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北京水务》2024,(S1):10-11
<正>官厅水库的主要入库支流有永定河(由洋河与桑干河汇流而成)和妫水河。为改善水库水环境,提升入库水质质量,分别在永定河与妫水河流域建设了八号桥、黑土洼和妫水河3个湿地。永定河来水先后流经八号桥、黑土洼湿地净化,随后入库。妫水河来水经妫水河湿地处理后入库。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一到秋天就有数十只白鹭在延康大桥西侧的妫水河上嬉戏、玩耍、翱翔,那里俨然已经成了它们栖息的天堂。白鹭是对水质要求极高的鸟类,2016年开始,延庆区对水环境进行了高强度治理和保护,水质越发清澈干净,为白鹭等鸟类提供了栖息的场所,也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2015年以来,延庆区推进妫水河世园段水生态修复工程,治理了12 km河道,维护水面面积达310 hm~2,妫水河的水生态也得到了质的飞跃。全面推进水环境整治,通过建设城区和乡镇污水处理厂、农村治污、水生态及水环境保护等措施,铺开了治水、护水的水生态之网。  相似文献   

3.
田月兰  张继军  胡震 《北京水务》2010,(2):31-32,46
妫水河是延庆县一条境内河流,不仅是官厅水库的补水河道,同时也作为延庆县城区的景观河流。维持妫水河良好的水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妫水河的水环境通过治理逐步得到改善,但是妫水河雨水入河口污染物直接排入水体,势必对水体富营养化和水体污染造成一定影响,通过对污染物的分析,提出了技术与非技术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京冀携手加大了官厅水库上游流域水源保护力度。为掌握上游水环境保护工作成效,使用长时间序列分析及距平系数方法,研究了2013—2023年官厅水库及上游河道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影响官厅水库水质的主要指标为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及氟化物。上游来水是库区氮污染物主要来源。汛期入库流量增大时,入库总氮浓度有下降趋势。近年官厅水库及上游河道各水质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在2017年之后,考虑与官厅水库上游采取若干整治措施有关。永定河流域桑干河水质优于洋河;妫水河流域新华营河、古城河水质较好,洋河、桑干河汇合后至永定河库区及妫水河至妫水河库区沿途氮磷元素浓度均逐渐下降,但氟化物及有机污染物指标逐渐升高。综合评判妫水河入库水质优于永定河水质。研究成果为恢复官厅水库饮用水源地功能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景观水藻类培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水流滞缓、自净能力差,景观水体极易发生藻华,对影响藻类生长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景观水体水质的控制与改善。以天津市区的津河水及开发区西区的景观河道水为试验用水,进行室内藻类生长潜力试验研究。叶绿素数据表明,西区河水的叶绿素a浓度显著高于津河水。分组统计分析显示,可溶性磷是影响这两种水体中藻类生长的关键影响因子。对于津河水来说,其盐度较低,适度提高盐度有助于抑制藻类水华;氨氮和磷酸盐对藻类生长具有协同促进作用。而对于西区景观河道水,由于其盐度高、可溶性氮磷比过低,添加硝氮可以激发藻类生长,但更高含量的磷则会对藻类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以岸边湿地和河口湿地的多样生物处理外源污水、河道水生植物组合曝气净化技术处理内源性污染、改性膨润土覆盖河道底质为主的生物—生态组合技术,对嘉兴秀洲典型城市重污染河道和睦桥港进行了治理,修复工程实施后水质明显好转。以湿地植物、水体中水生植物组合曝气净化技术、河道底质修复为主的生物生态组合是一种成功技术,可以为城市同类河道水质改善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水蕹菜对重污染河道净化及克藻功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采用浮床无土栽培种植水蕹菜以控制重污染河道水体水质。不仅进行了静态试验,而且在重污染河道苗家河上加以应用,效果显著。静态试验结果表明,在气温35℃、水温30℃以上的条件下,水蕹菜对重污染水体中的CODMn、TN、NH4+-N、TP的去除率分别为37.0%、92.9%、93.9%、93.8%;对藻类的抑制率为88.8%。示范工程水域中水质得到明显改善,透明度达90~130 cm。由此证明水蕹菜是对重污染河道净化处理的优良生物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8.
针对污水处理厂尾水污染受纳河道河水的问题,提出在不影响河道原有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河道本身及其周边的条件净化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尾水,并研究苏州太仓市双凤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河道治理示范工程的尾水深度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在河道的断头浜内布置水质强化净化系统,能够有效地削减污水处理厂尾水中的污染物质,对有机物、氮、磷的去除率均达到20%以上,降低了污水处理厂对受纳河道河水的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延庆县用水量、排水量的逐年攀升,全县水生态环境压力与日俱增,妫水河流域水环境不断恶化,其水质已不能稳定达到北京市水质考核指标要求。从查找剖析妫水河流域水环境现状与存在问题出发,在深入结合延庆县水环境保护总体思路、原则与未来几年治理目标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妫水河流域未来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提出了可行性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10.
延庆西湖富营养化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庆西湖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城内,是延庆县人民生活的一个重要休闲娱乐场所,属于风景观赏湖.该湖位于官厅水库上游的妫水河上,蓄水面积289.3 hm2.由于西湖位于延庆县城人口居住密集地带,周边有大型的商业区,而且延庆县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直接排放到湖中,使得现状水质不断地恶化,部分地区湖面绿藻大面积出现,这都是湖水中相对藻类等植物的生长营养过剩即湖水富营养化所致.  相似文献   

