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对拉林河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类型、水化学组分成因以及污染特征的研究,有利于区域地下水资源的评价与管理。本文运用Piper三线图、Gibbs图、单因子指数法以及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开展了拉林河流域浅层地下水地球化学及污染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拉林河流域地下水中Ca~(2+)、Na~+、HCO_3~-为主要优势离子;地下水化学类型以Ca(Na)-HCO_3型为主;地下水化学组分以自然来源为主,是风化溶滤作用的结果;拉林河流域地下水Fe~(3+)、Mn~(2+)、NO_3~-这3种物质质量浓度指标超标,主要原因是由较高的天然背景值、农业源以及工业源导致。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应加强对拉林河流域地下水的监测和地下水型水源地的污染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
水质评价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评价问题.本文针对济南市地下水的实际特点,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采用灰色关联度确定初始权蘑,然后根据严重超标污染因子的超标系数对初始权重进行修订的方法确定权重,对济南市地下水水质进行丁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济南市地下水总体水质较好,但有的实测点存在严重的硝酸盐超标,水质为m级,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3.
在四平市2012年城区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研究区的地下水进行了水质现状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削弱了最大值评价指标在最终评价等级中的贡献,使得评价等级"居中"(占90%);而模糊综合评判法由于"相乘取大"的运算法则使得权重矩阵A和隶属度矩阵R都与指标的质量浓度相关,夸大了超标指标在最终水质评价等级中的贡献,导致评价等级多为Ⅰ类和Ⅴ类水(占60%)。结合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认为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更贴近真实地下水水质情况,也说明了任何的水质评价都不能脱离监测数据而只依赖数学的计算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弥河流域表层土壤中钴(Co)、钼(Mo)、硒(Se)、锌(Zn)的空间分布及其来源,在弥河流域不同用地类型表层土壤中采集48个样品,测定四种微量元素含量及其他土壤理化指标,并采用空间插值和正定矩阵因子分析(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PMF)等数理方法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内Co、Mo、Se、Zn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富集现象,其中在耕地中富集程度最高。Co和Mo的高浓度区主要分布在临朐-青州-昌乐三县交界地带,Se的高浓度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Zn的高浓度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南部。土壤中Co含量主要受铁锰氧化物和土壤质地影响,Mo主要受铁锰氧化物影响,Se主要受N、P、有机质影响,Zn主要受N、P、有机质和土壤质地影响。PMF模型源解析表明研究区内Co、Mo、Se、Zn的主要来源为自然源、农业源和交通-工业混合源,所占比例分别为44.6%、35.7%和19.7%,其中Co、Se主要来源于自然源(48.7%、51.3%),Mo、Zn则自然源、农业源和交通-工业混合源均衡。  相似文献   

5.
选取2014年—2018年长江黄石段三峡断面和风波港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运用传统内梅罗污染指数法、改进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灰色聚类法对两个断面的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传统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改进内梅罗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均为Ⅲ类,但改进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考虑了各评价因子的权重,较为全面地反映河流水质状况.灰色聚类法建立白化函数,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判断河流水质类别,其评价结果优于传统、改进内梅罗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爆破效果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传统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权重分配和确定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灰色关联分析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爆破效果评价模型.该模型对加权灰色关联度进行了改进,通过改进的标度矩阵法确定权重的大小,避免了权重赋值的主观性,利用权重的形式体现各评价指标对评价目标的影响程度,同时采用两层灰色关联分析评价模式,并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简化了评价系统,而且评价结果更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7.
基于单因子污染指数地下水质量评价灰色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 ,把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和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相结合 ,构造了一种适合于评价地下水质量的灰色模型。该模型考虑地下水质量标准的区间形式 ,对分辨系数ρ的取值进行了探讨 ,根据地下水体的特点 ,提出了权重的确定方法。经实例验证 ,该模型具有可比性 ,不仅可给出综合评价结果 ,还能给出主要污染因子及其超标倍数的直观信息 ,更精确地反映了地下水体的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8.
将浅层地下水看作是一个灰色系统,并运用灰色聚类与灰色关联理论进行综合评价.引入指数函数拓宽白化函数的覆盖范围,结合指标变权法确定权重计算综合灰色关联度,得出评价等级及优劣次序.评价结果表明晋江市绝大部分区域浅层地下水水质状况良好,影响其地下水质量的指标主要为TDS、Mn2+、NO-3、NO-2、NH+4、Cl-;水质较差区主要分布于境内沿海湾、工业较密集区及引污水灌溉农田地区,说明原生地质与偏酸性土壤环境、海水入侵、地表水下渗、工农业发展和人类活动分别是造成本区水质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水质评价中的不相容性和模糊性等问题,在综合考虑从优隶属度和灰色关联的基础上,改进了灰色关联投影法(Grey Relation Projection Method,GRPM),将改进后的方法与投影寻踪(Projection Pursuit,PP)法相结合,提出了用于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的灰色关联投影寻踪模型.该模型把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作为一个灰色多目标决策问题,运用投影寻踪技术,构建了可以反映地下水水质状况的投影目标函数,引入萤火虫算法(Firefly Algorithm,FA)对投影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寻求灰色关联投影值的最佳投影方向,求得标准样本和评价样本的灰色关联投影值,实现了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随机选取北京市2013年枯水期水样10例,运用该模型进行了水质综合评价,将其结果与综合评分法(F值法)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实例应用表明,该模型评价结果可客观反映地下水水质状况,可为对比分析同一级别水质样本,分析水质变化趋势提供依据,使评价结果更趋于实际.  相似文献   

