带状风化,是由于磁黄铁矿与黄铁矿的抗氧化强度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