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过敏性紫癜是儿科常见以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之一,皮肤紫癜、消化道出血、关节肿痛、肾炎为其主要表现,当消化道症状出现在皮肤紫癜之前易被误诊为消化道其他疾病(急腹症、胃肠炎、胆道蛔虫症等).我院自1995-2004年收治过敏性紫癜87例中有8例腹型过敏性紫癜被误诊,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梁宏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6):2514-2515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因机体对某些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皮肤、黏膜及某些器官出血。临床上以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胃肠道出血等为特征。一般过敏性紫癜患者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而在典型皮肤紫癜出现之前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较少,以关节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则更为少见。现将11例以腹痛、关节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误诊分析,以探讨过敏性紫癜误诊原因及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3.
过敏性紫癜,为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皮肤紫癜,粘膜及某些器官出血。腹型过敏性紫癜主要症状为腹部急起剧烈绞痛、恶心、呕吐、腹泻及便血等,甚至出现腹肌紧张,反跳痛,腹腔渗液及肠梗阻等,易与急腹症混淆。本文收集我院268例1992年~2003年过敏性紫癜,其中4例腹型过敏紫癜误诊为急腹症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08至2016年河北省过敏性紫癜患儿性别、地域、年龄分布、主要感染诱因及分型变化趋势,分析环境、食品污染与过敏性紫癜疾病变化的关系.方法 收集的2008至2016年以人群为基础,河北省14岁以下儿童患过敏性紫癜的监测资料,计算并分析过敏性紫癜儿童不同性别、地区、年龄分布情况及其主要感染诱因、分型构成的变化.结果 2008至2016年河北省过敏性紫癜患儿男女比、城乡差别逐渐缩小,10~14岁(年龄段)过敏性紫癜逐年增加;河北省过敏性紫癜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为邯郸,其次为石家庄、唐山,最低为秦皇岛,其次为承德、张家口,各地过敏性紫癜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P<0.05);2008年6月至2016年6月河北省14岁以下患过敏性紫癜儿童首要感染诱因由细菌逐渐演变为支原体和病毒;2008年6月至2016年6月河北省14岁以下儿童腹型紫癜的比例逐年上升,肾型紫癜的比例下降.结论 随着工业化加速、城镇化水平的加快,过敏性紫癜(尤其腹型紫癜)逐年增加,且污染严重地区较低污染地区过敏性紫癜发病率高,考虑空气、水源、食品污染可能与过敏性紫癜疾病的一系列变化有着密切联系,需要我们进一步关注和研究;过敏性紫癜首要感染诱因有所变化,需要进一步重点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表现、内镜特点,以提高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及认识。方法以郑州市儿童医院2008年9月至2013年9月住院的52例行消化道内镜检查时未出现皮肤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内镜资料。结果消化道症状主要为单纯腹痛35例(67.3%)、腹痛便血8例(15.4%)、腹痛呕吐5例(9.6%)、腹痛腹胀4例(7.7%)。内镜下主要表现34例为弥漫性糜烂或多发小溃疡伴出血(65.4%),11例出现为略突出黏膜的点片状出血和淤斑、红斑(21.2%),4例小结节状增生(7.7%),弥漫性出血3例(5.7%)。病变在十二指肠出现率最高且最严重(31例,59.6%),其次胃(10例,19.2%),升结肠(9例,17.3%),全结肠(2例,3.8%),食道未见(0例,0%)。44例(86.0%)患儿在内镜检查后1-4 d内出现皮肤紫癜,8例至出院未出现皮肤紫癜,其中4例失防。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不同程度存在胃肠道黏膜受累情况,十二指肠病变在腹型过敏性紫癜受累表现尤为明显,在皮肤紫癜出现之前内镜及腹部超声检查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中2/3的患儿出现消化道症状,如腹痛、呕吐、便血等,有时腹部症状为惟一表现或先天皮肤症状出现,与急腹症难以鉴别[1]。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对28例临床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的患儿进行了胃镜检查,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  相似文献   