10.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改进TOPSIS模型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欧几里得距离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嵌入到TOPSIS模型中,建立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改进TOPSIS模型,提出一种新的相对贴近度改进算法,不仅能反映方案与理想解距离上的接近程度而且还考虑形状上的相似关系;同时采用组合赋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克服了主、客观单独赋权的不足.将建立的改进TOPSIS模型应用到黄河下游水质综合评价中,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灰色关联分析在煤层气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淮南矿区构造煤储层评价为基础,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对16个单元煤储层物性参数进行定量评价.对评价结果与原专家打分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二者吻合率达62.5%;灰色关联分析法是一种定量评价构造煤储层确实可行的方法,具有推广应用的广阔前景;构造煤储层评价是一个复杂的、多重因素参与的评价过程,用灰色关联分析进行储层评价,可以使评价结果量化,而且可以从综合的角度分析各个参与评价的参数,使不精确的表达和处理方法数字化,可提高储层综合评价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攀西地区芒果产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来源,通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结合数理统计、相关性分析以及正定矩阵因子分析等方法,以攀枝花米易县某芒果产区为研究区分析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并识别重金属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样品中Cd全超标,Cr、Cu、Ni超...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外乡村旅游的定量理论研究成果日益丰富。乡村旅游的定量测评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服务质量模型、统计分析、顾客满意度指数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模糊数学理论法等。通过分析提出乡村旅游定量研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创新研究方法较少、缺乏趋势定量研究、局限于传统统计软件、动态分析少、综合研究方法欠缺等特征。  相似文献   

14.
崔祥琨  杨小芳 《科技信息》2009,(27):I0366-I0367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根据灰色关联矩阵提供的丰富信息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比较分析,灰色评价方法计算过程简单方便,又充分利用获得的信息,且结果直观可靠,是多因子综合评价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西龙河峄山断层带水源地开采前地下岩溶水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模糊数学和灰色理论相关知识,建立地下岩溶水环境质量评价数学模型,并用此模型对西龙河峄山断层带水源地的地下岩溶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岩溶水系统大部分地区地下水的环境质量状况较好,局部地段较差,经分析可知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分布特征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水源地补排关系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模糊数学和灰色理论相关知识,建立地下岩溶水环境质量评价数学模型,并用此模型对西龙河峄山断层带水源地的地下岩溶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岩溶水系统大部分地区地下水的环境质量状况较好,局部地段较差。经分析可知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分布特征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水源地补排关系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本论文运用有限差分法,结合研究区域地下水含水介质系统,采用二维非稳定流数学模型对地下水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对研究区地下水动态变化进行了评价,为今后的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为相同条件下的其它区域地下水资源的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利用较为成熟的三维可视化地下水分析计算软件GMS的Modnow模块建立研究区地下水系统的数学摸型,分析预测了研究区在现状条件下的地下水运移规律。并据此提出了研究区的盐碱地治理措施和建议以及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三峡库区渗漏水对长江下游地区的影响,根据长江径流量的时空分布变化、三峡库区的地质构造、区域水量平衡等,分析长江下游地区地下水的污染源头。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存在深部断裂和暗河系统,库区渗漏水可能通过深部循环通道向长江下游和流域外排泄;长江下游的地下水污染源头不仅包括源区污染、采矿业污染、农业污染、城市生活和工业固废污染,还包括通过深部循环通道的上游污水排泄;上游的水源保护对下游的地下水污染治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