11.
妫水河是官厅水库三大入库河流之一,是官厅水库的重要水源之一。由于常年污染,上游水库补水不足,水质较差。根据妫水河水源保护区的环境状况和存在问题,对妫水河地表水源区开展生态治理工程,以实现妫水河“水清、岸绿、游畅”的生态环境目的。  相似文献   

12.
再生水回用于北京景观水体引起的水质变化及其改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再生水水质特性及回补景观水体产生的问题,综述再生补给型景观水体水质维护措施。以北京潮白河为例,分析了再生水回用所产生的水质问题及其改善措施的效果。结果表明:再生水进入河道后,有机污染和叶绿素浓度上升,藻类大量繁殖,河道水体表现出明显的富营养化趋势;但水质改善工程措施可明显降低N、P等营养元素浓度,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典型的北方缺水河流,妫水河生境脆弱,特别是城区段受人为干扰强烈,水生植物群落退化严重。通过开展妫水河水生植物群落实地调查和水质监测,摸清不同河段水生植物群落分布与水质之间的响应关系,有利于区域水生植物群落的重新构建。妫水河现有水生植物12科12属14种,其中,挺水植物6种(42.9%),沉水植物6种(42.9%),浮叶植物1种(7.1%),漂浮植物1种(7.1%)。不同河段水生植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在水质较好的山区型河段(古城河和妫水河干流龙顺路附近)主要分布有以沉水植物为主的菹草+水毛茛+金鱼藻群落和浮萍﹣金鱼藻群落;在水质较差的城区型河段(三里河)主要分布有耐污性较强的香蒲+菖蒲群落、菰+芦苇+水芹﹣菹草群落;在缓坡型河段(蔡家河和妫水河干环湖南路附近)分布有以挺水植物为主的芦苇+香蒲﹣狸藻﹣荇菜群落和菰+香蒲﹣眼子菜群落。以群落分布规律为依据,可为妫水河生态修复提供思路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佳  顾永钢  王昊  李兆欣  许多 《人民黄河》2022,44(1):100-105
针对受污染河道水体水质净化和长效维护需求,开展黑藻+金鱼藻、穗状狐尾藻+伊乐藻、马来眼子菜+篦齿眼子菜、水盾草+苦草4种沉水植物组合方式的河道水体净化与维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马来眼子菜+篦齿眼子菜组合对受污染河道的修复效果最佳;对受污染河水的复氧及叶绿素a的削减,沉水植物均表现为促进作用;沉水植物组合的水体净化效果马来眼子菜+篦齿眼子菜组合>黑藻+金鱼藻组合>水盾草组合+苦草>穗状狐尾藻+伊乐藻组合,各植物组合差异不显著;沉水植物组合对受污染河水的净化效果主要受水体营养盐含量影响,不同沉水植物组合方式均有利于河道再生水水质的提升;经沉水植物处理后,COD、氨氮等主要指标可达地表水Ⅳ类水标准。  相似文献   