7.
王书书  潘家华 《安徽医药》2017,21(8):1429-1431
目的 探讨影响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住安徽省立医院的过敏性紫癜肾患儿40例,以同期收住病房的5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不合并肾损害的为对照组,进行肾损害的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过敏性紫癜患儿出现肾损害时距离第一次出现皮肤紫癜平均(4.46±1.28)周,首发表现以单纯血尿患儿最多,为15例(37.5%);过敏性紫癜肾患儿的平均血小板体积、嗜酸粒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无肾损害患儿相比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皮疹反复发生>2周的患儿肾损害的发生率高于无肾损害患儿.结论 平均血小板体积增大、嗜酸粒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增加,皮疹反复发生>2周是过敏性紫癜肾损害发生的危险因素,提示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对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过敏性紫癜患儿需密切监测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水平,及早发现肾损害,制定相应治疗方案,提高患儿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张洁 《中国实用医药》2014,(32):178-179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静脉穿刺部位出现紫癜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60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46例静脉穿刺部位出现紫癜,通过中药外敷、喜疗妥外涂、舒血宁外敷、更换穿刺部位、使用头皮针穿刺、抬高上肢、静脉使用10%葡萄糖酸钙抗过敏、舒血宁活血化瘀等护理方法 ,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39例患儿静脉穿刺部位紫癜3 d消退,有效率为84.78%,4例患儿静脉穿刺部位紫癜5 d消退,有效率为8.70%,3例患儿静脉穿刺部位紫癜7 d消退,有效率为6.52%。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静脉穿刺部位出现紫癜后,通过综合护理措施,大多数3 d左右即消退,少数4~7 d消退,效果好,未给患儿带来痛苦,也未增加家长的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王兰英  杨硕  严慧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0):3081-3082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症状、病情治疗与转归情况.结果 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25例,关节型过敏性紫癜患者9例,肾型过敏性紫癜患者6例.部分患者还出现上、下呼吸道的感染.全部患者均接受改善血液流通、抗过敏等常规治疗,并在此基础上予以阿奇霉素、小剂量地塞米松或丙种球蛋白治疗.40例患者均治愈,平均住院天数为(18.6±3.1)d.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引发过敏性紫癜,其临床症状有紫癜样皮疹,部分伴有上、下呼吸道感染,应予以常规抗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且治疗时间要充足,这对治愈过敏性紫癜、缩短住院时间、预防病情反复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血凝状态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3年1月本院接诊的16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儿童组患者80例,成人组患者80例。结果两组患者的主要诱因均为感染,儿童组与成人组患者的诱因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0.05)。过敏性紫癜患者的常见症状为紫癜、关节痛、紫癜+关节痛、荨麻疹、腹痛,其中最主要的首发症状为紫癜,儿童组及成人组患者的首发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儿童组患者血小板升高的例数明显多于成人组(X2=39.0534,P=O.0000),儿童组患者出现蛋白尿的例数明显少于成人组(X2=18.5956,P=O.0000)。结论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主要诱因为感染,最主要的首发症状均为紫癜,不同年龄过敏性紫癜血凝状态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误诊误治原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纳入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回顾一般资料和临床表现,总结诊治过程,分析误诊误治的原因。结果:患者症状表现为腹痛7例、发热3例、关节疼痛2例、睾丸肿痛1例;误诊为关节炎3例、急性阑尾炎2例、细菌性痢疾1例、睾丸扭转1例。实施常规抗感染治疗和对症治疗效果不佳,且出现典型紫癜;确诊后选用糖皮质激素、抗组织胺等药物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在皮肤紫癜之前,存在腹痛、发热、关节疼痛、血尿血便等症状,提示医师综合分析,降低误诊误治风险。  相似文献   

12.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黏膜出血,也可伴皮疹、关节痛、腹痛及肾脏损害等。国外统计,过敏性紫癜在小儿中的发病率为8.0/10万~13.5/10万,是儿童中发病最高的血管炎[1]。现总结我科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资料来源于2010年1月~2013年1月。  相似文献   

13.
唐元明 《贵州医药》2007,31(8):725-725
典型的过敏性紫癜(henoch schnlein purpuka,HSP)临床上诊断较为容易,主要依据有较为典型的皮肤出疹(紫癜)。非典型的过敏性紫癜误诊为其它疾病者并不少见[1],特别是腹型过敏性紫癜在皮肤出疹前误诊为急腹症或其它胃肠道疾病而耽误治疗者更为多见。现将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以来收治21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报告并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同期共收治过敏性紫癜患儿126例,其中腹型过敏性紫癜21例,占16.6%,本组男14例,女7例,年龄5~6岁,平均11岁。从出现腹痛到皮肤出疹(紫癜)时间为1~9d,平均3.66d,见表1。发病有明显诱因的19例,各种诱…  相似文献   