15.
水源水中藻的危害与饮用水除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饮用水源水中藻类污染的危害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含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农业退水大量进入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造成饮用水水源污染,给饮用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干扰,影响水厂供水的水量和水质,其表现包括:(1)影响水处理过程正常运行。藻类及其分泌  相似文献   

16.
再生水河道利用过程中,经常发生富营养化、pH值升高等水质问题。以引温济潮工程受水河道为研究对象,监测了河道沿程多年的水质变化,分析了河道沿程的水质变化特征,并对水质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河道沿程上,由于污水入河、河道流速变缓、藻类的光合作用和水中的反硝化作用,促使河水中的多种组分之间产生连锁反应,从而导致河道沿程总硬度、溶解氧DO、总氮TN、总磷TP等组分的浓度降低,以及pH值、高锰酸钾指数CODMn、总有机碳TOC等组分的升高。  相似文献   

17.
凉水河由于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水质日趋恶化。目前采用超磁分离技术处理凉水河污水,经过处理后水体水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各项指标未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采用生物修复技术进一步改善凉水河的水质,采取现场试验和实验室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生物强化技术在水体中的去污效果,对不同生物制剂的处理效果进行对比和筛选,为该技术在北京凉水河水环境改善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冬季低温条件下城区河道水质难以保持的特点,研究采用强化混凝沉淀+活性炭过滤两段式组合处理工艺对河道水质净化处理的效果。现场工程试验结合取水泵站设施和局部河段来完成水质净化工艺处理过程,考察冬季河道低温水工况下的净化处理效果。现场工程试验结果表明,在冬季河道水体水温约5. 5℃~8. 5℃时,絮凝剂(PAC)投加量4 mg/L、助凝剂(PAM)投加量0. 03 mg/L对水质的净化处理效果最佳。此时河道水体浊度去除率96%、透明度1. 2 m、CODMn去除率34. 9%、TP去除率约90. 2%,滤后水中残余铝和丙烯酰胺单体均满足国标限值要求,其中残余铝浓度有所增加但低于国标标准限值,丙烯酰胺单体低于检测值。采用Delta-tox生物毒性测试系统结果表明,当PAC投加量超过5 mg/L时,滤后水对水体中微生物生命活动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比较分析处理前后底泥颗粒粒径分布情况,净化处理后底泥颗粒粒径有所增大,有助于悬浮物和胶体物质的吸附和沉降。  相似文献   

19.
平原河网水环境污染是国内平原河网的共性问题。在平原河网地区采取闸泵调控手段来加速河水的流动,增加水的更新速率,从而使水质在短期内有所改善。然而,针对引水实施条件对受纳河道水体水质的影响尚缺乏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本文以嘉兴城区6km2示范区域内的河道底泥沉积物和河水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中模拟示范区水环境,对比分析不同条件下对受纳河道水体水质的影响,为引水工程的方案设计与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重污染河道疏浚对菹草水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乐 《水资源保护》2012,28(3):32-37
通过采集苏州有机重污染河道南园河疏浚段、未疏浚段底泥和水质较好的内城河底泥进行菹草种植试验,分析各种底泥栽种菹草后上覆水体营养盐质量浓度的变化、菹草生长特点、浮游藻类和底栖附泥藻类的繁殖情况,研究疏浚对菹草水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重污染河道疏浚可以降低底泥中的营养盐浓度,有利于恢复菹草生境和改善水生态环境;河道疏浚后底泥TN、TP、有机质质量比分别降为1.50 g/kg、1.00 g/kg、27.00 g/kg左右时,浮游藻类和底栖附泥藻类的繁殖受到抑制,菹草生物量增加,上覆水体的营养盐质量浓度降低;经过一段时期的泥-水界面反应,疏浚后的底泥含水率得以提高,底栖附泥藻类数量及生物量将会增加,将恢复菹草、浮游藻类和底栖附泥藻类共存并相互制约的生物多样化的水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