14.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管炎之一。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或关节痛、腹痛、胃肠道出血及肾炎为主要临床表现。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是HSP最严重的一种临床类型,多数发生在紫癜后1~2个月内,但少数可更晚,甚至2年后出现症状,也有个别发生在紫癜发病之  相似文献   

15.
魏明通  胡乃中 《安徽医药》2016,37(5):512-516
目的 分析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提高对此病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 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2月至2015年3月消化内科收治的7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腹型过敏性紫癜好发于青年(75.7%),春夏冬季(85.7%),发病前有可疑诱因的51.4%,临床表现常为恶心呕吐和消化道出血,伴有腹痛,腹痛性质常为阵发性绞痛、胀痛或隐痛,腹部体征以压痛为主97.1%(68/70),无明显反跳痛及肌紧张;皮疹出现先于消化道症状易于诊断,皮疹出现迟于消化道症状容易误诊,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患者误诊率47.1%(33/70)。误诊原因常为急性胃肠炎、阑尾炎者、胆道疾病、消化道溃疡等;腹型过敏性紫癜内镜下表现常累及上消化道胃体、胃窦和十二指肠的球、降部,下消化道常累及回肠末端和直肠,内镜下表现形式常为黏膜的红斑、充血、糜烂、溃疡,常成广泛性病变,其病理表现为黏膜慢性炎、炎性细胞的浸润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黏膜坏死;腹型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组的上肢、躯干紫癜和CRP值升高高于过敏性紫癜无消化道出血组(P<0.05)。结论 十二指肠球降部和胃体、胃窦、在腹型过敏性紫癜常累及;腹型过敏性紫癜中上肢、躯干的皮疹和CRP的升高有助于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的预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儿童复发及慢性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预后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00例复发及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复发及慢性过敏性紫癜组和常规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在肾炎、持续性皮炎、严重腹痛等方面的发生率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但是在消化道出血,关节疼痛等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患儿肾炎分析类型和预后比较也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小儿过敏性紫癜初期有持续性皮疹症状,然后会有关节痛、腹痛现象出现,而且很有可能转化为慢性过敏性紫癜。在治疗时,建议进行肾活检、腹腔镜检查,以便确认病变部位的严重等级,进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征,了解该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6至2008年间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收治的60名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患儿年龄在3~12岁,多为冬、春季发病较多,60名患儿中临床症状为皮肤紫癜60人(100%),消化道症状17人(28.3%),关节肿痛20人(33.3%),肾脏受损10人(16.7%)。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好发于冬、春季,临床以皮肤紫癜为主要表现,也可出现腹痛等消化道症状或关节肿痛易导致误诊,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8.
过敏性紫癜(allergic purpura)又称Henoch-Sch觟nlein 综合征,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广泛的小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皮肤紫癜、腹痛伴消化道出血、关节肿胀和肾炎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少数患者还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紫癜好发于5~13 岁儿童, 男性多于女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春秋二季居多,近几年发病有增多趋势.如何正确有效地治疗过敏性紫癜,从而减少过敏性紫癜导致的其他并发症显得尤为重要.过敏性紫癜病因不清,目前尚无统一的特异性治疗方案,主要以去除病因、抗过敏等对症处理为主.总结我院儿科2009 年5 月至2012 年12月收治的56 例该病小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结果,观察其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由多种抗原成分引起的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性毛细血管炎症所致的疾病。临床特征除皮肤紫癜外,常伴有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肾脏病变等。其中2/3患儿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症状,有时临床上带来误诊、误治。现把我科2006年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特点,减少误诊。方法对本院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住院的46例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以腹痛、消化道出血、腹泻分别为100%、47.8%和37.0%,腹痛症状表现严重而体征相对较轻,查体常无固定压痛点。一过性关节肿痛发生率87.0%。迟出现紫癜10例,特殊皮疹或紫癜认识不足7例,未发现紫癜5例共22例均造成误诊漏诊(48%)。误诊漏诊为急腹症11例占误诊漏诊50%。预后良好。结论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以腹痛为主要表现,常合并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复杂,特别是消化道症状先于皮肤紫癜出现的误诊漏诊率高,易误诊为急腹症,应提高认识,尽早确诊,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